大連理工學生身亡:悲痛難相通,問題可填平

2020-10-22 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

點擊上方藍字 可以訂閱哦!



10月13日凌晨,網友@紅燒土豆葉 在微博發布疑似遺書,稱自己為大連理工大學化學工程專業碩士三年級學生,因課題實驗長期受挫可能面臨延期畢業的壓力,選擇在實驗室結束生命,希望下輩子做一隻貓。對此,大連理工大學在10月14日上午發布公告確認了事情的發生並作出簡要回應,大連理工大學的情況通報已經獲得9千餘次轉發。事件在網際網路上迅速發酵,#大連理工通報一研究生實驗室身亡#這一微博話題已獲得6.5億次閱讀和3.4萬次討論。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監測顯示,在10月13日這條微博被網民關注後,兩天內相關新聞迅速擴散至各個網絡平臺,相關報導數量於14日中午達到波峰。13日至15日涉及「大連理工大學研究生身亡」的輿情信息達12914條。其中,微博平臺上的討論最為熱烈,達到12010條。除此之外,共統計到356條網絡媒體相關報導與轉載,五百餘篇微信公眾號相關文章與上百條新聞客戶端信息。



圖:「大連理工大學研究生身亡」輿情走勢圖 

(數據來源: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


輿論反饋



此次「大連理工大學研究生身亡」事件的熱議,來源於公眾對於一個身邊同學般的研究生的真情實感、甚至帶著幽默的「告別信」的共情。近年來,關於高校在校生的心理問題、師生關係、研究生質量等問題層出不窮。在共情的同時,此次事件暴露出我國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中仍有薄弱環節,針對此事的冷思考不可缺失。


因為平凡,所以共情


在@大連理工大學的通告微博下,一條收穫了8萬餘次點讚的評論稱:「最令人難過的是這位學長和我們比起來沒有任何特殊的地方(導師也沒有很苛待,生活也沒有特重大的打擊,就是平平淡淡的我們),希望大家都能順順利利畢業吧,不要再聽到這種消息了。」


截至目前,暫未發現「大連理工大學研究生身亡」事件背後有潛在問題。在此次事件中,不少網友注意到該學生微博內容的一些細節,例如「來生願做一隻貓咪」「好友悼念:他是做事努力的人」等。這些頗具私人性質的緬懷,在公共的話語環境中看似有些突兀,但有網友直言「從他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這其實也體現出,一個具有高度共情力的社會事件背後,或許意味著不少人也或多或少被類似事件困擾。在校生心理健康相關的新聞報導往往關注具有較大矛盾衝擊或涉及重大心理健康問題的事件,但是對普通人的抑鬱情緒和關注較少。此事為高校學生的心理問題的認知和建立相關應對機制敲響警鐘,同時也呼籲對在校生「亞健康」心理狀態的關注。


「隱形抑鬱群體」的心理問題需關注


目前並無消息稱該同學有抑鬱症,但輿論猜測或與抑鬱情緒有關。據媒體報導,近些來大學生患抑鬱症的比例逐年走高,2017年,世界衛生組織曾指出,中國有四分之一的大學生曾感覺抑鬱。儘管大學生屬於較大的「隱形抑鬱群體」之一,但社會各界對其心理狀況的認知較少,甚至還懷有不屑甚至責備的態度。在此事件中,不少網友也對該學生的行為提出質疑,比如「比這壓力大的情況太多了」「這種極端的方式難道不需要考慮生養你的父母嗎」等。


對抑鬱症等心理疾病的不理解甚至「汙名化」的聲音並非少數。2015 年,華中師範大學心理學博士李鳳蘭對來自全國不同地區共 2222 名成年人為樣本進行了大規模的問卷調研,分析中國公眾對心理疾病的整體評價和態度。結果發現,中國公眾對心理疾病的評價是患者表現怪異、行為難預測、整體糟糕、原因複雜、個體影響嚴重、處理困難、社會危害嚴重。


針對此現象,今年九月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發布的《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提出要加強防治知識宣教,普遍提升公眾對抑鬱症的認識,減少偏見與歧視。到2022年,試點地區公眾對抑鬱症防治知識的知曉率達80%。但在實際操作層面,公眾對心理問題認知和目標人群識別能力仍有待提高。


制度性解決方案仍需探索


儘管不少聲音對《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的出臺表示支持,但也有擔憂的聲音出現。紅網認為,被「篩」出來的學生,極可能付出喪失隱私權的代價。從實施出發,部分大學在實際工作中並未真正站在學生的立場上思考問題,「解決學生的抑鬱症」被簡化為「解決學生」的做法仍然存在。澎湃新聞有評論認為,抑鬱症篩查加入體檢存有爭議,良好的學校心理支持系統的建設需要廣泛借鑑經驗,也需要基層政府的充分理解和有力執行。


心理健康問題的產生往往誘因非常複雜,除了心理支持系統的建設,輿論認為校內的其他制度也待完善。《關於進一步嚴格規範學位與研究生教育質量管理的若干意見》指出,將嚴格執行研究生培養全過程質量控制。《中國青年報》評論認為,不僅要把好「出口」關,也應該提升培養過程中的質量,即要做好相應的配套改革,如研究生教育的評價體系等。此事件中,該同學遺書中回憶一位老師表示僅發表專利太「水」,要求學生發表論文才可畢業,這樣的嚴格要求並無不妥,但是嚴格不能僅停留在考核時的「形式主義」層面,更應和體系化指導掛鈎。學術論文指導不能通過「一刀切」來規範,探索合理的制度教師提供更加人性化、高質量的指導,形成良好的學術氛圍將是重點。


輿論呼籲寬容的社會環境


有聲音認為,共同努力打造一個更寬鬆多元的社會風氣很重要。北京大學心理學博士李松蔚表示,大學生的抑鬱症高發與社會的「內捲化」是分不開的。「自己多年的努力,也不能換來一個好的未來。這個斷崖式的落差,社會沒有能給這個孩子任何解釋說明,只能由他自己來消化。」北京平安醫院精神科副主任醫師田亮也指出,畢業之後能不能找到工作、大城市能不能落戶、能不能養活自己等問題上,許多大學生表現得十分焦慮。


此事件中,有聲音指出,轉碩、延畢、休學也並非不可,呼籲眾多學子能接受自己,不要鑽牛角尖。近年來,年輕人中流行的「喪文化」看似消極,例如有網民評論「邁不過去的坎就暫時別邁了」,這種看似「自嘲」的方式也是一種調整心態、情緒緩衝的手段,同時也提供了一種身份認同和接受自己的可能。此外,有聲音呼籲,公眾應改變「唯學歷論」和「退學系浪費社會資源」等傳統觀念,應對此類現象提高包容程度。


作者: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 趙紫荊

編輯:陳海玲(實習生)|責編: 李婭琦


你點的每個贊,我都認真當成了喜歡


相關焦點

  • 大連理工學生自殺身亡,遺書曝光:再見,我先走了
    一位大連理工大學的學生,在自殺前寫了一段很長的文字,配文「再見」。大連理工學校已經發通報表示:這名學生在實驗室身亡,初步排除他殺。我之前寫過很多很多自殺者的文章,我常常在想一個問題:如果在他自殺前,看到有人對他好那麼一點,最後結局會不會不一樣?他會不會選擇不自殺了?會不會覺得這個世界還有讓他留戀的東西?會不會就能挽回一條生命?我相信一個小小的善意之舉,足夠將一顆冰冷絕望的心捂熱。我相信人和人之間的關係,其實很美好,哪怕這個世界存在著無數暴力。
  • 大連理工研二女生校內被撞身亡,肇事司機曾任大連工業大學校長
    連日來,大連理工大學(以下簡稱大連理工)的一名學生在校門附近被一名教師撞倒身亡一事,引發廣泛關注。↑情況通報昨日(1月1日),大連理工在其官方微博發布《情況通報》稱,「2020年12月30日14時左右,我校凌水主校區南門附近有朋路轉彎處,發生一起嚴重交通事故,造成一名學生身亡。學校對該同學的不幸身亡深感悲痛。
  • 大連理工學生車禍為何受關注?校園車禍身亡罕見,肇事者是校領導
    51:43 來源: 大樹成長營 舉報   2021年新年第一天,最受關注的校園新聞估計是大連理工大學的學生車禍身亡事件了
  • 大連理工大學:一學生遭遇交通事故身亡,涉事司機系學校教師
    大連理工大學:一學生遭遇交通事故身亡,涉事司機系學校教師 澎湃新聞記者 莊岸 2021-01-01 19:13 來源:澎湃新聞
  • 悲痛!大連理工一研究生實驗室身亡,微博透露4大細節!
    可如今自己做實驗,卻得不出嚴謹一致的結果。他不知道是哪的問題,已經瀕臨絕望:「我們組還沒出現過不能按時畢業的,那我消失好了。」遺書中寫下輩子的,都是對世界、對生活還留有遺憾的。最後,沒有對家人的叮囑,只留給親人朋友一句「順順利利」。然後祝願國家繁榮昌盛。讓人想起了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在他的自殺微博底下,幾十萬條評論,更是看哭無數人。
  • 大連理工研二女生校內被撞身亡,肇事司機系該校前校長!
    近幾天,大連理工大學一名研二女生在校內被撞身亡的事情在網絡上引起了軒然大波,引發了網友的廣泛關注。
  • 悲痛!山東泰安一高校教師醉駕致學生兩死一重傷!大連理工大學教授博導校內駕車致一名研究生身亡!
    悲痛都說校園應該是最安全的地方,也是社會各界都比較關注的地方,但是近日有關校園的一則新聞,在讓人感覺悲痛的同時
  • 大連理工通報一研究生自縊身亡,遺書曝光令人痛心不已
    大連理工通報一研究生自縊身亡,遺書曝光令人痛心不已今日大連理工大學通報一起令人悲痛的事情,一名研究生在實驗室自縊身亡了,自殺前把遺書放在了微博上
  • 悲痛!高校一研究生在校內被撞身亡,肇事者為該校博導,警方已介入
    ,也將一個校園安全隱患問題擺在了我們面前。  2021年1月1日,有相關媒體曝出了一則新聞,大連理工大學內,一位教授在開車的時候,在校內撞死了一名研究生,家屬非常悲痛,要求嚴懲肇事者,警方已經介入調查。
  • 大連理工大學回應研究生身亡
    【#大連理工回應研究生身亡#[蠟燭]】據@大連理工大學 10月13日早7時左右,我校化工學院一名研究生被發現在實驗室身亡。經公安部門初步調查,排除他殺,具體情況正在進一步調查中。#大連理工# #大連理工通報一研究生在實驗室身亡#
  • 大連理工通報研究生學校身亡說了什麼?研究生上吊現場圖遺書內容曝光 大連理工大學研究生自縊身亡細節披露
    大連理工大學研三學生自縊身亡10月13日凌晨,大連理工大學一研究生自縊身亡,遺書在微博曝光,看到內容令人痛心不已。大連理工死亡學生遺書曝光10月13日凌晨兩點,網傳大連理工大學化學實驗室研究生自縊身亡將遺書發布網絡的消息,遺書裡稱來生願做一隻貓。
  • 大連理工大學校內發生車禍,一名研究生身亡,涉事司機為學校教師
    12月30日下午2時許,大連理工大學校內發生了一起嚴重的交通事故,致使該高校一名女性研究生死亡,該生系家中獨女,一位花季的少女就此隕落,讓人扼腕嘆息。目前校方已經做出官方通報,通報稱:我校凌水主校區南門附近有朋路轉彎處發生一起嚴重交通事故,造成一名學生身亡,學校對該學生的身亡深感悲痛。涉事司機為我校教師,事發當日為雨雪天氣,道路積雪結冰,警方已第一時間介入調查,我校將依法依據配合警方和家屬做好後續工作,學校對逝者父母及親屬表示深切慰問,願逝者安息。
  • 大連理工一女生校內車禍身亡,同學心碎:上午她還說下雪就開心
    1月2日,社交媒體管理官方就「大連理工大學」詞條被壓等謠言作出回應,公告稱:此前大連理工大學校內發生交通事故致一人死亡,隨後討論熱度不斷升高,有帳號為了吸引粉絲提高流量,造謠詞條被壓了下去。但經過站方核實,相關數據並無任何異常,目前該帳號已被處罰封禁30天。
  • 悲痛!滑鐵盧大學20歲學生校園內自殺身亡!計算機工程系在讀!
    悲痛! 2019年4月2日,滑鐵盧大學發布一則"悼念消息"稱,一位就讀於應用健康科學學院(applied health sciences waterloo)二年級的學生,在校園內自殺身亡。對此,校方深感悲痛。
  • 大連理工大學一研究生自縊身亡遺書曝光!微博紅燒土豆葉說了什麼...
    大連理工大學學生校內死亡 知情人:發布遺書後在實驗室自殺大連理工大學研究生上吊網傳10月13日凌晨,大連理工大學一研三學生自縊身亡,微博「遺書」曝光,可如今自己做實驗,卻得不出嚴謹一致的結果。他不知道是哪的問題,已經瀕臨絕望:「我們組還沒出現過不能按時畢業的,那我消失好了。」第4個細節,來生願做一隻貓。遺書中寫下輩子的,都是對世界、對生活還留有遺憾的。
  • 悲痛!大連理工大學研三學生自縊|誰來關心研究生壓力?
    網傳10月13日凌晨,大連理工大學一研三學生在實驗室自縊身亡,微博「遺書」曝光,網友痛心不已,大連理工大學已證實上述消息。看到這裡悲痛萬分:悲劇事件頻發誰來關心研究生壓力?每一次,在這樣的新聞過後,這才是值得我們思索的問題。科研人的壓力有多大?在機器之心的一項調研裡,67% 的研究生說他們在過去一年裡至少有一次感到絕望;54% 的人情緒低落,無法正常工作。對於許多人來說,讀研究生並不是一種樂趣或個人的充實。
  • 大連理工一研究生實驗室身亡
    來源:大連理工大學微博10月13日早7時左右,我校化工學院一名研究生被發現在實驗室身亡。經公安部門初步調查,排除他殺,具體情況正在進一步調查中。事件發生後,學校立即成立工作專班,全力配合公安機關和家屬處理相關事宜。家長失去孩子,學校失去學生,我們深感惋惜並沉痛哀悼!
  • 大連理工研究生在實驗室身亡
    來源:大連理工大學微博10月13日早7時左右,我校化工學院一名研究生被發現在實驗室身亡。經公安部門初步調查,排除他殺,具體情況正在進一步調查中。事件發生後,學校立即成立工作專班,全力配合公安機關和家屬處理相關事宜。家長失去孩子,學校失去學生,我們深感惋惜並沉痛哀悼!
  • 大連理工大學女生被撞身亡事件,這可能是最真實的
    大連理工大學女生被撞身亡事件,這可能是最真實的最近,大連理工大學女生被撞身亡事件,學校輕描淡寫的一紙通報讓網民產生了聯想,進而發出來連篇累牘的追問。一、交通肇事情況2020年12月30日14時左右,該校凌水主校區南門附近有朋路轉彎處,發生一起嚴重交通事故,造成一名學生身亡。事發當日為雨雪天氣,道路上的確積雪結冰,但這些只是客觀原因,主觀原因是肇事者的超速駕駛。校門口限速不會超過20,但肇事車輛已經開上來路牙子,少說也有六七十邁。這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 漏糞養殖塑料網片@高校女生被撞身亡 肇事者曾任校長
    漏糞養殖塑料網片@高校女生被撞身亡 肇事者曾任校長連日來,大連理工大學(以下簡稱大連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