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女人生孩子,別管上面還是下面,總歸是要挨一刀的,這個「上面」指的是剖宮產,而「下面」指的就是會陰側切!
不管怎麼生,身上總是逃不掉被切一刀,真的是這麼回事兒嗎?
「側切」和「撕裂」有何區別?如何避免呢?今天就給大家來科普一下。
√ 撕 裂
在分娩時,產婦的子宮宮口會擴張到原來數十倍的寬度,以便讓寶寶順利通過娩出。倘若在分娩時,產婦的產道彈性不好,胎頭很大,或者分娩的速度很快,產道還來不及充分擴張時胎兒就出來了,往往就會導致陰道、會陰和肛門括約肌的撕裂。
√ 側 切
側切學名是「會陰側切術」,在產道彈性不好或者胎兒頭大不能順利產出的情況時,醫生為了避免陰道嚴重撕裂、讓胎兒快速健康分娩出來進行的一種操作。
劃重點
「側切」和「撕裂」具有不同的特質,和撕裂相比,側切的傷口形狀規則、平整,容易縫合和恢復;而撕裂的傷口具有不確定性,傷口可大可小,不易縫合。
有經驗的產科醫生會在胎頭快到陰道口時,迅速判斷寶寶大小,有沒有可能造成嚴重撕裂等,再決定要不要動刀。那麼,到底哪些情況才需要側切?
√ 會陰有炎症;
√ 會陰體短,也就是自陰道口到肛門的距離過短;
√ 胎兒過大,陰道口相對於較大的胎頭通過有一定困難;
√ 當胎頭已撥露,宮縮時胎心下降,發生胎兒宮內窘迫;
√ 當胎頭已達盆底;
√ 當母親有妊娠高血壓症候群、心臟病等合併症;
√ 當第二產程延長時,為儘快娩出胎兒,以免胎兒在陰道內長時間受壓,需側切。
√ 重視孕前婦科檢查:
孕前要排查宮頸、陰道疾病,經過合理安排懷孕;孕期要配合醫生做好檢查。
√ 合理飲食,避免胎兒巨大:
孕期控制飲食,均衡營養、避免胎兒巨大。通過科學合理的膳食控制胎寶寶體重在適當的範圍內增長。
√ 凱格爾運動訓練:
借著伸展骨盆底的恥骨尾骨肌來增強肌肉張力,有助於生產。簡易的骨盆底肌肉運動可以有時有地進行,以收縮5秒、放5秒的規律,在步行時、乘車時、辦公時都可進行。
√ 學會正確用力:
開宮口的第一產程階段,保存體力,在分娩時千萬別緊張,放鬆才是最好的狀態。整個產程,助產士會儘量在幫助胎兒娩出的同時,保護好會陰。
米諾娃婦兒專家,為大家科普婦產兒專業知識,歡迎留言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