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陰側切率居高不下,只因產婦不了解背後真相,扎心了

2020-12-25 秋兒育兒說

為了更好給大家分享育兒的相關知識,小編最近在認真學習著名兒科醫生西爾斯所撰寫的《西爾斯親密育兒百科》,今天看到「安全順產的10個要點」時,小編很驚訝地發現其中第九點竟是——避免做會陰側切。要知道,咱們國家的會陰側切率是相當高的,有數據統計高達92%,部分三甲醫院會陰側切率甚至幾乎100%。

而小編好奇地到網上查閱了一下資料,竟發現從網友們分享的經歷來看,似乎外國的醫生並不建議側切。比如某論壇的網友就曾提到「我姐去美國生產,醫生不建議側切。我是沒條件去了,乾脆直接剖了。」

而權威組織是怎麼說的呢?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會陰側切率應在20%左右,最好能控制在5%。會陰側切並非自然分娩的一種常規操作,而是應儘量避免。誠如美國助產聯盟主席 Jan Tritten所說,「自然分娩是一個神聖的過程,任何的人為幹預都是有風險的。」而目前美國婦產科醫學院也已經宣布取消常規的會陰切除術,因為他們發現會陰切除術的缺點要多過優點。

美國助產聯盟主席 Jan Tritten有一句話讓小編印象深刻,「歸根到底,會陰側切率居高不下原因在於教育和觀念問題,我們要讓婦女了解側切的真相,主動要求『反對側切』。」因此,今天小編將會陰側切的缺點羅列如下,讓大家了解會陰側切背後的真相。

缺點一、對產婦身心造成難以磨滅的創傷

很多孕媽在談到會陰側切時都十分緊張,很擔心這一刀會給自己的產後恢復帶來障礙,更擔心這一刀會造成盆底肌鬆弛,影響產後的夫妻生活。所以,當順產產婦被告知要進行會陰側切時,產婦的反應有兩種。要麼是因為緊張和害怕一鼓作氣,一急之下加速分娩出孩子;要麼是感到擔憂和恐懼,越著急越慌亂,甚至導致產程延長。不管是哪一種情況,其實產婦的感知都是極其不好的。

缺點二、會陰側切出血多、疼痛劇、癒合較慢且感染率高

雖然不同於剖宮產那樣在肚子上直接來一刀,但會陰側切其實也是一刀。相比於普通的撕裂,會陰側切的出血要多很多,疼痛感更劇烈,長長的傷口癒合起來更慢且更容易造成感染。現在咱們社區一般有產後訪視這個環節,社區醫生就發現很多會陰側切的產婦因為沒有注意傷口的護理,導致傷口發炎感染。本來月子期間需要飲食上的「熱補」幫助恢復,但傷口感染卻使得產婦不得已只能飲食清淡。

缺點三、不利於產婦照顧新生寶寶

生完娃並不是就沒啥事了,帶娃才是重中之重。身體處於恢復期的產婦,照顧新生兒本來就心有餘而力不足,需要家人的幫助。如果這時候還要處理自己會陰側切的傷口,並且傷口的不適感還讓產婦坐立難安,這著實也是個不小的折磨。很多產婦月子期總是奶水不足,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會陰側切傷口導致產婦不適,休息不好影響身體機能的正常運轉,奶水才遲遲不來。

了解了如上這三點,相信孕媽們都更不願意側切了。而事實上,除非遇到很緊急的情況,比如胎兒較大,胎位不正,產力不強的情況,擔心胎頭會被阻在會陰,才會考慮會陰側切,正常條件下的分娩產婦是可以和醫生商量,儘量不要側切的。而為了給「不側切」創造條件,孕媽在孕期也一定要注意控制體重、適當運動,孕晚期學習會陰按摩,定期接受產檢,努力了才能為自己爭取產後更好的恢復。

如上是小編的分享,希望對大家有幫助!關於會陰側切,正在閱讀文章的你還有什麼要分享的嗎?

相關焦點

  • 產婦不可不看,會陰側切算是難產嗎
    很多孕媽媽在分娩前期聽到很多寶媽說自己分娩時候有側切,而感到很慌亂,以為側切算難產,那麼,會陰側切算是難產嗎?怎麼區分會陰側切與難產呢?下面,一起了解下。會陰側切不算難產。會陰側切術是指在會陰部做一斜形切口。會陰切開術不僅包括側切,還可以中切。可以防止產婦會陰撕裂、保護盆底肌肉,且外科切開術容易修補和癒合的更好。分娩時,有些產婦的會陰會發生撕裂,其傷口的邊緣很不整齊。
  • 順產也挨刀的會陰側切術在殘害產婦?
    真相:所謂側切,是會陰切開術的一種。會陰切開術根據切開位置的不同,有正中切開、中側切開、斜側切開等不同的術式。由於斜側切開不易傷及其他結構,所以採用最廣,故側切也就成了會陰切開術的代稱。而中國(不包括港澳臺地區)2001年的總體數據(包括初產及經產婦)是82%[3],考慮到國內產婦大多是初產,我們可以直接對比這兩個數字,可見我國的側切率差不多是中等程度。對於側切這樣一種操作,醫療界對它的認識也在不斷變化中。
  • 比產痛更讓媽媽們恐懼……會陰側切,為啥多數順產都要挨一刀?
    ■ 產後尿失禁和會陰側切沒有絕對關係,相反,如果任其撕裂而不側切,才更容易大小便失禁。■ 打著「側切影響性交」口號的,99%絕對是因為產後護理不周造成的。比如:高度近視、35歲高齡產婦、陰道有炎症、胎兒較大……其次,側切其實是為你好我們只知道切了痛,但不切就是慘烈的犧牲(1度裂傷、2度裂傷、3度裂傷、4度裂傷…)陰道分娩的時候,總是會伴隨會陰的裂傷,發生率大約是 95%。
  • 順產側切會影響之後的深入「交流」?寶媽說出真相,很扎心
    不同的是,前者是在腹部,後者是在會陰。因此就有很多人擔心,順產後的側切會影響夫妻之間的深入「交流」,真的是這樣嗎?前段時間一個朋友剛生了孩子,現在正在坐月子,我和另一個朋友小茹就去看她。小茹聽到這話,就回答:我也是順產側切,現在不也是好好的。夫妻之間的感情不會因為深入「交流」不合適出現問題。「實話跟你說,夫妻有孩子的之後,深入「交流」變少,不是因為你生過娃,而是你們年齡大了,需求降低。不管生不生孩子,年齡大了,「交流」都少了。」小茹作為寶媽道出了婚後多年的真相,也是相當扎心了。說歸說,鬧歸鬧,還是要嚴肅地告訴的大家,順產側切沒什麼「後遺症」。
  • 做好準備 避免會陰側切
    ​醫生決定採用側切,很大一部分理由就是為了避免產婦的會陰撕裂。在這一點上,國外媽媽的一些做法值得我們學習,她們通常會在妊娠大約32周的時候,每天開始進行會陰的按摩和鍛鍊,來增加肌肉組織的柔韌性和彈性。
  • 解析順產會陰側切的過程
    如果能及時做會陰切開術,那就不會發生產後尿失禁等後遺症,而且對產婦和胎兒都會有好處。哪些產婦需要側切?1、會陰彈性差、口狹小或會陰部有炎症、水腫等情況,估計胎兒娩出時難免會發生會陰部嚴重的撕裂。2、胎兒較大,胎頭位置不正,再加上產力不強,胎頭被阻於會陰。
  • 順產就一定要側切嗎?如何才能預防側切?
    ,我國側切率居高不下,遠遠超過了世界衛生組織要求的水平,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會陰側切率應在20%左右,最好能 控制在5%,我們目前的側切率大約在90%左右。在國外順產時很少做側切了,他們認為女性的陰道毛細血管豐富,自然撕裂會很快癒合,而且產後恢復很好,不會影響到以後的夫妻生活。所以一般醫生不主張側切,而是在孕期給予孕媽更多的鍛鍊建議,在分娩時也會給予更多保護措施。國內的傳統做法,對會陰條件不好者主張側切,而不希望撕裂造成更多傷害。
  • 促進會陰側切傷口癒合的措施
    來源:搖籃網一 會陰側切原因(1)產前自身原因,孕期貧血、水腫、外陰白斑以及自身感染,未治療或治療不及時。
  • 產後會陰側切的8大物理療法,讓傷口恢復更快
    會陰側切8大物理療法1、如廁後衝洗:婦女生產完,大小便之後都應該用水衝洗會陰,如同用衛生紙擦拭一般,要由前往後衝洗,才能避免細菌感染。2、保持傷口乾燥:如廁、洗完澡後,用面紙輕拍會陰部,保持傷口的乾燥與清潔。3、切忌用力:不要用力解便,以避免縫補的傷口再裂開。
  • 會陰側切該如何護理,怎麼判斷傷口是否感染
    在實際分娩過程中,因種種原因,側切率仍然居高不下。作為專業母嬰護理人員如何護理會陰側切的產婦呢?英國產後護理專家皮普·瓊斯建議您這麼做。 會陰側切多久恢復? 一般會陰側切在術後的一周左右就可以癒合。
  • 產婦分娩側切手術全過程
    作者:寶寶知道 落葉紛飛秋天導語:許多經歷過分娩的產婦都知道,在分娩的時候醫生要在她們的「私處」剪上一刀,這就我們常說的「側切」。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哪些人需要側切?側切手術過程怎樣的?為什麼要「側切」?孕婦在分娩時,陰道內層的黏膜皺褶完全展開,中間肌肉層充分擴張,以便於胎兒離開宮體,通過陰道,降臨人世間。
  • 產婦側切傷口護理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新媽媽在分娩時不免有些害怕,其實隨著現在的醫療水平的發展,產婦在臨產時出現問題很少很少。在醫院裡醫生會跟具生產時不同的狀況進行不同的應對方式,在產婦順產時側切就是常見的一種。側切並不是所有的順產產婦都要側切,而是醫生會根據胎兒的大小或者產婦的身體狀況進行判斷是否要進行會陰側切,其實側切的這個過程是感覺不到了,因為陣痛的疼已經完全蓋過了側切時的疼痛。但是在生產完時縫合傷口如果不進行局部麻醉就有些疼了,  那麼側切後傷口如何護理呢?學習清洗:產婦的側切一般在一二周以內感覺到疼痛難受,只要用心護理,過幾天就好了。
  • 「醫生,可以不側切嗎?」側不側切我們說了不算,得看產婦的情況
    很多媽媽都希望分娩的時候能夠順順利利的產下寶寶,但是結果有時候卻不盡人意,在順產的產婦當中,尤其是新手媽媽,首胎側切的比例高達95%,會陰側切光聽名字很多媽媽都比較害怕,那麼,會陰側切術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存在呢?
  • 孕產知識科普:順產孕媽怎樣避免側切?側切後寶媽應該怎樣護理?
    正常情況下,如果生產時要側切,一般只需要很小的側切,術後恢復很快,醫生有限的使用側切並不會造成不良的後果,如陰道或會陰損傷、疼痛、夫妻生活困難或小便失禁等問題,所以孕婦不需要過度擔心,側切的唯一缺點是會增加前期會陰撕裂的風險。那麼,哪些情況需要進行側切呢?
  • 育兒說:生產過程中,發生了會陰側切,怎麼處理能恢復更快?
    可是孕媽不知道的是,會陰側切其實也是一種保護性的小手術,大家可以想想寶寶的頭部有多大,為了避免在自然分娩的時候會陰部被胎寶寶的頭部撐得四分五裂的,醫生會會根據產婦的自身情況,進行會陰側切,這樣才能使產婦在自然生產的時候身體少受傷害,當然,也能夠使胎寶寶更輕鬆的出來。首先,先來了解下什麼是會陰側切,會陰側切是指在會陰部做一個斜形的切口。
  • 同樣是順產,為什麼美國產婦很少側切?優勢一般人羨慕不來
    但是,到了生產那一天,明明檢查說一切符合順產條件,可是到生的時候,醫生卻告訴她要側切。小靜知道,側切就是在下面剪一刀,而且還不打麻藥,就質問醫生為什麼要側切。醫生告訴她,寶寶頭有點大,不側切的話輕則拉傷會陰肌肉,重則可能導致胎兒有窒息缺氧的風險。小靜心裡有一百個不樂意,但為了寶寶還是同意側切了。
  • 順產生孩子,為何多數產婦都要經歷側切之痛?孕婦要提前了解
    導讀:順產生孩子,為何多數產婦都要經歷側切之痛?孕婦要提前了解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順產生孩子,為何多數產婦都要經歷側切之痛?孕婦要提前了解!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孕期會陰按摩幫你避免順產側切
    什麼是側切呢?很多孕婦都知道順產的過程中需要側切,但是側切對產後的生活會有一定的影響。那麼,順產可以避免側切嗎?今天要介紹的按摩方法就可以幫你避免順產側切哦。什麼是順產側切順產是一種分娩方式,即通過陰道自然分娩,如果產婦在順產過程中出現不順利等情況,就會採用會陰側切的方式。會陰側切術是指在會陰部做一斜形切口。有關會陰側切調查結果顯示接近92%生產都接受過側切術。第一胎生產中大約90%都會有不同程度撕裂傷,輕度撕裂傷是非常容易癒合——比側切癒合起來要容易。
  • 女人生孩子,要麼側切,要麼撕裂,背後的真相驚了
    有人說,女人生孩子,別管上面還是下面,總歸是要挨一刀的,這個「上面」指的是剖宮產,而「下面」指的就是會陰側切!不管怎麼生,身上總是逃不掉被切一刀,真的是這麼回事兒嗎?「側切」和「撕裂」有何區別?如何避免呢?今天就給大家來科普一下。
  • 順產側切傷口縫針到底有多痛?了解以下方法,可幫助產婦減輕疼痛
    順產到底是側切好還是自然撕裂好?順產當然側切要比撕裂好。一般來說,如果胎兒明顯比較大,會陰比較小,建議側切,避免會陰撕裂嚴重,3度到4度就比較難癒合,甚至肛門括約肌受損,產後會影響大便。如果這種情況下不進行側切,那麼會陰可能會發生撕裂的情況,撕裂的傷口邊緣不整齊,不容易縫合,縫合後也不容易癒合。如果產程進展比較快、胎兒頭不大,胎兒體重比較輕,或者是二胎順產,大夫建議儘量不要側切,這種情況一般很少會會陰撕裂,即使有也是輕度到1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