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際分娩過程中,因種種原因,側切率仍然居高不下。作為專業母嬰護理人員如何護理會陰側切的產婦呢?英國產後護理專家皮普·瓊斯建議您這麼做。
會陰側切多久恢復?
一般會陰側切在術後的一周左右就可以癒合。完全恢復大概需要1~3個月。會陰側切不嚴重的傷口在術後3--4天就不會痛了,術後7-10天就可以拆線癒合。但皮下組織、肌肉癒合後要與周圍的組織重新生長在一起,軟化到像其他組織一樣的程度,就需要幾個月的時間了。
產後側切傷口怎麼護理
>>>>防止外陰感染
1. 保持外陰的清潔,勤換衛生護墊,避免惡露浸泡傷口,謹防感染,可以每天用消毒棉由前向後擦拭外陰;
2. 如廁後衝洗:婦女生產完,大小便之後都應該用水衝洗會陰,如同用衛生紙擦拭一般,要由前往後衝洗,才能避免細菌感染。
>>>>
防止傷口拆線後裂開
1. 拆線後的幾天內,避免做用力下蹲動作,解便時先收會陰和臀部後再坐在馬桶上,以防會陰傷口裂開;
2. 產後1個月內,不要提舉重物,也不要做任何耗費體力的家事和運動。
3. 產後6周內,應該避免性行為.
>>>>保持排便通暢
1. 多攝取高纖食物,以避免便秘。如果婦女產後便秘,在解便時太過用力容易造成傷口再度裂傷。
2. 養成規律的排便習慣。
3. 多補充水分,每天喝足2000cc。
>>>>避免傷口血腫
1. 術後最初幾日內產婦應採取右側臥位,這樣可使傷口內的積血流出傷口外,不致發生血腫,也可防止惡露中的子宮內膜碎片流入傷口內而形成子宮內膜異位症。
2. 術後注意刀口情況,如果在術後1-2小時內傷口出現疼痛,並且越來越厲害,應馬上與醫生聯繫,很可能是縫合前止血不夠而形成血腫。
3. 有血腫時可用50%硫酸鎂溶液冷敷。
>>>>側切傷口的清洗
側切傷口是需要時間癒合的,一般在手術1-2周是需要好好護理的,除了上面這些護理注意事項以外,我們還需要來看看應該如何清洗傷口。
1. 用冰袋做一個特殊的墊子,洗澡的時候墊在盆子中,盆裡裝溫水進行清洗。
2. 還可以用一個消過毒的瓶子裝滿水,用噴射出來的水流衝洗傷口,這樣也能更加安心清洗下體。
>>>>這些情況需要就醫
1. 傷口血腫:縫合後1--2小時刀口部位出現嚴重疼痛,而且越來越重,甚至出現肛門墜脹感。
2. 傷口感染:產後2--3天,傷口局部出現紅、腫、熱、痛等症狀,有時伴有硬結,擠壓時有膿性分泌物。
3. 傷口拆線後裂開:有個別產婦在拆線後會發生傷口裂開,此時如已經出院,應立即去醫院檢查處理。
傷口疼痛的物理解決方案
遊泳圈減輕疼痛
即使疼痛的狀況得到了緩解,產婦訴說在坐下的時候仍然不舒服。這時,可以嘗試讓產婦在需要吃飯或是哺乳等坐姿時,讓她坐在遊泳圈(橡皮圈)上。它能幫助產婦直起身子,順利地吃一頓午飯或是一次哺乳。
冰袋緩解疼痛
還可以用一個冰袋來緩解不適。用棉布或紗布包裹冰袋,在患處冰敷10分鐘以上,會有非常不錯的效果。騰出冰箱的一個抽屜來存放你的冰袋,這樣你可以反覆使用。
盆底肌訓練
此外,還可以鼓勵媽媽做盆底肌的收縮運動。這樣可以增強陰道壁和肛門的肌肉力度,緩解傷口的壓力,從而減輕疼痛。
產婦盆底肌肉訓練gif
如何判斷傷口感染了
如果側切傷口周邊有些紅腫,甚至有膿液或液體從傷口滲出,這表明側切傷口感染了。
如果傷口感染了,疼痛也會增加,無論你用什麼姿勢,這種疼痛是持續的。需要建議產婦立即去看醫生。醫生看過後可能會給一些抗生素。
有些女性在傷口周邊會增生一些疤痕組織,這會非常的不舒服,因為皮膚會凸起和發癢。如果發生這種情況,建議就醫,疤痕組織需要通過小手術去移除。當然,手術需要等傷口完全癒合時才能進行,一般至少在分娩6個月後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