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陰側切是產婦在分娩的過程中幫助順產的一種方式,能夠有效的避免會陰撕裂,盡最大的可能保護女性的盆底肌肉。但是順產過程中,會陰側切並不是必要的,只要產房的助產士有足夠的的耐心、專業素質夠高,有九成的產婦都可以避免被側切的風險,但是我們國家產婦側切的機率卻在90%以上。
手術小,風險低是很多產婦選擇會因側切的主要原因,雖然手術小,但自己也能清晰的感受到切膚之痛。會陰是女性最私密的部位,如果產後護理不當很容易引起感染。因此,產後私處護理是準媽媽的頭等大事。
一.術後清潔
手術之後,新媽媽體內的惡露會陸陸續續的流出,新媽媽要勤換內褲、衛生墊,傷口浸泡在溼潤的環境下很難完全恢復,搞不好還會引起感染。因此,新媽媽一定要注意私處衛生。
另外,便後要及時用溫水輕輕的擦洗外陰,遵循由前往後,切忌由後往前。
二.採取正確的臥位
女性在會陰側切後的頭幾天,要採取正確的臥位方式,避免發生血腫。如果新媽媽採取的是會陰左側切縫合術,產後儘量採取右側臥,促使體內的淤血流出,不至於淤積形成血腫,影響傷口恢復。新媽媽產後四五天傷口恢復的差不多惡露也逐漸減少以後,可以採取左右側臥位輪換的睡眠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新媽媽產後下體出現腫痛,而且疼痛不減反增的話,就要及時告知醫護人員是否發生了血腫。
三.便秘藉助開塞露
如果新媽媽產後出現便秘的情況,千萬不能用力擴張會陰,這樣可能會使傷口破裂,可以藉助開塞露幫助準媽媽排便。在排便的時候要儘量避免大腿過度外展,以防傷口裂開,造成二次創傷。
另外,平時下蹲的時候動作要輕柔,不要大起大落,傷口經不住你這麼折騰。傷口如果在一側的話,新媽媽坐立的時候身體可以偏向另一側,避免擠壓傷口。
四.心理建設
因為下體傷口存在,很多新媽媽會有心理負擔,擔心傷口撕裂,不下床活動,有了尿意、便意也不敢上廁所,從而出現大小便失禁、便秘等情況。新媽媽要克服對傷口的恐懼,產後適當下床活動,想上廁所了千萬別忍著。
參考文獻:
《孕期產後護理百科全書》陳寶英,北京婦產醫院原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