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交大自主選拔複試現場。新民網李欣 攝
圖說:考生們面試結束後紛紛聚在一起討論。新民網李欣 攝
從今天(3月29日)起至30日,來自江蘇、浙江、上海三地超過1000名考生將統一參加交大「自主選拔錄取改革試驗」複試;參加複試的每位考生須接受兩輪共計40分鐘的面試,且鼓勵考生探討發問。
交大自主選拔面試到底考些什麼呢?今天的面試剛剛結束,新民網記者從中選取了一些面試題目後發現,除了考察考生在科研項目中的思路與創意外,類似「對馬航事件怎麼看」、「霧霾壓城的一天,給古人寫封信該怎麼寫?」、「如何在一分鐘內取得對方信任」等題目也屢見不鮮。
常規型:用一個句子描述物質是什麼
新民網記者看到,在今天的面試題目中,有一些題目仍和學術研究息息相關。
如有題目問考生,是否參加過一些科研項目,並要求考生「簡要介紹一下自己在實驗中的思路與創意」;還有題目要求考生回答曾經閱讀過哪些書籍,「簡要談一兩點讀書感悟」、「印象最深的古詩是哪一首,它對你有何啟發」、「請用一個具體的句子描述物質是什麼」等。
此外,還有一些也屬於比較常規的「學術型」問題,如「你最敬仰的一位歷史文化名人是誰?他的經歷對你有何啟發?」、「用三個生活實例描述一個物理定律的實際應用」等。
應用型:籃球「擋拆」的起源是什麼
除了考察學術知識外,新民網記者注意到,面試題目中,寓教於生活、偏重應用型的題目也不少。
如面試中,有面試專家要求考生舉例說明,「你所理解的領袖型人才應該具備什麼樣的素質」、「談談你對溝通協調能力與團隊精神的看法與體會」;也不乏讓考生「用一句話總結高中生活帶給你的最深刻感悟」、「談談對學生參與公益類活動的看法」等。
此外,類似「『心靜自然涼』這句話中包含著什麼哲學道理?」、「如何理解『大學是一生中精神的故鄉』」等面試題目也頻頻出現;甚至還有「你對籃球很感興趣,那麼請問『擋拆』的起源是什麼?」的個性化問題。
發散型:霧霾時請給古人寫封信
當然,除了以上這些面試題目外,今天的交大自主招生面試現場,也有一些讓不少考生或莞爾或犯難的靈活發散型題目。
「請為你的孝心打個分」,記者看到,在一道面試題中,面試專家要求考生闡述為父母做的最多的一件事是什麼,並就此為自己的孝心「自評」;還有的考生則被問到「設想一下,在霧霾壓城的一天,如果讓你寫封信給古人,你將怎麼寫?如果寫一封信給未來,你又將怎麼寫?」
此外,面試題目中,還有「假設你和一個陌生人一起乘電梯,如何在一分鐘內取得對方的信任?」、「看過電影《私人訂製》嗎?如果給你一份『私人訂製』的機會,你會訂製社會上的哪一種角色或職業?」這樣的題目。(新民網記者 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