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開發低端Atom處理器 Intel終於放棄移動市場?

2020-12-23 觀察者網

據雷鋒網5月2日報導,日前有消息稱,Intel將全面取消Broxton和SoFIA兩款凌動處理器產品線的開發。昨天Intel正式確認了這一消息,這兩款晶片也就此成為此次Intel業務轉型中的第一批犧牲品。

Broxton和SoFIA

Broxton和SoFIA都是面向移動終端開發的晶片,也都是Intel在2013年12月正式對外公布的產品。前者面向高端移動產品、後者面向低端移動產品:

Broxton 原計劃採用全新的Goldmont架構、14nm工藝製造,在2015年中旬推出,但一直被推遲出貨至今。

SoFIA 則是Intel首款整合有基帶晶片的移動SoC,在2014年下半年推出了搭載3G基帶的第一代產品,但是原計劃在2015年推出的帶有4G基帶的SoC同樣被推遲至今。

Intel移動晶片發展路線圖

作為Intel移動晶片中的標杆級產品,Broxton和SoFIA代表的正是Intel移動晶片業務的未來。再加上Intel發言人日前所述中的那句:

「用於開發Broxton和Sofia晶片的資源將被轉向『能帶來更高回報,推進我們戰略的產品』。」

顯然經過對移動市場和自身產品、業績的評估,Intel已經認為是時候該逐步放棄移動晶片市場了。然而這也就是說,Intel此前在移動晶片高達數十億美元的投資都將付之東流。

那麼為什麼Intel要下如此大的決心放棄這一已經開墾了8年之久的市場呢?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主要還是生態的問題。把Intel的晶片放到手機裡就像把ARM晶片放到桌面級PC上一樣的困難。」

對此,對晶片領域深有研究的雷鋒網專欄作者鐵流表達了他的看法。

「在移動終端市場中,無論是APP還是API(應用程式編程接口)都鮮有支持X86架構晶片的,所有內容提供商都是在圍繞著ARM架構做開發。雖然目前來看,繼續在平板行業砸錢的話Intel也許還有希望,但是從長遠來看仍不看好Intel在這一市場中的發展前景。」

如果單看當下的智慧型手機市場,除了華碩這僅有的一家仍然對Intel晶片不離不棄(現在已經拋棄,消息顯示Zenfone 3將使用高通驍龍650 SoC),其他企業早已紛紛倒戈ARM陣營。

究其原因,除了上述的生態原因外,性能過剩/不支持基帶捆綁SoC所導致的功耗過高問題也是一大原因。(惟一一個捆綁基帶的SoC用的還是3G晶片,而且是代工生產)

可能是世界上最後一個「Intel inside」手機——Zenfone 2

即使是憑藉10億美元巨額補貼,在2014年出貨量達4000萬片的平板市場,移動級晶片產品也隨著近年二合一筆記本、超級本的擠壓之下再也不見起色。

「Intel的強勢在桌面級PC和伺服器上。畢竟智慧型手機市場已經觸到天花板了,而反觀伺服器和智能穿戴市場則正在隨著大數據、雲計算和物聯網的爆發而持續增長,所以做好這兩個市場對Intel而言更重要。」

在財報公布之後,Intel的CEO Brian Krzanich就曾宣布過Intel將會進行大規模的業務轉型,將主營業務從PC平臺轉向雲計算平臺和物聯網平臺。根本就沒有提及的移動晶片業務命運也可想而知。

「在伺服器市場除了性能上的優勢外,X86的另一大優勢就是生態。現在絕大部分數據中心所使用的都是x86+linux生態,由於ARM 32位指令和64位指令集不兼容,所以ARM基本是沒有市場的。然而在移動市場這一局勢則完全相反。」

雖然移動計算晶片已棄,但是還保有移動通訊晶片業務

那麼Intel真的放棄了移動市場嗎?日前Brian Krzanich在博客中所說的話或許可以做一解釋:

Intel不會就此放棄(移動市場),而是將重點放在如何將整個產業引導到5G上來。這也許會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但也將是Intel在移動市場中最終留下自己印記的機會。

事實上從嚴格上講,這已經並不是處在同一市場下了。因為此前Intel所做的Atom處理器屬於計算晶片,競爭對手是高通驍龍、聯發科等SoC晶片;然而如果是去打造5G晶片的話,就是同華為、中興這種企業的基帶通訊晶片做挑戰了。那麼,Intel能夠如願在5G技術上實現彎道超車嗎?

「很難,基本和龍芯想要在PC上翻身一樣困難。因為畢竟Intel不是通信大廠,做基帶的話十有八九玩不過華為、中興、高通這些搞基帶的老玩家。而且像華為、中興這些都是直接參與5G標準制定的企業,而沒有參與標準制定的製造商,如果想要涉足是要交價格不菲的專利費的。」

雖然在移動通訊基帶領域的名聲不如x86晶片那樣響亮,但自從收購了老牌無線廠商英飛凌之後 Intel 也推出過幾款基帶,比如MWC 2015上的第三代五模基帶XMM 7360以及今年2月份推出的XMM 7480。

此前也有消息稱為遏制高通在iPhone上的基帶壟斷地位,蘋果決定在30~40%的iPhone 7上採用Intel的基帶晶片XMM 7360。如果Intel能夠順勢在此後拿下更多的蘋果基帶訂單,那麼Intel還是有希望在移動市場留有一足之地。

相關焦點

  • Atom處理器是什麼 Atom處理器構架與工藝介紹【詳解】
    Atom處理器是什麼   新一代行動網路設備平臺(MID,Mobile Internet Device),是近來非常熱門的移動產品,輕巧便攜,方便日常辦公。隨著體積的減小,產品的散熱是需要考慮的問題。作為發熱大戶處理器當然是需要技術創新來做保障的。
  • 非主流移動OS生死存亡大盤點
    2.MeeGo(米狗)  所屬公司:intel,nokia,linux基金會聯合推出  MeeGo 是NOKIA和Intel推出的一個免費便攜設備作業系統,MeeGo主要定位在行動裝置、家電數碼等消費類電子產品市場,可用於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上網本
  • 運營商Orange定製 intel安卓4.0手機亮相
    intel已經逐漸開始實現在行動裝置開機後顯示「intel inside」的夢想,除了國產品牌聯想打造的K800外,在世界各地均有intel手機亮相,近期英國運營商Orange給媒體們發送了邀請函,由 Orange定製的首款intle手機代號為Santa Clara將亮相。
  • 顯卡天梯圖4.30版本(含intel第十代酷睿核顯)
    新增intel第十代酷睿核顯和4.21版本相比,主要變化是新增了intel核顯的專屬位置。intel的高端核顯Iris plus G7已經能和Vega10一較高低了,跑分看起來也和低端獨顯接近了,但在一些遊戲中的表現會打折,具體參考解讀第三點。兩個數字—— 40%和50%,前者是AMD給intel的當頭一棒,後者是向Nvidia打出的重拳。
  • Intel終於把10nm晶片帶入遊戲本
    在下個月CES期間,兩大CPU大廠Intel、AMD都將發布新一代處理器,intel方面將會引入10nm工藝的Tiger Lake-H 11代酷睿系列。Intel 10nm已經在輕薄本上經歷了兩代,現在終於準備向上一步來到高性能的遊戲本。
  • Intel Atom竟然要外包
    在近日的一次投資者會議上,Intel CEO科再奇披露了Atom移動產品線的未來規劃,期間透露了兩個新的代號。首先是「SoFIA」(沒錯大小寫就是這樣的),安排在2014年下半年,面向低端入門級領域,在Atom系列中首次整合基帶,而且是3G的,並且會在2015年推出升級版本「SoFIA
  • (散打intel處理器的後綴含義)
    站長有天閒下來,做了一件事情,把intel處理器後綴數了一遍,這一數嚇一跳,intel從酷睿發布以來,一共26個英文字母就用了23個,除了J、O、Z這三個選手還在候補區,其餘全部披掛上場。這還並不包括繁多的字母組合。有識者,看中其商機,開設「後綴包子鋪」日進鬥金。
  • 回顧:Intel最令人難忘16款X86處理器
    Celeron與Xeon:Intel鎖定低端/高端    Intel在1990年代末推出該公司兩個最知名的處理器品牌:Celeron與Xeon。前者是鎖定低成本市場,後者則是鎖定伺服器與部分工作站。這兩個品牌到現在仍存在-Celeron專攻低端市場(通常採用較少緩存與較慢的FSB),而Xeon主打伺服器(採用較快FSB-有時候具備較多的緩存-與高頻率速度)。
  • Intel Atom全面回顧
    ● 起源    Intel Atom於2008年4月發布,不過實際上Atom處理器或者說類似處理器可以追溯到1995年,當時Intel計劃利用P5 Pentium架構開發低功耗的處理器● 定位    Atom發布之初的目標並不是現在的智慧型手機,而是2008年就已經火爆的MID(Mobile Internet Devices,移動網際網路設備),Intel要用Atom來對抗在這塊市場的兩大勁敵——威盛和ARM。
  • 一場Intel與AMD的生死博弈-酷睿2,處理器,Intel,AMD...
    距離Intel著名的64bit處理器Core 2 Duo(酷睿2)發布已經整整十年,從普及型的E6400到旗艦級的Core2 Extreme X6800,這一系列由Intel 65nm工藝打造的處理器中有太多的經典產品。可以說,酷睿2是桌面平臺處理器的轉折點,引用Anandtech當年的評價就是:「這是半導體有史以來最振奮人心的產品」。
  • 群暉承認Intel Atom處理器BUG:對部分產品延保一年
    上午我們報導了,由於Intel C2000處理器的一個致命BUG,可能會導致相關硬體重負荷任務進而變磚。Cisco已經承認了上述問題影響了旗下設備,並拿出1.25億美元儲備金應對元件危機。今天,Synology(群暉)也終於對外發聲,確認了相關問題。
  • 深扒AMD處理器輝煌史:曾數次吊打Intel
    不過,憑藉著AMD傳統的砸價策略,低端的Thoroughbred Athlon XP殺入500元以下價位,曾一度在零售市場上幾乎完全壓制住了縮水嚴重的賽揚處理器。第三代速龍 XP:Barton「巴頓將軍」來了!老DIY玩家的掌聲在哪裡?
  • 蘋果A7開啟處理器新時代 高通終於推出64位處理器
    蘋果A7開啟處理器新時代 高通終於推出64位處理器 2013-12-10 11:13 | 作者:SORA | 來源:265G QQ群號:624022706
  • Intel換了CEO能做蘋果M1那樣的晶片嗎?PC處理器大小核反擊戰
    在《2021年十大熱點應用趨勢展望》中,我們提到了在PC處理器領域,「AMD將吃下『半壁江山』」,這源自AMD Zen架構處理器的強勢;蘋果M1的問世則為這個趨勢火上澆了一勺油;與此同時,數據中心市場顯現出的市場趨勢是,CPU逐漸被邊緣化,英偉達DPU在這方面顯現出的野心是相當顯著的。
  • intel懟AMD筆記本拔電性能的背後
    AMD推出4000系列筆記本電腦CPU之後,把intel打得落花流水,直接把intel的筆記本電腦CPU逼到了中低端。intel不得不承認自己的製程落後,但很快就組織實驗室人馬,找AMD的麻煩。經過他們測試之後,終於找到了AMD筆記本CPU的毛病,就是在拔電的狀態下,純粹使用電池,AMD的CPU性能大降,反而不如intel的CPU性能好。也就是說,在使用筆記本電池供電的情況下,intel的CPU性能降低不多,而AMD的CPU性能降低很多,能說明什麼問題呢?背後又隱藏了怎樣的秘密?
  • 全新第八代智能英特爾® 酷睿™ 處理器經全面優化
    這兩個系列首次針對輕薄筆記本電腦和2合1產品的連接能力進行了優化,同時具備卓越的移動性能和超長續航能力。英特爾公司客戶端計算事業部副總裁兼移動客戶端集團總經理Chris Walker表示:「第八代智能英特爾� 酷睿™ 處理器再次擴大了我們在卓越性能方面的領導地位。
  • intel出示了結果
    intel早已開始發表全新的第11代酷睿處理器,與往日一樣,此次的CPU先發的當然是在輕薄筆記本銷售市場,intel表明和前代CPU相比較,這一代人CPU無論是CPU還是GPU特性上均有巨大的提升 。11月20日,intel特邀眾媒體線上上開展了這場主題風格為「實際移動性能測試」(即輕薄筆記本特性)的交流會。
  • 下跌1000元,從高端市場跌至低端市場,網友:終於等到了
    在當時三星在國內市場口碑還是很好的,品控十分高,但是在三星Galaxy Note7爆炸事件後,是三星的品控不行了嗎?還是用戶的標準提高了?又或許是國產機變得更加優秀了?讓很多用戶對三星產品拒之門外!
  • Intel低調公布10nm處理器i3 8121U
    IT之家5月17日消息 根據外媒報導,英特爾在官方資料庫中發表了intel i3 8121U處理器的規格詳情,Cannon Lake 10nm的工藝製程,TDP為15W,雙核四線程,主頻2.2GHz,睿頻3.2GHz,緩存為4MB。值得注意的是這款CPU支持了LPDDR4內存。
  • COMPUTEX 2017 intel發布Core i9處理器 進軍高效運算時代
    intel展臺此次COMPUTEX 2017 intel 正式發布了Core i9品牌及處理器,有18核36線程的Core i9-7980XE處理器,這款處理器售價1999美元,10核20線程售價1199美元,要知道今年初的Core i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