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老教師坦言:入學前做好這幾件事,孩子學好數學不是問題

2020-12-11 父母育兒觀

要讓孩子學好數學,這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顯然,數學學得好需要孩子具備很多方面的能力。不過這些能力也並非是天生具有或者是一成不變的,只要家長們在後天環境中給予恰當的引導,相信孩子的數學成績想要提升並不難。

寶媽為了孩子將來數學好,提早給孩子報班學算數,老師:沒必要

王女士家的孩子今年4歲了,想到孩子還有兩年的時間就要上小學了,王女士便覺得有些焦慮。為了讓孩子在入學後能夠學習成績遙遙領先,王女士覺得一定要提升孩子的數學能力。於是在思來想去之後王女士決定給孩子報一個數學補習班。

雖然王女士對此充滿了信心,但是孩子卻不大喜歡,每次去上課的時候孩子都很為難。雖然這些計算題在家長眼裡很簡單,但是對於孩子來說卻不簡單。

雖然看到了孩子的糾結,但是王女士心裡卻有些高興。「只要孩子提前學會了,等到他真正入學之後,他就會比別的孩子學得多接受的快,成績自然也就好了!」

在一次和孩子幼兒園老師聊天的時候,王女士還特意炫耀了孩子在課外數學補習班中的表現。不過老師聽後卻皺了眉頭。老師很無奈地說道,「現在教育部都在監督幼兒園,不要把內容設置得過難,尤其是不要幼兒園小學化。結果到了您這反倒去多花錢給孩子報數學班了,這麼難的內容設置還真不一定對孩子的學習有好處,很沒要。」

聽了老師的話,王女士有一些問不著頭腦,難道孩子提前學習還不對了嗎?

那麼,幼兒園老師的話說的到底對不對呢?有30年教齡的老教師坦言,「孩子提前學習,也許在1、2年級會表現得很出眾,但是到了3年級以後,這些提前學習的內容便不具優勢了。」

30年老教師建議:孩子入學前做好這幾件事,學好數學很簡單。

1.具備歸納分類能力

歸納分類能力是孩子學習數學的基礎,如果家長們看到孩子有意識地把不同的顏色或者是不同類別的玩具分開擺放時著實應該為孩子感到高興。通過對歸納分類的練習,孩子在面對將來的數學學習時,更加能夠從數字組合中發現規律所在。

2.具備一定的邏輯思維

在數學這一科目的學習上,孩子具有了邏輯思維,以後他們才能夠擁有好成績。孩子們通過判斷推理,比較分析等方式來獲得問題的答案,而這其中的每一步都是邏輯思維的顯現。

3.具備空間想像力

在數學學習中,空間想像力是非常重要的。孩子們通過對幾何圖形的觀察,發現其中的組合不同,並且建立一定的空間認知,看得出來這個過程並不容易。如果孩子能夠提前有所練習,那麼空間想像力的助力會讓孩子之後的數學簡單起來。

4.具備圖形認知能力

當孩子對於圖形的幾何形狀變化有一定的敏感度,孩子們在這方面的記憶和識別能力會有明顯增強。圖形認知能力也讓孩子今後的數學學習變得輕鬆起來。

家長們如何在孩子的數學學習中提前做好助力呢?

1.生活中注重數學思維的鍛鍊

如果父母們能夠在生活中對於孩子數學思維給予一定的重視的話,那麼相信孩子在學齡前這個階段數學能力就會有所提升。鼓勵孩子使用數學思維,孩子的數學能力才會有所提升。

2.巧妙地藉助相關書籍

當父母們覺得孩子的數學能力培養無從下手時,不妨挑選一本適合的相關書籍。按照書上所提供的方向來進行教育引導,相信家長們更加能夠有方向感和目標感。

3.在遊戲中幫助孩子

當數學和遊戲結合起來後,家長們會發現孩子的數學能力會有明顯提升。寓教於樂的方式可以讓孩子們在遊戲中,對數學能力的培養有所接納和配合。

《玩出來的學霸》是一套非常適合學齡前兒童學習數學的幼兒書籍,尤其適合3到6歲的孩子。這套書籍巧妙地應對了孩子看不懂題目思維不靈活,應用能力差的數學困擾。讓父母們可以由此提前鍛鍊孩子的數學思維。

這套書籍是一本孩子們的數學啟蒙書籍,對於激發孩子的數學學習興趣,鍛鍊孩子的數學思維很有利。並且這套書也受到了很多權威數學教育家的推薦,巧妙地集科學性和趣味性於一身。

同時,這套書在內容設置上,主要以親子遊戲為載體,讓孩子們在遊戲和親子互動中,數學思維得到鍛鍊。家長們在陪伴孩子遊戲的過程中輕鬆地讓孩子學好了數學。

只要家長們對此有所重視,孩子的數學能力完全可以在後天環境培養中得到改善。對於學齡簡而言,父母們要求孩子去計算去識數也許並不適宜,找到了恰當的切入方向才能夠真正幫到孩子。大家對於孩子的數學學習有哪些看法分享呢?

相關焦點

  • 孩子想要學好數學,首先要避免粗心:專家表示,至少做好3件事
    但是如何解決,又是一個問題。有部分家長可能會覺得,粗心問題往往隨著孩子長大就好了;可是不少學生,在年紀大了之後,粗心的問題依然沒有得到改善……而上海市特級教師、中國數學奧林匹克高級教練員李秋明曾說:「粗心問題是大量實質性問題的不恰當歸類,它的本質是能力問題。」
  • 學好數學的正確姿勢,至少要做好這四件事
    要想學好數學,考出一個好成績,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可能沒有一門科目的學習,會像數學那麼折磨人,單單記住各種知識概念、定理、公式、法則等已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況還是運用這些知識定理去解決問題。你以為這樣就結束了嗎?沒那麼容易,還要加深對數學思想方法的認識和理解,幫助自己提高數學綜合能力,這樣才能真正學好數學。
  • 30年老教師整理:歷年中考數學複習重點歸納匯總,吃透勝券在握!
    30年老教師整理:歷年中考數學複習重點歸納匯總,吃透勝券在握!數學是一個拉分的學科,學得好的人可以做到每次考試只扣幾分甚至是不扣分,學不好的人考個零分都有可能,這之間的差距可以說是過於驚人了。在數學學習中,不少人覺得只要多做題,就一定能解決任何的問題,刷題是關鍵,只有題目做得越多成績才會越好,但這種思想其實是錯誤的,如果在學習過程中只是一味地刷題,不將基礎知識掌握牢固,刷再多的題也是枉然。同樣的,不管在哪門科目中,掌握基礎知識都是關鍵。尤其對於基礎公式的掌握,直接影響數學總體成績。
  • 這幾件事做好了,孩子的英語差不了
    印象最深的是黃聖依的兒子安迪,在小學入學時需要經過面試,當面試老師問安迪會不會說英語的時候,安迪回答會說一點點,可實際上安迪卻非常流利且標準的回答了老師提出的所有問題。
  • 如何讓孩子愛數學?特級教師支招:家長做好這五點
    特級教師支招:家長做好這五點 2021-01-05 22: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新生進入大學後,做好這幾件事很重要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準大一新生進入大學後,要特別重視的幾件事情,歡迎關注或分享。第一件事就是要重視入學後學校組織的摸底考試。這個摸底考試是由學校自行組織的,各校所考的科目和形式略有不同,有的學校只考英語,有的學校考英語和數學兩個學科。一般來說這個摸底考試是為英語四六級考試的先後次序和分班聽課做依據的。
  • 30年老教師坦言:初中3年熟記這份英語記憶口訣,保次次「0」扣分
    30年老教師坦言:初中3年熟記這份英語記憶口訣,保次次「0」扣分!英語作為一門重要的語言類學科,英語除了是同學們重點的考試科目之外,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是隨處可用到英語。所以學好英語,能夠給我們的生活提供極大的便利。雖然從2002年開始我國教育部就將英語課程的學習正式編入小學教案之中,但是由於很多地區的不同,很多的同學在初中才開始對英語正式學習。在初中英語作為三大學科之一,是同學們需要重點學習掌握的學科。
  • 老師提醒家長:8月做好這6件事,新學期孩子成績會更好
    哪怕在暑假,孩子不能完全放鬆,家長也要加強管教,做好這幾件事,孩子開學後會取得更好的成績。家長要注意,學習問題不只是基礎知識的問題,更包括學習習慣、學習方法的問題。利用暑假,養成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總結出一套合適的學習方法,這對於孩子來說意義重大。
  • 帶班成績全校第一,30年老教師坦言:有潛質的學生,都有3個特徵
    文/愛教育的雯雯大部分的父母都有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願,為了讓孩子能夠成才,付出了所有,可惜最後卻依然沒能如他們所願。有一位有著教學經驗30年的老教師表示,其實孩子有沒有潛質,其實早就已經註定了,關鍵就看有沒有這3種特徵。
  • 30年老教師:數學成績棒的女生,都有這4大特點,學渣裝不來
    面對新入學的學生,有位老師在講臺上講授第一節課的時候,就已經注意到了一名「短頭髮的女生」,並且在心裡斷定,她的數學成績到日後「肯定差不到哪裡去。」到了第一次月考的時候,這位女同學也確實沒有讓老教師失望,數學成績得到了第一名,綜合成績得了全班第三名。 為什麼就一節課的時間,這位老教師就認定這個女同學,數學成績一定會好呢?其實,這其中都是有原因的。
  • 怎樣讓孩子學好數學的四個訣竅,非常實用
    這幾天,數學又火了起來,在中國科學院大學舉辦的中學教師回大學的活動上,當聽到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楊樂對於中學數學教育的幾點看法後,現場來自全國各地的20幾位中學數學教師坐不住了,他們紛紛向楊老呼籲:數學已經陷入老師難教、學生怕學的境界。儘管這次輿論關注的是數學教學深層次的問題,但是對於很多家長、教師而言,怎樣讓孩子學好數學,也是令人頭疼的問題。
  • 學生作文沒話寫,因為家長在入學前忽略了這件事,趕緊補救來得及
    當語文老師這麼多年,面對學生的寫作練習,出現問題最多的就是:沒話寫,小學生沒話寫,可能是詞彙量不夠。中學生沒話寫,素材積累不夠。到了高考,還是作文寫不好,沒話寫怎麼辦?真的就沒辦法了,家長們不知道怎麼引導孩子寫作文,是因為很多家長,在孩子入學前,都忽視了一件事,這件事就是家長一定要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在日常的對話中,給孩子滲透書面用語。
  • 30年老教師:初中3年數學壓軸題,就這100題,數學衝刺滿分必練!
    30年老教師:初中3年數學壓軸題,就這100題,數學衝刺滿分必練!在初中階段數學學科的學習掌握過程中,壓軸問題的解決突破,一直是同學們在數學學科總複習上存在的一大難點,很多在複習過程中,已經把基礎知識背了好幾遍了,可是對於這最後的壓軸難題卻不知道應該如何進行突破,這也直接導致了數學學科成績不理想。
  • 在重點任教30年,數學老師坦言:拉開成績差距,常做2事、少犯1錯
    羅素曾經對數學加以描述,總結為一句簡單的話:「數學是符號加邏輯。」點明了數學中最重要的兩個因素,也是真正能夠學好數學的重要基礎。從小學開始,從最基本的加減四則運算開始學起,學習基本的運算法則,學習基本的數字範圍、概念,而隨著年級的升高,學習的難度增大,並且可以運用於各種環境、情況中,可能是應用題目,也可能是幾何、立體幾何或者是函數題目中去,所以要想學好數學
  • 30年老教師:初中數學編成「順口溜」,讓孩子記,全班3年138+!
    30年老教師:初中數學編成「順口溜」,讓孩子記,全班3年138+!初中數學是初中重點科目,也是最容易拉分的科目。數學考察範圍廣,知識點多。導致孩子在運用的時候,經常出現錯誤,導致孩子成績提升困難。其實初中數學主要就是公式定義記憶和邏輯思維能力。老師在教學孩子時候,發現數學對於初中孩子都有一項通病。那就是錯題再錯,很多家長就說自己孩子粗心大意,能做對的題,由於當時粗心,導致題型出錯。其實粗心是一方面,主要是因為孩子在掌握知識點的時候沒有正確的學習方法。加上基礎的公式定義在記憶的時候,憑著感覺在記憶這些基礎重要的知識,這也是導致孩子錯題再錯的根本原因。
  • 想孩子上好小學,家長要做好這1件事
    開學前,很多家長總問我許多有關孩子入學的問題。現在,我把這些交流內容整理成《想孩子上好小學,幼兒園的家長要做好這些事》文章集,與大家分享。關注幼升小,關鍵不在於孩子已經學了多少知識,重要的是要關注孩子的學習興趣、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這些無形功課做好,成績肯定會上來。事實證明,如果在入學前,孩子整天只知道瘋玩,沒良好作息規律,沒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沒適當地識字等,要適應較快節奏的小學生活,是很困難的。
  • 高考數學滿分,清華學長坦言:比起「苦刷題」,平時更常做3件事
    曾經做過一份調查,在被問到願不願意回到高中的時候,其中只有30%填了願意,而70%的則選擇不願意。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高中既是充滿希望的,但是也是緊張喘不過氣的,快節奏的學習生活、永遠做不完的卷子,都是讓每一天的學習充實且枯燥。
  • 上小學前,這幾件事一定幫孩子做,而且要做好(一)
    很多父母會在孩子5歲的時候糾結,要上學前班嗎?學前班,主要針對的是短期因素,它會教孩子入學前的適應、坐姿的端正、如何聽講,會給孩子設計入小學時針對性的練習,比如握筆、計算等。而小學入學前的長期因素,是從孩子出生起就開始的培養,持續6年之久。
  • 孩子睡覺前,父母將這幾件事做好,過不了多久,孩子會超越同齡人
    大多數寶媽生了孩子後,寧願辭職也要陪在孩子身邊,為了高質量陪伴。但到了孩子3歲後,孩子上了幼兒園,很多寶媽不得不重新走進職場。不過這樣陪伴孩子的時間就少了,那麼怎麼提高陪伴質量呢?其實在孩子睡前好好陪伴,不失為一種好方法,只要將這個時間段充分利用,上班和陪伴兩不誤。而且在孩子睡覺前,父母將這幾件事做好,過不了多久,孩子會超越同齡人!
  • 如何打牢數學基礎?不是靠努力靠勤奮,而是做好這件事
    每個學期的開始,我都會給學生講數學的學習,也有很多的老師去強調勤奮的作用,要靠自己的努力、靠勤奮,天道酬勤但是出現了很多的問題,就是一些學生十分的努力,每天的筆記記錄的特別的詳細,而且每天做的試卷也特別的多,基本上從早上5:00到晚上的12:00,孩子都在學習,但是無論的如何努力勤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