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農村看病難?農民:上世紀80年代賣豬上世紀90年代賣牛

2020-12-23 餘文文wen

「看病貴、看病難」一直是農村農民面臨的關鍵民生問題!但是當農民有了新農合之後,他們在醫療上花費了更多的錢,你知道為什麼嗎?

提出新農合最根本的原因是緩解農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去年,國家還提出了一項新政策,即取消新農合醫療,改為城鎮社保卡,讓農村農民享受與城鎮居民一樣的醫保報銷待遇!

然而仍有不少農民不敢看病,小病較重者重拖著,因此農民的健康不會受到太多的保護,許多人的小病拖著拖著變成嚴重疾病,只能忍受疼痛。對此,有專家問:有沒有新農合系統?

說網友「口伐」專家也不無道理,新農合制度是國家為解決農民看病貴、看病難的問題而提出的,但事實上雖然該制度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農村農民的醫療負擔,但效果並不突出,與城鎮居民醫保制度相比還有很大差距!

這只是其中之一,二是從以前的10元漲到的220元,漲幅達到了22倍,許多人大喊新農合的保險費太高了,一個五口之家需要1000多元,還有一些人不願意參加,而且,在很多農民的心裡,即使參加新農合,生病的時候也不敢去醫院,因為他們可能會花更多的錢!

因此有農民開玩笑說:上世紀代賣豬,上世紀代,光賣腎是不夠的!雖然全國新農合參合費用的增加是受物價水平上漲和報銷類別增加的影響,但對農民來說,更多的感受是:過去10元的感冒可以樂觀,但現在到醫院,第一個門檻費是住院床位費,90%報銷後,就變成1000元自費袁某,還是無數人看不起又不敢看病!

對此,你想說什麼麼,歡迎留言告訴小編!

相關焦點

  • 農村看病難為啥?農民:80年代賣豬,90年代賣牛,現在賣腎都不夠
    「看病貴、看病難」始終是農村農民面臨的重點民生問題!可農民有了新農合之後,看病花錢卻更多了,大夥知道是什麼原因麼?國家新農合的提出,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為了緩解農村農民看病難貴的問題。去年國家也是提出了一項新的政策規定,即廢除新農合醫療本,統一改為城鎮社保卡,讓農村農民,享受和城市居民同等的醫保報銷待遇!但依舊有很多農民都不敢看病,小病寧願拖著,大病也不敢去治療,這樣就會導致農民的健康得不到太多的保障,很多人小病拖著拖著就變成了大病,只能受病痛的折磨。對此,有專家反問:不是有新農合制度?
  • 溫鐵軍:20世紀80年代億萬農民對國家的貢獻
    溫鐵軍教授在談及20世紀80年代億萬農民對國家的貢獻時認為,我們沒有崩潰的重要原因,就是靠農民。 3.第二次拯救 而當時間到了20世紀80年代,這樣的問題更進一步加劇,面對這樣的局面,當時我國的有識之士就提出國家財政已經不可能同時負擔城市與農村的民生與社保
  • 20世紀90年代能否寫成「1990年代」?
    具體地說,要表示「一百年」,用「世紀」;要表示「十年」,用「年代」;要表示「一年」,用「年」。其詞語含義是非常明確的。更應提及的是,文件中還出現了"20世紀80年代」的示例。因此,「1990年代」的寫法是錯誤的,應當堅決禁止。高東升認為:「年」與「年代」阿拉伯數字表示的數位不同:年一般用四位數表示,如「1990年」;年代用兩位數表示,如「90年代」。
  • 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中專生,真的很牛嗎?
    中專,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是一種神一般的存在如果按照現在人的理解,在他們眼裡,所謂中專,不過就是職業技術學校之類吧,也就是那些高考落榜生上不了大學沒地方讀書而無奈作的選擇而已,自然對分數沒什麼要求。但中專這個名稱,是一個非常具有時代感的稱謂,尤其對於70、80後來說,中專是一個再熟悉不過的詞了,在那時,中專簡直就是神一般的存在,性價比超高,在那個「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時代,那是農家子弟跳出農門的首選。
  • 20世紀90年代國內毛澤東思想研究回顧
    同20世紀80年代相比,90年代中國的毛澤東研究領域,無論是對毛澤東思想研究還是毛澤東生平研究都有長足的進步並有其歷史特點。由於毛澤東著作的系統出版,研究者手中有了更多的原始材料,這不僅催生了毛澤東著作版本的研究,也使毛澤東著作「文本」的研究更加嚴謹有序。
  • 夜讀|上世紀80和90年代,我們這樣過春節
    在不同的年代,北京人的過年方式不盡相同。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人們已經不再滿足於大魚大肉擺上餐桌這樣的過年方式,對於如何把年過好有了更高的追求。不斷湧現的新的過年方式,不僅豐富了節日內涵,也給很多家庭增添了「年味兒」。春晚就這樣來了1983年除夕夜,第一屆春節聯歡晚會以直播的形式歡樂登場。
  • 20世紀90年代末至21世紀初日本「教室崩壞」年代,現實版熱血高校
    在20世紀90年代及21世紀初,大學一直備受指責,認為它們無法教年輕人批判性地思考,無法引導他們適應不斷變動的全球化環境。其實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這種批評就一直不絕於耳,然而到21世紀初,在人口因素與政策因素的相互影響下,各大學的面貌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轉變。21世紀伊始,大學適齡學生的人數便持續下降。
  • 80年代農村萬元戶,都是從事哪種行業?有沒有種田的農民呢
    80年代農村的萬元戶,在那時是個很耀眼的名詞,不過有些農民們明明身家已經達到了萬元戶的標準,不過他們還是很低調,本著財不外露的思想,一直對別人宣稱自己沒有那麼多的身家。那麼以前80年代萬元戶,這些農民是靠種地、還是做什麼行業,才積累這麼多財富呢?
  • 始於20世紀80年代的緣分:我與春節的點心、點心箋
    「百花齊放」是20世紀80年代點心箋的凸顯格調。直到20世紀80年代初,爸爸仍在新疆支邊工作,每月照例給家寄來50多元錢,逢此,我最樂意跟媽媽到郵局取匯款。為啥?因為拿了錢可以到馬路對面的糕點店買好吃的,特別是過大年的時候,媽媽常會多買幾樣點心給我們解饞,如今想來那才是真正的年味啊。
  • 一組彩色照片: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的朝鮮
    本文為歷史領域文章,描述的是一組彩色照片: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的朝鮮的歷史往事。朝鮮的廣場,宏偉龐大,富於氣氛本文對一組彩色照片: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的朝鮮,作出了介紹和評價,以下為具體內容:今天,來到朝鮮的絕大多數遊客,尤其是來自歐美國家的遊客,都是在朝鮮旅遊社導遊的陪同下,前往相關景區觀光旅遊的
  • 農民將一種害草變致富「寶草」,一盆賣到20塊,農村處處是商機
    我們知道現在農村經濟發展越來越快,農民朋友們致富的手段也是越來越多,在農村幾乎遍地都是致富的機遇,關鍵看你能不能抓住。前段時間小編去個小縣城玩,發現路邊有很多人在賣一種農村裡常見的害草,小編對於這種事情很好奇,只聽說益草能賣到價格,難道現在技術已經先進成這樣了,害草也有人買麼?
  • 一頭成年牛能賣2萬多,為什麼農村人卻不願意養殖
    大家好,我是農村耕耘,在農村養牛,在以前是很普遍的民,各村都有不少農民朋友養好幾頭黃牛,因為黃牛性格溫順,體力渾厚,牛肉勁道也是非常美味,這也是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黃牛這在以前60年代的時候是可以拉車,耕作,耕地等等,這些都是人們從事勞動生產的好幫手,並且黃牛他的疾病很少,耐力也大,也是深受廣大農民朋友的歡迎。
  • 貴州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為農民「看病難」破題
    近日拿到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住院報銷單的貴州省赤水市天台鄉農民胡生惠樂呵呵地說:「800元抵得上賣一頭豬的價嘍!」    2007年2月,貴州省政府批准最後17個縣(市、區)啟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至此,這個省88個縣(市、區)全部實行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農民看病,國家報銷」的惠民政策為解決貴州農民「看病難、看病貴」問題開闢了一條路。
  • 80年代賣鴨綠江大橋案:偽造文件想以80萬賣橋,結果如何
    然而, 這座承載著輝煌歷史的大橋,卻在上個世紀80年代,差點被人給賣了。聽起來不可思議,似乎是一個故事,但是有時候事情往往就是這麼離奇。鴨綠江大橋是一座鋼架結構的大橋,橋上有著非常多鋼材。當時正處於全國大搞經濟建設的時候,鋼材非常暢銷,只要有路子能夠弄到鋼材,很容易賺到錢。
  • 90年代,農村真有「賒刀人」嗎?老人說有,年輕人:以訛傳訛罷了
    其實不僅僅是在經濟觀念上,農村的老一輩和年輕人出現了分歧,在很多觀念上都不一樣了。以農村的傳統家庭禮儀來說吧,老人如果不拿筷子,不上桌的話,後輩們是需要在一旁等著,這體現了後輩子孫對家裡長輩的尊重,可現在農村的小年輕可顧不得那麼多,到家了就像是「土匪」一樣,自己想吃什麼就吃什麼,只顧自己,要麼是躺在沙發上玩手機,對於長輩是否吃飯關注的還真不多。
  • 綁匪:「消失的女大學生」 90年代,有些家庭還在找
    在80年代、90年代,那時候人販子是比較猖獗的。小時候經常聽到一句話「不聽話便把你賣到河南去」!或者「人販子把你拐走打斷腿要飯」!也製造了無數的悲劇!賣到山區淪為生育工具在上個世紀,不少偏遠山區的光棍們討不到老婆,於是紛紛流行「買老婆」的風氣,由於法律意識的淡薄,所以不少女性慘遭毒手,除了農村出來打工的小姑娘小媳婦們被人販子拐賣外,不少女大學生也不在少數,《盲山》講述的便是一個女大學生找工作被欺騙賣到大山一輩子都走不不出來的悲慘故事,這種例子不在少數,諸如被賣到內蒙古的四川女大學生,甚至被下藥拐賣
  • 六七十年代,農村每戶一個豬圈,一年出欄一兩頭豬,算豐衣足食嗎
    一頭賣了,賣的錢用於購買肥皂、牙膏、油鹽醬醋茶等等日常必需品,一賣一出,到了年底基本上沒啥節餘。要知道,那時到了過年的時候,能夠給小孩買套新衣服就很不錯了,不過大多數小孩是沒新衣服穿的,穿的是老大淘汰下來的帶補丁的舊衣服。
  • 維C含量是蘋果80倍,一斤80元,一上市就不夠賣,農民:怕是騙局
    維C含量是蘋果80倍,一斤80元,一上市就不夠賣,農民:怕是騙局獼猴桃近些年品種不斷豐富,不僅是國內從普通野生獼猴桃發展到如今最受熱捧的黃心獼猴桃,其中不知道淘汰了多少老品種,再加上國外進口的奇異果,算得上是一個大家族了
  • MISES: 20世紀7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的經濟衰退
    戰後的幾十年,直到60年代後期,凱恩斯主義理論使人們相信,擴張性財政和貨幣政策可以避免任何危機。隨著上世紀70年代出現嚴重衰退,人們逐漸認識到這一殘酷的現實:當時的滯脹削弱了凱恩斯主義的假設,並使其失去了可信度。此外,20世紀70年代和滯脹的出現,實際上標誌著人們對奧地利經濟學興趣的重生,哈耶克正是因為對商業周期理論的研究而獲得197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 Lumo723推出充滿上世紀90年代風格的耐克 x 曼聯概念球衣
    來自德國柏林的設計師二人組Lumo723繼續發揮著他們的充沛想像力,以上世紀90年代耐克贊助曼聯足球俱樂部這一假設為靈感,推出充滿復古風格的耐克 x 曼聯概念球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