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已經結束,雖然具體統計結果沒出來,但天津數據之漂亮想必一如以往:攏共5.6萬的考生,近八成都能上本科,是河北的1.4倍、河南的2.3倍……換句話說,天津本科錄取率都≈全國高考錄取率了,這樣的概率,又怎能不讓人羨慕呢?
隨著天津落戶的放寬和京津冀協同的進一步加深,越來越多北京、河北以及河南、山東等地家長,有意帶孩子來天津就讀並參加高考。
對於外地家長來說,來津落戶買房之前,首先面臨的一個大方向的選擇就是:「市區」還是「非市區」?
誠然,天津市內六區教育資源非常牛(指路:天津「下三區」上學買房正確思路!「墊底」的紅橋學區價值在哪? )但地域廣闊的郊區居然也很「能打」,且經過多年的積累比拼,走出了一條「郊區特色主義道路」,並能在最終的成績上與市區分庭抗禮!
這其中,名頭最大、成績最突出的,當屬地處京津走廊的武清,也是本期買房情報將要深度討論的話題主角——
帶你了解天津郊區教育
「非典型」の武清
如果你不熟悉天津的教育政策,那麼以下市區(市內六區)VS非市區(環城四區+遠郊五區+濱海新區)求學路線的4點不同,務必記在小本本上——
1、報考政策,關係買房時機和地點
一個是小升初階段:市區幼升小是單校劃片,每個房子對應相對固定的公辦小學;小升初則為多校劃片,每個公辦小學對應所屬學片幾所初中,但具體搖到哪個不確定。部分非市區(遠郊)小升初跟幼升小一樣都是單校就近劃片,距離不遠的公辦小學、初中招生範圍或有重合,但沒有市區那種強對口關係。
另一個初升高階段:市區中考可以內部跨區,比如紅橋的考生可以報考包括紅橋在內的市內六個區的高中;而非市區考生除特例外,只能報考本區的高中,不能跨區。海教園是目前唯一的特例,身在環城但中考可以報市區,不過未來會不會變動不好說。
2、擇校難度,牌多牌少的差別
市區教育資源豐富,尤其中考後可以跨區上學,因此擇校時容錯率更高,基本上每一個分數段都有選擇的餘地,報空或滑檔風險小。
而非市區優質學校少而集中,尤其對於直接關係高考的高中階段來說,學生的選擇範圍就偏窄了,如果不能進入本區最好的1-2所學校,下一檔的教育資源和生源質量可能落差較大。
3、教學模式,直接影響家長精力
仍然主要針對高中階段,市內六區是「自主啟發模式」,高中偏向素質教育,通常沒有晚自習,更強調自主學習。
而非市區是「高度管理模式」(類似于衡中?),為了集中力量拼成績,學校管理勢必更嚴格,像領頭校基本都是寄宿制,有固定的作息時間,有晨讀和晚自習,平時還要上交手機……
這兩種教學理念和管理模式是在政策條件和現實因素的影響下自然形成的,沒有絕對的優劣,從成績來說也是基本平局,關鍵看孩子和家庭更適合哪條路。
4、房價水平,看重學區性還是居住性?
典型的市區學區房以「老破小」居多,單價高、居住性差,一般在孩子用完戶籍並獲得市區學籍後就會轉手,所以交易頻次較高。
而非市區優質學校集中在城區和新興熱點板塊,周邊房源次新房、新房選擇多,房價基本取決於區位和產品,學區溢價影響不大,單價比市區便宜,且同樣的預算可以有居住性更好的選擇。
由於天津郊區地域廣闊且學校較少,小學優秀生源不集中,加上初中也可以單校劃片,所以選擇在中學階段轉學的更多。
武清作為遠郊老大、天津非市區「教育之光」,其招生政策跟大部分郊區一樣,但又有自己的特殊性,可以說是一個「非典型」的存在。
常規的地方,公辦小學、初中都是單校就近劃片,通過買房上對口小學、對口初中;中考只能報本區高中,按成績錄取。特殊之處比如轉學機制友好,有統一的轉學安置考試,還能通過插班考試躋身2所優質私立中學,對成績優秀的學生來說機會多多。
武清公辦小學成績和口碑不錯的有楊村十小、楊村八小,屬於老城區傳統優質學校;公辦初中整體大幅度落後於民辦,2019年成績靠前的是楊村十二中、楊村八中,其次是楊村五中。另外2019年開始招生的光明道小學、中學,前景也被看好。
公辦高中最好的當然是大名鼎鼎的楊村一中,其次是楊村三中,屬於歷年中考錄取分數線510+的,其他的武清公辦高中就都500以下的水平了。
民辦校雙子星:雍陽和英華,不僅是武清的招牌,在全市也排得上號的。
英華國際學校有小學部、初中部、高中部,2020年小學招生140人,初中招生320人(其中本校直升80、面向武清招生240),初中每生每學年學費56000元、雜費11000元,很貴!
雍陽中學只有初中,2020年招生540人,每生每學年學費20000元、住宿費500元。
往年民辦校「小升初」通過面試掐尖錄取,生源質量高,據說雍陽60%的考生能進楊村一中,英華也能達到50%,而其他武清公立中學,最高也不過10%。
但今年隨著天津「公民同招」的執行,武清私立校也首次採取搖號,跟市區的情況類似,成績不受影響是不可能的。而對於學生來說,以前拼成績,現在還得拼運氣,無論怎麼樣都是僧多肉少。
至於轉學時機,中考前、落戶後,家長提前選定意向學校,通過買房讓孩子進入對口公辦校,是最簡單的路徑。
如果錯過了中考報名,可以向武清區教育局諮詢是否安排公辦校的安置考試(但楊村一中不在安置範圍內),學生須在原籍參加中考並取得當地普通高中學籍,再根據這邊安置考試成績確定錄取學校。
成績優秀的孩子則推薦參加雍陽或英華的插班考試,能通過考試招收八、九年級回津插班生的學校,目前全天津就仨:除了英華東麗校區,就是武清的這倆了——優點是作為寄宿制私立校,通過考試招入,人多是獨立編班,學習氛圍好、效率高;缺點是學費貴,上升路徑窄,中考目標只有楊村一中、英華國際的高中部配得上。
說了這麼多,那麼問題來了:武清內部拔尖的學校在全市又是什麼檔次呢?我們從更重要的初高中階段來比較——
根據2019年天津中考錄取分數線排名,楊村一中以543.7分位列全市第九,雖然比不過「市五所」,但還是高於市區大部分優質學校的。
作為武清教育的金字招牌,楊村一中的文科尤其強:2018年高考全市文科前5名中佔了4人、前20名中佔了11人;2019年高考更誕生了667分的天津文科狀元;2020年高考全校約87%的考生取得600分以上的成績。
其次,楊村三中以522分排在全市第32,跟「市九所」中的天津中學差不多。
私立校武清英華國際則以515.9分排在全市第40,略高於河西的四十一中。
從上表也可以看出,同樣的一個分數檔,市內六區考生前後有N所學校可以報考,但武清就1-2個選擇,考不上一中只能上三中,考不上三中,其次的天河城中學、楊村四中已經有一定落差了,剩下的就都是錄取線420多分的墊底校了。
其餘遠郊區域也是類似情況,這也直觀驗證了前文所說的,市區和非市區擇校範圍和難度的不同。
武清雖然身在遠郊,但房價已相當於環城的水平,尤其是優質教育資源集中的楊村,均價差不多2萬左右,總價怎麼也得140萬起步。
1、以楊村三中為軸心
翠亨路以東的楊村老城區,以楊村三中為軸心,周邊生活配套成熟,居住氛圍濃鬱,二手房源眾多,均價基本在1萬6-2萬4,戶型一室不多,總價140、160萬左右,主力兩室產品總價140-250萬,個別高端改善房源奔著近300萬起步了。
雖然社區距離都不遠,但由於學校較多,學區劃分得還挺細,以下僅羅列成績靠前的幾個小學和初中的招生範圍——
認準前進道、雍陽西道、翠亨路、泉發路、運河等分界線,就基本可以自行確認一個社區對口的學校了,可以看到,有的小學一般但初中不錯,如龍湖春江酈城對口的是楊村十四小和八中。小學和初中都不錯的,像欣悅花園對口楊村八小和十二中,優秀!和平裡、富民裡、福苑小區對口的是楊村十小和五中,整體也還行。
此外,該片區距離英華國際和雍陽中學都不遠,如果一心打算走「私立校—楊村一中」路線,就無所謂具體學區劃分了,就近挑合適的房源即可。
2、以楊村一中為軸心
翠亨路以東及商務區板塊,圍繞楊村一中,是近年來武清重點開發的新興片區,這裡品牌項目雲集,也是目前武清新房成交主力。
由於以改善需求為主,客群普遍有錢且重視教育,雖然目前「扛把子」的中小學不多,但有良好的生源基礎,加之政府對這塊的教育規劃也比較重視,因此其學區發展前景也被普遍看好。
片區二手房源房齡較新,均價都在2萬以上,同樣一室戶型稀缺,大部分都是兩室到三室,總價情況跟老城區差不多。
新房市場,我們在之前的文章4000字實料!深扒武清樓市最火片區,貴還賣得好到底靠什麼? 對商務區板塊做了詳細調查,有興趣的可以點連結進一步了解。
中建項目是8月1日首開的,上次調研時還是待售,新圖已經把在售信息補充上了~
跟商務區情況類似的還有南湖板塊,也是品牌房企扎堆、生態環境優越的新興片區,有南湖第一中小學、天河城實驗高中,在教育配套方面同樣很有潛力,房價水平比商務區低,均價1萬2-1萬3。
備註:黃色為二手房,藍色為新房
除了武清,同屬天津遠郊的寶坻、薊州、靜海的領頭校質量也不錯,幾個區域一中都是中考分數線500+的水平,且房價比武清便宜。此外,濱海和環城這幾年的成績提升明顯,名校分校搞得風生水起,有機會再詳細展開吧。
最後說明一點,天津市區的中考升學率能達到80%左右,非市區差不多60-70%,也就是說,就算是教育資源比市區略遜一籌的天津郊區,中考升學率也是明顯高於河南、河北、山東等省份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