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資本運營路線圖:打造金控平臺、設國資投資公司

2020-12-23 騰訊證券

在國企改革「管資本」的指引下,央企持續推進資本投資運營。招商局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結合改組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的需要,集團正在積極推進從三大主業到三大平臺的重大戰略性轉換,實現實業經營、金融服務和投資與資本運營的有機結合。寶武集團相關人士表示,未來寶武金融業將進一步與金融機構加強現有業務的合作,並積極拓展產業投資基金、融資租賃、冶金資產管理公司、國際及投行等新業務領域,助力集團轉型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業內人士認為,未來多數央企可以改組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整合金融控股集團並整體上市將成為央企的重要發展方向。未來央企投資將沿著兩條路線推進,一是央企金控平臺自身的運作,二是國新、國投、誠通三家投資經營公司的運作。

打造國有資本投資公司

去年國資委明確在神華、寶鋼、武鋼、五礦、招商局、中交和保利7家央企開展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業內人士表示,今年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改革試點有望進一步擴圍。

招商局集團相關負責人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去年8月,集團正式上報《招商局集團改組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工作方案》,目前正在就試點方案與有關主管部門進行溝通。按照試點方案構想,到2020年前後,招商局集團將建設成為由實業經營、金融服務、投資與資本運營三大平臺組成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集團,實現質量、規模、效益等方面的全面領先。

該負責人表示,結合改組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的需要,招商局集團正在積極推進從三大主業到三大平臺的重大戰略性轉換,實現實業經營、金融服務和投資與資本運營的有機結合。對於投資與資本運營平臺,集團將努力打造國內領先的資本運營與資源整合、生態圈構築平臺,通過主動投資實現新的產業布局和現有產業的生態圈搭建,打造端到端整合運營能力,有效利用集團和社會資源,運用市場化機制實現資源整合、價值創造,驅動集團可持續增長。未來將按照「總部主導、做實平臺、提高能力、整合資源」的總體思路,充實完善集團作為資本投資運營平臺的執行主體,通過資本運營優化現有業務組合,實現保值增值;通過資本投資培育新的前瞻性戰略性產業成為集團新的增長點、適度投資其他領域獲得財務回報;為實業和金融平臺在相應特色生態圈內開展資本投資和資本運營提供專業服務和資源支持。

寶武集團相關人士表示,集團將金融業納入公司主業。未來寶武金融業將進一步與金融機構加強現有業務的合作,並積極拓展產業投資基金、融資租賃、冶金資產管理公司、國際及投行等新業務領域,助力集團轉型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

目前,寶武集團設立了產業和金融業結合發展中心,承擔金融板塊的資本投資運營功能,對資產總量、結構和效率負責,推進資本投資項目的「投、融、管、退」;與華寶投資有限公司實行「兩塊牌子、一套班子」運作。寶武金融業發展的總體思路是發掘投資機會、進行資產配置、實現價值創造。同時,希望未來銀企用「平臺+基金」的方式在產融創新合作上實現新突破,把寶武集團打造成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

中國五礦提出「三步走」戰略。其中,到2017年底,實現利潤100億元,完成止血控虧、改組改造的過渡期任務;到2018年底,實現利潤200億元,完全具備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功能。

打造金控平臺

近期A股多家具央企背景的上市公司動作頻頻,意在打造金控平臺。

中國五礦子公司*ST金瑞2月10日發布公告稱,公司以募集資金149.20億元對五礦資本進行增資,五礦資本的註冊資本由92.09億元增加至241.29億元。本次增資後,*ST金瑞業務範圍將涵蓋金融,成為擁有銀行、證券、期貨、信託、金融租賃、基金和產業直投等全牌照的綜合金融控股平臺。

作為中石油集團下屬的專業化公司,中油資本2月10日在深交所掛牌亮相。此前,中油資本成功借殼*ST濟柴,成為持有金融牌照數量最多的A股上市公司。通過此次資產重組,中石油集團實現金融板塊整體上市。

近日,中石化斥資4.07億元獲得九州證券10.98%的股份,成為第二大股東。

中國中車1月24日發布公告稱,董事會同意公司與中車集團、中國國儲、天津信託合資設立中車金融租賃有限公司,註冊資本為30億元。其中,中國中車出資18.3億元,持股比例為61%。此前,中國中車公司全資子公司中車資本擬聯合同方股份旗下公司同方金控等,共同設立中車同方(天津)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

中信建投證券策略分析師王君認為,「整合成金控集團—整體上市—特色服務模式」成為央企發展的必然選擇。整合成金控集團只是開始,有助於強化風險控制,加強協調,而整體上市將實現溢價,特色服務是發展未來。央企打造的金控平臺具有行政上的領導能力,在改革過程中與國有資本投資公司一起解決產能過剩問題、併購重組問題,同時在日後的經營管理中具有「建設性」話語權。金控平臺具備全牌照和一定規模的資金池,能夠為改革增力減壓。

央企相關基金布局

下半年以來,中國國有資本風險投資基金、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國華軍民融合產業發展基金、中央企業貧困地區產業投資基金相繼成立並推進投資布局。

據國家開發投資公司消息,央企扶貧基金首隻子基金——中央企業貧困地區產業投資基金在貴州落地。該基金首期規模5億元,目前資金全部到位,首個投資項目為貴州產投文化旅遊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從江大加榜國際山地旅遊區項目。目前基金二期募資方案已基本形成,預計4月底完成增資工作,將儘可能提高央企參與度。今年基金將進一步加大力度,初步安排全年投資50億元左右,計劃2018年完成全部投資。

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正在穩步有序運營。1月11日,中國中冶發布公告稱,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股份有限公司認購該公司非公開發行2476萬股,鎖定期12個月。這是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成立後首次投向A股上市公司。去年12月,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完成對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港股IPO的基石投資,投資額為1億美元,成為僅次於中信集團的第二大基石投資者。

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目前已儲備投資項目40多個,其中具備立項條件的近10個,已立項的3個,通過投資決策的2個。目前基金正積極推進與重點行業的央企搭建相關子基金,穩步跟進、參與對中央企業結構調整具有重要意義的股權直投項目。

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表示,央企通過基金的方式多方籌集資金,實際上已形成「金融+」現象,有助於解決國企改革、供給側改革過程中「錢從哪裡來」的問題。可以預料,更多央企會運用這一工具,特別是在「創新發展一批國有企業」過程中,通過基金投資引導,加大對新興產業的資本投入。

相關焦點

  • 互金平臺深受國資企業青睞:國資資本河南經協入股互金平臺極光金融
    憑藉自身良好的運營模式及發展前景,2018年10月,極光金融獲國資子公司河南省經協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入股,佔股70%,平臺實力再升級。國有企業入股極光金融,不僅是極光金融平臺安全性和實力的有力證明,也意味著極光金融的發展前景獲得包括國資在內的廣泛認可。強強聯合,互金行業再添國資系背景平臺,安全穩健的國資系保障,為極光金融高速合規發展再添濃墨重彩的一筆。
  • 國資報告: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 探索新體制、新機制、新模式
    2014年起,國務院國資委先後選擇了國投、中糧等8家央企開展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並選擇誠通、國新兩家央企開展國有資本運營公司試點。 這些試點單位圍繞著「與國資委、出資企業的關係,國有資本專業化運營的路徑,內部市場化管理機制」三大問題,展開了積極探索。探索涉及現代企業制度、混改、市場化招聘等幾乎所有國企改革內容,堪稱系統工程。
  • 中國國新發力基金投資業務 探路國資運營公司改革
    新華社北京5月15日電 題:中國國新發力基金投資業務 探路國資運營公司改革  新華社記者王希  以市場化手段助力國企改革走向縱深,以資本力量推動國企「混改」、資產重組、改制上市……由國有資本運營公司央企試點、中國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牽頭髮起
  • 投資運營公司:不是簡單換牌子
    省委、省政府出臺的《河南省省屬國有非工業企業改革推進方案》明確提出,按照先易後難、分批推進原則,將具備條件的省屬企業改組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國資管理體制從「管資產」轉向以「管資本」為主。    提高國資運營效率    國資監管機構—國資投資運營公司—經營性國企三層國有資產管理架構體系中,國資投資運營公司是承上啟下的重要環節,旨在完善國資監管的市場化運作機制。    據了解,我省對國有企業實施分類改組改造,探索組建各類國有資本運營平臺。
  • 中車集團分別向誠通金控和國新投資劃轉1.3%中國中車股份
    中國誠通2016年2月被確定為中央企業國有資本運營公司試點,公司主營業務為股權運作、金融服務、資產管理,以及綜合物流服務、生產資料貿易、林漿紙生產開發及利用等。國新投資隸屬於中國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國新控股是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國有獨資公司和國家授權的投資機構,由國務院國資委代表國務院履行出資人職責。
  • 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新納入11家央企
    新華社北京12月28日電(記者許晟、王希)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名單實現擴圍。記者28日從國務院國資委獲悉,航空工業集團、國家電投、國機集團、中鋁集團、中國遠洋海運、通用技術集團、華潤集團、中國建材、新興際華集團、中廣核、南光集團11家央企日前被納入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
  • 央企密集發力金控業務 中車21億建租賃公司
    央企密集發力金控業務。中國中車1月24日公告稱,董事會同意公司和中車集團、中國國儲、天津信託合資設立中車金融租賃有限公司,註冊資本為30億元人民幣。其中,公司出資18.3億元,持股比例61%。  其他股東還包括,中車集團出資2.7億元,持股9%;中國國儲出資6億元,持股20%;天津信託出資3億元,持股10%。
  • 從招聘看最年輕金控集團打法:擬招7位部門總經理
    從定位來看,北京金控集團著眼於打造全牌照。目前,北京市金融牌照主要在北京國有資本經營管理中心(下稱「國管中心」)和北京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國資公司」)旗下。其中國管中心註冊資本350億元,北京市國資委100%持股。國管中心持有北京農商行、中債增進、中信建投證券、華夏銀行等股權。國資公司註冊資本100億元,北京市人民政府100%持股。
  • 中國國新跑出國有資本運營「加速度」
    轉定位:從企業化操作平臺到國有資本運營平臺中國國新的發展歷程是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的一個具體實踐和生動縮影。2010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國資委正式組建中國國新。公司起初的定位是配合國務院國資委優化央企布局結構、專門從事國有資產經營與管理的企業化操作平臺,主要在央企範圍內從事企業重組和資產整合。
  • 新一批11家中央企業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啟動 
    近日,國務院國資委宣布,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再次擴容,11家中央企業納入試點,未來還將加大授權放權力度,同步開展落實董事會職權、推行職業經理人制度等多項改革,打造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升級版。這意味著,目前國資委監管的央企中,已有約1/5的央企轉變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
  • 江西省投資集團公司訪談:憑藉產業投資、資本運營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8月22日,記者隨江西省國資委組織的國資國企改革採訪團來到江西投資集團公司,了解該公司資本投資運營等情況。江西省投資集團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姚迪明介紹改革發展總體情況。(攝影:王健)江西省投資集團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姚迪明告訴記者,2014年6月,江西省委、省政府出臺《關於進一步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的意見》,省國資委明確將包括江投集團在內的三家省屬企業改組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
  • 湖南穩步推進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改革試點 到2025年初步培育國內...
    記者日前從省國資委獲悉,《湖南省關於推進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改革試點的實施方案》已經印發,將通過改組組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構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主體,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實現國有資本所有權與企業經營權分離,實行國有資本市場化運作。
  • 諸暨雄風被央企看上 華控集團全資收購100%股權
    諸暨雄風被央企看上 華控集團全資收購100%股權來源:聯商網2019-02-01 09:192019年開年,又一大事件轟動全諸暨。陪伴諸暨人一年又一年的本土民企雄風集團,一轉身,竟然成了央企全資子公司。
  • 新一輪國有投資公司試點名單確定 有哪些央企入選?
    那麼,除了上述兩家公司外,還有哪些央企入選?國資委主任肖亞慶此前曾透露,國資委初步考慮新增10戶左右央企開展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上證報記者了解到,已有多家央企表達了向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發展的意願和規劃,這些公司也有望成為本輪新增試點單位。
  • 中國國新黨委書記、董事長周渝波:開展國有資本運營應把握好六方面...
    中證網訊(記者 劉麗靚)12月22日,中國國新黨委書記、董事長周渝波在中國國新成立十周年成果匯報會暨國有資本運營高峰論壇上表示,中國國新是在深化國資國企改革中應運而生的一家「新央企」,2016年初被確定為國有資本運營公司試點企業。他表示,試點五年來,中國國新初步形成了具有國新特點的國有資本運營模式,總結起來,開展國有資本運營應當注意把握好以下六個方面的關係。
  • 經濟參考報:2021年國資央企工作劃定八大重點,混改、重組……這麼幹
    著力優化境外布局,避免無序競爭,提高境外投資項目收益水平。 力推科技創新 抓好人才機制兩個關鍵點 天問一號逐夢而行、嫦娥五號奔月取壤、奮鬥者號萬米探海、北鬥三號建成開通、亞洲最大海上風電併網發電……2020年,國資央企承擔的一大批科技創新成果相繼問世。
  • 上海國有資本運營研究院院長羅新宇:國有資本成為科創板企業重要...
    證券時報記者 張淑賢「國有資本正在成為科創板企業重要的投資主體,科創板已上市的企業中,國有創投機構、產業投資基金和政府引導基金現身科創板上市公司十大股東名單的佔比超過一半。」12月11日,上海國有資本運營研究院院長羅新宇接受證券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其中,國資控股並作為第一大股東的科創板上市企業有40多家,主要通過央企基金、國資母基金、國資系直投基金進行投資,代表企業有中微公司、瀾起科技、滬矽產業等。」
  • 《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改革與實踐研究報告(2020年度)》,獨家發布
     《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改革與實踐研究報告(2020(《兩類公司研究報告》定價4680/本,購買請關注文末海報)組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兩類公司」),是新時代國企改革的重要舉措近年來,中央和地方陸續組建兩類公司,推進兩類公司的改革,旨在發揮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平臺作用,促進國有資本合理流動,優化國有資本投向,向重點行業、關鍵領域和優勢企業集中,形成供給側改革背景下國有經濟發展的新動能。
  • 重慶國企改革新起點:渝富控股集團啟動深化國資運營公司改革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首席記者 佘振芳 攝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3月18日21時10分訊(首席記者 佘振芳)今(18)日,重慶渝富控股集團舉行深化國有資本運營公司改革啟動會,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在會上獲悉,渝富控股將打造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為重點的投資平臺、以金融股權為主的持股平臺、以國有資本管理為核心的市場化專業化運營平臺等三大平臺;投資戰略性新興產業、金融和類金融及其他有投資價值領域等三大投資領域
  • 董事長專訪|廣州開發區金控嚴亦斌:打造大灣區科技金融旗艦公司
    抗疫復工兩手抓廣州開發區金控是一家以科技金融為主業,涵蓋科技金融服務、科技戰略投資、科技價值園區三大板塊的大型綜合性金融控股龍頭企業,現有控股企業14家,包括穗恆運A、利德曼2家A股上市公司,參股粵開證券、眾誠保險、百濟神州、諾誠健華、銀泰黃金等70餘家公司,旗下運營約600萬平方米(含在建)園區物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