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貨價2元賣10塊,一天賣出60杯,能賺400多塊

2020-12-17 我是盧超

我往期的文章,基本上分享的是一些別人操作的成功案例。然後在後臺就看見有一位朋友的私信,大概的意思就是,她想和朋友開一間奶茶店,問我可不可行。

開奶茶店創業,在網上有很多失敗或者成功的案例。失敗的案例流傳就是,騙加盟費,其實並沒有那麼賺錢。但也有比較成功的案例,花幾十萬加盟一個奶茶店,也有少數人賺到錢了。

剛好我朋友的閨蜜是在小縣城開奶茶店的,兩個女生合夥開的,所以我對於奶茶店的經營模式有一點點的了解。這一期文章,就給大家分享一下她們在一個小縣城開奶茶店的經歷。

奶茶店的原料,進貨成本價大約平均在2塊一杯, 售賣的價格是10塊一杯。她們在夏天的時候,一般可以賣出去40-60杯。那麼毛收入就是五六百塊錢,除去原料成本每天的純收入就是400多塊。

這就是一個奶茶店每天的基本利潤,每天能賺四百多塊錢,一個月就能一萬二千多塊的純利潤。

看起來奶茶店很賺錢,其實真實的情況是:奶茶店前期的投入。

她們前期是找了一個不知名的小品牌,交了加盟費和學習費用,一共花費2.5萬。

房租門面,選擇的是我們小縣城的步行街路口,人流量相當而言比較大;門面租金是一年3萬,轉讓費花了五千;請人裝修加上燈光飾品的布置大約花了1萬。

奶茶製作的機器設備開支大約1萬。

前期進貨的奶茶原料,必須花費1萬。

前期的一共花費的固定成本就是9萬。按照上面計算的利潤,就算每天不停的開業,每天能賣出去50杯,一個月的純利潤就是1.2萬,那麼也需要8個月的時間才能回本;還是沒有計算人工成本和日常開支的情況下。

她們自從開了奶茶店後,基本就沒有休息過,沒有出去旅遊過,整天待在店裡。所以開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店鋪就關閉了。

這就是在我們小縣城開奶茶店鋪的其中一個真實情況。

總結

開奶茶店,並不是說投入幾十萬,加盟一個大品牌就能把奶茶賣出去的,就能賺到錢的,很多東西還是要靠自己的經營。

賺不賺錢,還是取決於操作的人。我上面分享的案例,假設經營者能力強,能想辦法把營銷做好,每天平均能賣出去上百杯奶茶,那麼還是有利潤可言。

相關焦點

  • 進貨價3元賣10塊,小東西大利潤,適合做擺攤貨源
    我發現有很多人對擺地攤感興趣,叫我多分享一些關於擺地攤賣的小東西。但是也有很多人評論,不相信我分享的東西。其實我分享的,都是一些比較成功的案例;既然是成功的案例,所以並不是每個人輕輕鬆鬆就能做到。一個成功的事件背後,有很多的付出和因素在裡面,我們要做的就是多向成功的人學習。這一期文章,我繼續給大家分享一個賣小東西的案例:進貨價3元賣10塊,一個小東西,但是利潤很可觀,適合用來做擺攤貨源。這是我在網上看見別人在賣的案例,而且他賣的非常火爆,聽他自己講是一晚上賣了,三十多個,賺了200多塊。
  • 分享擺攤貨源,進貨1.3元賣10塊,這個營銷方式很掙錢
    可能網上有很多成功的案例,但是成功只是少部分;我們能做的就是要向成功的人去學習,而不是盲目的跟風。這一期文章我給大家分享一個擺攤成功的案例:進貨1.3元賣10塊;好的時候收益能上千,平常的時候,也能掙兩三百;看看她是如何操作的,運用了怎樣的營銷方法。
  • 賺錢項目 | 春節擺攤賣小吃,一天能賺一千塊!
    錢哥說  大家好,我是你們最愛的錢哥,今天給大家帶來的這個項目是來自於錢粉「王超」,他通過自己的努力發現了春節期間人人可操作的商機,幹得好的話一天就能賺1000塊,既能開開心心過大年,還能高高興興把錢賺,這等好事你要不要做?  2019年又到了,怎麼趁年假掙點錢呢?
  • 進貨價2塊賣15元,一個月賺了七八萬,這做法值得學!
    那就是手機殼;我在1688上找了一個手機殼,先給大家了解一下進貨的價格:這是一個很普通的原裝手機殼,進貨價格加上運費,大約2塊錢一個。這麼普通的手機殼,怎麼可能賣15塊錢一個呢?買東西的人又不傻。確實是這樣的,直接賣15塊一個,肯定賣不出去。那麼怎樣才能15塊錢一個賣出去呢?
  • 一杯奶茶成本5塊能賣15塊,一天賣上百杯,收入估計你想不到
    這年頭開奶茶店的人特別多,要說原因還是看重市場的廣闊,畢竟現在的年輕人都喜歡喝奶茶,可以說每次出去逛街都會買的。而且利潤還是比較高的,現在的網紅奶茶一杯就賣30塊錢,但是真說成本,可能都不超過10塊錢的,這利潤還是非常高的,自然很多人都願意去開奶茶店了。
  • 8元買只雞,9元賣出去,10元買回來,11元再賣出去,這個世紀難題終於有答案了!
    我們可以把買雞的過程看做是進貨,把賣雞的過程看成是售貨。那麼,一個商人,進貨之後又將貨物賣出去,就完成了他的整個銷售過程。而在這其中,貨物的售價減去進價,就是商人的利潤。所以,題目中提到的2次購買和2次售賣,可以看成是商人的兩次銷售過程。第一次,8元進貨,9元出售,利潤是9-8=1元;第二次,10元進貨,11元售貨,利潤是11-10=1元;所以兩次銷售的利潤一共是1+1=2元。
  • 路邊大排檔素菜利潤高:僅賣涼菜一晚賺2000元
    真是不問不知道,一問嚇一跳:以小小的麻辣燙為例,一串土豆成本2毛,賣1塊,利潤竟然在400%左右;南京有人用去年夏天開小燒烤店賺的錢,竟然買了一輛價值20萬元的私家車!  一盤韭菜成本1元  ——賣10塊  同樣利潤比較高的素菜還有韭菜。  在一些燒烤店,一盤韭菜的成本價就5毛錢,加上炭火、燒烤調料以及燒烤籤的成本,最多1塊錢,但卻能賣到10塊錢。
  • 16元的藥換家藥店只賣3元 業內稱進貨渠道發價不同
    隔了一天換了家藥店,竟變成3元。「這藥品價格市場也太混亂了吧,是16塊買得冤,還是3塊買的是假藥?」華商報記者對此展開調查。  疑惑  同樣的藥在不同店價格相差4倍多  因兒子生病了,6月3日,崔先生在西工大路路西的「保健醫藥店」,買了一盒6支裝的「齊天德」牌「健兒清解液」,花了16元。
  • 9塊錢買雞10元賣出11塊買12元再賣 這人是賺還是虧答案分享
    最近抖音上有一道題難道了很多抖友,據說能正確答對這道題的人就適合炒股,如果答不對的人就建議不要炒股了。這個題目是:一個人花9元買了只雞,10元賣出,11元買回,再以12塊賣出。問這個人是賺了還是虧了。那麼就是正確答案這個人究竟是賺了還是虧了呢?看看下面的分析吧。  這個題目類似腦筋急轉彎。很容易發現通過不同的方法計算結果竟然會不一樣。
  • 一個人花8元買了一隻雞,9元賣出,再10元買回,再11元賣出,最後賺了多少錢?
    【假裝顛覆六】一隻雞背後的商業數學坊間以IBM面試題的名義流傳著一道極為不靠譜的數學題:「一個人花8元買了一隻雞,9元賣出,又用10元買回來,再11元賣出,最後賺了多少錢?」國為缺少時間等條件,這道題有很多種解法。典型的有五種:一、8元買進9元賣出、10元買進11元賣出視為兩次獨立的交易,結果是賺2元;二、8元買進9元賣出、9元賣出10元買進(這也能算一次交易?)
  • 8位攤主口述:有人三小時賣貨近400元,也有人一天只賺10元
    收入方面,在快手上賣還要3元運費,再去掉人工費和平臺佣金,一件商品的利潤不到1元;現在擺攤沒有運費成本,一件進價5.8元的貨能賣12元,但出單量少,有時候一天一單也沒有,平均算下來,一天收入三四十元,去掉所有成本也就賺10元左右。
  • 8元買只雞,9元賣,10元買回,11元再賣,最後賺多少?有答案!
    最近以IBM面試題的名義流傳著一道極為不靠譜的數學題:「一個人花8元買了一隻雞,9元賣出,又用10元買回來,再11元賣出,最後賺了多少錢?」
  • 失業女子賣「卡通」煎餅,10塊一個,一天賣出200多個!
    30多歲女子為了照顧小孩,生產後就沒有再上班,作為一名家庭主婦,平時免不了會受很多的委屈,自己經濟不獨立,平時也省吃儉用,還讓婆婆看不起,於是,小孩2歲多就上了幼兒園,自己在小吃街租了十平方米的小攤,結合自己的藝術天賦,做起了創意小吃,主要售賣「卡通」煎餅。
  • 擺地攤賣土雞,100塊4隻,攤主能賺多少?
    一百塊錢4隻,甚至一百塊5隻都有,相當於一隻20到25元。相對於農貿市場四五十元一隻來說,路邊攤的土雞價格整整低了一半,這樣的價格他們還有利潤嗎?一隻能賺多少錢? 這樣的土雞在農貿市場的零售價大概一斤在15到20元之間。以此為基礎來計算一隻土雞的養殖成本,我們就知道地攤上賣25塊錢一隻的土雞賺不賺錢,賺多少錢了。 按照我的養殖經驗,用全價飼料,放養120天的土雞,養殖成本大概在18到20元左右。這還沒有除去人工成本和因成活率損失的部分,所以,如果把這兩部分再算上去,一隻土雞的養殖成本基本在22到25元之間了。
  • 進貨價3塊賣55元,高利潤產品,別人賣一個月比你掙一年的都多!
    發現很多朋友,對於創業賺錢比較感興趣;以後我也會多分享一些,關於做生意掙錢的案例。我分享的案例,只是一些我的所見所聞,並不能幫助大家賺錢;大家可以當作一種故事看。我是一名做電商的小賣家,對於電商行業的一些暴利商品還是比較了解的。
  • 分享擺攤貨源,進貨價0.15元,賣3天掙了2000多
    因為他管理的下線門面附近有一所中學,賣水筆比較適合他。我告訴他了在網上進貨水筆的渠道,怎麼和老闆談。後面他一次買了10000支水筆回來。我剛開始很驚訝,一次進貨這麼多。他跟我說的是:他和老闆談好了,在不影響老闆二次銷售的情況下,賣不掉可以隨時退貨,但前提是一次性必須要買10000支。
  • 一頓自助餐2塊多?這個老奶奶虧本賣了55年,她卻說自己賺到了
    你或許曾在某個電視節目上看到過這個「網紅小攤」,它之所以出名,是因為只需要掏10臺幣(約合人民幣2.23元),客人就可以無限量吃到飽。一頓飯2塊多,按照常理頂多買一碗飯,但在奶奶這兒,是飯+炸雞腿+整條魚+……
  • 超市賣到10元一斤,產地才1塊6,差價讓誰賺去了?農民:白忙活
    超市賣到10元一斤,產地才1塊6,差價都讓誰賺去了?農民:白忙活關注花之趣,養花不迷路!現在正值國慶假期,很多人選擇旅遊放鬆一下,但是農民伯伯們還在田間地頭勞作,就說當下冬棗已經大量成熟,又開始了一年最繁忙的採摘季節,身邊的很多老家是霑化的朋友都回家幫父母幹活,也有不少朋友趁著放假到那裡打幾天工,一天掙個140元左右,雖說不多為了生活不得不拼命掙錢。
  • 訂貨單曝藥品驚人差價:出廠價1.2元零售18元
    記者由此調查發現,出廠價僅為1塊多的藥品,在不同的藥店能以7元至十多元不等的價格出售。業內人士稱,這種情況再正常不過。果真如此嗎?同款藥的零售價為何會有如此大的差別?去年公布的基本藥物零售指導價格,對它是否適用?一種普藥(指在臨床上已經廣泛使用或使用多年的常規藥品)的身價究竟如何在出廠後翻了數番,擺上了藥店的貨架?
  • 8元買只雞,9元賣,10元買回,11元再賣,最後賺多少?
    典型的有五種:一、8元買進9元賣出、10元買進11元賣出視為兩次獨立的交易,結果是賺2元;二、8元買進9元賣出、9元賣出10元買進(這也能算一次交易?)、10元買進11元賣出視為三次交易,賺1元;三、在答案二的前提下,以8元最低價和11元最高價為條件,本來最多可以賺3元,結果只賺了1元,所以是賠了2元;四、從0計算,8元買進為-8,到9元賣出為1,再到10元買進為-9,再到11元賣出為2,結果也是賺2元;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