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賣到10元一斤,產地才1塊6,差價讓誰賺去了?農民:白忙活

2020-12-17 農之眼

超市賣到10元一斤,產地才1塊6,差價都讓誰賺去了?農民:白忙活

關注花之趣,養花不迷路!

現在正值國慶假期,很多人選擇旅遊放鬆一下,但是農民伯伯們還在田間地頭勞作,就說當下冬棗已經大量成熟,又開始了一年最繁忙的採摘季節,身邊的很多老家是霑化的朋友都回家幫父母幹活,也有不少朋友趁著放假到那裡打幾天工,一天掙個140元左右,雖說不多為了生活不得不拼命掙錢。

說起霑化冬棗很多人都吃過,個大又甜又脆確實比一般的水果要好吃,但是原來冬棗價格很貴,很多人想吃又不捨得買,去冬棗產地幫忙摘棗,還能偷偷吃幾個心裡美滋滋的,遇到好心的種植戶還會送你幾斤帶回家,當然在冬棗價格很高的時候們都別想,種冬棗的農民自己都不捨得吃,也就是現在冬棗不值錢了才會送一些。

前面的文章裡說過冬棗價格已經是白菜價,很多網友不信,非要說超市裡的冬棗都賣到10塊錢一斤,個大的賣得更貴,產地最差也要賣個5、6塊錢吧!前幾年冬棗的收購價格確實很高,品相好的賣到7、8塊錢都很正常,但是現在種植冬棗的地方太多了,產量增加價格自然下降很多,就說霑化當地的冬棗,平均也就賣到1.6塊錢一斤,個大的賣到2、3塊,個小的賣到幾毛錢。

均價1.6,超市買10塊、20塊,那中間的差價也太大了吧?不過這就是現實情況,不僅是冬棗這樣,市面上很多水果包括蔬菜都是這樣,種地的和發財佔不到邊,中間商才是最賺錢的;我有個堂弟前幾年買了貨車專門倒賣水果,他跟我說拉一車冬棗賣到外地至少要翻幾倍不止,一車能拉幾萬斤到外地批發,一斤掙個1、2塊,算下來跑一趟車能敢上上班族半年的收入,讓人眼紅不已!

數學好的同學可能要問了,收購價格1塊6,加上路費油費和日常開銷,賺1、2塊錢差價也不至於批發價格都能到7、8塊錢吧?當然一般批發價格根據不同的城市消費水平也有高有底,一線城市批發價格賣到5塊、6塊,小城市也就賣到4塊錢左右,賣水果的商戶再加個幾塊錢,最低的要要賣到8塊錢一斤的價格,也許很多人覺得中間商怎麼這麼掙錢?如果不掙錢誰願意花幾十萬買輛車拉貨呢?

可能有人要問,農民賣1.6一斤能掙多少錢?用棗農的一句話說,早也幹,晚也幹,一年到頭白忙活!給你算算一筆帳你就知道農民到底掙不掙錢了,一畝地畝產2500斤,按照1.6的均價算,收入在4000左右,除去肥料、農藥的花費大約要500左右,還需要僱工人開痂、摘棗、分揀也要花費好幾百,如果不能賣掉還要存到恆溫庫裡保存,一天就是好幾百,如果放的久了賣不掉甚至還會賠錢;大家知道棗農為什麼說不掙錢了吧!

差價基本都是中間商和賣水果的掙了,對於誰拿大頭,誰拿小頭也不是咱們老百姓說了算的,對於這種情況大家有什麼看法呢?

上一期的藝術花圖片答案是牡丹花,大家有沒有猜對呢?

識圖辨花

花友們能看出上面這張圖片中的花是哪種花麼?答案會在下一期的文章底部公布,看看誰能答對呢?

相關焦點

  • 既像香蕉又像黃瓜,為啥超市一斤賣30元,農民一斤賣3元沒人要?
    剛引進的時候一斤能夠賣到50元左右。香蕉瓜的前景,農民致富新物種?商家除了炒作成片,將香蕉瓜的價格炒到了50元一斤,還炒作種苗。讓農民大量種植,一些農民不明真相,看到價格很高,一斤能夠賣到50元,於是大量種植。
  • 以前40元一斤不愁賣,如今10元一斤都滯銷!農民:虧慘了!
    最近幾年,農村地區從事水產養殖的農民也越來越多,有的人找到合適的項目,通過自己的努力也賺到了一些錢。前幾年的時候,紅鼓魚在市場上比較火爆,價格賣得高,國內沿海地區很多的農民在飼養這種魚。紅鼓魚也叫美國紅魚,原產地在美國,1991年的時候,才引進國內,它的肉質鮮嫩,肉多刺少,口感鮮美,在國內上市以後,價格和銷量也節節攀升。
  • 去年賣到6元,今年商販2元1斤都不給,農民感慨還沒小工賺得多
    本期主題是:去年賣到6元,今年商販2元1斤都不給,農民感慨還沒小工賺得多。眼下已進入12月,正值農閒季節,華北平原黃河流域的農民卻異常忙碌,這個時節正是新山藥收穫期,不管是承包土地種植山藥的農民老闆,還是在田裡幹活的小工,都忙得很。對於今年的種植戶來說,心情就像坐過山車,去年在頂峰,今年一下子到了谷底。
  • 去年5元一斤不愁賣,今年1.5元一斤卻很辣手,農民直呼太辣眼睛了
    這讓以後的農民咋生存下去,甚至有些老農直呼支個招吧,種植太難了,可現實就是如此殘酷,投資總有風險,倘若能坐收漁翁之利,誰還願意去打工呢?當下也是辣椒大量上市的時候,一上市就幾百萬噸,今年的大豐收,辣椒品種都不錯,同比去年產量就增加了一倍左右,可是,去年辣椒真的不愁賣,一上市就被一搶而空,其價格也能如農民所願,一斤可以賣到5元左右,但是,今年真的不比往年,一上市就出現了滯銷,銷售緩慢,價格也是非常辣手,從剛上市2元一斤,現如今卻跌落至1.5一斤,老農看了都辣眼睛。
  • 農民自製紅薯粉條成本要五六塊,超市卻賣3塊錢一斤,這是為何?
    農村自製的紅薯粉條成本都是五六塊,為啥超市賣3塊錢一斤?文/農夫也瘋狂馬上就要到穀雨節氣了,在我們這裡每年穀雨節氣的時候,就要開始栽種紅薯了。這些基本都沒有去集市上售賣,全部都是十二元一斤,讓村裡人、親朋好友買光了。很多購買的人都一致說,自家製作的紅薯粉比超市裡面賣的好吃多了,就算是價格貴一些,也是值得的。有些去超市裡購買過紅薯粉的應該是比較清楚的,那就是超市的紅薯粉價格都不貴,普遍都是三四塊錢一斤。那農村自製的紅薯粉條成本都是五六塊,為啥超市的紅薯粉條卻3元一斤?比成本還低,能掙錢嗎?
  • 幾年前賣到40元一斤,如今10元一斤無人問津,農民:不如餵雞
    曾經的小龍蝦可謂是火爆一時,還沒上市就被搶購一空,市場上面賣到了接近40元一斤的價格,風頭一時無兩。再看如今的小龍蝦,跌到10元一斤無人問津,有農民直言:還不如拿去餵雞。每年到了夏季,就是小龍蝦的上市季節,不管是大型飯店還是路邊的小餐館,總是能看到小龍蝦的身影,而且很多消費者都是小龍蝦的忠實擁躉,筆者也不例外。
  • 產地價格漲了10倍,但農民說5毛公斤已經賣完了,水果怎麼了
    比如,地裡的蒜沒有挖出來,市場上的大蒜價格是1.5元一斤,但挖出來後卻才幾分錢一斤,原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因素是大蒜庫存對價格波動有一定的影響,去年大蒜庫存增加,對新蒜的影響很大。庫存是市場供應的調節器,當市場上商品較少時,會有持續的供應,但有時會有一些價格波動。
  • 黑龍江五常大米最貴199元/斤 農民賣稻僅2元/斤
    五常「天價」大米收購價不到兩元 中等包裝大米普遍價格四五十元每斤,精包裝大米最貴每斤賣199元;政府部門被指不作為致稻農「糧價低」 據新華社電 2011年,知名的黑龍江省五常大米迎來好光景,大米不僅質量好,價格也是節節攀升,最貴的一斤甚至賣到了199元。
  • 往年10元一斤不愁賣,如今4元沒人收,農民:我們也不想跟風種植
    摘要:往年批發10元1斤,今年4元沒人收,產地堆積如山,又怪跟風種植?為了改變這種現狀,在前些年農村裡也興起了改種其他作物的浪潮,像中藥材就很火,很多的農民也願意種植。記得前幾年村裡也有人種植枸杞,最初的時候農民是很掙錢,但是後來種植的多了,價格又大跌了。像這樣的情況並不是個例,在國內很多地方都有。比如之前丹參在地頭的批發價就能賣到10元一斤,後來價格一年比一年便宜,如今4元一斤也愁賣,在產地賣不出去的丹參堆積如山。
  • 黑枸杞1500縮水到40 蘋果從15到賣不動,沒有中間商賺差價?
    「吸日月精華,天地靈氣……」當然還有很多很多的「好處」,想想瑪咖那種南美洲「蘿蔔」都能賣上千元一斤,黑枸杞為啥不能「運作」到1500元或以上?黑果枸杞真的值1500元一斤嗎?黑枸杞含有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枸杞多糖、胺基酸、微量元素等,貌似紅枸杞也有,無法是個體差異,誰多誰少而已,且也不會多得太離譜,1500元的高價,更多的是「運作」的效果,沒有中間商賺差價?誰信!當然,以前市場有些時候也需要「高價」,比如拜訪未來「老丈人」啊,看望「丈母娘」啊,就需要貴重物品吧?而如今,人們更偏向實惠!
  • 超市一斤10元的水果,為何網上只賣5元?內行人曝光內幕
    導讀:超市一斤10元的水果,為何網上只賣5元?內行人曝光內幕文/一種記錄(原創內容,抄襲必究)我國的領土面積廣大,所以南北的氣候差異很突出。也正是因為南北環境的差異,才使得國內的農產品水果種類繁多。南方氣溫高,主打熱帶水果,比如海南椰子、雲南火龍果等等。
  • 都說茶油好,超市100元一斤,還是有農民賣不出去,什麼原因呢?
    奶奶說的話確實不假,在我們這裡,現在茶油價格已經是100塊一斤了,而超市裡的菜籽油才十多塊錢一斤,豬油三十多一斤,遠遠比不上茶油。茶油好處多,價格又可觀,為什麼還是有農民賣不出去呢?1.價格貴,超市賣的山茶油價格大多為100塊一斤,而旁邊擺的菜籽油、花生油才十多塊錢一斤,甚至芝麻油也才25元一斤,柴米油鹽醬醋茶,油是生產生活的快消品,這樣的價格對比,相信大多人都會選擇菜籽油、花生油的。
  • 新疆哈密瓜在南方要賣6塊一斤,當地果農只賣兩塊,真心便宜
    馬上就是哈密瓜上市的季節了,要說哪裡的哈密瓜味道最好,那肯定還是新疆才是最正宗的,畢竟晝夜溫差多,不僅是在那裡種植葡萄好,種植哈密瓜也是非常利於糖分積累,所以那個甜度別的地方真的比不了的。新疆哈密瓜在南方要賣6塊一斤,當地果農只賣兩塊,真心便宜目前大家都可以看到了一些哈密瓜在賣了,就連南方也已經看得到了,只不過現在這個價格真的還是挺高的,超市目前賣的價格是6塊錢一斤,一個哈密瓜有四五斤重,也是需要二三十塊錢了,普通人還真的捨不得吃的,畢竟去掉皮之後真的沒有多少了。
  • 廣東果農菠蘿2毛一斤賣不出去,超市水果卻翻倍賣,原因令人唏噓
    想必大家最近也聽到過這種新聞,果農種了非常多的水果,最後收上來非常多的水果卻賣不出去,有的還爛在地裡,非常的可惜,但是在超市裡你會看到很多水果價格普遍都是非常的高,因此有很多人表示:每次看到那種當地水果賣不出去或爛地裡,而外地該種水果貴的要死。就有點鬱悶。
  • 超市水果價格猛漲,果農水果卻滯銷沒錢賺,問題出在哪?
    豬肉的價格我們就不講了,因為已經講了一年多了,從開始的10多塊錢已經漲到了最高接近40元,雖然現在有所回落,但是價格仍然很高。 其實水果市場同樣如此,現在大家去市場上買水果,100塊錢同樣買不了幾斤水果。只要你稍微細心一點就會發現,現在水果確實很貴。比如說現在車釐子要五六十塊錢一斤,橙子要8塊到10塊錢一斤,就連西瓜都要兩三塊錢一斤。
  • 7月份一斤才6元,如今收購價上18元,農民天天去摘,怕錯過行情
    今年很多蔬菜都出現了漲價,最明顯的就是大蔥,去年的時候才只賣到幾毛錢,收購的人還少,很多農民直接將大蔥扔在了地裡不要了,今年大蔥收購價竟然直接漲到了2塊多,有些地方甚至還更貴,大蔥的市場零售價也是一路上漲,在南方某些地方甚至賣到了十幾元。
  • 超市水果價格不斷上漲,果農水果卻滯銷沒錢賺,問題出在哪?
    豬肉的價格我們就不講了,因為已經講了一年多了,從開始的10多塊錢已經漲到了最高接近40元,雖然現在有所回落,但是價格仍然很高。其實水果市場同樣如此,現在大家去市場上買水果,100塊錢同樣買不了幾斤水果。只要你稍微細心一點就會發現,現在水果確實很貴。比如說現在車釐子要五六十塊錢一斤,橙子要8塊到10塊錢一斤,就連西瓜都要兩三塊錢一斤。當然各地的價格可能因為運輸以及產地的原因,略有不同。
  • 糖炒慄子為啥貴:產地一斤3.5元批發加3塊炒一下變16
    記者了解到,今年板慄大豐收,京郊板慄主產區的收購價下降近四成,但是終端超市和炒貨店的糖炒慄子降價只有一成。終端降價是好事,但吃貨們忍不住要問:為啥熟慄子不能跟生慄子的降幅同步?山溝溝裡3.5元一斤的慄子,怎麼到炒貨店裡就賣16元了?  慄農:每斤只賣三塊五  燕山山脈是板慄的主要產區。
  • 1種花,曬乾一斤200塊,一棵能收穫2斤,養花人「賺大發」了
    1種花,曬乾一斤200塊,一棵能收穫2斤,養花人「賺大發」了此「花」名叫「金絲皇菊」,不少人對它的認知只停留在超市賣的杭菊茶裡,只知道它是一種飲用茶,取一朵放在大的茶壺裡,開水衝下去,很快膨脹成一大朵,猶如正在綻放的美麗大菊花,它的價格好一斤超過200元,取一朵就能泡滿整整一茶壺
  • 超市3元一斤的紅薯粉能吃嗎?農村手工製作的還賣10元一斤呢!
    超市3元一斤的紅薯粉能吃嗎?農村手工製作的還賣10元一斤呢!相信紅薯粉條的美味大家都領略過,是非常好吃的,吃火鍋、麻辣燙時煮著吃都特別的美味,我自己也特別愛吃紅薯粉,有次去超市買紅薯粉時,看到促銷價才3元錢一斤,真是太便宜了,要知道在家裡買朋友做的手工紅薯粉都要10元一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