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一斤才6元,如今收購價上18元,農民天天去摘,怕錯過行情

2021-01-07 騰訊網

今年很多蔬菜都出現了漲價,最明顯的就是大蔥,去年的時候才只賣到幾毛錢,收購的人還少,很多農民直接將大蔥扔在了地裡不要了,今年大蔥收購價竟然直接漲到了2塊多,有些地方甚至還更貴,大蔥的市場零售價也是一路上漲,在南方某些地方甚至賣到了十幾元。人們對「向前蔥」吐槽不斷的同時,朝天椒的行情也讓人意外,7月份的時候一斤才賣6元,作為一種大眾蔬菜,如今收購價格竟然漲到了18元,農民天天都要去摘,生怕錯過行情。

朝天椒算是現在一種大眾蔬菜,全國各地的菜市場都有銷售,而且銷售情況很火。朝天椒的原產地在泰國,後來引入國內後,人們研發出了更多的新品種,各有優勢。辣椒是生活中常用的調味料,最常見的就是幹椒,目前國內主流的辣椒品種主要分為三種,羊角椒、線椒和朝天椒,其中朝天椒是目前市面上幹椒中佔比最大的。國內的飲食文化非常豐富,僅菜系就有少說八種,每個菜系中都有一些辣味菜品,很受大眾歡迎。

在國內市場上,辣椒的消費需求比較大,尤其是南方一些城市,比如四川、重慶,當地人無辣不歡,頓頓飯都要配辣椒。朝天椒的適應性廣,在國內絕大部分地區都能夠種植,同時產量比較高,辣度適中,更受大眾歡迎,種植面積規模大,每年的產量也很可觀。也正是因為全國大面積都有種植,朝天椒就成為了大眾蔬菜,一直以來的價格都不高,今年7月份的時候,一斤才只賣6元。

然而到了現在,朝天椒的價格竟然翻倍了,漲到了18元一斤。其中的影響因素比較多,首先就是前兩年朝天椒的價格比較低迷,今年種的人比較少,其次,天氣變冷之後,北方種植的朝天椒生長速度緩慢,也有部分受到凍害導致減產,今年的朝天椒市場供應量嚴重不足。

現在天氣變冷,辣椒的需求增大,供需嚴重不平衡,從而拉動了南方市場漲價,尤其是廣東省,如今的朝天椒一斤賣20幾元到30元的價格很常見。最後就是,國外減產,朝天椒出口增加,國內市場供需緊張進一步加劇,價格一路上漲。

和大蔥一樣,今年種朝天椒的農民的運氣太好了,能夠大賺一筆。因為朝天椒是分批成熟的,農民天天都要去摘,尤其在南方地區,農民都是趕早去。現在朝天椒賣如此高價,很多農民都怕錯過行情,抓緊時間採摘,因為近日北方地區已經出現了價格下滑的跡象。

再反觀消費市場,很多消費者都吐槽,今年的朝天椒實在是吃不起,對於那些超愛吃辣的人來說,吃不到簡直就是一種煎熬,有時候實在想吃了就會少買一些,但總感覺吃不過癮。

早在年中的時候,朝天椒的行情就已經能夠預見到了,當時的朝天椒價格就已經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上漲,只不過當時有些地區供應量充足,但受到其它因素影響,沒能在很短時間內補充到南方市場上,當時就有人對後期的朝天椒行情看好,現在看來,這些人賭對了。你今年有沒有買朝天椒呢?

相關焦點

  • 以前40元一斤不愁賣,如今10元一斤都滯銷!農民:虧慘了!
    最近幾年,農村地區從事水產養殖的農民也越來越多,有的人找到合適的項目,通過自己的努力也賺到了一些錢。前幾年的時候,紅鼓魚在市場上比較火爆,價格賣得高,國內沿海地區很多的農民在飼養這種魚。紅鼓魚也叫美國紅魚,原產地在美國,1991年的時候,才引進國內,它的肉質鮮嫩,肉多刺少,口感鮮美,在國內上市以後,價格和銷量也節節攀升。
  • 曾賣上百元一斤,與人參媲美,如今6元一斤賣不掉,農民:太苦了
    這幾年隨著農業技術的發展,不管是種植業還是養殖業,都變得越來越容易了,這也讓農民朋友們有了更多的選擇機會,不管是選擇種植還是選擇養殖都可以,然而問題卻來了,種植養殖是容易了,產量也沒問題,但是種什麼養什麼才賺錢?
  • 往年8元一斤,如今2元一斤賣不動,果農:一畝虧800元
    現在已進入了8月份,比之前上市的水果要少一些,但也有應季的水果,比如說最近上市的無花果,也出現了滯銷的情況。而今年的情況就不一樣,無花果成熟以後,果農採摘一些上市,原本指望打響頭一炮,卻沒有想到在市場上「啞火」了,根本就沒有多少人購買。以剛開始上市8元一斤的價格來看,也並不是很高,可就是在市場上不好賣。四川威遠地區有很多的農民種植無花果,當地也被稱為無花果之鄉,無花果也是當地的地標產品,這個地區的氣候適宜,晝夜的溫差比較大,無花果的甜度也很高,生長成熟的無花果口感也很純正。
  • 往年10元一斤不愁賣,如今4元沒人收,農民:我們也不想跟風種植
    文/農夫也瘋狂之前看到有人說,農民辛辛苦苦種植糧食,起早貪黑的天天勞作,但是等到糧食收穫了以後,一斤糧食的價錢還換不來一瓶礦泉水,這個對比確實很痛心啊。正所謂「糧賤傷農」,農民也沒其他的技術,種植糧食一來是為了溫飽,二來是讓家裡人過上更好的生活。
  • 去年7元一斤遭瘋搶,想博一把擴種300畝,如今血本無歸,農民哭了
    去年7元一斤遭瘋搶,想博一把擴種300畝,如今血本無歸,農民哭了本以為農民種植作物,只要豐產就是一件令人開的事情,其實並不是這樣的,種植的作物豐產,然後全都變成錢裝進口袋裡了,這才是值得高興的事情。這裡說的山藥並不是我們常吃的那種山藥,而是鐵棍山藥,鐵棍山藥去年的行情還是相當好的,收購價就有7塊錢一斤,但是誰也沒想到今年會一下子跌入谷底。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這種情況呢?原來村裡種植山藥是從去年開始的,村裡有人帶頭,想帶著大家一起致富,所以就一起種植了10來畝地的鐵棍山藥,去年山藥豐收了,得到不錯的收入。
  • 去年一斤跌到2元,爛在地裡無人買,今行情漲10倍,壞果被瘋搶
    檳榔這種作物的主要產區是海南,達到了總量的95%,它也是政府扶持的經濟產業,其種植面積也在持續加大,規模也在增加,一株可生產20-30斤檳榔,如果管理的好,一棵樹可產50斤鮮果,10年前不少農民依靠檳榔的種植走上致富。比如說老李就是如此,2012年時,檳榔一斤6元,一畝地除去成本可收益5000元,可以說一年靠檳榔種植就能賺上10多萬元。
  • 野生的10元一斤,全縣種了幾十萬畝,如今收購價8毛一斤,為啥?
    說起黃姜很多人不認識,也有很多人認為它是吃得那種姜,村民老王表示如果是吃的那種姜就好了,吃的姜3、4塊錢一斤,這種黃姜才8毛錢一斤,村民種了都懶得挖。黃姜又叫做火頭根、枕頭根在我國分布廣泛,黃姜為中國植物圖譜資料庫收錄的有毒植物,其毒性為民間反映根莖有滋補作用也可解毒消腫,但吃多後會頭暈,用搗爛的根莖可以毒魚。
  • 常被高價出口國外,我國的收購價高達8元一斤,見到請珍惜起來
    本期主題:常被高價出口國外,我國的收購價高達8元一斤,見到請珍惜起來我國的每一片土地,都會生長著各種特色的植物。特別是在農村山野,更是有著我們數不清的植物種類。在筆者的印象中,有這樣一種植物,它的根莖有點像鬼子姜和生薑,不過農民們都不會吃它。因為在大家眼裡,這種植物是有毒性的。直到後來,有人去村子裡收購,才發現原來這植物就是有名的「薑黃」,常備出口到國外。不少人以為薑黃是生薑的產物,其實不是的。薑黃,這是一種姜科、薑黃屬多年生草本植物。不過在民間,多指它的根莖為薑黃。
  • 除了殼沒啥肉,去年卻賣20元1斤,今年跌到3元,農民:懶得挖
    導讀:12月正上市,去年一斤上20元,今年5元懶得挖,網友:皮厚沒肉 文/農夫也瘋狂 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農村的一些野菜、野果卻反而更吃香了。以前農民是為了填飽肚子不得已去挖野菜,摘野果。
  • 菜場五花肉20元一斤,同比貴了3元
    今年4月17日,農業農村部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唐珂表示,自去年8月份以來,生豬和能繁母豬的存欄同比降幅逐月擴大。一季度豬肉價格出現止跌反彈,3月份全國豬肉批發市場均價環比漲6.3%,同比高7.6%,生豬集貿市場均價環比漲14.3%,同比高20.5%。有專家初步預測,下半年豬肉價格同比漲幅可能超過70%,創歷史新高。
  • 農民朋友請注意:一野生果實,全年每天可摘,收購價高達200元
    所以說很多的農民朋友為了獲取更大的利潤,會選擇避開常見的農作物,去種植一些有特色的經濟作物。當然什麼事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既然是有特色那肯定是利潤相對較大,但是面臨的風險也是對等的。因為很多時候特色的作物會因為種植的技術不成熟,而使投入資金覆水東流,當然也可能收購商較少,而使農產品砸到手中。
  • 這麼便宜大白菜0.15元一斤,農民一畝虧數百元,聽聽網民怎麼說
    今年大白菜價格出現「低谷」,地頭收購平均價格0.15元一斤,市場批發價格也創近年新低。有農產品行業官員表示,大白菜一畝地虧300~500元。菜農一畝地虧400元近日,河北玉田縣的菜農焦志利介紹,11月13日砍收了12萬斤左右大白菜,「每斤批發價0.18元,我還要包砍菜的人工,再加上成本,每斤利潤也就剩下0.09元,哪怕按照1畝收1萬斤算,一畝地也要虧400元。」
  • 曾經20元一斤不愁賣,如今4元批發無銷路,果農:到底該怎麼辦?
    去年6月,水果價格繼續上漲,但總體價格上漲了30%,甚至便宜的香蕉也有所上漲。說到蘋果漲幅最離譜,蘋果的價格從每斤4-5元漲到每斤8元,到7月又漲到每斤10元以上,讓人直呼吃不起。在以往20元錢可購買三斤白心油桃,但因受到庫存量減少的影響,在去年行情也一度勢頭正猛,提升到了10元、12元一斤,因此很多喜歡吃白心油桃的消費者不得不望價興嘆。不過因白心油桃6-7月份才成熟,因此去年手裡有白心油桃的果農並不是太多,只有為數不多的果商賺上了大錢。
  • 南方才有的水果,名字很霸氣,收購價3元一斤,市場供不應求
    摘要:南方才有的水果,名字很霸氣,收購價3元一斤,市場供不應求11月份以後,正是水果集中上市的季節了,在北方這段時間梨子、蘋果就紛紛上市了,今年因為豐收,不少地區蘋果還出現了銷售不暢的情況,果農們急著等待果商去收購。
  • 5萬噸成熟上市,一斤2元還賣不動,果子就要腐爛,果農懶得摘
    此時的可以說是處於夏秋交接的時間段,成熟的水果品種也非常多,獼猴桃、黃桃、皇冠梨、冬棗等都大量地出現在市場上。行情與去年相比,可以說好很多,絲毫沒有半點受疫情的影響,也還沒聽聞有滯銷的情況。但似乎水果的行情都是一波一波的,階段性的好行情或階段性的滯銷難賣,盈虧都是幾年一次或隔年一次,比較明顯的就是有產量大小年的水果了。
  • 種植一斤不足2元,野生果卻香了,以前瞧不上,如今被瘋狂採摘
    不過野生的水果和人工種植的相比,有一個很大的缺點,那就是產量很低,農民耗費一天的功夫也摘不了多少。獼猴桃這種水果最開始就是野生的,後來被大面積人工種植,沒想到現在人工種植的價格一斤還不足2元,與此同時野生的獼猴桃卻香了,以前農民都瞧不上,現在竟然瘋狂採摘。
  • 去年30元一斤,今年6元一斤,苗價暴跌,蝦農笑著說「發財」了
    如今已是3月份氣溫回升的很快,在一些地方白天最高溫度已經突破到20度,每年的這個時候都是蝦農放蝦苗的時候。這個時候的蝦苗也是一年中最貴的,但是今年蝦苗價格卻非常不理想。湖北潛江蝦農老王拉了100多斤的蝦苗才賣了600多塊錢,收購價只有6元一斤,去年收購價則為30多元一斤。
  • 最低兩毛錢一斤!今年撫州蜜桔到底怎麼了?
    如今,全國各地都掀起了柑橘種植熱,輪番上市壓低了南豐蜜桔銷量。其實今年蜜橘剛上市的時候收購價達到2.5元每斤,零售價還能賣到四五塊錢,如果一直能賣到這個價格種植戶的利潤算是比較可觀的,畢竟小戶的種植成本大概是一塊錢一斤左右,賣兩塊一斤還能夠掙錢。
  • 畝產最高900斤,以前5元一斤沒人要,如今30一斤,農民:傻子才種
    推薦語:無人打理產量奇高,1年可收4次,如今30元1斤,敢種的農民卻不多。很多農村的朋友都已經發現,最近幾年養生觀念被很多商家炒作了起來下文轉載自作者:雨滴說花畝產最高900斤,以前5元一斤沒人要,如今30一斤,農民:傻子才種以前的農民都是以種植糧食作物為生,不管收成為何,都能保證一家人不會被餓肚子,但不會給農民帶來什麼經濟收益。
  • 15萬噸滯銷,如今200萬噸積壓,收購價3元1斤,吃貨:咋不降價?
    導讀:15萬噸滯銷,如今200萬噸積壓,收購價3元1斤,吃貨:咋不降價?夏季來臨了,各種夜宵攤的生意也開始火爆起來了。尤其是生蠔,更是有著海產珍品的美譽,它憑藉著肉鮮味美、營養豐富,含鋅量居人類食物之首,成為了無數人去吃夜宵時必點的食物。也是因為生蠔很受歡迎,在往年一般六月份錢,各個產地的生蠔就已經銷售一空了。但是在今年生蠔的行情卻受到了影響。在3月份的時候就曾出現15萬噸生蠔滯銷,而如今又有200萬噸生蠔積壓,批發價3元一斤賣不動,而吃貨則紛紛表示:為何不降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