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7元一斤遭瘋搶,想博一把擴種300畝,如今血本無歸,農民哭了

2020-12-22 雨滴說花

去年7元一斤遭瘋搶,想博一把擴種300畝,如今血本無歸,農民哭了

本以為農民種植作物,只要豐產就是一件令人開的事情,其實並不是這樣的,種植的作物豐產,然後全都變成錢裝進口袋裡了,這才是值得高興的事情。今年可以說是一個豐收大年,很多的農作物都豐產了,可是農民朋友們並高興不起來,因為今年的滯銷問題太過嚴重了,滯銷的新聞可以說是每天都在播出,之前有好多水果滯銷了,現在又有好的蔬菜滯銷了,白菜,大蔥滯銷的問題還沒有解決,山藥又滯銷了。

這裡說的山藥並不是我們常吃的那種山藥,而是鐵棍山藥,鐵棍山藥去年的行情還是相當好的,收購價就有7塊錢一斤,但是誰也沒想到今年會一下子跌入谷底。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這種情況呢?原來村裡種植山藥是從去年開始的,村裡有人帶頭,想帶著大家一起致富,所以就一起種植了10來畝地的鐵棍山藥,去年山藥豐收了,得到不錯的收入。

種山藥有這樣一種說法,就是一塊地也能收兩年山藥,到了第三年就長不出山藥了,去年種植的山藥豐收了,一天的時間10畝地的山藥全部都被收走了,村子裡的人都嘗到了甜頭,覺得種植的太少了,都不夠賣,今年就都想著多種一些,可以多賺一些錢,所以就一起租了300畝地,這樣下來就相當於是原來種植面積的30倍了。

種植山藥的過程是很辛苦的,但是農民朋友們心裡有希望,就覺得再苦再累都值得,全村人都在山藥地裡忙碌,但忙得很開心。果然不負眾望,今年的山藥又豐產了,到了山藥成熟的季節,就僱用了很多人在地裡挖山藥,把山藥全都挖出來堆在地裡,可眼看山藥都挖完了,收購商只給一塊錢一斤,這時候大家都慌神了,離他們的預算相差得太遠了,這樣賣出去只夠給租地的錢了。

據當地的村民介紹,把所有的成本算起來,山藥賣不到3塊錢一斤就算是虧本了,山藥堆得滿地都是,可是收購商只給一塊錢一斤,如果賣掉只能虧本了,可是不賣時間久了,山藥肯定會爛掉的,所以好多村民都忍不住把山藥賣掉了,能收回一點錢是一點,總比全虧的強,至少可以付田租,只要有人賣了,其它人都等不了了,山藥的價錢也不可能再提高了。

本想今年再博一把,明年就種植其它的作物了,可是沒想到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如果他們沒有種植擴種這麼多的山藥會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一下子多出30倍,他們種植之前沒有了解市場的行情嗎?看來農民種植作物也不可一味的只知道種,但考察好了再種啊,不然到最後苦的還是自己!大家吃過鐵棍山藥嗎?

相關焦點

  • 前幾年農民大量擴種,如今罐頭廠需求減少,今年低至一毛一斤
    現在種糧食是不賺錢的,很多農民為了生存都開始搞起了種植業,尤其是喜歡種植水果,畢竟現在水果的需求是越來越大了,很多人可以不吃飯,但是必須要天天吃到水果的。前幾年農民大量擴種,如今罐頭廠需求減少,今年低至一毛一斤這種水果其實就是黃桃,黃桃一直以來都是挺熱銷的,以前都是常常見於罐頭廠,鮮果黃桃賣得比較少。不過隨著收益不錯,農民近幾年開始不斷擴大種植規模,黃桃也開始被大家直接食用了。
  • 成品賣300元一斤,原料每畝產值3千元,如今農民卻很少養殖
    今天咱們就來說一種東西,它的成品在市場上賣300元一斤,原料每畝產值3千元,如今農民卻很少養殖。這就是蠶繭,記得兒時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種植幾畝的桑樹,那時候通過桑樹養蠶可以能讓農民增加不少收入。春蠶和秋蠶是一年中最重要的兩季蠶了,這個季節氣溫不高,正適合養蠶,那時候一斤蠶繭可以賣到10元左右,要是養殖3張的話,按一張80斤產量算,一年就可以增加收入2400元,90年代的時候,能有這麼多收入是相當可觀了。可後來,人們卻紛紛把地裡的桑樹給挖掉了,還原成農田了。這又是為什麼呢?筆者後來也想了下,大致分析了下,可能有這樣的幾種情況。
  • 幾年前賣到40元一斤,如今10元一斤無人問津,農民:不如餵雞
    曾經的小龍蝦可謂是火爆一時,還沒上市就被搶購一空,市場上面賣到了接近40元一斤的價格,風頭一時無兩。再看如今的小龍蝦,跌到10元一斤無人問津,有農民直言:還不如拿去餵雞。每年到了夏季,就是小龍蝦的上市季節,不管是大型飯店還是路邊的小餐館,總是能看到小龍蝦的身影,而且很多消費者都是小龍蝦的忠實擁躉,筆者也不例外。
  • 這麼便宜大白菜0.15元一斤,農民一畝虧數百元,聽聽網民怎麼說
    今年大白菜價格出現「低谷」,地頭收購平均價格0.15元一斤,市場批發價格也創近年新低。有農產品行業官員表示,大白菜一畝地虧300~500元。「6零」賣得更便宜,在地頭以批發價每斤0.1元賣出去的,虧的錢更多。焦志利捨不得賣「二包尖」了,他種的7畝「二包尖」已全部收割,現在碼在地裡蓋上了塑料膜,準備入窖冬儲,「進臘月了再賣,能賣多少錢也不知道,興許比地頭多一些,興許還不如在地頭賣得好。」
  • 去年5元一斤不愁賣,今年1.5元一斤卻很辣手,農民直呼太辣眼睛了
    當下也是辣椒大量上市的時候,一上市就幾百萬噸,今年的大豐收,辣椒品種都不錯,同比去年產量就增加了一倍左右,可是,去年辣椒真的不愁賣,一上市就被一搶而空,其價格也能如農民所願,一斤可以賣到5元左右,但是,今年真的不比往年,一上市就出現了滯銷,銷售緩慢,價格也是非常辣手,從剛上市2元一斤,現如今卻跌落至1.5一斤,老農看了都辣眼睛。
  • 畝產5000斤的水果,農民種植5畝,批發售價一斤2元?
    由於種植產量高、價格適宜、管理工序簡單的特點,如今越來越得到農民的青睞。這也是下明村的桃子種植產區,大部分農民種植的桃畝產量在5000斤左右,是新的早熟品種,桃子一斤售價2元以上。100畝。所介紹的農民李大哥,他種植的桃園共計5畝地,一年精心栽培管理桃子產量23000-24000斤,折合畝產量約5000斤。
  • 往年8元一斤,如今2元一斤賣不動,果農:一畝虧800元
    以剛開始上市8元一斤的價格來看,也並不是很高,可就是在市場上不好賣。四川威遠地區有很多的農民種植無花果,當地也被稱為無花果之鄉,無花果也是當地的地標產品,這個地區的氣候適宜,晝夜的溫差比較大,無花果的甜度也很高,生長成熟的無花果口感也很純正。
  • 7月份一斤才6元,如今收購價上18元,農民天天去摘,怕錯過行情
    今年很多蔬菜都出現了漲價,最明顯的就是大蔥,去年的時候才只賣到幾毛錢,收購的人還少,很多農民直接將大蔥扔在了地裡不要了,今年大蔥收購價竟然直接漲到了2塊多,有些地方甚至還更貴,大蔥的市場零售價也是一路上漲,在南方某些地方甚至賣到了十幾元。
  • 去年受到追捧,賣300元一斤,今年無人問津,市場變化太快?
    據說夏天的時候,市場上賣到了80元一斤,可見人們有多麼喜歡。除了知了猴,另外在南方地區,也有一種蟲子是人們的美食,那就是荔枝蝽,它一般在荔枝樹上生長,所以只有南方地區才有。廣東湛江地區,氣候溫暖,雨水也比較充足,特別適合荔枝生長,當地有很多的農民種植荔枝。每年到了荔枝採摘的季節,也會捕捉荔枝蝽來賣,就能多一份收入。
  • 菏澤鐵棍山藥滯銷:農民租地擴種 面積瘋漲250倍
    村裡的農民都在整理山藥。  山藥專業種植村山藥滯銷 不少農民租地異地種植  據山東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早安山東》報導,記者很快來到了章縫鎮的姜村和高坊兩個山藥種植專業村進行了採訪。  記者在巨野縣章縫鎮姜村迎福種植專業合作社前看到,合作社正在組織村民挑選山藥種子,準備來年的生產。合作社成員孫保娜今年第一年種植鐵棍山藥30畝。
  • 農村這種野草,曾是農民的救命草,如今卻遭人嫌棄,一斤值25元
    但是在農村有些野草其實是可以當藥引的,比如魚腥草、金雞毛草、貓須草以及車前草等植物經過加工都能當藥材,然而在農村有一種野草,曾是農民的救命草,如今卻遭人嫌棄,一斤卻價值25元,分別是哪種野草呢?小編今天就帶你認識認識這種野生植物。
  • 「畝產值50000元,廣西瘋狂擴種沙糖桔250萬畝,主要有四個原因!」
    據行業人士測算,近年來廣西沙糖桔的擴種勢頭,近乎於瘋狂,可以說是近十年來廣西發展最快、面積與產量最大的單一柑橘品種。 2017年,廣西柑橘面積661.97萬畝、產量687萬噸,均排全國第一位。 而沙糖桔,保守數字統計,全廣西至少種了250萬畝,佔廣西柑橘面積的三分之一強。 廣西沙糖橘,主要分布在梧州、桂林、賀州、柳州、百色、來賓和貴港、玉林等市。
  • 欲哭無淚!5元一斤的水果在平臺賣2元,辛苦一年老農血本無歸
    科技的發展使得社會有了一個巨大的變化,不僅僅是在工業和商業領域,即使在農業領域的變化也是顯而易見的,小規模的機械化作業已經悄無聲息地挺入了人們的生活,使得農民的產出番了好幾番。然而萬事萬物都是具有兩面性的,愈加發達的科技在造福農民的同時也傷害了農民。
  • 價格暴跌:剛上市就賣到9元,如今5元一斤都沒人買!農民:為啥?
    在湖南益陽等地,當地農民發展鯰魚養殖已經有了一段時間,剛開始的時候,養殖戶主要是養殖一些傳統的魚類品種,比如草魚、鯽魚、鰱魚等,由於這些魚種養殖的人太多,市場需求趨於飽和,前幾年的時候,養殖戶開始轉型養殖鯰魚。
  • 產地直銷2塊錢一斤賣不動,批發商8毛收購,轉賣6元一斤遭瘋搶!
    今年的農產品大多都滯銷,比如陝西的板慄南瓜,在當地直銷2塊錢一斤都賣不動,後面批發商去收購,收購價8毛一斤,然後轉賣6元一斤遭瘋搶!有需要的趕緊下單,現在買2份更划算,另外到貨後,放一放再吃,味道更好!
  • 農民計劃種植10畝黑小麥,種子10元一斤,畝收入5000元,能種嗎?
    對於農業種植,如今的農民朋友,都在絞盡腦汁種植「人無我有,人有我精」的農產品,藉此來另闢蹊徑、提高農產品價值,從而提高種植收入。我當時就感興趣了,雖然黑小麥種子10元一斤,比普通小麥種子貴上不少,但既然有如此的市場潛力,我何不嘗試一下呢,哪怕以後地頭價只賣5元一斤,我也賺大了,一畝按照1000斤的銷量,那就是5000元的收入呀,而普通小麥每畝也就收入1100元左右,這巨大的差距,怎麼能讓人不動心呢?
  • 畝產最高900斤,以前5元一斤沒人要,如今30一斤,農民:傻子才種
    推薦語:無人打理產量奇高,1年可收4次,如今30元1斤,敢種的農民卻不多。很多農村的朋友都已經發現,最近幾年養生觀念被很多商家炒作了起來下文轉載自作者:雨滴說花畝產最高900斤,以前5元一斤沒人要,如今30一斤,農民:傻子才種以前的農民都是以種植糧食作物為生,不管收成為何,都能保證一家人不會被餓肚子,但不會給農民帶來什麼經濟收益。
  • 人稱「草中黃金」,燉湯是藥膳,一斤值300元,農民卻不願種植
    今天咱們來說一種植物,它人稱「草中黃金」,燉湯是藥膳,一斤值300元,農民卻不願意種植。 說是獨腳金,其實它一株只能生長出一根莖來,一株一株筆直的力挺在那兒,所以被叫做獨腳金。它常見於荒地、荒山草地、溝谷河邊。
  • 去年一斤跌到2元,爛在地裡無人買,今行情漲10倍,壞果被瘋搶
    檳榔這種作物的主要產區是海南,達到了總量的95%,它也是政府扶持的經濟產業,其種植面積也在持續加大,規模也在增加,一株可生產20-30斤檳榔,如果管理的好,一棵樹可產50斤鮮果,10年前不少農民依靠檳榔的種植走上致富。比如說老李就是如此,2012年時,檳榔一斤6元,一畝地除去成本可收益5000元,可以說一年靠檳榔種植就能賺上10多萬元。
  • 以前40元一斤不愁賣,如今10元一斤都滯銷!農民:虧慘了!
    最近幾年,農村地區從事水產養殖的農民也越來越多,有的人找到合適的項目,通過自己的努力也賺到了一些錢。前幾年的時候,紅鼓魚在市場上比較火爆,價格賣得高,國內沿海地區很多的農民在飼養這種魚。紅鼓魚也叫美國紅魚,原產地在美國,1991年的時候,才引進國內,它的肉質鮮嫩,肉多刺少,口感鮮美,在國內上市以後,價格和銷量也節節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