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才有的水果,名字很霸氣,收購價3元一斤,市場供不應求

2020-12-14 農夫也瘋狂

摘要:南方才有的水果,名字很霸氣,收購價3元一斤,市場供不應求

11月份以後,正是水果集中上市的季節了,在北方這段時間梨子、蘋果就紛紛上市了,今年因為豐收,不少地區蘋果還出現了銷售不暢的情況,果農們急著等待果商去收購。而在南方因為氣候不同,基本是種植橘子、橙子等水果為主,而這個期間也是橘子和橙子上市的時間段。

相比於蘋果而言,橘子這類水果的價格要優惠得多,因為現在還是少量上市,基本沒有出現滯銷的情況。有一種水果就是南方特有的,它的名字也很霸氣,生長期更是長達200多天,目前正陸續上市了,現在的地頭收購價就達到了3元一斤,但是在市場上依然供不應求。你吃過這種水果嗎?

貢桔就是在南方才有的水果,這是一種相當具有傳奇色彩的水果,相傳在唐朝的時候武則天就很喜歡吃這個水果,在當時就名正言順的成為了貢品,每年都要上貢給皇帝的,所以它又名「皇帝柑」。這是一種挺小眾的橘子品種,長期以來都只是在廣東、廣西這一代有種植。也是因為種植量不大,所以在市場上一直很搶手,前些年在水果店裡最貴的時候一斤能賣到10幾塊錢,依然不少人喜歡吃,紛紛購買。

皇帝柑看起來有點像橙子,其個頭普遍不大,生長周期也挺長的。從春季的時候開花,到了10月下旬的時候才開始成熟,生長期足足有200多天。這個時候的皇帝柑的皮還是青色的,但是已經可以吃了。它的皮薄汁水多,含糖量遠超同類的水果,經過測試,皇帝柑的平均甜度可達到10.5,吃起來口感很清甜。

等到11月中旬的時候,皇帝柑的皮就變成黃色了,這個時候的皇帝柑吃起來又是另外一番味道。很多吃過皇帝柑的朋友都一致表示,這種水果看起來像橙子,吃起來又像是橘子的味道,一口一瓣,沒有一點點渣。而且皇帝柑皮薄多汁,就像是混合了橙子和柑橘的兩種味道,一種水果兩種享受。也是憑藉著出色的口感和味道,皇帝柑還有著「中華名果」、「中國第一柑」等榮譽稱號。

據當地的果農介紹,皇帝柑對生長環境要求比較高,只有適宜其生長的環境,才能長出優質的皇帝柑出來。目前在國內僅有廣東、廣西一帶有少量種植。而且皇帝柑十分的嬌貴,種植起來也非常麻煩,要比普通的柑橘類難種植得多,一旦生病了那整棵果樹甚至那一片地都沒法再種植。有些果農還調侃,種植皇帝柑要像伺候皇帝一樣用心,從栽培到結果,不能有一絲的懈怠。也是因為種植難度大,技術要求高,而且對生長環境要求苛刻,所以皇帝柑在市場上一直很走俏。

近幾年因為發展規模化種植,皇帝柑的種植規模相比於過去也是逐年增加了,所以其價格也是有所下跌,但是相比於普通的柑橘價格方面還是有優勢的,目前在產地優果的收購價不低於3元一斤,普通果的批發價也要2元多,並且是供不應求。還有這兩年電商的興起,而皇帝柑在網上就很暢銷。有好些果農反映,還沒有上市就有電商公司來談合作了。

皮薄、多汁、少籽,含糖量遠超同類果品,而且多吃也不會上火,這就是皇帝柑的特色。現在正是皇帝柑大量上市的時候,這個時候的皇帝柑口感也是最佳的,喜歡吃橘子的朋友,不要錯過了哦!

相關焦點

  • 南方特有水果,很多人的最愛,售價15元一斤,市場供不應求
    因為地理環境不同,所以植物種類有很大區別,水果更是如此。在南方種植著一種叫做釋迦果的水果,它主要生長在海南、雲南、兩廣和福建地區,釋迦果口感香甜是很多南方人的最愛,如今市場售價15元一斤。釋迦果市場零售價15元一斤釋迦果零售價15元一斤,市場供不應求。如今市場上品質稍好的釋迦果可以賣到15元一斤,品相一般的也超過10元一斤。
  • 售價高達40元一斤,畝產350斤市場供不應求,農民大多不敢種植
    售價高達40元一斤,畝產350斤市場供不應求,農民大多不敢種植說到水果,估計沒有誰不愛吃吧,水果可以幫助我們補充各種身體所需的營養,幫助我們的皮膚補充水分,讓我們的皮膚更加光滑嫩白,所以很多女孩子的減肥餐就只吃水果。
  • 收購價瘋漲,1斤50元供不應求,果農捨不得吃,為啥松子這麼貴?
    摘要:收購價瘋漲,1斤50元供不應求,果農捨不得吃,為啥松子這麼貴?文/農夫也瘋狂馬上就要十一月份了,這也就意味著冬天就要來了。像松子的價格是年年瘋漲,如今收購價已經直逼50元一斤了,還是供不應求,種植的果農也是因為價格高捨不得吃。那為何松子的價格如此貴呢?松子也叫松果、海松子、松實、果松子等,這是松科植物紅松等的種子,是常見的堅果之一。很多人一聽到它的名字,就直呼吃不起,因為這種堅果的價格確實不便宜,近些年在網上是相當走俏,價格也是連年上漲,現在收購價都直逼50元一斤了。
  • 改個名字就大賣!「相思果」40元一斤供不應求,農民為啥不種植?
    導讀:改個名字就大賣!「相思果」40元一斤供不應求,農民為啥不種植?種植戶前一刻可能還千元一斤不賣,下一刻,幾元一斤沒人要,如墜冰窟……同樣的還有外國櫻桃「車釐子」,雖然和中國櫻桃也有不同之處,但本質上它還是「大櫻桃」,幾十元一斤在中國收了很多年的智商稅,起碼它的價格太高了;紐西蘭獼猴桃「奇異果」,確實也夠奇異,從中國帶過去的獼猴桃種子繁殖起來的「獼猴桃」,搶佔了中國的市場,卻被很多人大吹大擂「這是進口貨,幾十塊錢一斤,一般人吃不起
  • 聽名字很霸氣,種子50元一斤,根莖才是稀罕貨,常有人到處求購
    虎尾輪名字一聽就是霸氣,似乎跟老虎有一些淵源,但卻沒有一絲關係。虎尾輪又叫狐狸尾、貓尾草、老虎尾、統天草、大本山青、古錢窗草、鐵金鐧、狗尾射,這些名字都有一個共性,都是用來描述虎尾輪這種植物外形特點的,虎尾輪開花的時候直立而上就像是一條貓尾巴那樣,所以才有了以上這些動物尾巴來形容的名字。這虎尾輪名字之多,也反應了一點,在民間用途十分廣泛!
  • 它的名字很霸氣,採收期長達3個月,價格一直不低,果農:不愁賣
    摘要:它是橘和橙的雜交品種,名字很霸氣,價格一直不低,批發3元一斤文/農夫也瘋狂在我國的南北氣候相差比較大,因此種植作物也有區別。在北方下半年吃的水果主要是蘋果、梨子。而南方則主要是以橘子、橙子為主。相比於蘋果、梨子這些水果,南方的橘子和橙子在價格方面就有優勢一些了。
  • 市場15元一斤,產地卻出現暴跌,批發價1.5元一斤,這水果咋了
    筆者看到一些人只扦插了一根枝條,沒幾年就生長出了一大片,雖然種植的人比較多,但市場上的無花果還是很熱銷的,一斤賣到15元的比比皆是,而且非常熱銷。今天咱們來說一種水果,它的種植方式也和無花果差不多,在市場上的價格也比較貴,但在產地卻價格出現了暴跌的情況。市場15元一斤,產地卻出現暴跌,批發價1.5元一斤,這水果咋了。
  • 這種水果維C是蘋果的20倍,南方賣4元一斤,北方賣到了12元一斤
    在南方有一種水果,在市場上賣4塊一斤,但是到北方換了一個名字,就賣到了12元一斤,這種水果就是牛奶棗。棗子的成熟季節在春秋,牛奶棗的味道有一點點牛奶的感覺,上個世紀90年代從臺灣引進過來,現在也已經有30年的歷史了,本來它應該加做臺灣牛奶棗,典型的熱帶水果,它長的有點像小型蘋果,果肉又像雪梨一樣是雪白的,但吃起來又是棗子的口感,所以它是混合了蘋果、梨子和棗子三種水果的風味,在臺灣也叫做熱帶小蘋果。
  • 南方果子,盯上北方人,換個名字價格大漲,北方超市一斤12元
    隨著電商購物的興起,大家在購物上更方便了,很多南方的水果也被大量賣到北方,比如說砂糖橘到了北方價格大漲,一斤賣出了6元左右,不過在產區卻便宜了一半。伴隨著生活品質的增加,大家的飲食質量也在提升,很多人飯前都會吃上水果,一方面滿足食慾,一方面也能壓壓肚子,從而減少主食的攝入量。如今市場上的水果品種五花八門,很多都是南方司空見慣,到了北方卻很少吃到的,比如說牛奶棗就是其中之一。大魚大肉吃得多了,很多人就想吃上清爽可口的果實,從而很好的解膩。
  • 南方才有的野果,兒時的零食,現在一斤能賣到6元,在城裡很搶手
    南方才有的野果,兒時的零食,現在一斤能賣到6元,在城裡很搶手小時候住在農村,所以吃過很多現在城裡孩子沒有吃過的東西,雖然不值什麼錢,但是很有趣。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說一下,小時候吃過的一種小水果,這種水果是只有南方才有的野果,兒時的零食,現在一斤能賣到6元,在城裡很搶手!這種水果就是餘甘果,我們小的時候也把它稱為油金子,以前放學的時候會和朋友一起去小路上採摘這種果子。這種果子的樹不是特別高,而且長的特別的多,就算你們在那吃飽也不會被別人發現。
  • 7月份一斤才6元,如今收購價上18元,農民天天去摘,怕錯過行情
    今年很多蔬菜都出現了漲價,最明顯的就是大蔥,去年的時候才只賣到幾毛錢,收購的人還少,很多農民直接將大蔥扔在了地裡不要了,今年大蔥收購價竟然直接漲到了2塊多,有些地方甚至還更貴,大蔥的市場零售價也是一路上漲,在南方某些地方甚至賣到了十幾元。
  • 它是正宗的熱帶水果,產量高市場行情好,可農民表示不敢種植
    我們中國的水果種類眾多,即使到了寒冷的冬天,還是有各種樣的水果紛紛上市,但是這些水果大多出自溫暖一些的南方,北方的水果還是比較少了,不過現在的運輸發達,各種各樣的水果都可以運輸到北方去,所以北方也可以吃到各種新鮮水果。
  • 野生的10元一斤,全縣種了幾十萬畝,如今收購價8毛一斤,為啥?
    黃姜又叫做火頭根全縣種植幾十萬畝黃姜,收購價僅為8毛一斤。說起黃姜很多人不認識,也有很多人認為它是吃得那種姜,村民老王表示如果是吃的那種姜就好了,吃的姜3、4塊錢一斤,這種黃姜才8毛錢一斤,村民種了都懶得挖。黃姜又叫做火頭根、枕頭根在我國分布廣泛,黃姜為中國植物圖譜資料庫收錄的有毒植物,其毒性為民間反映根莖有滋補作用也可解毒消腫,但吃多後會頭暈,用搗爛的根莖可以毒魚。
  • 南方才長的「野果」,60元一斤,好吃卻不易找,北方人從沒見過!
    水果,是我們一年四季都不可缺少的,主要是因為好吃,並且水果能夠治療很多的疾病,裡面含有大量的維生素,每一種水果都有不同的價值,所以大家平時只要是看見水果店或者是水果攤的話,一定要進去多買一些水果回家吃;像現在很多水果價格一直居高不下,讓很多吃貨們都非常的苦惱,感覺水果都有一些吃不起的樣子
  • 常被高價出口國外,我國的收購價高達8元一斤,見到請珍惜起來
    本期主題:常被高價出口國外,我國的收購價高達8元一斤,見到請珍惜起來我國的每一片土地,都會生長著各種特色的植物。特別是在農村山野,更是有著我們數不清的植物種類。直到後來,有人去村子裡收購,才發現原來這植物就是有名的「薑黃」,常備出口到國外。不少人以為薑黃是生薑的產物,其實不是的。薑黃,這是一種姜科、薑黃屬多年生草本植物。不過在民間,多指它的根莖為薑黃。估計學過醫的朋友應該不陌生,畢竟薑黃在我國有很高的藥用價值。而一開始筆者說到的,國內市場收購價8元一斤,這自然也是因為它的藥用價值決定的。
  • 南方長得像「豆角」的水果,如今120元一斤,北方人卻從沒吃過!
    水果,在我們生活中,經常都會吃到,並且每一個季節裡面的水果都是不一樣的,像秋天裡面最火爆的水果還是挺多的,像火龍果、榴槤、菠蘿蜜等,都是我們經常吃的,但是這些水果基本上久吃不厭,很多人去到水果店的時候,還是會去買一些回家吃,其實小七就是一個對水果毫無抵抗力的人,只要是好吃的,基本上都會去買一些回家來吃
  • 它掛在樹上鳥都不吃,如今卻受人類追捧,市場價20元一斤供不應求
    它掛在樹上鳥都不吃,如今卻受人類追捧,市場價20元一斤供不應求其實人和動物中間在食物的選擇上有許多共同點,並不像人們通常所認為的那樣動物吃生食我們吃熟食。不過在水果這種食物上,鳥類和我們的選擇並不總是一樣的。比如說今天我們要說的這種果子,當它成熟掛滿枝頭的時候,很多鳥兒卻反常得連看都不會看它們一眼,更不要說吃了。所以在以前這種果子的命運只能是等到熟透了掉到地方,要麼爛在地裡要麼被其他雜食動物比如說野豬「撿漏」。但是在人類社會,這卻是一種非常受歡迎的水果,在市場上能賣到二十元一斤。到底是什麼樣的水果呢?
  • 被名字帶火的4種水果,它味道不如蘋果,只因名字好聽賣16元一斤
    被名字帶火的4種水果,它味道不如蘋果,只因名字好聽賣16元一斤我們經常說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對於一個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名字如果好聽的話是會給人留下印象,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就非常容易和同事或者同學打好關係,上課時老師點你名字的機率也要大很多。
  • 廣東果農菠蘿2毛一斤賣不出去,超市水果卻翻倍賣,原因令人唏噓
    想必大家最近也聽到過這種新聞,果農種了非常多的水果,最後收上來非常多的水果卻賣不出去,有的還爛在地裡,非常的可惜,但是在超市裡你會看到很多水果價格普遍都是非常的高,因此有很多人表示:每次看到那種當地水果賣不出去或爛地裡,而外地該種水果貴的要死。就有點鬱悶。
  • 一隻大不過2斤,一斤賣50元,市場供不應求,農民:繼續養
    以前50元1斤供不應求,很多農民跟風養殖,如今賣種苗的發財了。大家好,我是小喬,與你每天分享有趣的三農知識。北方的經濟一直都比南方落後,尤其是農村地區,很多南方人早早的就開始搞養殖或者種植經濟作物,而北方大部分人還是一直種植玉米和小麥,很少種植經濟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