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果子,盯上北方人,換個名字價格大漲,北方超市一斤12元

2020-12-20 惠農解讀

隨著電商購物的興起,大家在購物上更方便了,很多南方的水果也被大量賣到北方,比如說砂糖橘到了北方價格大漲,一斤賣出了6元左右,不過在產區卻便宜了一半。

伴隨著生活品質的增加,大家的飲食質量也在提升,很多人飯前都會吃上水果,一方面滿足食慾,一方面也能壓壓肚子,從而減少主食的攝入量。如今市場上的水果品種五花八門,很多都是南方司空見慣,到了北方卻很少吃到的,比如說牛奶棗就是其中之一。

大魚大肉吃得多了,很多人就想吃上清爽可口的果實,從而很好的解膩。而冬天上市的牛奶棗就是其中之一。其實這種水果原本並不叫這個名字,它名叫「印度棗」或「臺灣青棗」,吃起來十分甘甜清爽,和冰糖雪梨一樣,吃起來汁水比較足,肉質也十分細膩,它也有著蘋果一般的質感。

很多人認為棗子是在溫帶地區生長的,其實並不然,印度棗更喜歡在亞熱帶、熱帶地區生長,對水分、溫度都有一定的要求,在光照足量的環境下果實才能長得更大一些,如同小蘋果一樣,個頭飽滿,讓人看了就有食慾感。因青棗是在毛葉棗的基礎上改良出來的,印度分布的棗子種類比較多,培育新品種更容易一些,因此才稱呼它為印度棗。

不過在臺灣地區所產的棗子,其品質更好,果皮更為光滑,個頭大而薄脆,汁水多,因此在市場上也打出了名號,相比印度棗沒有什麼澀味,生長速度比較快,產量更高,味道甘甜,其果形也十分優美,果大核小,肉質甜脆,在市場上深受喜歡,從90年代就在兩廣、福建、雲南等地大範圍的栽種。

在過去多年裡,牛奶棗一直是在南方市場販賣,它的畝產比較高,達到了3000-4000公斤,因此賣到市場中價格並不貴,一斤也就3-4元,很多南方人都已經吃膩了,反而對其表現很一般,並不會過多的購買。儘管牛奶棗有「維生素丸」的稱號,其維C含量超過蘋果二十倍、水梨九倍、西瓜五倍,但每年冬季南方市場上市的水果較多,柚子、柑橘都是替代性品種。

對果農來說,最怕果實賣不出去,而客商為了追求更高的利潤,這幾年裡也利用電商方式,將牛奶棗賣到了北方地區,因它的果實有淡淡的牛奶清香味,它也就有了「牛奶棗」的稱號。筆者去年才知道有「牛奶棗」這號水果,聽了它的名字後,也就有了品嘗的打算。看到樣子吃到之後才知道牛奶棗就是青棗。

不過在北方,牛奶棗可不便宜,一斤賣出了12元,儘管價格上比較昂貴,但因它的名字獨特,再加上個頭比北方紅棗要大上很多,且果形優美,很多人都會購買品嘗。

儘管南方人吃夠了,不過北方人吃上這種美味可口的果實,依舊願意為其買單。不得不說客商的策略太成功了,只是換了個名字棗子價格就大漲,大家有何看法?

相關焦點

  • 這種水果維C是蘋果的20倍,南方賣4元一斤,北方賣到了12元一斤
    在南方有一種水果,在市場上賣4塊一斤,但是到北方換了一個名字,就賣到了12元一斤,這種水果就是牛奶棗。棗子的成熟季節在春秋,牛奶棗的味道有一點點牛奶的感覺,上個世紀90年代從臺灣引進過來,現在也已經有30年的歷史了,本來它應該加做臺灣牛奶棗,典型的熱帶水果,它長的有點像小型蘋果,果肉又像雪梨一樣是雪白的,但吃起來又是棗子的口感,所以它是混合了蘋果、梨子和棗子三種水果的風味,在臺灣也叫做熱帶小蘋果。
  • 它叫「荷包豆」,北方人說它有毒,卻在南方賣5元一斤,請了解
    在綠地上種植的品種也越來越多,除了地面的草坪、樹木,還特意種植了一些攀爬植物,形成一個立體的天然綠道,讓人們更加立體的感受下綠化帶來的快樂。今天咱們來說一種植物,它人稱「荷包豆」,在北方常當作綠化植物來種植,北方人說它有毒,卻在南方賣5元一斤,請了解下。
  • 南方一種「奢侈」菜,5元一斤,炒一炒比肉香,北方卻沒幾人敢吃
    南方一種「奢侈」菜,5元一斤,炒一炒比肉香,北方卻沒幾人敢吃對南方人來說他們最不缺的就是蔬菜了,每當這個時節有有大量的蔬菜上市,吃起來都是特別的美味,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個南方一種「奢侈」菜,5元一斤,炒一炒比肉香,北方卻沒幾人敢吃!
  • 養殖歷史最久的淡水魚,3塊錢一斤南方沒人吃,北方卻是春節必備
    導讀:養殖歷史最久的淡水魚,3塊錢一斤南方沒人吃,北方卻是過年必備吃魚是日常生活不能少的事,素來也有無魚不成席的說法,酒席之上必須要有一條魚。對於淡水魚養殖,歷史相當的久遠,最為知名的當屬四大家魚:草魚、青魚、鰱魚和鱅魚。
  • 超市一斤10元的水果,為何網上只賣5元?內行人曝光內幕
    導讀:超市一斤10元的水果,為何網上只賣5元?內行人曝光內幕文/一種記錄(原創內容,抄襲必究)我國的領土面積廣大,所以南北的氣候差異很突出。也正是因為南北環境的差異,才使得國內的農產品水果種類繁多。南方氣溫高,主打熱帶水果,比如海南椰子、雲南火龍果等等。
  • 南方才長的「野果」,60元一斤,好吃卻不易找,北方人從沒見過!
    水果,是我們一年四季都不可缺少的,主要是因為好吃,並且水果能夠治療很多的疾病,裡面含有大量的維生素,每一種水果都有不同的價值,所以大家平時只要是看見水果店或者是水果攤的話,一定要進去多買一些水果回家吃;像現在很多水果價格一直居高不下,讓很多吃貨們都非常的苦惱,感覺水果都有一些吃不起的樣子
  • 臨近過節,除蔥姜蒜外,4大蔬菜價格也大漲,菜價季節性反彈開始
    3、大蔥上周大蔥批發價環比大漲了11.8%,超市裡的大蔥一斤3-4元,品質好的更是賣出了7-8元每斤,種植大蔥的蔥農,今年的收益也十分可觀,目前品質好的大蔥批發價漲到了2元,大蔥畝產超1萬斤,很多蔥農一畝地收益超1.5萬元。
  • 一年四季結果,南方多到爛地上,北方想吃很難買
    因此,很多植物,在北方有的,南方可能也有;但有一些植物,當南方有的時候,北方可能就很少有了。比如我們熟悉的蘭花,南方可能一年開四季,而北方根本就活不了,想採集野生的蘭花根本不可能。這個可能大家感受不是特別深刻,因為離我們的生活有一點兒遠,但水果,卻是我們天天見到的。
  • 曾和北方的蘋果抗衡,一買幾十斤,現在5毛1斤,老農:1畝虧500元
    有些植物是南北方都有分布,有些植物北方才能種植,有些作物則是南方能種植,是北方地區沒有的。就拿水果來說,蘋果就主要是在北方地區才是主產區,南方很少有人種植蘋果,以前南方所賣的蘋果基本都是北方運過來的。而在南方地區,也有很多的水果,是北方地區沒有的。有一種水果就曾和北方的蘋果抗衡,當時一買就是幾十斤。
  • 花青素是藍莓5倍,一斤40元,常年熱銷,卻很少人種植
    在筆者的印象裡,藍莓一直都是一種價格比較貴的水果,尤其是在北方地區,動不動就要賣到二三十元。而且超市裡包裝的藍莓數量很少,一盒裡邊有10幾顆左右,價格在十幾塊錢,真的挺貴的。筆者今天為大家介紹的這種水果花青素含量更豐富,是藍莓的5倍,它就是藍靛果,一斤能夠賣到40元,常年都很熱銷,卻很少有人種植。藍靛果的顏色和藍莓很相似,都是呈現藍黑色,而且果皮上都有白霜,只不過藍靛果的白霜要更重一些。他們兩者還有一個更大的區別,果型不同,藍莓的果型是圓形或橢圓形,而藍靛果的果形則為長條形,有點類似美人指葡萄。
  • 南方菜和北方菜的分量有什麼差別?北方人:到了南方要吃兩份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最近很多網友紛紛列出了南方和北方各種差異。例如南方冬天室內冷死,北方冬天室內熱死。南方冬天不囤貨,北方冬天要提前囤貨還有北方的菜量和南方的菜量簡直沒法比等等。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說說南方菜和北方菜的分量有什麼差別?就從餃子來說吧,不管南方北方,大家都喜歡吃餃子。餃子,在南方吃餃子都是按份或者碗點,就算是大份一碗也就20來個吧。而北方都是按斤賣,而且這裡的一斤僅僅是指餃子皮的重量。曾經去過北方飯店,點了一斤餃子,結果上來了足足有六十多個餃子。
  • 蓮霧在南方是「消暑佳果」,但在北方卻無人問津,是為什麼呢
    中國的土地很廣闊,大家都住在同一塊廣袤的土地上,然後組成了一個大家庭;但大家又都住在不同的城市裡,在城市裡,人們又組成了一個個小家庭;每個人所居住的城市裡,氣候環境都大不相同,所以人們為了適應氣候環境,開始有了不同的文化差異;而中國多以南方和北方來劃分,因而也有了南北大不相同之說;除了氣候上的差異外
  • 東北常見野果,換了個洋名,聽起來「高大上」,一斤賣10多元
    導語:起個洋名叫「哥倫比亞龍珠果」,賣10多元一斤,消費者以為進口的,其實就是原產我國東北的一種野果和關注「三農」問題,努力發展農業農村,歡迎大家關注我的百家號,讓我們一起為三農助力!這樣的炒作和包裝方式有很多,比如說宣傳這些產品的功效怎麼樣,還有的則更加簡單:直接換個洋氣的名字,然後就賣高價。今天介紹的這一種水果原產自我國的東北。自從換了一個洋名字之後就被熱炒,賣到10多塊錢一斤,而且幾年來價格一直還很堅挺。這種水果就叫做菇娘果,是一種北方人非常熟悉的野果子。
  • 蔬菜價格大漲,繼辣椒比肉貴後,白菜蘿蔔也大漲,唯1種蔬菜低迷
    不過到了4-6月份,因經濟復甦,蔬菜種植得以恢復,不過受南方的水澇和北方的冰雹影響,蔬菜供應有所減少,蔬菜價格則是大幅上漲。而菜價也從4-5月份的下跌,再到6月份上漲到4.03元/kg。 在7-9月份,菜價繼續比往年要高一些,主要是受暴雨影響,蔬菜產量有所減少,生產運輸成本都在增加,結果菜價一直不便宜。
  • 4月馬上成熟,含鐵很高,南方已經很火,45元一斤
    這眼下就要成熟的水果有北方的櫻桃,南方的枇杷,緊接著4月底開始陸續有可口的楊梅上市。當下社會的物流時效已經實現當日達,次日達水準,北方樹上新鮮的櫻桃按照流程採摘的話當日就可運送達遠在天南地北的客戶手中。
  • 南方桃子滯銷北方桃子卻在漲價,南北方為何冰火兩重天
    近日,一段手機拍攝的短視頻在網上快速流傳:一輛卡車將幾乎整整一車的桃子傾倒在路邊,而路邊池塘的水面上,也滿滿的都是被扔掉的桃子。這段視頻發自被譽為「中國桃鄉」的湖北棗陽。今年這裡的桃子遭遇滯銷,農戶生計遇到困難。但是北方一些地區鮮桃的價格卻一直的高位徘徊。為什麼會出現這樣冰火兩重天的情況?
  • 這外來物種,南方人從小吃到大,改名想打通北方市場,卻賣不動
    不少外來植物,人們在取名字的時候,都會帶上一些特色,讓人們一下子就知道它是外來物種,比如番茄,也叫西紅柿,一個番字就代表了它是外來的一個物種。再比如番荔枝,是為了和我國本地的荔枝之間進行區分。有一些植物在人類發展的歷史上,會進行一些改名,導致了不少物種的名字變得異常的紊亂,讓不熟悉它的人有點摸不著頭腦。今天咱們就來說一種這樣的物種,本想通過改名讓人們重新認識它,卻沒任何的效果。這外來物種,南方人從小吃到大,改名想打通北方市場,卻賣不動。這就是番石榴,是一種原產於南美洲的果實,因為它的外形和我國的石榴有點相似,人們為了區分它們,就把這種外來物種叫做番石榴。
  • 寒冷北方進口菠蘿蜜25元一斤 金果獼猴桃8元一隻 提子12元一斤
    進入新年,雖然身處寒冷的北方,但水果店裡卻充滿了來自熱帶國家和地區的各種進口水果,菠蘿蜜、車釐子、獼猴桃、提子等,價格也逐漸走向親民。圖中剝好的菠蘿蜜的價格是25塊錢一斤。在一家蘇寧小店,小編發現不到30塊錢一盒一斤裝的車釐子。
  • 南方1種水果,吃起來又苦又酸,1斤賣20元,北方人吃一口就想吐掉
    導讀:南方1種獨特水果,採收期長達6個月,吃起來又酸又苦,1斤賣20元夏季到了,因為天氣比較炎熱,很多人也常常沒有食慾,所以就會吃一些比較清淡的食物,有些人還喜歡吃帶有苦味的蔬菜,比如苦瓜在夏季就很受歡迎。
  • 這果子一年四季開花,結果期長,高營養好種植,在北方賣得貴!
    這果子一年四季開花,結果期長,高營養好種植,在北方賣得貴!在我們熟知的果子中,多數都是一年開花結果一次,所以觀賞期以及結果期都非常短。除開這一點為外其實番石榴也是一個很有特色的水果,那下面小編就給大家從它的口感外形、營養價值、種植方式這3個方向來介紹它,方便大家更好的了解番石榴。番石榴也叫芭樂,在南方的福建、廣西、廣東等地有種植。番石榴表面是很光滑的,顏色是呈現一個綠色,而切開後的番石榴則是紅色的,非常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