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遊研究所是九遊APP大神玩家自發組織的團隊,專注熱門遊戲玩法研究,以及個人攻略心得分享,希望每個玩家都能玩得更開心、更省心!
亞歷山大大帝(步兵/通用/進攻)
【技能1:王之庇護】給自己套盾4秒1200,給附近最低血的盟友套盾2秒600,包括亞歷山大自己率領的部隊。這麼說,亞歷山大一個人出去的時候,能套1800的盾?沒有想像的那麼美。ROK裡的護盾機制是,如果同時有多個護盾,則只有最大的護盾生效。如果你閱讀過戰報,就能看到這一句描述。也就是說只有1200的盾有效果,600盾被吃掉了。雖然聽上去很不服,但莉莉絲也沒說錯話啊,小盾確實可以給亞歷山大自己,只不過給了以後被大盾吃掉了而已。
同理,主亞歷山大副大錘的時候,大錘出盾的時候,亞力的盾還沒有結束(單挑的話,圍攻可能一兩秒就破了),那麼大錘的盾則會吃掉亞力剩餘的盾,造成係數浪費。
那麼在單挑的時候,亞力的1技能則是完全敗給了大錘。但在多隊戰鬥的時候,亞力能夠提供總額1800的護盾,跟大錘對比,少了4秒30%增傷,多了400係數。我個人認為,4秒增傷的價值要比400護盾係數大一些,那麼還是大錘的1技能更好一些。
【技能2:身先士卒】在野外免疫傷害降低,普攻10%概率觸發1700傷害,並5秒降低30%治療。這個技能又要吐槽一下文字遊戲的問題了。在野外免疫任何傷害降低的效果?看起來很美,不怕曹操,不怕獅子,不怕君士坦丁。然而實際並非如此。在我屬性篇中,我提高了幾個不同的概念,其中有攻擊加成和傷害加成。同樣,攻擊降低和傷害降低也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對此我進行過實驗,用曹操+獅子打亞歷山大。
戰報顯示,曹操的減攻擊效果照常生效,而獅子打出技能後只有減速沒有減傷害。雖然說,技能描述上寫著「任何傷害降低的效果」,但攻擊降低本身就不在傷害降低的概念裡,所以這個「任何」自然也不包括攻擊降低啦,可能它想強調的是【任何,不管是獅子還是漢尼拔,都能免疫】。這樣一看,該效果的應對範圍就很小了,一代將中降低傷害的只有獅子漢尼拔,二代將中壓根沒有。
即使如此,這個技能還是很厲害。單看1700的係數,熙德就可以哭死在廁所了。不過技能強調了在野外,也就是說作為駐防將領時不會生效,不過這個還是很明顯的,沒什麼文字遊戲在裡面。
【技能3:御駕親徵】在野外,步兵攻+30%,提速30%。30%屬性和額外效果,也算是二代將標杆了。對比愛德華,效果一樣;對比毒女則是同樣30%,毒女少了速度,多了概率減防;對比薩拉丁,則是少了10%屬性,多了25%速度。
【技能4:喀羅尼亞】無盾時+40%攻,有盾時+30%防。這個技能我覺得設計得很**,跟覺醒非常不搭。覺醒後,開盾的同時會對敵方施加增傷的DEBUFF,山大倒好了,不是趁勝追擊而是改攻為守。但總體來說,大部分時候40%屬性,少部分時候30%屬性,那麼大約就相當於大於35%的常駐屬性,數值還是很可觀的。
【覺醒:阿蒙神之子】1技能在原有的基礎上,額外對周圍圓形內3個目標施加30%增傷的DEBUFF,持續4秒。
覺醒後,山大1技能就有了顯著提升。相比大錘,開盾後只有自己增傷,而山大的增傷是DEBUFF,所有圍攻隊伍都能吃到加成,而且目標多達3個。混戰中山大可以默默提高巨量的間接傷害。
【綜合評價】二代環境中,亞歷山大野戰幾乎就是神一般的存在。騎兵打不過他,弓兵又人口稀缺。而步兵又不容易被集火,山大可以在場上提供持續的增傷。配合大錘有超快的機動型和反傷,配合獅子有超高坦度,配合坦丁坦度略低一些,但能提供集體減傷,團戰一把手。步兵玩家必覺醒的金將,除此之外不必多說。
【養成方案】轉盤英雄,大約在200多天左右出現,準備寶石轉起來。如果你沒有多隊戰鬥的能力,山大可以不卡1技能,直接到2星升2,2滿了以後就解放了隨便升。反正四個技能都是野戰用的,5111跟2222有什麼區別。
【武將配對】二代環境:跟任意步將都可以,主副則是看你要更高的攻擊還是更高的防禦,防禦向的話就主獅子/大錘/坦丁。不過看過大佬的測試,防禦天賦更厲害一些,主獅子能暴打主山大。不過團戰中,主獅子的威脅就很小了,通常直接就被無視了。三代環境:這時候關羽當然最好跟斯巴達在一起,如果沒有的話則是關羽+山大,或山大斯巴達主副任意
(關羽山大的缺點是,關羽出技能的時候沒有護盾,覺醒效果就只是一騎絕塵而已。而配斯巴達,就需要其它隊伍提供減速減攻,才能讓斯巴達的傷害加成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