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大大帝:勝利與不朽

2020-12-19 騰訊網

他是不世出的英雄、殘暴的徵服者、希臘文化的使徒、溫情脈脈的情人。

公元前323年6月10日,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大帝在巴比倫去世。

他沒有留下任何關於繼承人的遺言,王族中也沒有成年男子有能力繼承王位。延續數百年的馬其頓王統,到這裡根斷苗絕。

提到亞歷山大大帝,有關他的傳說和故事至今讓人嘖嘖稱奇。他是紙牌中的老K,他是一劍斬斷戈爾迪烏姆繩結傳說的「神之子」。他也是一位戰爭狂人,僅僅用十年時間就徵服了從歐洲巴爾幹到印度北部的廣大地區,同時他也是一個亡國之君。

亞歷山大的真實面貌在後人的不斷演繹中變得模糊不清,他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呢?

亞歷山大大帝

第一,他是一位自我封神的大帝。

亞歷山大大帝的「流量王」形象,其實是他自己一手打造出來的。

奉承亞歷山大的人,常將他視作半人半神的英雄,無論亞歷山大的任何言行都被賦予了英雄色彩。亞歷山大呢,對於自己被傳說化、神化,不只是被動接受。他十分在意這樣的塑造,容許自己的言行被潤色、傳播,很多時候根本是他自己促使別人這樣做。體現這一點最著名的案例就是戈爾迪烏姆繩結傳說。

公元前333年初夏,亞歷山大大帝來到小亞細亞,也就是今天的土耳其,拜訪了戈爾迪烏姆城的宙斯神殿。這個神殿中,有一輛獻給宙斯的戰車,車轅上用山茱萸繩結結成了繩扣,因為看不到繩扣的兩端,所以一直無法被解開。

根據神諭,能解開這個繩扣的人將成為亞洲的統治者。一心徵服四海的亞歷山大也接受了這個挑戰。他知道,按照常規做法肯定解不開,於是他揮起寶劍將繩結直接斬斷。繩子散落一地,繩結不攻自破。在場的人齊聲讚譽亞歷山大是超凡的神人。

但實際情況是:當年,亞歷山大遠徵的前途並不樂觀。在東徵前方,波斯首都巴比倫,大流士三世不斷集結部隊,為與亞歷山大的決戰做準備。而在亞歷山大身後,愛琴海東部的制海權又被波斯控制,希臘各國一旦與波斯勾結,亞歷山大將腹背受敵。

面對艱難情況,亞歷山大當然沒有選擇後退,而是繼續向東。不過做出這個決定,就更需要給士兵們一個說法,一個足夠強大的動力。

於是,戈爾迪烏姆繩結傳說誕生了。畢竟,還有什麼比首領是「神」更加強大的追隨理由呢?最終,亞歷山大的遠徵腳步也的確到達了阿富汗、印度等地區,成為了名副其實的「亞洲之王」。

第二,他是視榮譽高過生命的戰爭狂人。

亞歷山大大帝的凱旋

亞歷山大一生將榮譽看得極為重要,為了維護榮譽,甚至不惜拼出性命。

一來,是自身的性格原因。

少年時期起,亞歷山大就展現出了對榮譽的渴求。每當他父親腓力二世攻陷了著名的城市,或在大戰役中取得勝利的消息傳來,亞歷山大總是憂心忡忡的和同輩人說:「什麼都讓父親大人搶先,我想和你們一起幹一番大事業都沒有用武之地了。」

二來,是價值觀導向決定。

他師從亞里斯多德(此處可a至公元前322年3月7日的斯塔吉拉,所學習的科目從政治學、倫理學乃至文學、醫學等無所不包。如果當學者,亞歷山大恐怕也是一頂一的高手。

亞歷山大還非常喜歡讀書,尤其青睞《荷馬史詩》。憧憬著荷馬所描繪的那個世界——人們為追求永不磨滅的榮譽、名聲而生存,為了能夠獲得出類拔萃的榮譽而競爭。亞歷山大立志超越這些英雄們,而途徑就是自己也留下永不磨滅的榮譽,即:勝利和徵服。

為此,他三次東徵,馬其頓的鐵蹄橫跨了歐亞非三個大陸,締造了空前絕後的龐大帝國。

在一次沿印度河南下的途中,亞歷山大隻身跳入敵人城內,身受重傷,幾近死亡。身為主帥卻如此魯莽,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因為在他看來,自己應該是超越人類的英雄,然而在希法西斯河畔的戰鬥卻如同凡人一般無法前進。為了挽回被傷害的自尊,重振士兵的銳氣,他需要再次展現自己的英雄氣魄。

這一次,他不是指揮官,而是為了榮譽賭上性命的戰士。這正是荷馬式的英雄。

第三,他是開拓有餘而建設不足的亡國之君。

亞歷山大大帝的葬禮隊伍

在馬其頓的歷史上,亞歷山大無疑是最偉大的君主,沒有之一。

馬其頓在哪裡呢?它在希臘世界的北部邊緣地區。由於距離雅典、斯巴達等地區較遠,也沒有實行城邦制度,一直都被自視甚高的希臘各城邦視為野蠻之地。這種感覺,有點像戰國時期六國看秦國的態度。

當整個希臘世界逐漸走向沒落的時候,馬其頓這個野蠻部落崛起了。年僅二十三歲的腓力二世,也就是亞歷山大的父親登基,雷霆手段使馬其頓成為希臘世界最強大的國家。

腓力二世留給馬其頓的,是一支近乎戰無不勝的軍隊、管理國家的一大批人才,以及最重要的——一個驚才絕豔的繼承人——亞歷山大。這才有了馬其頓輝煌的遠徵和戰無不勝。以往,我們經常關注到亞歷山大遠徵的偉大,卻沒看到這背後的基礎,當然,也難以看到未來的隱患。

亞歷山大大帝的帝國,並不是一座穩固的大廈,反而像是由各種碎片拼接起來的龐然大物,一旦失去亞歷山大這個唯一的支點,就會瞬間分崩離析。

矛盾來自多個方面:

其一,希臘世界本就有一種文化上的自信,看不起馬其頓這群「邊陲地區」的人,只是依靠亞歷山大的武力壓制,才勉強願意追隨他南徵北戰;另一方面,在徵戰的過程中,亞歷山大竭盡全力的恩威並施,還提拔了很多波斯貴族,這對於馬其頓人是難以接受的。在後期,將士們認為亞歷山「忘記了初心」,也不再願意追隨他。

亞歷山大大帝石像

回頭看亞歷山大的遠徵,大部分是靠著他一個人的武力和製造出來的神話力量支撐下去的。他一死,維繫龐大帝國的最後一根遊絲也被扯斷。

大約二十年的殘酷戰爭後,亞歷山大的兄弟、母親、妻子和遺腹子全都死於非命,將軍們一個個自立為王,延續數百年的馬其頓王統,到這裡徹底根斷苗絕。

亞歷山大,也成為了最偉大的亡國之君。

歷代評價

「亞歷山大,這個名字仿佛蘊含著攝人心魄的巨大魔力,不論時代如何變遷,人們對亞裡山大形象的遐想,仿佛一眼永不枯竭的泉,源源不斷,不曾停止。」

——日本帝京大學教授 森谷公俊

相關焦點

  • 《亞歷山大大帝》:未竟的史詩
    然而在《亞歷山大大帝》中,奧利弗·四通一反常態地摒棄了對歷史陰謀論的延展,而是站在一個較為客觀開放的角度去審視亞歷山大大帝傳奇的一生。一方面,電影對於在久遠歷史傳說中逐漸披上神話光環的亞歷山大大帝形象沒有表現出極強的排斥,反而是以一種不置可否的態度加以表現。
  • 《亞歷山大大帝》首支預告片
    《亞歷山大大帝》首支預告片2004年05月26日17:13:26 網易娛樂  片名:Alexander譯名:《亞歷山大大帝》類型:動作、冒險、劇情導演:奧利佛·斯通主演:柯林·法瑞爾、安吉麗娜·朱麗、安東尼·霍普金斯、方·基默出品:華納上映日期
  • 歷史上一生縱橫無敵的亞歷山大大帝,死亡原因至今成謎
    亞歷山大大帝一生縱橫無敵,他曾率領馬其頓希臘聯軍發起對波斯帝國的遠徵,用近10年的時間把東方廣大地區徵服,從而建立了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龐大帝國,然而,這位縱橫天下的大帝於公元前322年夏在巴比倫猝死,他到底死於什麼原因呢?
  • 傳奇初生:成為大帝前的亞歷山大
    這一切,都要從兩千三百年前的一個年輕人——被後人譽為「大帝」的亞歷山大——說起。公元前336-323年間,亞歷山大大帝率領他的鐵騎將東方與西方一舉收歸麾下,給世界歷史畫上了一條分割線。僅僅十三年的時間,亞歷山大橫掃希臘,徵服埃及,顛覆波斯帝國,甚至率兵到印度河流域一遊。前323年,年僅32歲的亞歷山大卻尚未榮歸故裡就喪命於疾病。
  • 亞歷山大大帝,天生的主宰者!
    亞歷山大大帝喜歡看《動物世界》,記得有一集非洲嚮導介紹獅子的時候說,They are born to lead, 天生的主宰者。從此再也沒聽到比這更準確的描述草原王者的句子。 亞歷山大,生卒公元前356年7月20日-前323年6月10日,他因為高燒身亡時,才年僅33歲。他在20歲時繼承被刺殺的父親腓力二世的馬其頓帝國王位,十三年間統一希臘半島,徵服人類文明搖籃的巴比倫平原,西南佔領埃及,向東遠至印度。同一時期,正是中國的戰國年代, 華夏大陸尚未統一。
  • 亞歷山大 大帝,臨終前的三個驚世遺言
    是歐洲歷史上最偉大的四大軍事統帥之首(亞歷山大,漢尼拔,愷撒大帝,拿破崙)。20歲剛一繼位,就發動戰爭,以其雄才大略,先後統一希臘全境,進而橫掃中亞,蕩平波斯帝國,大軍開到印度河流域,不費一兵一卒而佔領埃及全境。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佔據其三。
  • 如果亞歷山大大帝繼續東徵碰上秦國會怎麼樣?
    網上,如果亞歷山大大帝繼續東徵碰到秦國會怎麼樣的討論很多,但是大多都是拿秦始皇時的秦國來對比。亞歷山大最有可能的入侵路線如果亞歷山大大帝要東徵秦國的話,可能性最大的是在公元前329年他穿越現今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交界處的興都庫什山進入中亞錫爾河一帶的時候。
  • 堪稱神話的亞歷山大大帝徵服記
    亞歷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公元前356年7月20日—前323年6月10日),即亞歷山大三世,馬其頓王國(亞歷山大帝國)國王,生於古馬其頓王國首都佩拉。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亞歷山大徵服佔據其三,徵服土地約1000萬平方公裡,統治人口接近3億以上。
  • 《亞歷山大大帝》電影原聲
    《亞歷山大大帝》電影原聲
  • 亞歷山大大帝:我這一生,短暫又輝煌
    【亞歷山大大帝】概述圖亞歷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公元前356年7月20日—前323年6月10日),即亞歷山大三世,國馬其頓王國然而亞歷山大卻只是柔和的對馬說了幾句話,溫柔的撫摸它的鬃毛就馴服了它。這件事也被認為亞歷山大是天降奇才的因素之一。公元前340年,16歲的亞歷山大開始了自己的徵戰生涯。兩年後,真正的戰亂發生了。喀羅尼亞戰役,這一決定了希臘命運的戰役,亞歷山大在這場戰爭中確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
  • 美媒:研究發現亞歷山大大帝或被誤判死亡
    參考消息網2月6日報導外媒稱,一名醫學研究人員說,亞歷山大大帝可能死于吉蘭-巴雷症候群。這種罕見的神經性疾病會導致自身的免疫系統攻擊自身神經系統。這可能導致亞歷山大大帝被錯誤地宣告死亡,或許也解釋了他的遺體在「死亡」7天後不腐爛的神秘現象。
  • 亞歷山大大帝英勇善戰,如果挑戰戰國七雄,會不會被完虐?
    當時只有20歲的亞歷山大,當他成為新帝國的國王時,就迫不及待地將自己的領土、財產和奴隸全部封印在眾人面前,令人困惑不已,亞歷山大留下一句荒誕的豪言壯語:「我只給自己一個永生的希望!我將擁有整個世界!」公元334年,亞歷山大大帝率領三萬步兵,由古希臘各聯邦武士和五千多馬其頓、色雷斯騎兵組成的馬其頓遠徵軍,義無反顧地踏上了徵服世界的旅程!
  • 世界古墓:神秘人物亞歷山大大帝,其陵墓更是撲朔迷離
    神秘人物亞歷山大大帝古代亞歷山大帝國的偉大統帥亞歷山大大帝,是古代馬其頓國王菲烈特二世的兒子。但對於他生前的一切,由於歷史的久遠,人們無法得到更多的史實,所以一些考古及歷史學家都把希望寄托在對這位大帝的陵墓的發掘上。可是人們到現在也沒有發現這位不可一世的帝王陵墓,以求從出土文物中獲得一些有價值證據的人們,到如今仍然只是等待。1964年的一天,埃及亞歷山大市的報紙發表了一則聳人聽聞的消息:「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的陵墓找到了!
  • 如果亞歷山大大帝當年攻打中國,結局將會怎樣?網友的回答亮了!
    亞歷山大大帝即位之初就立下誓言:要重塑馬其頓王國的輝煌,為此他勵精圖治,兢兢業業,克服了一系列困難,亞歷山大大帝剛剛接手馬其頓王國的時候,馬其頓帝國內憂外患,內部財政緊張,外部列強林立,對馬其頓王國虎視眈眈,於是亞歷山大大帝利用幾年的時間休生養息,後來出徵波斯,用很少的軍隊便打敗了波斯人,一時之間亞歷山大大帝成為了軍事界的傳奇人物,在徵伐波斯的過程中,雖然亞歷山大大帝面臨著諸多的困難
  • 如果亞歷山大大帝沒有英年早逝,繼續東徵到中國會怎麼樣?
    亞歷山大大帝師從於古希臘的著名學者亞里斯多德,憑藉自身的雄才大略,先統一希臘,然後橫掃中東,又不費吹灰之力徵服了埃及,掃蕩波斯帝國,大軍一路東徵到印度河流域。四大文明古國有三個在被亞歷山大大帝所徵服,因此亞歷山大大帝也被稱為「徵服王」。
  • 亞歷山大大帝所向無敵,如果挑戰戰國七雄,會不會被玩死?
    當年僅20歲的亞歷山大成為新的帝國國王時,他立即急不可耐地把自己所有的領地、財產、奴隸都分封給眾人,眾人不解,亞歷山大留下了那句曠古傳詠的豪言壯語:「我只給自己留下永不熄滅的希望!它會給我整個世界!」公元前334年,亞歷山大大帝統領三萬由古希臘各聯邦武士組成的步兵、五千多馬其頓、色雷斯騎兵組成的馬其頓遠徵軍,義無反顧地踏上了徵服世界的徵程!
  • 英雄X英雄亞歷山大大帝 一生以徵服為樂趣
    亞歷山大大帝專屬技能:徵服王、馬其頓方陣、神威之車輪 亞歷山大大帝一生以徵服為樂趣,因為其善於用兵對戰,使得其徵服了相當多的國家,建立具有廣闊版圖的馬其頓帝國 馬其頓方陣是由亞歷山大真正投入到戰爭當中,馬其頓方陣由多個步兵組成一個正方形的整形,其中一部分步兵配以馬其頓長槍,一部分為輕裝步兵,保持陣型,慢慢推進是馬其頓方陣的思想,可以說這是戰術思想上的革新。 名為神威車輪,相傳亞歷山大到了希臘,在供奉宙斯的神廟中看到一輛馬車,上面綁有一個結,宙斯宣布,誰能打開這個結便能帶走這輛馬車。
  • 亞歷山大大帝繼續東徵來到中國的話,能否統一中國?
    亞歷山大大帝 當是時,亞歷山大帝東徵,滅波斯,滅希臘,打爆印度,一路所向披靡,兵鋒所指,無可阻擋。 短短十幾年時間,亞歷山大大帝便建立起一個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超級大帝國, 其親自統領的馬其頓方陣,在那個年代可以說是一枝獨秀,可攻可守。補兵手持長矛壓陣,兩側有重騎兵迂迴保護,一路所過,沒人國家可以抵擋。
  • 歷史上的亞歷山大大帝到底是不是被人毒死的呢?真相不簡單!
    我們都知道亞歷山大大帝,一生可以創下如此成就,絕對不是一個嗜酒成性的人。他開始酗酒是因為一個人和一匹馬。這個人叫赫菲斯提翁,這匹馬叫布塞法洛斯,他們在生時激勵陪伴著亞歷山大,他們的死對於亞歷山大打擊極大。
  • 亞歷山大大帝一生洗不掉的汙點,希臘名城為何被屠城並夷為平地?
    當夜幕降臨,馬其頓軍的統帥——亞歷山大終於下令停止屠殺,此時已有6000個底比斯人成為刀下之鬼,而馬其頓軍卻只在攻城戰中損失了500人。這位亞歷山大便是日後彪炳千古的亞歷山大大帝,和後來那些輝煌勝利相比,這次攻城只能算一場小勝。然而在次日的戰後會議上,亞歷山大下達了一個令整個希臘世界怵目驚心的命令:徹底毀滅底比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