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45億!中山大學附屬第一(南沙)醫院有新動作啦!南沙再迎利好~此外,廣州4家醫院也有新動向,街坊們要注意啦!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南沙)醫院
50萬平+投資45億!將打造成國際醫療中心
昨日,廣州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掛出關於中山大學附屬第一(南沙)醫院項目的相關招標公告,將對項目的全過程造價諮詢服務項目進行公開招標。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南沙)醫院選址於明珠灣區起步區橫瀝島西側,項目用地面積15.8萬平,建築面積約50萬平,床位數1500張。
項目總投資約45.23億,其中工程費約38.40億。相當大手筆啊!
國際先進、國內一流!國際醫學中心+科研醫學大樓+…
主要建設內容為門診醫技樓、住院樓、教學學術大樓、科研醫學大樓、動物實驗樓等。而國際醫學中心、大灣區公共衛生災難救治中心、醫學研究與成果轉化中心等項目,都將按照國際先進、國內一流的標準進行建設,還將打造成國際醫療中心!
臨近18號線+15號線!打造立體交通系統
值得注意的是,項目距地鐵18號線及地鐵15號線換乘站點直接距離約1km,或將打造地下、地面和地上立體交通系統,做到三通(地下連通、地面互通和地上接通)。
國際醫療中心!還有立體交通系統加持,南沙的朋友是不是很期待呢~別著急,樂居君現在就奉上美膩大氣的效果圖讓大家先睹為快!
註:以下為項目的建築方案設計競賽優勝方案,最終效果圖以官方公布為準!
▲廣州市設計院和株式會社日建設計的聯合體單位作品
▲中國建築設計院有限公司和廣州市城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的聯合體單位作品
▲中國中元國際工程有限公司單位作品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是中山大學的龍頭附屬醫院。該院擁有5個國家重點學科和28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國家臨床重點專科數量位居華南第一、全國第四!再加上廣東省中醫院、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頂級醫院的落戶……如今看來,南沙要謀劃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醫療衛生新高地、建設廣州醫療副中心的決心,真不容小覷。
當然,除了上面提及的中山一院南沙項目外,廣州這四家醫院也有新動作!
近日,《主城區綜合醫院優化提升方案控制性詳細規劃》獲批,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中山二院)、廣東省中醫院二沙島分院、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都將有變化。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為國家衛健委屬(管)的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目前,醫院於中心城區內共有兩個院區,兩所院區均面臨用地緊張,設施老舊殘缺,醫技空間受限,教研用房不足等問題。
變動:總院部將遷往海珠區 建設大型綜合三甲醫院
根據調整,本次中山二院新院區選址西至洛溪大橋,南至環島路,北側靠近海珠兒童公園,東側為長江百貨交易城,南側為廣航總部,用地面積47364平,1500床位的規模。
未來將作為中山二院的醫院總部,建設成為集合醫療,教學,科研於一體的三甲醫院。
中山二院新址位置圖
據悉,現在位於沿江路的北院區部分功能將搬遷至新址,原有院區歷史建築將改造成為醫療博物館、展覽館,相關項目立項正在積極申請中。
廣東省中醫院二沙島分院
廣東省中醫院二沙島分院是全國三甲醫院,位于越秀區二沙島大通路北側,北臨珠江,南臨廣州發展公園。
變動:建築面積擴建約9千平 新建一棟6層醫技綜合樓
省中醫二沙分院的目前建設規模,已無法滿足醫院發展的需要。而根據通過的新規劃,院區內的建築面積由現行指標20856平調整為29801平;容積率由現行指標1.08調整為1.54;建築密度由現行指標25%調整為35%。
此外,規劃在醫院西側網球場,遊泳池位置建設一棟地上6層醫技綜合樓,同時建設3層的地下室。擴建後二沙島分院總計容面積8945平。
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
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前身為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七七醫院,是全國首 個省級應急醫院。
變動:拆宿舍區 新建綜合醫院大樓+回遷住宅
據悉,該院已納入城市更新改造範圍,擬按照廣州城市更新政策規定,醫療區局部拆除騰挪廣場綠地,宿舍區徵地拆除後新建綜合醫院大樓及回遷住宅。
根據調整後的規劃,地塊容積率調整為6.16,建築密度40%,建築面積214906平(其中保留原有醫療建築95630平,規劃醫院大樓91589平,回遷住宅27687平)。增加5處公建配套,包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文化室等。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位於天河區天河路南側,毗鄰石牌村,暨南大學,和華南師範大學,距離地鐵三號線崗頂站100米。
變動:新建外科住院綜合樓 設置負一層通道於BRT
規劃調整後,計算容積率建築面積由130411平調整為198250平,增加67939平。容積率由2.93調整為4.53;建築密度由24.2%調整為35%,綠地率由45%調整為30%。 並規劃新建外科住院綜合樓:拆除沿天河路現13層高門診樓,擬建地上25層(建築面積109300平),地下4層(建築面積22000平),總建築面積131300平。
更貼心的是,中山三院還將對院內交通進行優化!天河路主入口交通優化,人車分流,空間獨立,快速到達;院內整體設置地下負一層大堂及交通樞紐;改造醫院正門人行廣場,設置負一層通道於BRT,地鐵站直接連接,構建完全人車分流立體交通模式。
如此一來,廣州看病難的狀況應該會相對有所改善~另外,目前,待調整的醫院項目還有6個,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天河區中醫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廣州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荔灣區兒童醫院、荔灣區增滘醫院等都在調整名單中。
相信經過一番調整,廣州的醫療資源會得到更好、更合理的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