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濤:藝術設計與科學交叉研究是設計教育發展的創新方法

2020-12-14 中國教育在線

  2020年11月19日-22日,首屆「長三角」設計教育論壇在江蘇太倉舉行,論壇以「創新·融合·未來」為主題,由西北工業大學聯合太倉市人民政府、中國教育在線共同發起舉辦,西北工業大學太倉校區管理委員會、西北工業大學太倉長三角研究院、西北工業大學太倉長三角研究院國際設計研究中心承辦。

  來自現場及遠程連線的千餘位頂級設計師、知名專家、學者及教育工作者相聚於此,圍繞多學科、廣領域、跨文化趨勢下設計教育以及設計實踐中的新理念、新技術、新方法開展交流和研討,共議設計專業教育的協同發展和創新育人。

  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信息設計研究所所長席濤做了題為「資訊時代的設計教育思考」的主旨演講,他指出,現在的設計時代已經進入了交匯、交融的學科交叉時代,設計的內容已經從傳統的設計領域進入了後工業時代,計算機時代,以及知識經濟的時代。在資訊時代中,對於設計的思考不再是一個領域,而是各種學科之間的交叉和融合,更多是研究人類自身和環境之間的關係。

  第一,藝術設計與科學交叉研究是設計教育發展的創新方法。

  在現在學科交叉的研究領域當中,越來越講究學科之間的融合和協同合作,特別在數字媒體研究和創新研究的領域當中,更融合一些技術服務、試驗開發、落地產品、系統平臺以及社會實踐的領域,所以在研究性大學當中會更多去開放和開設重點實驗室,這種重點實驗室不是一種專業,而是一種平臺,吸引更多人才的一種融合去進行孵化。

  第二,設計思維方法研究是培養學生創造力的思維和途徑。在設計思維當中,其實是兩種思維的碰撞和融合,一種思維是發散型思維,對藝術家和設計師基礎秉持的一種技能和素質。從實現和應用更多考慮到它的技術思維,這種思維是一種聚焦性的思維,它是一種融匯的,綜合各種發散性思維來進行應用和實現,解決一個具體的材料問、結構及功能問題。

  第三,建構定製化培養模式是提高學生就業率的有力保障。學生在大學裡面學習不僅僅學習基礎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習一種對以後就業的能力,這種能力的培養是根據每個學生不同的特徵去定製化,這也是研究性大學主要的思路。

  第四,在藝術設計教育當中,提倡通識教育的推廣。在綜合性大學當中,對於人才的培養,不僅僅是三位一體,更提倡一種四位一體的育人理念,交通大學培養的理念是以學生為中心,培養一種價值引領、知識的探討、能力的建設和人格的培養。

  第五,開展全英文課程和留學生教育,弘揚中華文化。讓學生參與一種興趣和體驗,他們會在課程的作業當中去實現一種合作實踐的課程訓練,他們會非常感興趣做這方面的藝術與科學相交叉的作業。

  藝術設計教育是集創新思維的交叉學科教育,希望讓設計普及於教育,讓我們的人類生活充滿創造力。

相關焦點

  • 專家探討設計教育:應注重培養創新型思維
    在當前國際形勢影響下,設計與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需要著眼於國內內部的市場,提升產品的競爭力」。與此同時,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設計學院教授席濤強調,設計教育要注重多學科的交叉融合。尤其在當今資訊時代,我們對於設計的思考不再是一種風格或者說一種領域,而是各種學科之間的交叉和融合,更多是研究人類自身和環境之間的關係。
  • 首屆「長三角」設計教育論壇開幕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江蘇11月20日訊(記者 張東)首屆「長三角」設計教育論壇今天在江蘇省太倉市開幕。論壇以「創新·融合·未來」為主題,由西北工業大學聯合太倉市人民政府、中國教育在線共同發起舉辦。
  • 第二屆藝術與設計創新未來教育博覽會
    第二屆藝術與設計創新未來教育博覽會 2020-12-03 11: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交叉研究視野中的信息與互動設計
    在未來無處不在的計算的應用模式下,人與產品的對話不再囿於一個平面,產品硬體與環境將直接參與到這種對話過程中,互動設計的內容和方法也必然會不斷延伸和發展。 三、信息設計與互動設計的交叉研究基礎儘管互動設計與信息設計的學科基礎和發展過程不盡相同,但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強大背景下,兩個領域也都在不斷發展。當前,無論在目標、內容還是方法上都有著很大的交會之處。
  • 精彩開幕|北京服裝學院服飾藝術與工程學院 「知識糾纏——設計與科技創新展」
    他說,本次展覽在科研和教學方面有雙重意義,設計學科是新興交叉學科,服飾藝術與工程學院的研究聚焦跨學科整合,一方面通過科研探索高水平教學團隊的培養模式,同時培養了青年骨幹教師們和學生的科研轉化能力,關注產業發展所需的技術如何通過設計的手段和方法轉化為產品;另一方面,在項目中關注科研成果如何反哺教學,構建藝工融合的設計教學體系,培養具備國際視野、具有完善的設計理論體系和技能、能夠運用設計思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
  • 徐志磊:創新設計的科學(二)
    STEM培養的人才,不僅要掌握專業所需的(傳統的)基礎科學和技術概念,更要掌握當前前沿發展的相關科學知識和新技術原理及應用,以及高性能計算技術,還要求培養了解經濟、商貿、人類心理特性和當前國家政策和市場動態。STEM培養掌握的人才必須超越傳統科學學科,向擴大視野的「以項目為基礎」課題和跨學科合作項目課題所要求的方向去努力邁進。
  • 設計歷史與理論工作坊授課講義:設計理論研究的意義、類型和方法提要
    比如當設計學關注行為體驗的研究時,就會和行為科學,包括心理學、社會學、人類學等交叉形成行為設計學;設計學關注人工智慧和大數據的研究時,可能會催生出計算設計學的新興學科等等。當設計作為一個成熟的獨立學科時,就要求在總體上能夠產生具有設計學性質的普遍性的理論與方法。研究領域—邊緣學科—獨立學科的發展是學術界逐步取得共識的緩慢過程,也是學術思想從活躍走向成熟的過程。
  • 保研丨清華大學2020年網際網路+創新設計夏令營報名通知(藝術設計類)
    中心致力於建設面向全球開放的合作創新平臺與人才培養網絡,引領教育模式創新,培養面向未來、具有全球視野與領導力的交叉創新人才,並組織開展國際創意創新活動。項目實行高度個性化、國際化人才培養模式,強調發展創新創業潛質與前沿交叉領域創新能力。來自海內外學校、科研機構和著名企業專家組成的導師組將針對學生的個人學習與創新創意志趣幫其設計個性化培養方案。滿足修業要求的學生畢業頒發清華大學碩士學位,其中達到CRI合作培養計劃要求的學生可同時獲得巴黎五大或巴黎七大碩士學位。
  • 《未來兒童藝術教育中心》—— 「未來學校研究與實驗計劃」本年度首個規劃設計方案類重大創新成果
    經過成果展示介紹、質詢交流研討、專家內部評議等公平、公正、權威、專業的評審環節,《未來兒童藝術教育中心》創新規劃實施方案通過了本次測評與論證。自2019年7月,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委託未來學校研究院啟動實施「未來學校研究與實驗計劃」重大創新成果測評與論證項目以來,在基礎教育研究領域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得到了教育相關企業、教科研所、行業組織及各類教育服務機構的響應與支持。
  • 第二屆藝術與設計創新未來教育博覽會在上海開幕
    開幕式2020年第二屆藝術與設計創新未來教育博覽會(FutureLab, 以下簡稱教博會)於12月5日至12月13日在上海西岸藝術中心A館和B1館舉辦,由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主辦。來自海內外一百多所高校及研究機構的校院長、專家、教師、學生將就藝術與設計教學如何面向未來面對當下,在教博會上展現他們的最新科研思想、教學實踐、管理構架、創作作品、工作坊探索等成果。
  • 我校舉辦長三角創新創業與設計教育論壇,共話創新創業與設計教育改革
    本次論壇由同濟大學中意學院主辦,同濟大學中意學院設計創新中心承辦,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教育部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支持。來自上海市、浙江省、江蘇省、安徽省以及長三角具有專業設計創新特色高校的專家學者和廣大師生參加論壇,共同就如何推動設計創新領域內的教育改革聯動、一體化發展及提升國際影響力,進行了交流與研討。
  • 國家發展戰略與新型設計學科建設學術研討會在南京舉行
    論壇合影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和國家社科重大項目《中華工匠文化體系及其傳承創新研究》課題組聯合主辦,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藝術學院和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設計理論與創意文化研究室共同承辦的「國家發展戰略與新型設計學科建設學術研討會——第二屆中國設計教育理論暨
  • 上海交大設計學院參展2020年第二屆藝術與設計創新未來教育博覽會
    2020年第二屆藝術與設計創新未來教育博覽會(FutureLab, 簡稱教博會)昨日在西岸藝術中心A館和B1館拉開序幕。在9天的展期內,海內外一百多所高校及研究機構的校院長、專家、教師、學生將共同組成展覽、論壇、工作坊、培訓、頒獎等五大板塊。
  • 在藝術院校裡必須學什麼——Futurelab藝術與設計創新未來教育博覽會述評(三)
    中國美術學院副院長高世名強調藝術教育要喚醒人的創造潛能怎麼辦?出席會議的校院長們儘管各有見解,但是普遍感到挑戰很大。在論壇上首先發言的中國美術學院副院長高士名認為,在21世紀頭20年,技術發展和社會發展之間存在巨大落差,人的發展更是瞠乎其後。當下我們需要重新回歸藝術和教育的本源。在大數據、人工智慧時代,要推進人的自我完善與人的發展。
  • 第二屆藝術與設計創新未來教育博覽會在徐匯西岸啟幕 探討藝術與...
    中新網上海新聞12月5日電(鄭瑩瑩)2020年第二屆藝術與設計創新未來教育博覽會
  • 第二屆藝術與設計創新未來教育博覽會近期開幕
    第二屆藝術與設計創新未來教育博覽會(FutureLab,簡稱「教博會」)於12月5日在西岸藝術中心A館和B1館拉開了序幕。在9天的展期內,海內外一百多所高校及研究機構的校院長、專家、教師、學生將共同組成展覽、論壇、工作坊、培訓、頒獎等五大板塊。
  • 東華大學服裝-藝術設計學院專業介紹
    建院以來,學院經過幾代人的努力,逐漸形成了獨特的辦學特色:   一、注重藝術設計人才「創造力」的培養,堅持設計教育的國際化   多年來學院一直走「國際化」的教學路線,學習和引進國際先進辦學理念與方法,利用多種形式開展國際合作與交流,促進學院教學水平的提升,實現國際化人才培養是學院發展的戰略目標。
  • 藝術教育研究的新視野與新範式
    近期,跨學科融合交叉的教育研究範式在藝術教育研究中得到了積極運用,打開了藝術教育研究的視野,引發了藝術教育研究範式的轉型,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從相關性研究到實證研究的藝術教育評價研究的範式轉換;二是從單學科研究到融入神經科學的藝術教育研究方法的範式轉換;三是從研究藝術到藝術作為研究(藝術實踐作為課堂研究)的範式轉換。
  • 幼兒園STEAM教育的活動設計研究
    ,研究學前階段的STEAM教育不僅對兒童個人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也直接影響未來對創新科技人才的培養。已有研究對「如何教」的問題缺少教學系統性和兒童發展性的視角,所以設計促進兒童有效學習的STEAM活動是本文研究的重點,筆者結合我國《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等文件,基於逆向設計理論建構幼兒園STEAM項目活動課程模型,期望對國內STEAM教育實踐提供借鑑。
  • 協同創新發展!上海交大醫學院「腦科學研究計劃」
    ,以國家和上海市腦科學發展戰略為引導,結合交大醫學院優質的基礎、臨床資源和上海交通大學醫-藥-理-工-信等多學科交叉集成之優勢和特色,開始整體布局和推進「腦科學研究計劃」,啟動建設「以疾病為導向的腦科學交叉集成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