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9日-22日,首屆「長三角」設計教育論壇在江蘇太倉舉行,論壇以「創新·融合·未來」為主題,由西北工業大學聯合太倉市人民政府、中國教育在線共同發起舉辦,西北工業大學太倉校區管理委員會、西北工業大學太倉長三角研究院、西北工業大學太倉長三角研究院國際設計研究中心承辦。
來自現場及遠程連線的千餘位頂級設計師、知名專家、學者及教育工作者相聚於此,圍繞多學科、廣領域、跨文化趨勢下設計教育以及設計實踐中的新理念、新技術、新方法開展交流和研討,共議設計專業教育的協同發展和創新育人。
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信息設計研究所所長席濤做了題為「資訊時代的設計教育思考」的主旨演講,他指出,現在的設計時代已經進入了交匯、交融的學科交叉時代,設計的內容已經從傳統的設計領域進入了後工業時代,計算機時代,以及知識經濟的時代。在資訊時代中,對於設計的思考不再是一個領域,而是各種學科之間的交叉和融合,更多是研究人類自身和環境之間的關係。
第一,藝術設計與科學交叉研究是設計教育發展的創新方法。
在現在學科交叉的研究領域當中,越來越講究學科之間的融合和協同合作,特別在數字媒體研究和創新研究的領域當中,更融合一些技術服務、試驗開發、落地產品、系統平臺以及社會實踐的領域,所以在研究性大學當中會更多去開放和開設重點實驗室,這種重點實驗室不是一種專業,而是一種平臺,吸引更多人才的一種融合去進行孵化。
第二,設計思維方法研究是培養學生創造力的思維和途徑。在設計思維當中,其實是兩種思維的碰撞和融合,一種思維是發散型思維,對藝術家和設計師基礎秉持的一種技能和素質。從實現和應用更多考慮到它的技術思維,這種思維是一種聚焦性的思維,它是一種融匯的,綜合各種發散性思維來進行應用和實現,解決一個具體的材料問、結構及功能問題。
第三,建構定製化培養模式是提高學生就業率的有力保障。學生在大學裡面學習不僅僅學習基礎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習一種對以後就業的能力,這種能力的培養是根據每個學生不同的特徵去定製化,這也是研究性大學主要的思路。
第四,在藝術設計教育當中,提倡通識教育的推廣。在綜合性大學當中,對於人才的培養,不僅僅是三位一體,更提倡一種四位一體的育人理念,交通大學培養的理念是以學生為中心,培養一種價值引領、知識的探討、能力的建設和人格的培養。
第五,開展全英文課程和留學生教育,弘揚中華文化。讓學生參與一種興趣和體驗,他們會在課程的作業當中去實現一種合作實踐的課程訓練,他們會非常感興趣做這方面的藝術與科學相交叉的作業。
藝術設計教育是集創新思維的交叉學科教育,希望讓設計普及於教育,讓我們的人類生活充滿創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