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贖主教會將與改革宗神學院合作 裝備新一代城市教會領袖

2021-01-09 基督教資訊門戶網站

福音派牧師提姆凱勒所帶領的救贖主長老教會與一個保守派的聖經學院合作,在紐約建立了一所新的神學院。這間神學院的建立是為了裝備世界範圍內的教會領袖。

救贖主長老教會是提姆凱勒牧師在紐約建立的,9月份剛剛度過其教會建立25周年季。救贖主教會與改革宗神學院聯手在紐約提供一個校園,新的神學院的課程將會在明年推出。

英國《今日基督教徒》指出,金融危機之後,美國的聖經學院正面臨生源減少等發展危機;於1966年在密西西比州開始的改革宗神學院,在美國多個城市有校園,並且提供網絡在線的「虛擬校園」。

提姆凱勒牧師所建立的救贖主教會正參與一項植堂運動:在45個城市建立超過300間教會,包括英國、日本等一些國家的城市。這是救贖主長老教會的「城市植堂事工」的」雨傘小組」。

在基督教界,提姆凱勒牧師以其多產的著作而有名。他的著作包括幫助人們尋求上帝的旨意、婚姻的意義等等。他也參與了保守派神學觀點的基督徒人士開展的福音聯盟。

救贖主城市植堂事工網站信息顯示,提姆凱勒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與改革宗神學院開展的新的夥伴關係,將專注於訓練城市教會領袖。「聖經呼籲我們將福音傳給萬邦,但是世界各國中,人們湧入城市的規模正在超過歷史的任何階段。」他說。

「如此大規模的遷移行動,是一個重要的契機和挑戰。即使在世界上基督教發展迅速的地區,當地的教會也很難觸及到她們所在的城市區域。」提姆凱勒說。「我們很感謝能與改革宗神學院這一夥伴關係,通過這一合作,我們希望為紐約及世界上的其他城市裝備城市教會領袖。「

這一典型城市教會與神學院的合作,包括了兩年的聖經課程,以及在救贖主教會中一年的實踐和實習侍奉。

「改革宗神學院非常高興能與救贖主長老教會城市植堂事工及提姆凱勒牧師建立戰略延伸,來裝備新一代城市教會領袖。」這一神學院的負責人裡根•鄧肯博士說。

「我認識提姆凱勒牧師多年,我很賞識他。我把他當作朋友,我很感謝他的事工,以及在紐約及世界其他城市植堂的異象。能夠與救贖主城市植堂事工合作來提供神學研究計劃,我和神學院的董事會都非常滿意。」

福音派牧師提姆凱勒所帶領的救贖主長老教會與一個保守派的聖經學院合作,在紐約建立了一所新的神學院。這間神學院的建立是為了裝備世界範圍內的教會領袖。

救贖主長老教會是提姆凱勒牧師在紐約建立的,9月份剛剛度過其教會建立25周年季。救贖主教會與改革宗神學院聯手在紐約提供一個校園,新的神學院的課程將會在明年推出。

英國《今日基督教徒》指出,金融危機之後,美國的聖經學院正面臨生源減少等發展危機;於1966年在密西西比州開始的改革宗神學院,在美國多個城市有校園,並且提供網絡在線的「虛擬校園」。

提姆凱勒牧師所建立的救贖主教會正參與一項植堂運動:在45個城市建立超過300間教會,包括英國、日本等一些國家的城市。這是救贖主長老教會的「城市植堂事工」的」雨傘小組」。

在基督教界,提姆凱勒牧師以其多產的著作而有名。他的著作包括幫助人們尋求上帝的旨意、婚姻的意義等等。他也參與了保守派神學觀點的基督徒人士開展的福音聯盟。

救贖主城市植堂事工網站信息顯示,提姆凱勒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與改革宗神學院開展的新的夥伴關係,將專注於訓練城市教會領袖。「聖經呼籲我們將福音傳給萬邦,但是世界各國中,人們湧入城市的規模正在超過歷史的任何階段。」他說。

「如此大規模的遷移行動,是一個重要的契機和挑戰。即使在世界上基督教發展迅速的地區,當地的教會也很難觸及到她們所在的城市區域。」提姆凱勒說。「我們很感謝能與改革宗神學院這一夥伴關係,通過這一合作,我們希望為紐約及世界上的其他城市裝備城市教會領袖。「

這一典型城市教會與神學院的合作,包括了兩年的聖經課程,以及在救贖主教會中一年的實踐和實習侍奉。

「改革宗神學院非常高興能與救贖主長老教會城市植堂事工及提姆凱勒牧師建立戰略延伸,來裝備新一代城市教會領袖。」這一神學院的負責人裡根•鄧肯博士說。

「我認識提姆凱勒牧師多年,我很賞識他。我把他當作朋友,我很感謝他的事工,以及在紐約及世界其他城市植堂的異象。能夠與救贖主城市植堂事工合作來提供神學研究計劃,我和神學院的董事會都非常滿意。」

相關焦點

  • 改革宗神學院_招生入學
    宗旨本學院旨在奠定華人教會紮實的聖經和神學基礎,並培育新一代具有改革宗信仰的牧師
  • 改革宗信仰與中國教會合一(1)_下
    首先,我們來看什麼是1920年的特別我的母校威敏斯特神學院,什麼是改革宗威敏斯特神學院的合一觀。威敏斯特神學院是1929年創校的,因為當時梅欽被普林斯頓神學院趕出來,後來他也開了這個信正或者正統長老會OPC1936年,那在這個威敏斯特神學院跟信正長老會的誕生這段時期,於1929跟1936年,改革宗可以說是基要派的領袖,而這個基要派除了改革宗還有什麼呢?
  • 《中國教會史》之 改革宗神學與華人教會歷史素描
    到了20年代初,長老宗、公理宗、改革宗這些宣教士或者他們所訓練出來的中國人領袖有很多很出名的,很有才幹的自由派的領袖,比方說誠靜怡(百度百科),他是北京的米市街公理宗的牧師,他曾經在1910年愛丁堡世界宣教大會上發表演講,他說我們要爬到橄欖山頂看一看耶穌基督對教會的異象,我們中國不是叫宗派基督教會,是叫中華基督教會,7分鐘的演講,讓很多人留下很深的印象。
  • 改革宗神學與華人教會歷史素描2中國教會史(錄音+文字)
    我們的改革宗與非改革宗的福音派大家庭的共識破裂了,現在新福音派的神學就邁進來壟斷了福音派。我們看這個時代的發展跟改革宗人士所扮演的角色。1970之後,福音派有不同的人士推動合一運動的精神,比方說趙天恩,他在1965年回到威斯敏斯特讀完他的道學學士,讀了神學碩士的休課階段。
  • 論改革宗神學的兼容主義(上)
    有關德意志觀念論的爭議許多華人改革宗人士自我標榜為「古典改革宗」,聲稱他們才是正統,而「新加爾文主義」則偏離了正統,不是真正的改革宗。他們的說法源自於一些活躍於網絡世界的華人改革宗意見領袖,而這些意見領袖的觀點通常是出自一些西方學者,特別是美國的歷史神學家。
  • 溫州改革宗浸信會恩約教會 簡介
    在此過程中,他禱告尋求神,並得到了妻子HOPE,KM改革宗浸信會恩典教會牧師李T牧師,和中國改革宗福音SXY約愛真校長的鼓勵與支持。接著,透過之前畢業生的恩約之家團契服侍平臺,他找到了JJH(已轉會)和YQ弟兄,將籌建新教會的異像與他們分享,結果一拍即合;之後,又有LX和XSS夫妻明確回復加入;緊接著,在2015年7月4日中午,他們6人相約於溫州銀泰的外婆家吃了第一次的「開始飯」,互相承諾兩件事:第一,不管發生什麼,都委身於這個要開始的新群體,即使人少,仍要堅持下去;
  • 專訪一改革宗教會牧者:改革宗在中國的發展、影響與爭議(下)
    而且最根本是這些改革宗神學家的著作開始流傳出去了,讓更多人關注改革宗了。之後,我們也慢慢接觸更多到現代主流的改革宗神學家和教會,比如解經家卡森、提姆凱勒牧師等。我們也越來越發現:原來改革宗不是最初我們理解的那樣,或者說世界主流的改革宗不是這樣的。的確大家都是在解讀加爾文,但解讀的重點和表達不一樣。
  • 改革宗神學中的盟約教義
    無論在神人合作的土壤(synergistic soil)裡生長的是什麼,都不可能結出任何健康的改革宗果實。但幾乎不言而喻,這種看法完全站不住腳。海珀本人後來也部分地收回了他的說法。所有關於路德宗和改革宗傳統之區別的解釋,最後都將歸結為一點:前者從人開始,後者從神開始。神並非因為人而存在,而是人因為神而存在,這是銘刻在改革宗神學殿堂入口處的原則。
  • 宗教改革與你_2020 宗教改革紀念日_下
    中華展望聖約學院HorizonCovenant@gmail.com你跟我面對神學、敬拜、教會治理的制度,可以做什麼呢?至少有兩條路:A、一方面可能上帝呼召一些弟兄,獻身傳講 神的話,做長老或者做牧師,或者做宣教士。B、另外一條路,就是神的呼召很多的基督徒,禱告支持那些獻身傳講上帝的話的人,不論是並肩作戰開拓新的教會,或者差遣支持一些其他的、新的改革宗的教會,我們可以做什麼?
  • 神學院傳道人:城市教會特點促教會需更有合作服事意識
    相比傳統的農村教會,新型城市教會的興起可以說給中國教會帶來了不一樣的發展空間,而且隨著城市化進程越來越快,城市教會未來的發展模式成為許多人關注的重要之一,如果與傳統教會相比的話,城市教會肯定他自身的特點,那麼未來這些城市教會如何更好地牧養城市中各種各樣的人群呢?
  • 【 知古鑑今】宗教改革運動 從東羅馬帝國亡至十六世紀宗教改革
    雖然他們未與教會領袖發生衝突,但是提倡個人直接與神交通,不需教會當作中保,間接瓦解了傳統教會的權力架構與宗教功能。其中最負盛名的是湯瑪肯培士Thomasa Kempis(約1380-1471),寫作《效法基督》為靈修經典名著;魏梭Wessel of Gansfort(1419-1489)是聖經學者,其著作影響馬丁路德頗深。
  • 系統神學_20_美國神學院介紹
    這個是Reformed(改革宗的)神學院:有Westminster(威斯敏斯特神學)、Covenant(聖約神學院)、Reformed(改革宗神學院);還有別的、還有比較小的、還有很多的;華人辦的有:International Theological Seminary(國際神學院)——張子華牧師跟唐崇懷牧師…唐崇懷博士辦的在洛杉磯的,也是這個Reformed(改革宗的)系統的。
  • 天主教,東正教,基督教,改革宗,聖公會,路德宗……暈了沒?
    第二部分相信耶穌基督是完全的神也是完全的人,用來對抗嗣子論、幻影說、神格唯一論。第三部分相信聖靈、教會、赦罪及復活,除了對抗神格唯一論外,也澄清諾斯底派靠知識得救的論點。)羅馬公教(即天主教)一路發展,各種問題層出,於是,宗教改革開始,1517年開始的宗教改革,統一稱為抗羅宗(即新教)抗羅宗(即新教)又分出很多個宗教,其中主流的三個是:路德宗,聖公會(後來發展成為英國國教),改革宗1517年以後:大概在500年前,出現了蘇西尼:倡導神格一位論(一位一體)大概在
  • 教會論與宣教學 第28課
    好了,現在的問題是:Westminster 威敏斯特神學院是白人的,在郊外的,是碩士、博士程度的,是改革宗的、長老會的。黑人的教會是浸信會的,獨立教會的、是靈恩派的、神召會的、是窮人的、是黑人的,在城市裡面的。這麼不同的兩種人,怎麼來一起辦一所學校呢?
  • 中國的西敏神學院:華北神學院與赫士校長的故事
    1920年代,新思潮新文化風起雲湧,教內有自由派神學的興起,教外則有共產主義的傳入,華北神學院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於山東滕縣建校誕生。 Watson Hayes,1857-1944)被視為當時全中國最優秀的神學教授,他的神學立場鮮明,屬於保守的基要主義思想,因為不滿山東基督教大學(齊魯大學)神學院內的行政、個人以及日趨自由派立場,帶著18位神學生退出,自立門戶,在山東本地的中國長老會領袖及信徒支持下,正式成立這所新神學院。
  • 教會的傳承與建立 解答
    我想我自己的宗派PCA的章程已經翻譯成中文了,那立約的條文呢,我確實手上沒有;其實不是很難的,就是說我們相信聖父、聖子、聖靈,在神面前我們蒙救贖、蒙基督的血救贖,在神面前立約,願意成為一個有敬拜、有教導真理的、傳福音的、彼此相愛,服侍的一個教會,願主憐憫我們,這樣一個立約的幾句話就夠了;問題:聖經有哪裡提到長老和牧師是弟兄呢?
  • 落腳在一個暫住的家——如何選擇北美神學院 (耶書侖)
    每個神學院都有它的宗派背景,或信仰背景,這其中包含了神學傳統和屬靈傳承。美國宗派林立,大多數宗派只要有能力都會建立自己的神學院,有天主教的神學院,改革宗的神學院,浸信會的神學院,衛理公會的神學院等等。很明顯,宗派神學院首要的目的是培養自己宗派的牧師。 在美國要做牧師,必須被按立;要被按立必須具道碩資格。而折騰人的是,宗派之間不一定互相承認牧師的按立。也就是說,天主教不會承認新教按立的牧師;改革宗的教會也不太會承認浸信會按立的牧師。所以,對美國本地的神學生來說,自己宗派認可的神學院(包括自己宗派的神學院或其他超宗派的神學院)是第一選擇。
  • 也談神學|從改革宗說起 06
    從過去我們已經學了教訓,那為什麼到現在翻版來了,說是新的改革宗神學。加個新字,其實不新,只是因為在這些年輕人身上是新的。這些年輕人從前都不讀書,現在讀了一點,馬上就覺得好像從前沒有看見過一樣。為著這個我們要感謝主,福音真理已經被人忘記了,很少再有福音真理像四千年輕弟兄姊妹那樣熱心,你也很少看見這樣的情形,這是主自己做的。但在另一方面,你要看見真理有另外一面,像是銅板的另一面。
  • 江蘇神學院舉辦成立20周年慶典暨感恩崇拜
    中國基督教協會駐會副會長單渭祥牧師代表中國基督教兩會致辭,他說,中國基督教神學院校已從改革開放初期的1所發展到了現在的22所,軟硬體和師生資源等方面都有極大改善。單牧師肯定了江蘇神學院在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推進神學思想建設、深化學校與教會和學校與地方的辦學合作、發揮教牧實踐基地和「善牧行動」的作用,以及促進教會與神學院之間的彼此了解與合作等方面的工作。
  • 太平洋路德教會神學院到底是一所怎樣的學校?
    位於加州伯克利的太平洋路德教會神學院是福音路德教會在美國(ELCA)的附屬學校,是神學研究學校聯盟(GTU)的會員之一 。太平洋路德教會神學院成立於1950年,1952年招收了第一批學生,是美國路德教會在美國的第一個成立的神學院。作為美國路德教會在每個的八個培訓教育機構之一的太平洋路德學院在1910年至1934年之間曾多次搬遷,最初坐落於俄勒岡州波特蘭市,然後在西雅圖,華盛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