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宗信仰與中國教會合一(1)_下

2021-03-02 歸正神學
改革宗信仰與中國教會合一(1)_下主講:林慈信牧師_校對:劉加立_文字:Lily姐妹

我在當時非常改革宗的趙天恩牧師、陳濟民博士、周永健博士,他們都在想中國神學研究院的意向,所以然後華福運動是1976年誕生的,中神1975年誕生的,所以在這種洛桑、中神、華福等等各種的意向,我們都燒得熱熱的,那種的福音運動的合一,在整個這個過程裡面我聽的回顧看到一件事情,就是我們的教會觀不強,所以,我們一窩蜂地有特會講員呼籲我們奉獻我們就奉獻了。我說過假如我們把1957年第一次美國東岸的學生夏令會到今天已經超過了50年了,假如我們把這56年所有的特會,舉手、決志、奉獻作傳道人的人數加起來的話,美國、加拿大的華人教會應該每個教會有10個20個傳道人才對,很明顯的事實不是這樣子,那除了上帝沒有呼召每一個人真的是要做傳道以外,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教會觀的不健全,所以,我們曾幾何時1970年代北美華人教會大部分都是那個時候開始誕生的,我們雖然是年輕人,但是,也重複了上一代的家長型的領導模式,所以,很自然的性格不合就會帶來教會的分裂,一間變兩間,兩間變四間等等,很少是兩三間再回來合併的,目前費城三一教會是很少有的一個例子,所以,我從年輕看到敬虔、復興、受苦帶來合一,但是,看到華人教會的合一是實用主義的形式所造成的缺乏的是教會論。

好了,到了我讀神學的那段時間1971到80年,我看到的合一的意向又是怎麼樣的呢?

首先,我們來看什麼是1920年的特別我的母校威敏斯特神學院,什麼是改革宗威敏斯特神學院的合一觀。威敏斯特神學院是1929年創校的,因為當時梅欽被普林斯頓神學院趕出來,後來他也開了這個信正或者正統長老會OPC1936年,那在這個威敏斯特神學院跟信正長老會的誕生這段時期,於1929跟1936年,改革宗可以說是基要派的領袖,而這個基要派除了改革宗還有什麼呢?當然,就是我們主內的親愛的時代論者,當然這個信正長老會在1936年同年就分裂了,分出來的篤信聖經長老會同時是加爾文主義也是時代論的。

我再說改革宗跟時代論在基要派運動,就是當自由派神學壟斷的美國教會的時候,改革宗跟時代論還有中間夾在中間的比方浸信會、宣道會等等,我們是戰友我們是一同打仗的。所以基要派在回應自由派神學的時候,有過一段合一合作的時期,當然也會隨著年日,因為很多人為的因素也有它的分裂。

我是1971年進入威敏斯特神學院的,當時我們的院長是克羅尼,中文的他的著作其中有《天命與你》和《揭開奧秘》。教我系統神學的年輕的老師是傅蘭姆或傅瑞姆,當然還有老的老師範泰爾當時還沒有退休。克羅尼的意向是聖經神學與系統神學的融合,不但如此,他以身作責,他怎麼看他這種是在改革宗的長老會裡面薰陶多年的,聖經神學學者,他怎麼看我們這些從阿米念、浸信會、獨立教會,剛才才在大專裡面信主或者認識了,我奉獻要讀神學,還沒有搞清楚一下改革宗神學就跑來威敏斯特了,克羅尼跟我們的教授們怎麼看我們呢?我從克羅尼院長和傅蘭姆老師所學到的是,他們是愛我們這些非改革宗傳統長大的,或者才信主不久的,我很多同學大學二年級才信主的,三年就已經進入威敏斯特神學院了,我親眼看著我的老師們怎麼來理解、鼓勵、幫助、提醒、教導我們這些非改革宗傳統進來的,而看到我們這些非改革宗傳統來的,又怎麼樣的逐步地掙扎、吸收、深化改革宗神學。當時,費城第十長老會,還不是屬於我們PCA的改革宗宗派的,但是,他每年有博愛斯James Montgomery Boice帶領的,有費城改革宗神學大會(Philadelphia Conference on Reformed Theology)每年我們可以聽到史鮑爾(R.C. Sproul)或者是巴刻或者其他的後來有弗格森(Sinclair Ferguson)的講道。他們都是按照一個主題整個周末排下來的。

博愛斯牧師的意向,就是,所有持守改革宗信仰的不分宗派不分教會,總要有一個匯點,有一個合一的一個地方,所以當時那種的大會,就是讓不同的信徒比方說第十長老會,還是留在當時的美國聯合長老會這個主流宗派裡面的,我們神學院不屬那個宗派的,但是不同的宗派可以有一個地方來表達我們的合一。

其實話說回來,我們真的要思想是什麼呢?你一直追回到加爾文,你知道加爾文在日內瓦所辦的神學院,他所教導的神學生,是在宗教改革時期最國際性的,因此在加爾文的時期他1564年去世的,他在生之年或者之後,不同國家的改革宗的年輕傳道人,英格蘭的清教徒公理宗、蘇格蘭的長老宗,荷蘭的改革宗、波蘭的、匈牙利的、義大利的、法國的等等,他們都會彼此欣賞有所溝通。所以,不論是多特大會或者威敏斯特大會,都不是一個國家的,威敏斯特是一個國家兩個部分的英格蘭和蘇格蘭。荷蘭的教會也請其他的英格蘭的牧師來參加會議的,我們可以說,假如比較路德宗、加爾文主義、英國的聖公會和重洗派,宗教改革的四個大傳統改革中是最國際性的。而且,加爾文曾經伸出手來跟馬丁路德的他旁邊的傳道人,有認真的對話,我們可不可以望著路德宗跟改革宗合一的方向走呢。那這個是改革宗真正的心態。當然,有些神學的立場是不容易妥協或者是改變的。但是,我們至少會朝著教會合一的這個方向去走。

我在學這種的充滿著對福音派的教會有一種合一的意向,當我讀神學的時候,同時在北美的華人的學生查經班,對我的看法是究竟你們這些神學生有什麼信息對我們華人可傳呢?自從1970年代初到今天四十年,我都為了這個問題而掙扎,究竟改革宗神學有什麼信息向華人可傳,我們自己是改革宗的,知道我們有信息可傳,但是,我們是不是同時可以再想一想我們主內的非改革宗的弟兄姐妹,他們心靈的深處是否有些的地方,我們是可以摸到的,就是我們的神學是可以摸到的,我可以說,我是找到一兩點的。

好,1976到1978年我寫我的神學碩士論文。當時,我看到當改革宗的不同的教會差派宣教士到中國。在19世紀下半的時候,他們是怎麼樣思想教會的合一的,1877年5月份在上海中國全國基督教宣教士大會召開了,其中一篇的演講是間 J.V.N Talmage這位宣教士的演講,他是美國荷蘭改革宗的宣教士,在廈門工作,他的講題是: 如何讓中國的基督教宗派減到最少的數目,而同時鼓勵本色教會的誕生,他見證了來自不同國家的改革宗、公理宗跟長老宗的宣教士,他們怎麼樣有一個共同的意向,就是在廈門地區他們要建立的是中華基督教會,而不是在中國的、福建的、廈門的、美國的、荷蘭的改革宗。或者中國的、福建的、廈門的、英格蘭的,或者蘇格蘭的長老會,那豈不是很荒謬嗎?所以他們放下他們祖國母會的會籍,把它們會籍都放在一個嶄新的廈門中華基督教會的區會。

Talmage宣教士說:我們若根據聖靈所給我們的光照而採取行動的話,聖靈會給我們更多的光照。1913年到22年Mott穆德先生在蘇格蘭愛丁堡宣教大會之後,在中國召開不同城市的大會,最後在1922年全國基督教大會召開了。那當然這個整個的NCC全國基督教大會,並不完全是福音派人士所帶領的,所以到了1926年有些地福音派的宗派就離開了。但是,到了我們1976年華福中心成立,然後,又有後來的好幾次洛桑大會,所激發的華人的各種的運動。

我們總要追溯到1877、1890、1907、1922,就是說這樣會合一是多年來的,100幾十年的意向。我非常的受到鼓勵講這篇教會合一的是,一個改革宗的宣教士1877年5月在中國上海,我想了好久,為什麼改革宗的宣教士當時可以那麼地推動宗派與宗派之間的合併與合一呢?我下了這個結論,各位請不要說我老王賣瓜或者賣花贊花香。我們改革宗是要要求牧師有信條方面的認同的,就是要籤名的。因為我們知道,我們信的信仰告白、教會治理制度、聖禮觀、管教懲戒的方法等等。都有我們的我們都很清楚的把一些文獻。因此,當我們籤了這些之後,我們就應該好向Talmage牧師是這樣子。我們問:我旁邊的與我並肩作戰的是誰?那19、20世紀的當然就是衛理公會、浸信會、公理宗。那我們在哪些方面是可以合作的呢?不錯,我們大概不可能長老會跟浸信會一起開拓同一間教會,不過也不是沒有的,在潮州人的圈子裡面的確有這種的突破。假如不能在開拓教會那裡完全合併,至少在其他方面可以不斷地尋求合作的範圍的。

未經同意,請勿擅自在其它網站或平臺轉載和刊登課程的逐字稿;課程的逐字稿的版權歸「中華展望」,禁止複印出版等商業用途。中華展望聖約學院HorizonCovenant@gmail.com

我再說,當我們的信仰我們的神學教會制度是很非常清晰的時候,我們認同了採納了與此同時應該同時問,誰是我們在聖經的默示、無誤之下,誰是我們的同路人?而我們怎麼樣的與他們合作?

1980我搬到紐約市,給我帶來了很大的衝擊是跨越文化的挑戰,靈恩派的衝擊等等,就是說,假如我當時1980年代,不懂得怎麼樣跟那些受過靈恩派影響的基督徒講話的話呢,我在紐約市肯定是很少朋友的,當時,紐約基督徒很多都是黑人西班牙語的後裔。他們中間很多是靈恩派的,假如我不懂得跟他們講話的話,我肯定很少基督徒朋友。這個當時的80年代的事讓我一個給我一個非常很重要的衝擊。當時,我也在觀看我自己的宗派,在費城黑人區怎麼樣的開始一些的工作,簡單的說,我看著我一位師兄William krispin怎麼樣的與那些黑人的浸信會、獨立教會、靈恩派彼此相愛一起禱告,建立一些共同的事工,最後建立一個白人的改革宗的郊外的高等教育的改革宗的神學院和黑人的浸信會的靈恩派的小學、中學程度的教會。牧師們聯手辦了一所黑人區的神學訓練中心。

1993年我搬到芝加哥的時候,中國事工又帶來新的合一的挑戰。因為,當時1989年之後,俄羅斯有至少900個美國的宣教團體,在俄羅斯工作多麼多的浪費、重複。讓那些翻譯為外國牧師翻譯的牧師坐垮了,中國又如何呢?1989到今天已經20多年了,中國今天又如何呢?

最後我們怎麼樣實踐合一呢?我們怎麼樣實踐合一呢?第一,我們怎麼開拓新的改革宗教會,這方面我有其他的講座,一個健全的教會好幾次的講座都是講開拓教會的。我這裡要補充的一點是,當然,我們會很理想的想一個純粹傳福音,而開拓的新的改革宗教會,事實上在很多地方是如此的。但是,也有很多情況開拓新的改革宗教會,是有很多很多很複雜的人為因素,在那個開拓教會那一位傳道人或一小桌的信徒們,他們與已存的教會的複雜的關係怎麼集出一個空間開一個改革宗的教會。總的來說,我們是不是可以眾人以為美的事都儘量去做,儘可能排除正面的衝突,儘可能排除與已存的教會,就是我們以前所屬於的教會,排除與他們的隔閡對立。

第二,一所現存的教會怎麼轉型成為改革宗。這方面我也就是在一個健全的教會裡面也講了很多了,基本上我們是不是願意好好的謙卑的禱告一段時期才轉型,而不是掛著我是比方說林慈信的學生,我在這裡順便提一提,差不多所有自稱林慈信學生的你都不用相信他們,除非他說清楚他學到什麼東西,以一個柔和謙卑的態度講清楚他學的功課。不然的話,我是林慈信的學生的這話是一錢不值的。林慈信不存在,有一天中國,事實上教會繼續的前進,上帝大可以用其他的人。

最後如何對待非改革宗教會。我前面講了這麼多很明顯的就是說,彼此的尊重、欣賞、彼此的幫助、相愛,至少彼此的代禱。加爾文是有國際性、超宗派意向的改革家。清教徒運動是聖公會、長老宗、公理宗、浸信會、獨立教會。所謂靈恩派,也一少桌的教會。這麼多不同的宗派傳統的一個合而為一的一種共同的敬虔的運動。今天我們可以有這種的胸懷嗎?教會合一是主耶穌基督向父的禱告,所以,主耶穌基督肯定不喜悅我們的紛爭,特別是因為人的血氣造成的紛爭。所以願我們在未來的日子,儘量的不憑血氣行事,別人怎麼看我們,我們不能改變他們不能控制他們,但是,我們憑良心是否可以比較君子、比較高姿態,英文是take the high road,而不是說不顧任何,不論什麼代價造成什麼傷害,總是要把改革宗的旗幟插下來,乃是說,我們旁邊還有主內的我們敬愛的非改革宗的,但是篤信聖經的弟兄姐妹、傳道人、教會、神學院。

求主神給我們在這條路上在真理合一,我們持守自己的信念,但是,在廣大的真的相信聖經這個大家庭裡面,豎立美好的見證。在我們的宗派早期,我注意到一件事情,在美國很多聯合性的福音派的機構,都有我們的領袖們在那裡,比方說,80年代90年代的美國全國的福音派協會NAE的那個會長,是我們的改革宗的,不是我們宗派,改革宗的日內瓦大學的校長。很美的事情,我們去參加那些聯合性的運動,就是我們貢獻我們的人才在大家庭裡面。

我們一起禱告:主耶穌基督感謝你,你復活升天,你建立地上的教會。你也為地上的教會禱告,讓我們在真道上合一。同時,彼此相愛,求主聖靈大大的動工,讓我們自稱是改革宗的,在真理的持守和合一與彼此相愛方面都有成長。求主光照我們。看到我們要在什麼地方放下我們的血氣?讓聖靈來做工、來改變、來拆毀再重建,前面的困難是很多的,不論是在小小的教會或者地方上、網絡上、不同教會之間,還有我們在用我們的筆在網上寫文章的時候,都求主你憐憫,讓我們的話都是像用鹽調和一樣,也求主給我們看到眾人以為美的事都儘量去做,同時不妥協,我們在你真道上的認識,求主給我們知道什麼時候是應該快快的說,還是慢慢的說,快快的聽,求主幫助我們有屬天的智慧,讓你自己的教會在這片廣大的大地建立的成熟、建立的美、建立的蒙你悅納。奉主耶穌你的名而求,阿們。

點擊下方↓↓↓文字目錄即可閱讀全文  

釋經學方法 1 上

釋經學方法 1 中

釋經學方法 1 下

釋經學方法 2 上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

 歸正神學 Reformed-Theology

       (長按上圖,可迅速關注)

     感謝您支持網絡平臺事工!

     

提示:林慈信牧師同意,加立弟兄校對,Lily姐妹文字整理,並由微信公眾號平臺:歸正神學(Reformed-Theology)發布。感謝CCNTV的錄製。

根據2020年9月18日林牧師在約翰慕理《羅馬書注釋》Zoom房間的報告:逐字稿文字只限於個人和教會私下學習交流,目的是造就教會和教會負責帶領、講道的同工們;未經同意,請勿擅自在其它網站或平臺轉載和刊登課程的逐字稿;課程的逐字稿和圖片的版權歸「中華展望」,禁止複印出版等商業用途。

      當文字和錄音不符時,以錄音為準。願上帝賜福文字編輯和校對的肢體來雅正!若是有修改的地方,請聯繫平臺或是使用郵件方式。

中華展望聖約學院HorizonCovenant@gmail.com

相關焦點

  • 《中國教會史》之 改革宗神學與華人教會歷史素描
    、改革宗信仰好像很陌生呢,我們先來看看他的歷史的背景。,不是公理宗的,是共同的中華基督教會,這裡給我們看到,早期的長老會,改革宗的宣教士,神學有兩派,但是,為了中國本色教會的誕生是有過一番努力的。,比如說福州興化廈門等等,語言的緣故,或者又受到華人從中國來的復興講員的影響,所以早晚都會出現一種有改革宗背景,由華人自己管理,受到華人復興傳統影響的華人教會,這個是印尼的情況。
  • 改革宗神學與華人教會歷史素描2中國教會史(錄音+文字)
    16-17歲曾經迷過馬克思主義的,這種護教型的巡迴的講道在傳播改革宗信仰。我們的改革宗與非改革宗的福音派大家庭的共識破裂了,現在新福音派的神學就邁進來壟斷了福音派。我們看這個時代的發展跟改革宗人士所扮演的角色。1970之後,福音派有不同的人士推動合一運動的精神,比方說趙天恩,他在1965年回到威斯敏斯特讀完他的道學學士,讀了神學碩士的休課階段。
  • 專訪一改革宗教會牧者:改革宗在中國的發展、影響與爭議(下)
    第一就是剛才說過的,基督教本身就具有排他性,我們相信改革宗是最靠近聖經的,無論是加爾文還是馬丁路德表達信仰時都是這樣表達的,其實這是最原始和正常的,今天我們的表達其實是有點稀釋了,但我們好像忘記了之前最原始的樣子了,好像現在柔和才是正常的。第二個,早期中國家庭教會接觸的改革宗思想是整個改革宗思想中比較保守的,比如來自北美的一些改革宗神學思想家著作的翻譯書籍等。
  • 「改革宗天主教」
    參考文章:基督教前四次大公會議內容總結(值得收藏)若你非要稱呼那從基督與使徒傳下來的教會為「天主教會」,那麼,我樂意稱自己是「改革宗天主教徒」;若你硬要說嬰兒洗禮(Paedobaptism)是——何奇偉,2020.6.15改革宗(Reformed)信仰奠基人韋米格裡(Peter Martyr Vermigli)牧師說,「我們並不發明創新
  • 溫州改革宗浸信會恩約教會 簡介
    在此過程中,他禱告尋求神,並得到了妻子HOPE,KM改革宗浸信會恩典教會牧師李T牧師,和中國改革宗福音SXY約愛真校長的鼓勵與支持。轉眼間到了2016年的七月,上帝護理的恩典使我們經過一年時間的籌備,對於基督福音認識的籌備,對於委身教會認識的籌備,對於我們的1689信條認識的籌備,對於弟兄姊妹間學習互相關愛和彼此接納的籌備,對於外出街頭傳揚福音不斷操練的預備等;2016年七月的第三周主日,在督理牧者約愛真和Mark的幫助下,借著給幾位弟兄姊妹施浸禮之後,我們一行
  • 長老會體制與改革宗體制的區別
    1. 教會認信的信條長老會(P)一般認信的是威敏斯特準則(威敏斯特信條、威敏斯特小要理、大要理),這套信條準則是17世紀中期才開始實施的,在此之前,他們使用的是《三十九條信綱》。改革宗(R)一般認信的是三項聯合信條(海德堡要理問答1563,比利時信條1561,多特信經1619)。
  • 長老會與改革宗體制的區別
    改革宗(改革宗=Reformed ,以下簡稱R)一般是指在歐洲大陸,如德國、法國、瑞士、荷蘭、比利時、匈牙利等地區發展的加爾文主義。這兩個傳統的神學教義與教會治理等各方面都是十分相似,如同孿生姐妹一般。我在這裡不是做出什麼優劣之分的結論,只是簡略介紹兩個傳統的不同之處,沒有優劣之分。
  • 改革宗的釋經學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雖有聯結的表達,當客體和主體就被孤立化了,接下來我介紹一個新的框架:改革宗的釋經學。 改革宗的釋經學在前面的基礎上做了一個平衡性調整,把聖經(客體)換成聖經文本(簡化易懂),讀經者(主體)分成兩個部分:一個是個人的閱讀,一個是群體的釋經者(指教會)。這樣就構成一個三視角的方法論,可以很好地平衡詮釋的整全性。
  • 論改革宗神學的兼容主義(上)
    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幫助讀者重新認識改革宗的本質——不論讀者對改革宗這面旗幟持什麼觀感,或是否在改革宗陣營之內。  改革宗愛吵架。華人改革宗特別愛吵架,不只喜歡跟圈外的人吵,在圈內也會爭論誰才是真正的改革宗。在這裡首先要釐清一個改革宗內部的爭議。 1.
  • 改革宗神學院_招生入學
    、傳道及教會領袖信仰本學院持守全球改革宗教會的信條,其中包括使徒信經、海德堡要理問答(1563)、韋斯敏斯德信條以及韋斯敏斯德大小要理問答(1643-1648)學院特色·        改革宗信仰·        豐富的聖經課程·        師生互動性高的小班制教學
  • 學習教會歷史有感(我的反思)
    我會在文章的後面將這一課的內容貼上,希望每一位基督徒都好好閱讀和思想,也希望大家能夠和我一樣從中獲益。反思自己在這條歸正和服事主的道路上所做所行的,發現自己也在無形之中受到了課程中所說的那些負面的影響……甚至導致別人對我以及我們教會的印象是「言論極端、觀點偏激、攻擊性排他性很強……」雖然事實並非如此!
  • 宗教改革與你_2020 宗教改革紀念日_下
    今天我們特別是初步接觸到改革宗信仰的弟兄姐妹呢,往往呢會對神學一方面提出很多的疑問,明白之後呢會感覺到很興奮,因為加爾文實在是在過去2000年的歷史上,一個絕頂的天才,他的思想非常的精闢,神又讓他有法律上的訓練,還有古文、拉丁文、希臘文等等的訓練,所以初步接觸改革宗的弟兄姐妹,往往會看到這個理性非常的嚴謹的系統呢,會非常的興奮。
  • 將人的心意奪回:改革宗護教學_音頻目錄
    可能弟兄姐妹以前上過不同種類的護教的課程啊,有的是在教會舉辦的,有的是我們以前開過的。這個星期呢我們今天晚上第一晚,大概最多是明晚,會很快的走過一些我們以前講過的一些的題目,好教我們在這個整個課程的下半或者是三分之二呢,會講一些以前沒有講過的內容。以前沒有講過的內容呢,主要就是我們這本課本的第五部分。現在來介紹一下這份的材料。
  • 基督信仰中國化的聖經基礎
    「基督教中國化」是近日叫得最響的口號,但在教會的一些牧者、長執及信徒中間仍有不少疑慮,甚至引起教會及社會分裂的意見。因為對不少信徒來說,中國化目的是否將基督信仰核心扭曲、改變信仰、教義甚至修改聖經?但是對於社會中的非信徒大眾來說,亦有人以為中國化的目的,是否使中國人更容易接受基督教信仰?是否幫助基督教的傳播?
  • 聖教信仰神學研究——文章合輯
    聖教會相信新舊約聖經連貫、統一、一致;聖教會信仰中,改革宗聖約神學(Covenant theology)相信只有一個恩典之約(Covenant of Grace),參考《威斯敏斯特信條》7章5—6段;聖教會認定「時代論」為錯謬理論。
  • 改革宗神學中的盟約教義
    校/誠之 一、盟約教義史略 1、盟約思想與改革宗神學 當前的普遍共識是,盟約教義是改革宗特有的教義。聖約次序也與巴爾一樣,即:1)在樂園中;2)與亞伯拉罕;3)在西奈;4)與大衛;5)與被擄的以色列;6)新盟約。 二、改革宗神學的基本原則 那麼,該如何解釋盟約觀念從一開始就在改革宗神學中佔有如此顯著位置呢?在改革宗神學的起點上,一定有什麼東西使它感覺到自己被盟約觀念所吸引。有人可能會說,這個問題純屬多餘。
  • 「回到聖經」——就教會的改革訪談多馬長老
    文 / 本刊編輯部      編者按:多馬長老是國內一間改革宗浸信會的教導長老,也是一位宗教改革歷史的研究者。在訪談中,多馬長老分享了他對自身所經歷的教會建立、建制、改革的反思,以及對「回到聖經」這一原則的理解與教牧實踐。
  • 救贖主教會將與改革宗神學院合作 裝備新一代城市教會領袖
    福音派牧師提姆凱勒所帶領的救贖主長老教會與一個保守派的聖經學院合作,在紐約建立了一所新的神學院。這間神學院的建立是為了裝備世界範圍內的教會領袖。救贖主長老教會是提姆凱勒牧師在紐約建立的,9月份剛剛度過其教會建立25周年季。救贖主教會與改革宗神學院聯手在紐約提供一個校園,新的神學院的課程將會在明年推出。
  • 見證 培根的見證:論宗教(教會)的合一
    轉自:基督徒生活網宗教作為人類社會的主要紐帶,只有在其內部包含著真正的合一時,才是一件愉快的事。在宗教問題上的分爭和分裂是罪惡,這點異教徒是不知道的。因為異教徒的宗教是由崇拜禮式和儀式,而不是恆定信仰組成的。因為您從他們的教會主要牧者和長老們(竟然)是詩人(就)可以想像出他們(持)的是什麼樣的信仰了。   但真實的上帝是有這樣的性格的:即--祂是個忌邪的上帝;因此,祂的崇拜和宗教,是不會容忍大雜燴和搭檔的。
  • 2017第1季度學課講解:9聖靈與教會
    (弗4:3)在不需向不可妥協的原則妥協之前提下,我們當盡一切所能,尋求信徒團契的合一。5、合一的品質西3:12-14。保羅說我們既然已經是神所揀選的特殊子民,我們應當彼此包容,彼此饒恕,心存愛心。因為愛心是聯絡全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