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譯Zodiac密碼的數學家講述解碼背後的故事

2021-02-15 QE量子立學

51年前美國有一樁連環殺手案,兇手犯下累累血案之後,向警方和媒體發送了隱含自己真實身份的密碼。這就是大名鼎鼎的Zodiac Killer,又稱黃道十二宮殺手。事情過去多年,這一難題仍沒有人能夠解決。而澳洲數學家Sam Blake在2020年疫情封鎖期間,與另外兩位算法專家通過網絡興趣小組,共同破解了這個號稱無人可解的密碼。美國FBI公開認可了密碼破解的工作,也重新啟動案件調查。

如果對Zodiac Code感興趣,請查看網絡上的多篇報導文章。

ABC新聞:

https://www.abc.net.au/news/2020-12-12/zodiac-killer-code-cracked-by-australian-mathematician/12977342

BBC新聞:

https://www.bbc.com/news/world-us-canada-55285805

紐約時報:

https://www.nytimes.com/2020/12/11/us/zodiac-killer-code-broken.html

讓我們來認識一下破解Zodiac密碼的核心人物:澳洲數學家山姆·布雷克(Sam Blake),他在應用數學,計算機科學,密碼學,數據模型與分析等領域有著非常豐富的研究經驗,特別是研究新型數學模型與算法在現實世界的應用方面。他在獲得莫那什大學數學博士學位之後,深入參與了多項研究項目。

量子教育特邀算法數學家Sam做客量子教育公益講座,為大家解密其中的奧妙!

🪡全英文講座,歡迎對算法學、數學以及對神秘未知世界充滿興趣的同學朋友們(建議9年級以上)踴躍報名參加!

時間:1月17日周日晚7-8點(墨爾本夏令時)

報名連結https://www.trybooking.com/BOAXL

特別介紹

Dr.Sam將在2021年執掌量子教育VCE算法班,相信Sam會為同學們帶來很多創新和前沿的Idea,點燃同學們學習的熱情❤️

相關焦點

  • 數學家專克保密制度:關於破譯德國恩格瑪密碼機的一些小故事
    最近在看西蒙·辛格寫的《密碼故事》,書挺不錯的,作者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紹了歷史上大量的密碼。而目前為止,作者著墨最多的,還是二戰中德軍的傳奇密碼機——恩格瑪(Enigma)。不過之前看過另外一本專門講述恩格瑪的書《密碼傳奇》,所以這本書並未帶給我太多的驚喜,只是將一些以前不怎麼清楚的技術細節理順了。
  • 講述電影《模仿遊戲》:男子用一生研究破譯密碼機器,最後卻自殺
    大家好,我是文文,今天給大家講述一部戰爭影片《模仿遊戲》今天要說的這部電影屬於人物傳記類型電影,它講述的正是這位發明者的一生。圖靈從小就是一個特殊的孩子,他性格內向,沉默寡言,因此常常會受到別人的欺負,而圖靈在受到欺負的時候並沒有表現出像其他孩子那樣恐懼和服從,而是默默地承受著。
  • 【活動設計】《破譯情緒密碼》
    可以說,情緒就像是住在我們大腦裡的特工,不斷地為我們收集、傳遞著各種訊息,只是這些訊息通常都是加密的,不那麼容易被我們直觀地讀懂,這便需要我們做個有心人,對情緒密碼進行破譯,這樣才能更好地了解我們的情緒,接納情緒、發揮情緒的力量,不斷地促進劑生命的進步與成長。那麼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做情緒密碼的破譯員,一起破譯情緒密碼。
  • 4個終於被破譯的世界級密碼
    它被認為是在 18 世紀下半葉出現在德國的,其創造者是一個類似共濟會的秘密組織,因此這份密碼被認為含有關於思想史與秘密組織的重要信息。但在南加州大學的計算機專家凱文•奈特(Kevin Knight)的幫助下,這個密碼被成功破譯。凱文•奈特是破譯小組中的一員,他本是一位計算機翻譯方面的行家,但是這次破譯密碼意外地用上了他的專長。
  • 她兩度破譯「白宮密碼」,獲 771 萬獎金
    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國在加密解密技術方面幾乎是空白一片,然而短短十幾年後,中國在密碼領域發展飛快,這巨大的轉變背後源自於一個叫做「王小雲」的女人。本科畢業後,王小雲在山東大學完成碩博連讀,師承著名數學家潘承洞院士,主要研究方向為「解析數學」。1993年,王小雲研究生畢業後留校任教。
  • 遺傳密碼的破譯史
    ,並證實了密碼子的簡併性→⑧通過特定的三核苷酸能促進特定的氨醯-tRNA與核糖體結合的重大發現而破譯了61種編碼胺基酸的密碼子→⑨通過對琥珀和赭石突變的回覆突變實驗,破譯了UAG和UAA這兩個終止密碼→⑩通過已經破譯的63種遺傳密碼發現了遺傳密碼的規律,間接證明了UGA是第三個終止密碼子,稱為蛋白石密碼子。
  • 多位數學家稱中獎號能破譯 彩票專家反駁:無規律
    近年來,不斷有人聲稱可以預測或測算出開獎號碼,例如:巴西一名數學家就稱,根據大數定律,人們可預測彩票中獎號碼。美國和加拿大也有一些數學和統計學的天才,都曾經號稱能夠破譯「中獎密碼」。  破譯彩票中獎密碼是永恆的話題  彩票獎號到底可不可以測算?這似乎已經是彩市上一個永恆的話題。雖然大多數人不會相信,但近年來總是有人聲稱自己能夠破譯彩票的中獎密碼。  去年,巴西就有一名數學家稱,根據大數定律,人們可預測彩票中獎號碼。
  • 遺傳密碼的破譯
    破譯遺傳密碼實際上就是要找到基因中DNA的鹼基順序與其編碼的蛋白質胺基酸順序的對應關係:幾個鹼基決定一個胺基酸?哪幾個鹼基決定哪種胺基酸?要判斷哪個三聯體密碼決定哪種胺基酸,首先需要一種人工合成RNA的方法和一個能夠在體外合成蛋白質的實驗系統,這樣,在試管中加入已知序列的RNA,再通過分析新合成的蛋白質產物的胺基酸排列順序就可以推斷密碼子和胺基酸的對應關係。
  • 寶媽趁此破譯了美國高難度密碼,獲百萬獎勵
    有這樣一位厲害的寶媽,她月子裡無聊,便去破解密碼了!坐月子太無聊?寶媽趁此破譯了美國高難度密碼,獲百萬獎勵王小雲從小就比較聰明,對數學尤為感興趣,高考成績很是優異,因為不想去外省,所以她選擇了山東大學的數學系,她的數學老師是非常著名的數學家潘承洞,王小雲也是潘承洞的第一位女學生。
  • 從果粉眼裡的破譯明星池步洲談談常凱申手下的密碼破譯
    順便說一句,羅切福特所在的夏威夷密碼站,只是開戰之前和初期美國海軍多個密碼破譯機構中貢獻最大的一個,並非唯一的一個。右邊第三個是霍實子。霍實子還可以算是徐錦江的師兄,曾經向關山月學過畫。密碼破譯,大概只有在果粉才是一個人的事情。
  • 黃道十二宮殺手密碼51年後被破解,來自兩位程式設計師與數學家合作
    △黃道十二宮殺手素描相而他所留下的密碼,最近才被幾位程式設計師和數學家破解。在1968年和1969年,這個連環變態殺手,在美國加州南部殺死了至少5人,聲稱自己手上有37條人命。該密碼被稱為Z-340,或簡稱為340,一直未曾有人成功破解。直到最近,美國的軟體開發人員David Oranchak,澳大利亞的數學家Sam Blake和比利時的程式設計師Jarl Van Eycke終於成功解決了這一難題。
  • 黃道十二宮殺手密碼51年後被破解,來自兩位程式設計師與數學家通力合作
    而他所留下的密碼,最近才被幾位程式設計師和數學家破解。在1968年和1969年,這個連環變態殺手,在美國加州南部殺死了至少5人,聲稱自己手上有37條人命。作案的同時,他寄送了很多封以「挑釁」為主的信件給媒體,這些信件中包含著一些未公開的細節以及犯罪證據,甚至在其中署名。
  • 至今仍未被破譯的五個世界級密碼
    儘管數學、語言學和計算機科學發展到現在已經相當強大了,但是仍然有一些千奇百怪的密碼難題至今仍未破解。果殼網精選了五個懸而未解的密碼難題,無論你破譯了其中的哪一個,你都能在密碼學界享有至高的榮譽。
  • 「書評」生死訊息:密碼背後的數字
    如果有人想破譯它們並得到本意,就必須把字母表上的第4 個字母給換掉,那麼 A 對應的就是 D,其他字母也類似。」在凱撒生活的那個時代,字母表裡沒有字母J、U 和 W。但我們仍使用現代字母表來解釋,因為我們更熟悉它。
  • 知無涯者:關於數學和數學家的電影
    中文譯名:死亡密碼英文名稱:π別名:3.14159265358(USA)發行時間:1998年科幻驚慄手法描寫一名天才數學家觸目驚心的經歷。才華蓋世的數學家馬斯在過去十年來,發現股票市場在混亂波動背後原來由一套數學模式操控,於是致力研究尋出該數學模式。
  •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改變上千萬人類命運的數學家——計算機之父
    圖靈獎盃 二、圖靈破譯密碼的故事 英國數學家圖靈出生於一個富 有家庭,1935年在劍橋大學獲博士學位後去美國的普林斯頓,他的研究工作為設計理想的通用計算機提供了理論基礎
  • 密碼編制與破譯技術
    殺手聯盟此前曾介紹過至今仍未被破譯的世界級密碼(關注[殺手聯盟]回復[0608]即可查看),此篇內容我們將初步介紹密碼的編制與破譯(部分資料來自偉大的百度密碼吧)。如要解碼,收件人只需將羊皮紙再次纏繞在相同直徑的棍棒上,就可讀出信件的內容。
  • 【科技】至今仍未被破譯的五個世界級密碼
    這裡我們精選了五個懸而未解的密碼難題,如果你有幸破譯了其中的任何一個,你都能在密碼學界享有至高的榮譽。十二宮殺手密碼  1969 年 7 月 31 日,三家報社各自收到了一封密文的三分之一,密文的作者就是大名鼎鼎的十二宮殺手。十二宮殺手要求這三家報社把密文發表在報紙上,否則他將在當周周末再次殺人。三家報社只好照做。
  • 《藝術的歷史:名畫背後的世界史》:破譯名畫背後的「摩斯密碼」
    不僅文字可以記錄歷史,其實在一幅幅名畫的背後,也組成了一個蔚為壯觀的世界史。蔣勳先生在《寫給大家的西方美術史》中曾寫到過這樣一句話:「美是人類一路走來艱難的記憶」,這種美在很多時候就是體現在藝術上的,藝術背後的那些記憶,有艱難困苦,有矛盾和割裂,也有走向和諧統一的時候。藝術,也是歷史的一種載體,也是人類發展軌跡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