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來臨,不僅流感襲來,各地新冠疫情也有抬頭趨勢。對於普通大眾來說,佩戴口罩是最為簡單而有效的自我保護措施。除了傳統的醫用防護口罩和外科口罩,不少朋友為了追求更高的防護級別,非N95不買。
但是市面上大家能買到的N95口罩樣式繁多,有的帶呼吸閥(俗稱「豬鼻子」),有的標註的是KN95。雖然都叫做N95,但是它們的卻別真不小,嚴格來說有的口罩卻並不適合疫情風險地區佩戴。這次,張醫生就幫大家說明一下這些「N95口罩」究竟有什麼不同?
一、帶呼吸閥的口罩更「高級」?
錯!
無論是流感還是新冠疫情期間,帶呼吸閥的口罩是不建議甚至不應該佩戴的。
所謂呼吸閥,是為了減少佩戴者呼吸阻力所設計的,也就是吸氣時關閉,隔離外界,呼氣時打開,幫助呼吸。防護級別越高的口罩,空氣濾過的阻力越大,呼吸的費力程度也就隨之提高。對於兒童、老人或呼吸功能欠佳者,長時間佩戴口罩會加重缺氧。因此,呼吸閥口罩應運而生。
但是,這種設計的初衷是應用於空氣汙染,並非各種病原微生物疫情的防護。因為疫情期間,每個人都可能是病毒或其他病原體的攜帶者,佩戴呼吸閥口罩雖然可以防止外界病原體吸入,但是佩戴者卻可以暢通無阻的播散自己的病原體。也就是所謂的「保護自己,不保護他人」,對疫情的防控存在極大的隱患。
二、N95和KN95一樣嗎?
所謂N95和KN95,防護水平是一樣的,只不過屬於不同國家的生產標準。
N95符合美國NIOSH認證,而KN95口罩符合中國GB2626-2006標準。兩種口罩對於非油性顆粒物的防護效率都不小於95%。對於普通民眾的自我防護,兩種口罩都可以選擇。
三、同是N95區別也很大!
KN95、N95口罩也存在醫用和非醫用的區別。
就拿非醫用KN95來說,它的生產標準為GB2626-2006,即防塵口罩標準,也就是工業防護的意思。若要滿足醫用,則要符合GB19083-2010標準。
那醫用和非醫用有什麼區別?
它們都能達到95%的過濾性,但是醫用標準多一種「表面抗溼性」,也就是能夠防護體液噴濺。因為醫護人員有可能接觸到患者的體液、痰液和血液。總的來說,我們能買到的KN95口罩多符合GB2626-2006,對於普通人的日常防護已經綽綽有餘,醫護人員則必須使用符合GB19083-2010標準的醫用口罩。
我是心血管內科張醫生,如果喜歡我的科普文章,就請點讚吧!還可以轉發把這篇文章分享給身邊有需要的朋友哦!關注我還可以看到更多關於心臟病的健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