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阜陽市經濟運行成績單公布!主要指標增速快於全省

2020-12-27 阜陽發布

2019年,面對風險挑戰並存的複雜經濟環境,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市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積極踐行新發展理念,搶抓長三角一體化戰略機遇,聚力聚焦重點任務,全力推進高質量發展,全市經濟運行繼續保持總量穩中有升、增速持續領先的良好態勢,主要預期目標較好實現。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生產總值2705.0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9.0%,增幅高於全省1.5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50.4億元,增長3.5%,快於全省0.3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1033.2億元,增長10.3%,快於全省2.3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1321.3億元,增長9.6%,快於全省1.9個百分點。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13.0:38.2:48.8。 

一、主要指標增速快於全省,位次靠前

2019年,全市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9.0%,高於全省1.5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4%,高於全省3.1個百分點,居全省第4位;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3.9%,高於全省4.7個百分點,居全省第3位;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30.9%,高於全省19.2個百分點,居全省第3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4%,高於全省1.8個百分點,居全省第2位;財政收入增長8.5%,高於全省2.0個百分點,居全省第4位;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餘額增長20.9%,高於全省6.8個百分點,居全省第2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9%,高於全省0.8個百分點,居全省首位;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6%,高於全省0.5個百分點,居全省第3位。

二、農業生產形勢較好,糧食再獲豐收

全年糧食總產量524.2萬噸,比上年增長2.1%,產量穩居全省首位,實現「十六連豐」。其中,夏糧產量318.2萬噸,增長3.0%;秋糧產量206.0萬噸,增長0.7%。種植結構進一步優化,糧食播種面積同比下降0.3%,蔬菜及食用菌種植面積增長5.2%。全年主要肉類總產量54.9萬噸,下降2.6%;水產品產量10.7萬噸,增長3.0%;禽蛋17.5萬噸,增長6.9%。

三、工業生產保持較快增長,新興產業加速成長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0.4%,高於全省3.1個百分點,居全省第4位。分經濟類型看,國有企業增加值增長8.1%,股份制企業增長10.4%,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增長16.9%。分三大門類看,採礦業增加值增長10.7%,製造業增長10.3%,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11.3%。從新興產業看,全年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5.2%,高於全省1.5個百分點,高於全市規上工業4.8個百分點;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增長19.5%,高於全省4.7個百分點,高於規上工業9.1個百分點,累計對規上工業產值增長貢獻率達59.0%。

四、服務業較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增勢較好

全年實現服務業增加值1321.3億元,比上年增長9.6%,總量佔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為48.8%,增幅快於全市生產總值0.6個百分點。其中,金融業增加值增長10.5%,房地產業增長7.9%,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等營利性服務業增長16.1%。

五、固定資產投資穩步提升,房地產投資市場穩定

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3.9%,高於全省4.7個百分點,居全省第3位。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下降33.8%;第二產業投資增長3.4%,其中製造業投資增長7.1%;第三產業投資增長18.9%。民間投資增長24.8%,高於全省14.6個百分點,居全省首位

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772.1億元,增長30.9%,增幅高於全省19.2個百分點,居全省第3位。商品房銷售面積1144.0萬平方米,增長9.3%;商品房銷售額761.0億元,增長11.1%。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積41.9萬平方米,下降3.4%。

六、市場銷售穩快增長,進出口規模繼續提升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82.0億元,增長12.4%,增幅高於全省1.8個百分點,居全省第2位。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922.7億元,增長12.4%;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59.3億元,增長12.9%。消費升級類商品持續較快增長,限額以上商品零售類值中,建築及裝潢材料類、文化辦公用品類、五金電料類和體育娛樂用品類分別增長20.9%、12.0%、32.3%和10.3%。

全年進出口總額15.7億美元,增長14.2%,增幅高於全省4.9個百分點。其中,出口13.3億美元,增長11.6%。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4.5億美元,增長10.0%,居全省第4位。

七、財政收入穩步增加,金融信貸穩健運行

全年財政收入352.3億元,增長8.5%,增幅高於全省2.0個百分點。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00.6億元,增長7.2%。財政支出655.1億元,增長14.0%。其中,民生類支出559.3億元,增長13.4%,高於上年同期1.7個百分點。

年末全市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餘額4342.3億元,比年初增加287.8億元,增長7.1%。其中,住戶存款餘額2693.6億元,比年初增加309.3億元,增長13.0%,快於全市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餘額5.9個百分點。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餘額3195.2億元,比年初增加542.2億元,增長20.9%,增幅高於全省 6.8個百分點,居全省第2位。

八、居民收入穩步增長,物價保持總體穩定

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00元,比上年增長10.9%,增幅高於全省0.8個百分點,居全省首位。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844元,增長9.1%,增幅與全省持平;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79元,增長10.6%,增幅高於全省0.5個百分點,居全省第3位。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2.8%,其中食品菸酒價格上漲6.6%,衣著上漲2.5%,居住上漲0.5%,生活用品及服務上漲1.9%,教育文化和娛樂上漲2.0%,醫療保健上漲1.7%,其他用品和服務上漲3.7%,交通和通信下降1.9%。

總的來看

2019年全市經濟運行繼續保持了總體平穩、結構優化、質效提升的態勢,主要指標總量、增幅均居全省第一方陣。但也要看到當前經濟形勢依然複雜嚴峻,實體經濟實力不強,產業集聚發展水平不高,經濟下行壓力較大。下階段,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及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立足阜陽發展階段性特徵,打好長三角、高鐵市「兩張牌」,抓實產業項目建設年和優良作風建設年,持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堅定信心決心,真抓實幹,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

來源:市統計局

編輯:阜小布

相關焦點

  • 長三角「期中成績單」出爐:主要經濟指標明顯回升
    原標題:長三角「期中成績單」出爐,可以從中讀出什麼? 截至7月22日,長三角三省一市上半年經濟運行數據已陸續出爐。而在三省一市中處於「龍頭」地位的上海,二季度以來其經濟運行各項指標同樣得以顯著回升——上半年上海GDP同比降幅收窄到-2.6%,止跌回暖態勢鮮明。 三省一市主要經濟指標明顯回升 「從一季度同比下降5%到上半年實現正增長,在多重矛盾和困難疊加的情況下,這一成績來之不易。」日前,江蘇省統計局負責人在對上半年全省經濟運行情況分析時,如是評價。
  • 17秒丨上半年經濟運行成績單公布!東營生產總值增速居全省第2位...
    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29日訊 7月29日上午,東營市委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上半年東營市經濟發展情況。根據市級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上半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1343.1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1%,增速居全省第2位。
  • 工信部:服裝行業主要經濟指標累計增速均尚未轉正
    數據顯示,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國際市場需求重啟,我國服裝市場需求明顯好轉,生產形勢穩定,企業效益逐步回升,行業運行呈現持續恢復的態勢,但服裝行業生產、投資、效益等主要經濟指標累計增速均尚未轉正。
  • 泰安:多項主要經濟指標增速排前列
    上半年,泰安主要經濟指標增速由負轉正,多項指標增速排全省前列,經濟發展逆勢飛揚,令人振奮。難中保穩定、難中求突破。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泰安全力打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兩場硬仗。當前,泰安復工復產加快推進,宏觀政策效應持續顯現,「六穩」「六保」保障有力,經濟運行企穩回升向好,高質量發展成色更足。
  • ...2019年經濟發展「成績單」 GDP增速比全國平均水平高1.4個百分點
    1月23日,廣安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了2019年廣安市經濟數據。經四川省統計局審定,2019年廣安地區生產總值(GDP)1250.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7.5%,增速比全國平均水平高1.4個百分點。廣安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高於全國、全省平均水平。
  • 居全省第一位!洛陽上半年「成績單」出爐
    今年上半年全市經濟穩步復甦,全市實現生產總值2370億元。經濟增速實現由負轉正,增速分別高於全國、全省平均水平,居全省第一位。上半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嚴峻考驗和複雜多變的國內外經濟環境,全市上下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紮實做好「六穩」「六保」工作,大力實施「五提」行動,主要指標增速持續回升,經濟運行穩步向好,實現了「出谷轉正穩增穩升」的預期目標。
  • 2019中國經濟「成績單」剛剛公布:人均GDP首破1萬美元,GDP總量與日...
    此次公布的數據顯示,剛剛過去的2019年,我國在GDP總量和人均GDP這兩個經濟關鍵指標上都取得了關鍵突破:據初步核算,2019年全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達990865億元。這也是中國GDP總量首次逼近100萬億元人民幣的高位,經濟總量繼續穩居世界第二。而在人均GDP方面,我國人均GDP也首次突破了10000美元。
  • 江西省11個各設區市上半年主要經濟指標出爐
    江西各設區市上半年經濟指標出爐 景德鎮GDP增速最快  南昌十項主要指標絕對值均第一    7月25日,記者從省統計局了解到,今年上半年江西省11個設區市主要經濟指標出爐,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江西省各設區市GDP、財政、收入、消費、外貿等10項主要經濟指標絕對值,南昌均排在全省第一位。
  • 當前吉林省工業經濟運行特點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今年是實施「十一五」規劃的開局之年,面對日益殘酷的市場競爭環境和上年末嚴峻的經濟運行態勢,省委、省政府在年初適時提出了進一步擴大招商引資規模、開展「工業提速增效年」活動等一系列促進全省經濟發展的重要措施,在其推動下,吉林省工業經濟逐步走出上年發展遲緩的低谷,增速穩步攀升、經濟效益持續改善、經濟結構日趨合理,工業經濟正在呈現出穩定、快速、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
  • 國家統計局:11月部分經濟指標增速回落 下行壓力加大
    新京報快訊(記者 許雯)國新辦今日(12月14日)就2018年11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舉行發布會。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表示,11月部分經濟指標運行比較平穩,但一些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回落,經濟下行壓力加大。
  • 2019年經濟運行 鞍山交出亮眼成績單
    3日,記者從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19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745.3億元, 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1%,高於全省平均水平0.6個百分點,農業喜獲豐收、工業企穩向好、消費市場平穩增長、固定投資恢復性增長、「四產融合」發展成果顯現,振奮人心的數據匯聚成一份亮眼的成績單,振興發展的步伐鏗鏘有力。
  • 1—10月,衡陽市主要經濟指標增速持續回升
    今年以來,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和複雜多變的國內外環境,衡陽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成效持續顯現。市統計局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至10月,主要經濟指標增速持續回升,全市經濟運行延續穩定恢復態勢。
  • 準格爾旗2019經濟發展交出亮眼「成績單」
    記者從準旗統計局了解到,2019年,準旗經濟運行穩中有進,經濟總量保持領先地位,經濟發展「成績單」亮眼,產業結構更趨優化。 全旗地區生產總值820.05億元,居全市首位。 2019年準旗經濟總量保持領先地位。
  • 廣州南沙2019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速9.4% 增速領跑廣州
    廣州南沙區近日公布2019年上半年成績單,南沙區上半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53.05億元,同比增長9.4%,增速與天河區並列全市首位。在具體經濟指標上,南沙區共有GDP、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國地稅稅收總額等8項指標同比增速排名位列廣州市前三。
  • 2019年中國外貿交出亮眼成績單 有外媒用這個詞解讀
    2020年1月14日,海關總署公布了2019年我國外貿進出口相關情況。2019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1.54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4%。其中,出口17.23萬億元,增長5%;進口14.31萬億元,增長1.6%;貿易順差2.92萬億元,擴大25.4%。
  • 新興產業勢頭良好 轉型成效繼續顯現——2019年全市經濟運行情況綜述
    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發展步伐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新型現代服務業發展良好,尤其是體現質量和效益的如煤炭佔比降低率、製造業佔比上升率和工業利稅總額增長速度等轉型指標穩健提升,轉型發展成效繼續顯現,各項穩民生工作落到實處,全市經濟呈現出穩中向好的運行態勢。但工業、批零住餐等傳統服務業拉動力較弱,財政收支矛盾較大,經濟持續增長的內生動力仍顯不足。
  • 武漢2018年經濟總量接近1.5萬億元 增速高出全國1.4個百分點
    湖北日報訊(記者唐曉安、通訊員王青、陳陽)1月25日,武漢市統計局和國家統計局武漢調查隊,聯合發布2018年武漢市經濟運行情況:據初步核算,2018年,武漢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4847.29億元,比上年增長8.0%,增速高出全國1.4個百分點,高出全省0.2個百分點。
  • 廣州各區經濟「期中考試成績單」出爐 天河南沙增速並列第一
    全市11個區中有8個區的GDP增速高於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目標近日,廣州市公布今年上半年的經濟數據,隨即各區的「期中考試成績單」也陸續公布。根據通報,今年上半年,廣州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755.54億元,增長7.1%,經濟運行穩中有進。
  • 當前中國經濟運行的主要特徵、判斷與思考
    一、當前經濟運行 的主要特徵 當前經濟運行較為疲軟,微觀主體面臨的困難較多,資金鍊仍較緊張,信心不足,部分企業存在退出壓力。物價受供給側衝擊出現上漲,制約了貨幣政策的空間。明年經濟仍面臨下行壓力,需要未雨綢繆提前為此做好政策儲備。
  • 2018年主要經濟指標一覽&12月總結&2019年1月財經日曆
    首先,2018年基建投資和消費增速下行,三季度經濟下行出現加速,但在出口和房地產投資高增速的支撐下,完成全年6.5%的增長目標問題不大,但2019年出口和房地產投資趨於回落,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加上貿易摩擦等海外風險的不確定性,2019年經濟增長目標可能略低於6.5%。其次,所謂「六個穩」,本質上是穩增長,尤其是穩就業和穩增長高度相關,這也是在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階段我們依然要保持一定經濟增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