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29日訊 7月29日上午,東營市委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上半年東營市經濟發展情況。
根據市級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上半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1343.1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1%,增速居全省第2位。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64.47億元,增速由一季度下降1.2%轉為增長1%;第二產業增加值761.21億元,增速由一季度下降5.1%轉為增長2.1%;第三產業增加值517.5億元,下降0.8%,降幅較一季度收窄4.3個百分點。三次產業比重為4.8:56.7:38.5。
農業生產形勢向好
上半年,全市農林牧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比一季度提高1.6個百分點,增速居全省第5位。夏糧總產量65.36萬噸,增長1.6%。蔬菜供給總體平穩,「米袋子」「菜籃子」保障充足。生豬產能持續恢復,二季度末生豬存欄56.65萬頭,出欄49.57萬頭,增長0.5%。肉蛋奶總產量37.7萬噸,增長20.2%。水產品總產量17.99萬噸,增長11.6%。
工業生產加快恢復
上半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2%,比一季度提高8.6個百分點,增速居全省第4位。其中6月當月增長13.7%,連續3個月實現正增長。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增長19.4%,重工業增長2.5%。主要行業支撐作用明顯,石化產業增加值增長13.1%,新材料、生物醫藥等新的經濟增長點逆勢上揚,產值分別增長17%和47%。32個行業大類中,有14個行業增長,增長面43.8%,比一季度提高12.5個百分點。127種工業產品中,有57種產品產量增長,增長面44.9%,比一季度提高14.9個百分點。
固定資產投資持續發力
上半年,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7.8%,比一季度提高3.9個百分點,增速連續4個月保持全省第一位。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增長162.7%,第二產業投資下降6.6%,第三產業投資增長19.1%。分主要領域看,製造業投資增長34.3%,基礎設施投資增長34.3%,房地產投資下降2.3%。「四新」經濟投資增長45.3%,佔全部投資的比重為40.5%,同比提高10.4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增長74.4%,佔工業投資的比重為29.9%,同比提高13.6個百分點。
消費市場逐步恢復
上半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92.95億元,同比下降12%,降幅比一季度收窄5.8個百分點,其中限額以上零售額降幅比一季度收窄9.8個百分點。按消費形態分,商品零售下降14.6%,餐費收入增長9%。6月當月,21個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類值中有14類商品零售實現正增長,市場呈加快恢復態勢。1-5月,全市規模以上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143.76億元,同比增長3%,比一季度提高9.4個百分點,增速居全省第4位。
財政金融運行穩健
上半年,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39.58億元,同比下降3.8%,降幅比一季度收窄5.4個百分點,增速居全省第8位。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24.61億元,下降1.6%,降幅比一季度收窄6.9個百分點。其中,農林水支出增長102.2%,節能環保支出增長38.3%。6月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餘額4146.66億元,比年初增加280.95億元。本外幣貸款餘額3464.82億元,比年初增加212.67 億元。
市場物價總體平穩
上半年,全市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3.8%,漲幅比一季度回落0.9個百分點。八大類商品和服務項目價格「五升三降」。其中,食品菸酒類上漲13.7%,其他用品和服務類上漲6%,教育文化和娛樂類上漲3.5%,醫療保健類上漲2.7%,生活用品及服務類上漲0.3%;居住類下降0.3%,衣著類下降1.6%,交通和通信類下降6.1%。
民生保障有力有序
上半年,全市新增城鎮就業2.59萬人,完成年度計劃的78.4%。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604元,同比增長2%,比一季度提高1.5個百分點,居全省第3位。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139元,增長1.7%;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1660元,增長2.2%。從收入來源看,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增長4.3%,轉移淨收入增長7%。
總體來看,東營市圍繞新時代發展的目標定位,突出抓好「十大改革攻堅」「四項重點工作」「九個三年行動計劃」,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千方百計穩住經濟基本盤。1-5月份全市經濟運行總體呈現回穩勢頭,主要指標企穩回升、逐月向好,呈現好於全國全省平均水平、好於一季度、好於預期的特點。
閃電新聞記者 陳海濤 東營報導
【來源:閃電新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