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申遺成功,要防「偽大師」的高級黑

2020-12-20 中國新聞網

太極拳申遺成功,要防「偽大師」的高級黑

2020-12-19 02:09:37 來源:新京報 作者:張楷欣 責任編輯:張楷欣

2020年12月19日 02:09 來源:新京報

參與互動

  太極拳申遺成功,要防「偽大師」的高級黑

  ■ 來論

  太極拳是用來善加利用的,不是給「偽大師」拿來消費消遣的。

  據報導,12月17日晚,我國申報的「太極拳」項目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太極拳的申遺之路並不容易。這其中主要的問題在於,國際認定機構認為,太極拳作為健身類的體育運動,其非物質文化特徵並不明顯,界別不清晰。再者,除中國外,日本、韓國等地也在搶註太極拳為當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加上申報文本原因、中西方文化差異等因素,太極拳申報非遺也曾遇挫。

  很多人對太極拳的了解,源於金庸武俠小說中的敘寫。事實上,就其功能、特徵、形態而言,太極拳的歷史發展,就是一部很好的中國百年體育文化史。

  由於傳統太極拳本身涵蓋的內容極其複雜,加之太極拳教學市場的利益之爭,易於被某些居心不良的「大師」乘虛而入。像此前的某些「偽大師」,就動輒出譁眾取寵之言,行招搖撞騙之事,最終也損害了太極拳文化的形象。

  這類「偽大師」不是一個兩個,他們兜售一些謬論,藉此招收不明真相的初學者,坑了那些習武者不說,也讓很多人無法形成對太極拳的科學認知。可以預見,隨著太極拳成功申遺,某些人的「借拳炒作」會來得更猛。

  這顯然值得警惕:在太極拳即將正式走向世界之時,對傳統太極拳的歷史、功能、價值、內涵做「正本清源」的常識科普,對太極拳「假大師」的整治,對現代太極拳教學和訓練系統的標準化、專業化等系統規範建設,以及繼續堅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一個都不能少。

  只有這樣,作為我國優秀傳統武術代表的太極拳,才能放下歷史包袱、去掉負面形象,以最好的狀態走向世界文化和世界體育之林的舞臺。本質上,讓太極拳文化正本清源,就是對它的最好保護。

  □李曉棟(海派文化作家)

相關焦點

  • 太極拳申遺成功,更要防「偽大師」的高級黑
    縱觀太極拳的申遺之路,並沒很多人想像的那麼平坦。這其中,最主要的問題就在於,國際認定機構認為,太極拳作為健身類的體育運動,其非物質文化特徵並不明顯,界別不清晰。再者,除中國外,日本、韓國等地也在搶註太極拳為當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加上申報文本原因、中西方文化差異等因素,太極拳申報非遺也曾遇挫。
  • 太極拳申遺成功_中國網
    17世紀中葉,陳家溝人陳王廷在家傳拳術的基礎上創編成太極拳,經過三百多年的發展,形成多個流派,數億習練者遍布世界各地。太極拳申遺成功的消息,讓這個黃河北岸的小村沸騰起來,也讓陳紹傑覺得「腰板兒硬了」。緩抬腳,輕落步,一起一落間,太極拳滲透出中國傳統文化與古老哲學;靜制動,柔克剛,一招一式中,太極拳浸潤著東方文化的包容與力量。
  • 申遺成功 太極拳打出新境界
    &nbsp&nbsp&nbsp&nbsp□林如敏&nbsp&nbsp&nbsp&nbsp太極拳打出新境界。12月17日,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評審通過,太極拳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太極拳申遺成功背後的故事
    □本報記者溫小娟「太極拳申遺成功,河南人這麼多年的夙願終於實現了!作為參與者、見證者,面對這歷史性的一刻是深深的感動和驕傲。」12月17日晚,太極拳申遺文本撰寫組組長、河南省文化藝術研究院研究館員尚春升感慨道,申遺成功是與從國家到地方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省文化和旅遊廳持之以恆的努力分不開的,凝聚著河南文化工作者以及太極拳非遺傳承人的汗水和心血。太極拳是繼皮影戲、二十四節氣之後,我省第3個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項目。
  • 太極拳申遺成功「圖」
    記者從文化和旅遊部獲悉,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我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兩個項目,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太極拳申遺成功 古城武術人拍手稱快
    省太極拳公開賽吸引340名太極高手參賽"說起來也真是巧,武術申遺成功和今年的省太極拳公開賽成功舉辦幾乎在同一時間,真可以說是雙喜臨門啊!"陝西省武術協會傳統拳專業委員會副主任、西安市武術協會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方秀敏禁不住感嘆道。
  • 太極拳申遺成功背後,這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2020年末,太極拳申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成功,絕對是河南乃至國家的大喜事。你對太極拳的印象是什麼?是《太極宗師》中的武功絕學,還是公園裡老人們緩緩出拳的健身項目?2020年12月17日,太極拳被列入了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一時間,太極拳成為了人們熱議的話題。那到底什麼是太極拳?申遺背後又有哪些故事,讓我們走進太極之鄉——溫縣,聊聊太極拳。
  • 怎麼評價「偽大師」?太極傳承人回應
    17日晚,太極拳被成功列入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整個武術圈由此沸騰。作為一種拳術,太極拳是如何成為世界級非遺項目的?它的價值體現在哪兒?太極拳究竟能不能實戰?日前,新時報記者採訪了幾位太極拳傳承人,聽他們講述申遺成功背後的故事,以及未來要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 五大洲21國中醫專家 慶祝太極拳申遺成功
    原標題:海內外中醫界慶祝太極拳申遺成功「共享太極、擁抱健康」——海內外中醫界慶祝太極拳申遺成功大會22日在線上舉辦。本次會議由全歐洲中醫藥專家聯合會主辦,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指導,天津中醫藥大學和河南陳家溝陳氏太極拳協會承辦。
  • 歷經十餘年申遺成功!熟悉的太極拳,你真的了解嗎?
    當天,2018年南昌市青雲譜區「八大山人」太極文化交流展示活動在八大山人梅湖景區民俗廣場舉行,太極拳名師、大師、傳人及太極拳機構代表攜手江西書畫名家,在此演繹「水墨詩情」太極大戲。劉佔昆 攝 2006年5月,太極拳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 太極拳申遺成功 青島多次舉辦國家級大賽推動其普及
    至此,太極拳第二次申遺終於宣告成功,對這一中華傳統文化的推廣將產生十分重要的影響。青島市武術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吳秀美認為,太極拳申遺成功,有青島的一份功勞,「2016年、2017年,青島連續舉辦了兩屆全國太極拳公開賽總決賽,對太極拳運動在青島和山東乃至全國的普及發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而據青島市老年體協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全市習練太極拳的中老年人總數超過11.5萬人。
  • 太極拳申遺成功!「中國太極第一村」陳家溝 盛大慶典驚豔世界!
    據介紹,明朝末年,陳家溝陳氏第九世陳王廷,依據祖傳拳術,吸取民間優秀武術精華,結合導引吐納,中醫經絡等學說,創編了一套既能用於實戰又能強身健體的新型拳種——「太極拳」。數百年來,陳家溝大師雲集、英才輩出,厚重的太極拳文化,讓這裡的每一寸土地都蘊含著濃鬱的傳統文化氣息。
  • 太極拳申遺成功!這一晚,太極拳發源地陳家溝驚豔了世界!
    在大樹參天、綠水幽幽的東溝創拳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太極拳代表性傳承人陳小旺為大家講述了陳家溝和太極拳的故事,並進行了行雲流水的太極拳表演;在古色古香的民居院落武學社,人們探尋了楊露禪學拳的傳奇故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遺結果宣布現場的實時畫面 徐宏星 攝現場,大家共同觀看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遺結果宣布現場的實時畫面
  • 太極拳申遺成功為人類健康增福祉
    資料圖12月1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太極拳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國家體育總局武術運動管理中心黨委書記、副主任陳恩堂表示,這是中國武術奉獻給世界人民的寶貴財富,是全球數億太極拳習練者的驕傲與榮耀,必將全面推動太極拳在世界範圍的普及推廣,為增進人類健康福祉作出更大貢獻。
  • 太極拳申遺成功!河南又多一張世界級名片!
    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 太極拳申遺成功的消息, 從牙買加首都金斯敦傳來。 數百年來, 這裡大師雲集、英才輩出, 記錄了一個又一個關於太極拳的故事……
  • 如何與世界共舞 太極拳申遺成功後還需「冷思考」
    外交學院體育對外交流研究中心主任周慶傑具有豐富的武術國際傳播經驗,他創辦了駐華使館武術嘉年華,「一帶一路」國家駐華大使體育論壇等,並編譯多本《太極拳》英文教學書籍。他認為:「太極拳申遺成功體現了世界對中華文明成果的承認與尊重,還展示了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和生命力,為太極拳在世界範圍的傳承和發展贏得了新的契機。太極拳由此成為中國對外文化交流的一張『靚麗名片』。
  • 太極拳申遺成功 中國太極拳作用意義歷史理念介紹
    北京時間17日晚,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15屆常會於12月14日至19日在線上召開。本屆常會共評審57個國家和地區申報的50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 點亮全國多城地標 共賀太極拳項目申遺成功
    北京時間2020年12月17日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傳來喜訊: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和我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兩個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12年長跑太極拳申遺成功,將高標準打造世界級全新IP
    一場主題為「共享太極·共享健康」的太極拳傳承發展大會開幕式在這裡舉行。陳氏、楊氏等國內七大社區「太極人」歡聚一堂,共同慶祝太極拳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了解到,太極拳自2008年第一次申遺失敗之後,一直堅持不懈,最終在2020年12月17日申遺成功。前後共經歷了12年時間。
  • 題:如何與世界共舞 太極拳申遺成功後還需「冷思考」
    外交學院體育對外交流研究中心主任周慶傑具有豐富的武術國際傳播經驗,他創辦了駐華使館武術嘉年華,「一帶一路」國家駐華大使體育論壇等,並編譯多本《太極拳》英文教學書籍。他認為:「太極拳申遺成功體現了世界對中華文明成果的承認與尊重,還展示了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和生命力,為太極拳在世界範圍的傳承和發展贏得了新的契機。太極拳由此成為中國對外文化交流的一張『靚麗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