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與世界共舞 太極拳申遺成功後還需「冷思考」

2020-12-22 中國青年報

新華社北京12月19日電(記者周欣)

2019年,「武術太極服」「武術太極劍」兩項武術太極裝備產品國際標準通過國際標準化組織評審發布;

2020年1月8日,武術(太極拳)被列入達喀爾第四屆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正式比賽項目;

2020年12月17日,太極拳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太極拳愛好者在河北省邯鄲市永年區太極小鎮習練太極拳(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

武術太極在兩年內發生的「連環掌」大事記,從裝備、運動到文化,讓國內各界人士興奮不已,紛紛認為世界向太極張開了「熱情相擁的臂膀」,就看太極以怎樣的風格和特色與世界共舞。

太極拳世界冠軍柴雲龍↑↑在北京大學體育教研部任教,他說:「作為一名青年體育教師,我將沿襲北大開展太極拳活動的悠久歷史,更深入地把太極拳中所蘊含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日常教學,讓學生了解太極拳,喜歡太極拳,思考太極拳中所蘊含的民族精神和體育精神,樹立新時代青年學生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責任擔當。」

外交學院體育對外交流研究中心主任周慶傑具有豐富的武術國際傳播經驗,他創辦了駐華使館武術嘉年華,「一帶一路」國家駐華大使體育論壇等,並編譯多本《太極拳》英文教學書籍。他認為:「太極拳申遺成功體現了世界對中華文明成果的承認與尊重,還展示了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和生命力,為太極拳在世界範圍的傳承和發展贏得了新的契機。太極拳由此成為中國對外文化交流的一張『靚麗名片』。接下來我們需要在國際文化傳播方面進行細緻長遠的布局。」

首都體育學院校長鍾秉樞↑↑在激動之餘不失理智:「太極拳申遺成功是好事,但怎樣把世代相傳的文化遺產和現代生活相結合,該如何延伸拓展現代性,保持可持續發展、繼續發揚壯大十分重要。」

奧林匹克研究專家、溫州大學教授易劍東↑↑指出:「當今世界掀起了逆全球化的動向,太極非物質文化遺產在世界民眾心中和生活中已經佔據了重要地位,完全可以撬動起產品、活動、組織、思想層面的文化體系重構,也必然會激發起太極文化起源與傳承地、傳承人與太極功法、太極習練群體與組織、太極活動服務與文化創意等相關產業體系的重塑。」

2020年受疫情影響賽事活動銳減,但人們更加重視健康和養生,裝備製造行業者們期待的「行業春天來了」。

創建於2006年的武極堂體育(北京)有限公司以推動和弘揚太極文化為出發點,集太極周邊產品設計、生產、銷售於一身,創始人雷魯明說:「往年進入12月份,因天氣原因會進入行業淡季,但是今年例外!現在到明年春節前的工廠訂單已經排滿了,太極拳申遺成功一定會帶動相關武術太極裝備產品的消費,還會不斷增溫。」

「太極拳作為文化載體,健身和養生功效更加深入人心,必將在全世界颳起太極拳風潮,項目本身主體將不斷增大,伴隨著資本不斷湧入,推動太極拳文化運動項目發展的同時,會推動相關裝備製造產業的高速發展,產業蛋糕將越做越大,逐步進入發展紅利期。」

「太極拳申遺成功後,『標準化、國際化、產業化』是大勢所趨。」雷魯明說。

武級堂創始人雷魯明與陳家溝國際太極院院長陳炳。採訪者供圖

國際武聯在太極拳申遺成功後第一時間發表賀信,秘書長張秋平指出,將繼續積極推動「武術國際化進程,進一步完善規則和標準,使武術早日成為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進一步加大對太極拳普及和推廣力度,使太極拳真正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成為全人類共享的一種健康、快樂的生活方式」。

來源:新華社

相關焦點

  • 題:如何與世界共舞 太極拳申遺成功後還需「冷思考」
    新華社北京12月19日電 題:如何與世界共舞 太極拳申遺成功後還需「冷思考」新華社記者周欣2019年,「武術太極服」「武術太極劍」兩項武術太極裝備產品國際標準通過國際標準化組織評審發布;2020年1月8
  • 太極拳申遺成功_中國網
    陳紹傑所在的陳家溝,是河南焦作市溫縣清風嶺上一個不大的村莊,也是太極拳的發源地。17世紀中葉,陳家溝人陳王廷在家傳拳術的基礎上創編成太極拳,經過三百多年的發展,形成多個流派,數億習練者遍布世界各地。太極拳申遺成功的消息,讓這個黃河北岸的小村沸騰起來,也讓陳紹傑覺得「腰板兒硬了」。
  • 太極拳申遺成功背後,這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因此要申報世界級文化遺產,光有河南的太極拳流派遠遠不夠,還需要申遺工作組成員到全國去做大量的收集資料工作。 申遺成功只是助力太極拳發展的有力推手,作為中國武術的一個項目,太極拳目前已經傳播至世界各地。為了適應更多更廣的人習練,陸續出現了簡化24式太極拳、48式太極拳,以及太極操、太極劍等競賽套路。
  • 太極拳申遺成功背後的故事
    □本報記者溫小娟「太極拳申遺成功,河南人這麼多年的夙願終於實現了!作為參與者、見證者,面對這歷史性的一刻是深深的感動和驕傲。」12月17日晚,太極拳申遺文本撰寫組組長、河南省文化藝術研究院研究館員尚春升感慨道,申遺成功是與從國家到地方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省文化和旅遊廳持之以恆的努力分不開的,凝聚著河南文化工作者以及太極拳非遺傳承人的汗水和心血。太極拳是繼皮影戲、二十四節氣之後,我省第3個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項目。
  • 專訪太極拳發源地申遺人:希望做好太極拳術語翻譯 助其走向世界
    新京報訊(記者 張璐)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我國申報的「太極拳」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引發世界關注。公開資料顯示,太極拳源於河南省焦作市溫縣陳家溝,距今有300多年歷史。太極拳申遺是如何準備的?作為太極拳的發源地,溫縣未來如何繼續發展太極拳?
  • 12年長跑太極拳申遺成功,將高標準打造世界級全新IP
    一場主題為「共享太極·共享健康」的太極拳傳承發展大會開幕式在這裡舉行。陳氏、楊氏等國內七大社區「太極人」歡聚一堂,共同慶祝太極拳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了解到,太極拳自2008年第一次申遺失敗之後,一直堅持不懈,最終在2020年12月17日申遺成功。前後共經歷了12年時間。
  • 太極拳申遺成功「圖」
    記者從文化和旅遊部獲悉,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我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兩個項目,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五大洲21國中醫專家 慶祝太極拳申遺成功
    原標題:海內外中醫界慶祝太極拳申遺成功「共享太極、擁抱健康」——海內外中醫界慶祝太極拳申遺成功大會22日在線上舉辦。本次會議由全歐洲中醫藥專家聯合會主辦,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指導,天津中醫藥大學和河南陳家溝陳氏太極拳協會承辦。
  • 太極拳申遺成功!「中國太極第一村」陳家溝 盛大慶典驚豔世界!
    而在陳氏太極拳基礎上發展出的80多套拳術、器械套路和20多種推手方法,現已傳遍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習練人數達到4億,陳家溝也成為享譽世界的「中國太極第一村」。為迎接「太極拳項目申遺成功」這一令人歡欣鼓舞的時刻,來自全國各大太極拳流派的傳承人和上千名太極拳研習者,於17日夜晚匯聚在溫縣陳家溝翹首以盼。
  • 太極拳申遺成功 青島多次舉辦國家級大賽推動其普及
    至此,太極拳第二次申遺終於宣告成功,對這一中華傳統文化的推廣將產生十分重要的影響。青島市武術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吳秀美認為,太極拳申遺成功,有青島的一份功勞,「2016年、2017年,青島連續舉辦了兩屆全國太極拳公開賽總決賽,對太極拳運動在青島和山東乃至全國的普及發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而據青島市老年體協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全市習練太極拳的中老年人總數超過11.5萬人。
  • 「太極拳」申遺不是終點,如何摘掉「中老年養生」標籤?
    近日,我國申報的「太極拳」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引發世界關注。長期以來,它的推廣模式僅是靠修習者口口相傳,影響範圍小;且用準確的語言對太極拳招式進行解釋較為困難,僅憑架勢也很難領會到精髓,對太極拳的廣泛傳播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現今社會發展的步伐越來越快,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衝擊力度也越來越大。太極拳申遺成功,意味著太極拳將得到更多的關注度,獲得更大的支持,太極拳也將會有更多的國內外愛好者。
  • 太極拳申遺成功,要防「偽大師」的高級黑
    太極拳申遺成功,要防「偽大師」的高級黑 2020-12-19 02:09:37 參與互動   太極拳申遺成功,要防「偽大師
  • 伊朗駐華大使館祝賀太極拳申遺成功 還附上自家非遺精品組圖
    本文轉自【海外網】;海外網12月18日電17日晚,中國太極拳申遺成功後,伊朗駐華大使館官方微博第一時間發文祝賀,還介紹了一下伊朗申遺成功的細密畫藝術,稱其和中國繪畫相互影響,體現了文明交流互鑑的魅力。伊朗駐華大使館微博發布的細密畫 「祝賀太極拳列入人類非遺名錄」,伊朗駐華大使館微博先是獻上了祝賀,然後還寫道,「如果一說起中國繪畫,大家最先想到的是水墨畫;那麼一提起伊朗繪畫,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細密畫。伊朗、土耳其、亞塞拜然、烏茲別克斯坦聯合申報的細密畫藝術剛剛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遺名錄。
  • 太極拳申遺成功!這一晚,太極拳發源地陳家溝驚豔了世界!
    在大樹參天、綠水幽幽的東溝創拳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太極拳代表性傳承人陳小旺為大家講述了陳家溝和太極拳的故事,並進行了行雲流水的太極拳表演;在古色古香的民居院落武學社,人們探尋了楊露禪學拳的傳奇故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遺結果宣布現場的實時畫面 徐宏星 攝現場,大家共同觀看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遺結果宣布現場的實時畫面
  • 太極拳申遺成功為人類健康增福祉
    國家體育總局武術運動管理中心黨委書記、副主任陳恩堂表示,這是中國武術奉獻給世界人民的寶貴財富,是全球數億太極拳習練者的驕傲與榮耀,必將全面推動太極拳在世界範圍的普及推廣,為增進人類健康福祉作出更大貢獻。
  • 太極拳申遺成功 古城武術人拍手稱快
    省太極拳公開賽吸引340名太極高手參賽"說起來也真是巧,武術申遺成功和今年的省太極拳公開賽成功舉辦幾乎在同一時間,真可以說是雙喜臨門啊!"陝西省武術協會傳統拳專業委員會副主任、西安市武術協會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方秀敏禁不住感嘆道。
  • 歷經十餘年申遺成功!熟悉的太極拳,你真的了解嗎?
    2008年,河南省焦作市正式啟動太極拳申報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工作,並與中國的其他項目共計35項,一同報送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不過由於中國申報項目相對較多,且太極拳相關的材料準備並非十分充足,因此首次申遺之路只能以失敗告終。 2009年,太極拳第二次申遺,並一路過關斬將將相關資料報送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
  • 點亮全國多城地標 共賀太極拳項目申遺成功
    北京時間2020年12月17日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傳來喜訊: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和我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兩個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圈粉4億的頂流IP:12年等待 太極拳申遺成功
    牙買加當地時間12月17日7時30分(北京時間17日20時30分),在金斯敦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會議宣布,將太極拳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歷史將銘記這一時刻,從河南焦作起源的太極拳,正式成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分子。
  • 太極拳申遺!1985年被海外搶註,還曾有人開價70萬賣商標?
    走了十餘年的申遺之路,在2020年12月17日晚傳來好消息:中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這也就意味著,太極拳終於申遺成功了!十年磨劍,評審之路終有果從2008年,河南焦作首次啟動太極拳申遺準備工作,並與其它34項報送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但由於首次報送項目太多,且申報材料準備不夠充分,首次申遺並未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