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文梅 北京報導
12月4日,由中國人民保險冠名,中國經濟傳媒協會和華夏時報社共同主辦的「脫貧:媒體、企業的溫度和力量」——第十三屆(2020)人民保險中國經濟媒體高層峰會在北京萬達文華酒店舉行。行業資深專家學者、主流財經媒體總編輯、企業高管等共聚一堂,深入探討媒體、企業在脫貧攻堅、公益慈善事業中如何發揮作用,分享優秀扶貧公益案例,助力中國公益財經事業新發展。
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秘書長張雁華,中國經濟傳媒協會駐會副會長杜躍進,著名財經評論家、華夏傳媒CEO水皮等出席會議並發表講話。
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秘書長張雁華
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秘書長張雁華表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的實現之年,也是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媒體行業利用大數據、短視頻、直播帶貨等社會公眾喜聞樂見的形式來激發經濟活力,助力鄉村脫貧。各類企業也努力踐行企業社會責任,投身公益慈善事業,助力精準脫貧,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在此期間,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廣泛動員社會力量,聚焦西部深度貧困地區,開展了「集善扶貧健康行」等系列助殘扶貧項目,在西藏、新疆、甘肅等省為近22萬貧困眼病患者實施了手術,為500多名患者置換了關節,為800多名孤獨症兒童進行了治療,為7000名的麻風病患者提供了藥品和生活必需品的資助,有效改善了殘疾人的生產生活的狀況,提升了殘疾人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中國經濟傳媒協會駐會副會長杜躍進
中國經濟傳媒協會駐會副會長杜躍進在講話中指出:「變革時代,我們更需要告別過去的勇氣、活在當下的精神,以及布局未來的眼光。傳統媒體要如此,新媒體也要如此,希望媒體和企業能在脫貧攻堅、公益慈善事業中持續發揮自己的溫度和力量,貢獻自己的光和熱。」
杜躍進認為,媒體和企業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偉大事業中,都在依據自身行業的特點和優勢,協力脫貧攻堅、激發經濟活力。對於不同企業應如何立足自身行業踐行社會責任,投身公益、慈善、扶貧事業傳播正能量的問題,是此次峰會召開的背景和初衷。
著名財經評論家、華夏傳媒CEO水皮
著名財經評論家、華夏傳媒CEO水皮出席會議並發表講話。他指出:「中國經濟媒體峰會已舉辦八年,共十三屆,今年的主題聚焦為公益,這與過去都不同,而這與我們的時代變遷、新舊媒體轉折有很大關係。」
水皮談道:「更重要的是,今年我們完成了扶貧脫困、環保、化解金融風險的三大任務,以三年為期,今年實際上是收官之戰。同時,這很有可能構成我們經濟發展的重大轉折,中國經濟也可能由過去的下行調整周期轉變成上行周期。」
媒體具有天然的公益屬性,在整個社會的發展過程中間,它扮演著趨利避害、引導國家平穩前行的瞭望者角色。2020年的新冠疫情在全國人民的努力之下是一場成功的戰役,媒體的公益屬性也因此在這一年特別突出。
據水皮介紹,《華夏時報》將從今年開始編制《公益財經百強榜》,「我們希望能夠高舉公益財經這個大旗,把中國企業的正能量做更好的傳播。」他說。
中國扶貧基金會執行副理事長王行最
中國扶貧基金會執行副理事長王行最到會並發表主旨演講《我們是這樣做扶貧的》。王行最表示,中國扶貧基金會成立三十一年有餘,一直遵循扶貧初心,通過實施品牌項目的方式幫助貧困地區、貧困人口解決他們面臨的問題,項目設計遵循轉折點幹預的理論。他認為,貧困人口在一生中會碰到許許多多的「坎兒」。如能邁過這些坎兒,他們的命運就會得到切實的改變,如果跨不過去,他們就會身陷貧困,不能自拔。中國扶貧基金會執行的所有項目,就是要幫助貧困人口跨過生命中各個階段的坎兒,從出生到死亡,幫助他們善始善終。這些年基金會先後實施了母嬰平安項目、愛加餐項目、新長城助學項目、頂梁柱健康扶貧公益保險、善品公社等諸多內容豐富又極具針對性的扶貧項目,助力貧困人口生活的改善和提升。
國資委新聞中心副主任閆永
國資委新聞中心副主任閆永在會上介紹了國資委和中央企業脫貧攻堅戰的成績。他表示,國資委和中央企業對口幫扶了248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先後承擔了11000多項各類結對幫扶任務,累計投入各類幫扶資金近千億元、派出各類扶貧幹部1萬餘名。截至11月23日,中央企業對口幫扶的貧困縣已全部實現脫貧摘帽,為全國打贏脫貧攻堅戰發揮了重要作用、作出了突出貢獻。
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農業保險部、保險扶貧部高級專家施培
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農業保險部、保險扶貧部高級專家施培到會並發表了題為《中國人保財險保險扶貧模式及成果》的專題演講。施培說:「作為新中國保險事業的開創者,中國人保長期致力於服務經濟發展、服務國家建設、服務民生改善。以埋頭苦幹的精神、求真務實的作風和紮實有效的舉措,踐行了金融扶貧保險先行的使命與擔當。」
萬達集團企業文化中心常務副總經理陳志平
萬達集團企業文化中心常務副總經理陳志平介紹了萬達集團在貴州丹寨的扶貧經驗。他說:「通過長、中、短期結合的創新模式,萬達集團有效地發揮他們自身的努力,從而使建檔立卡戶順利脫貧。目前在萬達集團的產業帶動下,丹寨已於2018年實現脫貧摘帽,並且在萬達集團的產業帶動下,正在發展為一個旅遊大縣。」
此外,北京博奧晶典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王國青、京東生鮮農特產品發展部政企合作商務總監羅偉、天眼查媒體生態事業部總經理崔夢玲、浙江吉利控股集團公關傳播部部長宋兆桓等企業代表以本企業扶貧攻堅軌跡為例,表明了新時代下企業踐行社會責任的勇氣和擔當。
清華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瀋陽
中國經濟傳媒協會副會長、傳媒茶話會創始人劉燦國
清華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瀋陽,中國經濟傳媒協會副會長、傳媒茶話會創始人劉燦國, 財視傳媒CEO、未來圖靈創始人張剛,深圳國際公益學院副院長黃浩明,中國扶貧基金會執行副理事長王行最,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執行秘書長竇瑞剛等作為學界代表和公益行業代表,結合理論和實踐,為媒體和企業助力脫貧攻堅提供了新思路和新視角。
五人論壇「疫情之後國民健康產業的新方向,新發展」由健康時報副總編輯趙安平主持,悅康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潘晨,北京安馨養老產業投資有限公司創始人鄂俊宇,北京和君諮詢有限公司合伙人、和君醫藥醫療事業部副主任王志剛,和瑞基因總裁助理王會雙等擔任對話嘉賓,以新冠疫情爆發後國民健康產業的大變局為切入點,對行業企業應如何在當前變局中抓住機會,推動發展等議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此次峰會還揭曉了「首屆華夏企業公益財經百強榜」榜單,中國人民保險、中國平安、萬達集團等榮獲2020年度精準扶貧貢獻獎;伊利、汾酒集團等榮獲2020年度傑出企業社會責任案例獎;華夏幸福、天眼查等獲得2020年度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獎;信公股份、寶寶樹等榮獲2020年度企業社會責任先鋒獎;海南海藥、新氧等獲得2020年度創新公益項目獎;字節跳動、衛康生物集團、悅康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獲得2020年度慈善表現企業獎等公益財經獎項的殊榮。這些企業因其公益行為的影響力、創新性、發展性、公信力和企業多年履行社會責任等綜合特質成為公益財經領域的企業典範。
責任編輯:方鳳嬌 主編:文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