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成語是韓國古語?韓國再次鬧烏龍事件,這次真是百聞不如一見

2021-01-07 南方大觀察

【南方+1月6日訊】據國內媒體1月5日報導,為了吸引中國民眾到韓國旅遊,韓國旅遊局近日策劃了一項「韓國遠程旅遊」的宣傳活動,在該項目的宣傳片1分20秒處出現兩行漢字:「韓國有句古話叫『百聞不如一見'。意指聽一遍,不如親眼看一次。」但不少中國民眾看到後卻是紛紛吐槽韓國的「神操作」。

韓國旅遊局在照葫蘆畫瓢

據媒體此前報導,自發生新冠疫情以來,韓國旅遊業就一直深受疫情的打擊。為了滿足中國遊客在疫情期間也能看到韓國風景的心願,也為了「挽救」韓國的旅遊業,韓國旅遊局日前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心願之旅」的中文宣傳片。但該局在宣傳片「借用」中國的「百聞不如一見」成語時卻宣稱是韓國古話,解釋該成語的意思還是錯誤的。

相關資料顯示,「百聞不如一見」出自東漢史學家班固編撰的中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漢書趙充國傳》,該成語的意思是無論聽別人說了多少遍,都不如自己親自看一下,表示親眼所見比多聽可靠。而韓國旅遊局對此成語的解釋是「聽一遍不如親眼看一次」。在某種程度上,韓國旅遊局此番舉動可謂是「神一般的操作」。

韓國邊搶漢字邊說剔除

種種證據表明,這不是韓國第一次在漢字面前「出糗」。據悉,2020年12月,韓國語言學專家、韓國漢字研究第一人陳泰夏就曾試圖漢字「搶走」。陳泰夏妄稱,「漢字才是他們的文字,漢字並非中國文字,是韓國的」。因為漢字是由東夷族所創造的文字,而東夷族是韓國人的祖先,所以漢字實際上是韓國的。

雖然陳泰夏妄想把漢字歸於「韓國所有」,但韓國立馬就有很多人想要把漢字從教科書中剔除。韓國韓文協會曾表示,「韓漢混用會將原本平等的文字變得不平等,漢字阻礙了韓國實現信息化和科學化」,他們不同意在教科書裡使用漢字。韓國教育界不少人士也曾聲稱,在教科書中使用漢字會增加學生的負擔。然而,韓國國會首位有視覺障礙的女性國會議員金睿智曾指出:「韓語中有70%的詞彙是漢字。」

韓國政府「神操作」遭中國民眾吐槽

因為「搶漢字」的事情才發生不久,所以對於韓國旅遊局的「神操作」,許多看過該宣傳片的中國民眾都「生氣了」。有一些中國民眾表示,別的國家也有相似道理的諺語並不奇怪,但韓國旅遊宣傳片用中文成語,並解釋錯誤,這真的是「自作聰明」。

一部分中國民眾也指出,韓國旅遊局的宣傳片如果用的是韓語「糊弄」還能理解,但連中國名句都「搶」就有點過分了。更是有民眾諷刺稱:「本來覺得宣傳片挺好的,看到百聞不如一見就變成挺膈應的。」

校對:曹柏英

相關焦點

  • 「百聞不如一見」是韓國古話?西漢大將趙充國表示:我有話要說!
    1月2日,認證為韓國旅遊發展局的帳號發布了一條旅遊宣傳視頻,在這條視頻的1分20秒處,宣傳畫面中出現了一行文案:「韓國有句古語叫』百聞不如一見』,意指聽一遍,不如親眼看一次。」先不說「百聞」是怎麼翻譯成「聽一遍」的,就是這句文案中的開頭一句立刻引起了網友的強烈質疑。「百聞不如一見」這不是漢語的成語典故嗎?什麼時候變成了「韓國古話」了?
  • 韓國有句古話叫「百聞不如一見」?網友不依了
    1月2日,韓國旅遊發展局官方微博發布了一段中文宣傳片,在宣傳片1分20秒時,出現了這樣兩行文字:「韓國有句古話叫『百聞不如一見'。意指聽一遍,不如親眼看一次。」看到這裡,網友們就坐不住了,這句是韓國古話?「百聞」意指聽一遍?網友們都被這搞扯的說法氣笑了,紛紛在官博下留言吐槽。
  • 韓國旅遊宣傳片出現「古語」,中國網友:連成語都「偷」
    韓國旅遊宣傳片出現「古語」,中國網友:連成語都「偷」近年來,有關韓國文化和中國文化的爭議越來越大,韓國經常和中國爭論一些文化到底是屬於哪個國家,最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韓國也常常「打擦邊球」,對明顯屬於中國文化的東西進行申遺,企圖創造一個「文化國家」的旅遊標籤。
  • 韓國有句古話:百聞不如一見。啥時候連中國名句也要「借」了?
    可本來美好的宣傳片緊接著畫面一轉,出現了一句話:「韓國有句古話叫『百聞不如一見』。意指聽一遍,不如親眼看一次。」好像哪裡不對?當這行漢字出現時,中國網友還真是「驚得下巴都要掉了」:韓國這是連名言名句都要「借」?確定這是韓國古話?也確定百聞是聽一遍?這還真是「百聞不如一見」,不親眼看到,都不敢相信。
  • 連成語都「偷」?韓國再次挑釁中國文化,網友再次徹底「炸鍋」
    中韓傳統文化之爭一直都未曾停歇,從端午節到泡菜之爭,在中韓傳統文化上,一直都存在很多爭議,然而就在最近,在韓國旅遊發展局發布的中文宣傳片裡,而在視頻中竟然赫然地寫著「韓國有句古話『百聞不如一見'」。明明是中國成語,在韓國口中竟然又變成了韓國古話?
  • 韓國這次眼睛都急紅了,英國稱跆拳道起源於中國,網友徹底炸鍋
    據國內媒體1月8日報導,韓媒日前表示,被稱為「韓國網絡外交使節團」的民間團體「韓國之友」(VANK)稱,英國近期推出的一本韓國旅行指南中寫道,「跆拳道源於中國唐朝」。因此VANK認為英國這是在歪曲韓國文化歷史,並要求英國修改「錯誤內容」。
  • 韓國旅遊宣傳片,赫然出現一句話,令中國遊客忍不住想笑
    韓國有句古話,叫「百聞不如一見」,意指聽一遍,不如親眼看一次。怎麼樣?看完上面這段話,有沒有發現什麼破綻?聰明的你,或許,一眼就看出來了,上面這段話,有兩個破綻。01一:盜用咱們老祖宗的成語很明顯,「百聞不如一見」是咱中國老祖宗遺留下來的成語,這是婦孺皆知的事實,什麼時候成了「韓國有句古話」!中國老祖宗們,如果看到上面這段話,被韓國人盜用,肯定都看蒙了!說不定還舉起拳頭,怒喝:小子哎,小心我打你!
  • 睡前成語故事9-百聞不如一見
    .」 → 點選「設為星標 ★/ 置頂」百聞不如一見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是bǎi wén bù rú yí jiàn,意思是指聽別人說多少遍,也不如自己親自看一下,表示多聽不如親見的可靠。出自《漢書·趙充國傳》。出 處《漢書·趙充國傳》:「百聞不如一見;兵難隃度;臣願馳至金城;圖上方略。」例 句1. 我生平第一次過三峽,那瑰奇的景象令我激動不已,真是~。
  • 韓國申遺成功,中國還沒說話,日本網友被點燃
    其實這樣的活動,我國也是非常普遍的,奈何在韓國眼中,就成為了他們獨有的非文化遺產,不過這次中國還沒有說話,倒是日本網友先被點燃了,稱抄襲了他們的青森燈籠節。那麼,到底是誰在抄襲誰呢?其實大家都很清楚,我國端午節是用來祭祀屈原,鄰國舉行類似節日是從我國引進的,韓國後期的端午祭節日呈現的風氣大部分都是巫俗。那既然國際上認可了,我國也沒有再爭執下去,只能尊重結果。還記得,早期韓國和我國有過兩次文化衝撞,一次是關於食品泡菜,另一次是因為一句古語文化。
  • 韓國遊記:韓國地鐵之我見
    2018年暑假,因任職的公司獲邀去參加韓國舉辦的青年交流活動,我跟著一幫年輕人一起去韓國玩了十來天。就是這十來天,讓我對印象中的「棒子國」大為改觀。後來我們才搞清楚,原來韓國地鐵上分普通座位和老人專座,就算是老人專座空了出來,我們作為年輕人,都不可以坐在上面的。剛出國門就鬧了一個大烏龍,果然國情不同還是要謹言慎行。我一直不理解,老人專座空置了不讓我們年輕人坐,不就造成了資源浪費,甚至客觀造成了車廂擁擠嗎?
  • 韓國年度成語公布!為什麼和中國的成語這麼像?
    從2001年開始,每到年末,韓國都會選出年度成語,意在給過去一年中的韓國社會「定調」。今年,韓國教授們選出的年度成語是「共命之鳥」。「共命之鳥」共命鳥是佛教傳說中的一種鳥,兩頭一體,一榮俱榮,一死皆死。
  • 韓國申遺「搶」走了中國的中秋和端午?其實是「烏龍」
    從2005年韓國成功將所謂的「端午節」加入世界遺產名錄開始,國內輿論漸漸形成了一個讓人聽起來不太舒服的概念:中國的文化項目,都被韓國「搶」走了。這其中也包括「中秋節」。不少網友為此在網上對韓國口誅筆伐,可謂言之鑿鑿情之切切,但這把怒火,多少還是受到了一些誤導。
  • 樸槿惠贊李克強: Mr.Li Style 百聞不如一見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昨日與韓國總統樸槿惠舉行會晤,李克強形容,樸槿惠訪華必將為中韓戰略合作關係的提升,注入新的活力。樸槿惠說,李克強在韓國有Mr.Li Style的稱號,她形容此次會面果然百聞不如一見。
  • 韓國人氣演員金秀賢結婚了,這事是真是假?
    「韓國人氣演員金秀賢已於近日結婚了」 初看到這一則消息時,講真,真就嚇了一跳。要知道英俊瀟灑的都敏俊兮——都教授可是眾多女粉絲心目中天神般的存在了。不是才有消息說,男神金秀賢軍隊退伍後就立馬低調地投入到影視作品的拍攝中去了嗎,咋這麼快就選擇結婚了,這有點讓我存疑消息來源的可靠性。
  • 韓國「N號房」事件,26萬男性搶看直播,再次刷新對人性的認知
    韓國爆出一件駭人聽聞的大案——「N號房」事件。兩天之內,微博湧出20多個相關話題,10億多的瀏覽量。雖然是鄰國發生的惡性事件,但實施者的隱秘殘忍、圍觀者的漠然抱臂,顯然以一種非常極端的方式再次刷新了對人性的想像力。
  • 「舉世皆濁」當選韓國年度成語
    據韓國KBS電視臺12月24日報導,據韓國某權威學術機構做出的統計,「舉世皆濁」被韓國國內的大學教授們評選為2012年韓國年度四字成語。據報導,韓國某權威學術機構10日至19日對韓國國內626名大學教授做了一項調查。調查結果顯示,28.1%的受訪教授將票投給了「舉世皆濁」。
  • 趣味|為什麼說「百聞不如一見」?
    答:都說「聞雞起舞」,單靠「聞」,你可能只是手舞足蹈,但如果一見面,說不定就得動「手撕」了呢。就像這樣...正解:成語出自《漢書趙充國傳》:「百聞不如一見,兵難遙度,臣願馳至金城,圖上方略。」大意為:聽得再多不如親眼所見,對方軍事上的情況如何,在後方很難準確地估計,還是需上前方金城了解了解情況再來制定策略!
  • 「君舟民水」當選韓國年度成語 各國年度漢字都是啥?
    12月24日,韓國首爾,大批韓國示威民眾聚集在首爾街頭,要求樸槿惠下臺。圖/視覺中國  每年的年底,受漢語文化影響較大的亞洲國家,如韓國、日本等都會進行年度漢字或成語評選活動。  2016年韓國年度成語近日揭曉,「君舟民水」當選。在過去一年中,韓國政局動蕩,樸槿惠因「閨蜜門」遭彈劾被停職。韓國媒體認為,「君舟民水」很好反映了這一局勢,印證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歷史教訓。
  • 韓國為何三年後打撈世越號沉船?專家兩大角度解讀真相
    韓國《中央日報》報導,韓國海洋水產部當日表示,世越號船身於凌晨3時45分浮出水面,這一時刻距離2014年4月16日「世越」號沉沒已過去1073天。  打撈作業自22日開始,按照計劃,在23日中午前後使船體露出水面的高度達到13米。韓海洋水產部計劃在「世越」號出水後,於24日前將其與半潛船相連,利用半潛船將「世越」號拖引至木浦新港,預計這一過程大約需要兩周時間。
  • 王嘉爾的韓國「老爸」是歲月號事件的邪教徒?JYP這次要涼涼了吧
    ,造成314人遇難,其中大部分遇難者為前往修學旅行的某韓國高中學生。這是韓國近幾十年來最嚴重的海難事故,事件發生後樸槿惠政府的救援不到位受到韓國民眾的強烈譴責。因為歲月號沉沒事件有太多謎團了…再加上後來樸槿惠被爆出「閨蜜幹政門」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