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本屆中國國際動漫創意產業交易會在蕪湖舉辦,而蕪湖市又是國家級動漫基地, 藉助中國國際動漫創意產業交易會搭建的平臺,海內外資金對中國動漫創意產業顯現出濃厚興趣,吸引了海內外500餘家動漫機構和企業前來參展參會、交流交易。【投資額接近百億 海外資金青睞中國動漫】
中廣網北京10月25日消息 投資額接近百億,海外資金青睞中國動漫,國際動漫創意產業交易會引發動漫產業投資熱潮。如今中國的動漫產業基地正在不斷拉動城市的發展,在促進就業、擴大內需等方面起到其他行業無法替代的作用。對此,中國之聲特約觀察員李勇作如下點評。
李勇:說到這裡,讓人感覺很痛心,現在的孩子喜歡動畫片《蠟筆小新》。前不久日本「蠟筆小新之父」去世後,很多人非常傷心。比這些孩子再大一些的孩子,70年代出生的孩子,他們的記憶,他們小時候喜歡的是《鐵臂阿童木》,也就是中國幾代人是看日本人的動漫長大的。
但是,我們都知道在60年代和70年代,中國的動漫其實有一個很輝煌的階段,那個時候有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三個和尚沒水喝》等等。現在的中國動漫產業,看起來增長挺快的,2008年以來97%的增幅,各地都在新建動漫產業園,但是各地的動漫公司還是在艱難的掙扎。原因何在?
前不久文化部長就坦言,中國的動漫產業部缺錢、不缺技術、缺的就是創意。創意不是憑空想像的,創意和我們現在的教育和文化制度有關係。
我們想到,前不久一個新聞報導,上海有個學生在小學讀書的時候被當做差生,因為他調皮、想像力太豐富,老師很不喜歡他,最後沒辦法,他爸爸把他弄到美國去讀書。結果8年後,他成為費城藝術學院動畫專業最傑出的學生,在全美的動畫比賽中,他獲得個人冠軍,美國老師稱他是天才。
我們想想,如果8年前這個孩子留在國內,那麼他就會被一點一點被這種應試教育壓製成一個庸才了。 後來這個孩子的父親也說了,當然說的可能有點偏激,他說,這種教育是把人培養成為「水泥腦袋」 的教育,那麼這種「水泥腦袋」怎麼能讓孩子有創意、變成動漫天才呢?
其實我們的孩子在小學階段,或者在幼兒園階段中國的很多孩子是非常聰明、非常有想像力,但是越到後來,他的想像力一方面被壓制,而從社會上、老師的角度,又希望他變成一個乖孩子,能夠聽話、能夠學會考試。所以,沒有一種適合小孩成長的教育制度,這個創意人才是很難培養出來的。
來源:中國廣播網 責編:塗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