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用粵語讀唐詩宋詞更好聽?

2021-03-01 羊城網

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說的粵語詞彙,很多都是從古漢語中保留下來的。一下子沒想到?我們可以通過解讀一些詞彙、一些古詩句來舉例。

平時我們經常講「行行企企」,而在古詩裡也同樣用「行、企」表達行走和站立。但普通話一般會用「走」、「站」

平時說普通話時習慣用「跑」,但廣東人和古人就都用「走」。「走得快,好世界」,相信大家都聽說過吧。

古人提出疑問,經常會用「幾時、幾多、幾何、幾個」,而今時今日的廣東人也依舊習慣使用「幾X」的提問形式。但在普通話的語境中,我們更習慣說「什麼時候、有多少、多少次」。

天末懷李白

杜甫 ·唐

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
應共冤魂語,投詩贈汨羅。

現代漢語一般用「憎恨」兩字連用,有時候也會單用「恨」一字。在粵語語境中,我們一般會用「憎」來表達情感:「你咁衰,我憎死你喇!」

就像上文提到的,粵語常用「幾時」來發問。

另外,古漢語裡的「舊時、日日、隔離、卒止」,動詞方面的「望、著、撐」等等,都是粵語口語經常使用到的詞語。但在普通話裡已經沒有使用了。

由此可見,古漢語有好多優雅的詞彙,直到現在我們廣東人在日常對話中也依然經常使用。

粵語,因為長久地、固定地存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中,使得其發展變化非常緩慢,因此至今粵語還保留了許多中古音。也由於粵語是由來自隋唐中原的人們帶至廣州的,所以廣州音最接近隋唐時期中原人的語音。

登嶽陽樓

杜甫 ·唐

昔聞洞庭水,今上嶽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這首詩和大家都很熟悉的《登鸛鶴樓》的韻腳是一樣的,都是[au]。詩句中的末字,樓[lau4]、浮[fau4]、舟[zau1]、流[lau4],在粵語中是成立的,但普通話中樓[lou]和流[liu]是不一樣的。

詩句中的「坼」[cag3]正是粵語中的「爆坼」。

參照這首詩的音頻,你會發現粵語朗讀更押韻,所以當你在朗讀唐宋詩詞時,更接近所謂的吟誦、朗誦——朗朗上口地誦讀、抑揚頓挫地吟唱。

而粵語現在仍保留有古漢語的入聲,讀起來則更加押韻、更有韻律感,更像唱歌。

也正因為粵語保留了所有音調,這些粵語的發音較為短促字詞,能夠從語音上充分地表現一些激烈的、急切的情感爆發

最典型的,宋朝愛國將領嶽飛的《滿江紅·怒髮衝冠》,裡面的「歇、烈、月、切、雪、滅、缺、血、闕」,都是短促的入聲字。這些字的粵語發音就比較短促,充分表達出嶽飛當時悲憤沉鬱的情感。

大家都知道,古代的詩詞對於平仄有很高的要求。不同類別的詩會有不同的平仄規則。

平仄其實是聲調,分為平、上、去、入四聲。 「平」就是平聲,而「仄」就是上、去、入聲。普通話入聲消失,入聲歸入仄聲中的上、去兩聲和平聲中的陰平、陽平,這導致用普通話判別詩詞平仄會有錯誤。


就像是杜甫的《絕句》,用粵語誦讀,黃鸝同白鷺屬於平平對仄仄,後兩句的「含」和「泊」,平仄相對。符合同句相同,對句相反的平仄要求。用普通話讀,就會變成平平對平仄,平平相對,就不夠工整。

登鸛雀樓

王之渙 ·唐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

字字對應格律規則: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其實,語言並沒有高低優劣之分。普通話作為現代中國的通用語言,是各地各族人民不可或缺的溝通工具。但中國各個地方語,確實又保留了更多古漢語的特色。

我們會發現,用粵語、吳語、 客家、閩南語等地方語言來誦讀唐詩宋詞,都有其獨特的韻味。所以,大家學習詩詞的時候,不妨試試用自己的家鄉語言誦讀一下,從不同的角度去體會中國古典文學的精粹。

本系列書籍由廣東著名填詞人梁天山、作曲家陳輝權、羊城網創辦人勞震宇花費4年創作,希望從中華經典的普及讀物入手,將粵語文化的傳承重歸於新生代的日常學習之中。

《粵韻唐詩》、《粵韻宋詞》兩書中所選的均為膾炙人口並適合中小學生入門學習的詩詞,由梁天山老師從粵語的音韻、詞彙、語法以及嶺南歷史文化的角度進行賞析,而當中的插畫更是陳輝權、譚永良、吳依桐幾位老師合力創作的結晶,耗費了無數心血。

《粵韻宋詞》架構分明,每首均是【宋詞原文】+【作者介紹】+【詩文大意】+【看點賞析】+【「粵」讀提示】5個小欄目,給讀者有清晰的指引,適合小學生讀者的閱讀習慣。

本書不僅是可讀可看,更是。讀者使用手機掃描書中二維碼,即可聽到陳輝權老師以粵語正音朗誦的詩文。

《粵韻唐詩》+《粵韻宋詞》套裝

點擊小程序點擊原文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很多唐詩宋詞讀起來彆扭,原來用粵語讀更押韻?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zan)。尤其最後一句,「簪」字顯得十分突兀,有一種詞不達意之感,讀起來很彆扭。但是有研究者發現當用粵語去讀它時,它聽起來會悅耳很多。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sam)。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sam)。
  • 他們這樣讀唐詩宋詞:有聲詩畫傳承粵語文化
    粵語源於古代中原雅言,具有完整的九聲六調,較完美地保留中國古代漢語的特徵。而古代詩人較多都是用古漢語來吟詩作賦,所以不少古詩詞用粵語朗讀更為押韻。為了讓這一鏗鏘妙音得以傳承與推廣,11月10日,佛山市圖書館攜手羊城網、新世紀出版社,邀請了《粵韻唐詩》《粵韻宋詞》作者梁天山、陳輝權、勞震宇,作為佛山領讀者,與讀者一起探討為什麼用粵語讀古詩詞更好聽,領略粵語音律之美。
  • 陳小春髮長文:唐詩宋詞大多用粵語寫 粵語是古漢語嗎?
    「唐詩宋詞大多是用粵語寫的。」  「不懂粵語,很多古籍和唐詩宋詞就看不懂讀不通了。」  2月6日凌晨,香港演員陳小春用繁體字發布了一篇長微博為粵語叫屈,呼籲「保衛廣東話」。他說,前陣子和一個湖北妹子在飯局聊天,卻被對方嫌棄「粵語沒什麼好學的」、「粵語沒文化」。
  • 粵語沒文化?陳小春深夜叫屈:唐詩宋詞大多用粵語寫的
    【觀察者網綜合】「唐詩宋詞大多是用粵語寫的。」「不懂粵語,很多古籍和唐詩宋詞就看不懂讀不通了。」2月6日凌晨,香港演員陳小春發布了一篇長微博為粵語叫屈,呼籲「保衛廣東話」。他說,前陣子和一個湖北妹子在飯局聊天,卻被對方嫌棄「粵語沒什麼好學的」、「粵語沒文化」。這令陳小春十分不滿,他便於今天凌晨1點多發表長文,羅列了「保衛廣東話」的種種理由。
  • 叫屈丨粵語沒文化?陳小春深夜發文:唐詩宋詞大多用粵語寫
    來源:觀察者網作者:邱荔「唐詩宋詞大多是用粵語寫的。」「不懂粵語,很多古籍和唐詩宋詞就看不懂讀不通了。」陳小春說,有1300年歷史的唐詩宋詞就是用粵語寫的,所以用粵語才讀的通順。而普通話,是500年前北方蒙滿胡語雜交變種出來的,比粵語單薄粗疏多了。
  • 陳小春說唐詩宋詞是用粵語寫的,真的是這樣嗎
    陳小春說唐詩宋詞是用粵語寫的,真的是這樣嗎 澎湃新聞記者 楊寶寶 2017-02-10 15:46 來源:澎湃新聞
  • 《粵韻唐詩》、《粵韻宋詞》繁體粵語注音版在港熱賣中
    就連用粵語來朗誦詩詞,也更為押韻鏗鏘,更易體會到古人在詩詞中想表達的意境。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粵劇、粵語相聲、粵語講古在內地復興,而香港流行曲、粵語卡通片、粵語電視劇、粵語電影更是值黃金時代,粵語文化在全中國乃至全世界都綻放光彩。
  • 路姓詩經楚辭起名好聽的女孩名字鼠寶寶宋詞唐詩
    路姓詩經楚辭起名好聽的女孩名字鼠寶寶宋詞唐詩(上) (路依丹) 「依丹」一名出自唐詩宋詞楚辭詩經《奪錦標 送李景山西使 此首見劉輯滕賓涵》中「念瞻依丹闕,捧紅雲、金泥調屑。」
  • 為什麼粵語歌比普通話歌更好聽,你知道嗎?
    下面我們以粵語和普通話做對比,讀下面一首詩。 這是隨便找的一首詩,我們先用粵語讀,然後用普通話,然後會發現用普通話讀總感覺有點平順,總感覺情感被抑制讀起來很平和,難以抒發出來,然後再一次用粵語讀完,立刻感覺酣暢淋漓。
  • 為什麼我讓孩子讀唐詩宋詞元曲,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網上看到有個學生問老師,我們為什麼要讀唐詩宋詞元曲?
  • 好聽的女孩名字:唐詩宋詞裡溫暖好聽的女孩名,在初冬爛漫綻放
    江南易林認為名字是人們相互間認識的第一步,家長不妨給自己的姑娘從唐詩宋詞中起一個詩意文雅、溫暖好聽的名字,讓寶寶潛移默化中培養出高雅的氣質,成長為落落大方的「小仙女」。嵐月出處:平湖底,見層嵐,涼月下,聞清吹-東吳樂(尉遲杯)-全宋詞「嵐月」選自宋詞,這句詞的意思是:平靜的湖面上漂浮著層層迷霧之氣,清冷明亮的月光下,仿佛聽見徐徐清風吹過的聲音。
  • 唐詩和宋詞的約會,誰的字數更少,誰的格律更難?
    最近在自媒體平臺,見到有人說:「宋詞的創作難度難於唐詩,名氣卻沒有唐詩大。」這種說法,恕六甲番人放肆直言,本身是存在疑問的:1、宋詞創作難於唐詩?2、宋詞沒有唐詩名氣大?而如果按篇幅字數來說,唐詩裡的古體詩則字數一般會對於宋詞,白居易的《長恨歌》大約有840字,而宋詞裡字數最多的一首是汪元量的《鶯啼序》,只有240字。此外宋詞的小令都是字數很少的,十六字令就只有16字,比五言絕句的20字還少。
  • 讀唐詩宋詞,在今天價值何在?
    導讀: 唐詩宋詞是中國古代文學發展史上的兩座高峰,它們流傳千年至今,依然感動著今天的我們。唐詩宋詞具有重要的現代價值,它們的文字表達的背後是「言志」與「抒情」,在詩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人生的美好,提升著我們的審美價值和人格境界。 文學史上有兩個專有名詞:唐詩和宋詞,被合稱為「唐詩宋詞」,但今天我要變換詞序改稱「唐宋詩詞」,因為對這兩種文體都應該兼重唐宋,最好是把唐宋的詩與詞放在一起讀。
  • (唐詩宋詞元曲)董卿 : 用古詩詞餵大的孩子
    圖:「部編本」小學語文教材以前一直很多人都在問,為什麼從小就讓孩子讀唐詩宋詞除此以外,從小讀唐詩宋詞的好處就是:看到美景時,其他人只會說『臥槽牛*』,然後拍照發朋友圈時,你卻因為心中淌過那一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而感動到熱淚盈眶。
  • 粵語和普通話的差異
    她:身邊沒朋友說粵語,而且粵語也沒什麼好學的。我問:此話怎說?她說:大家都講普通話就好了,像粵語這種比較沒文化的方言,都快被邊緣化了,學它幹啥呀?學來有啥用呀!……作為一個講了幾十年粵語又叫讀過下書的香港人,我對他說的當然是不以為然。我問:言下之意,你是覺得說普通話比粵語有文化有內涵?她說:可以這麼說!
  • 唐詩宋詞起名:400個好聽的男孩名,個個陽光帥氣、瀟灑清新
    名字對一個人的性格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如果你希望你家男寶寶日後能夠陽光、儒雅、清新又帥氣,可以為他取一個好聽的名字。江南易林從唐詩宋詞中精選了400個好聽的男孩名字,你想要的,這裡都有,家長朋友可以閱讀下文,獲得取名靈感。
  • 唐詩宋詞起名:400個好聽的男孩美名,個個陽光帥氣、瀟灑清新
    名字對一個人的性格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如果你希望你家男寶寶日後能夠陽光、儒雅、清新又帥氣,可以為他取一個好聽的名字。江南易林從唐詩宋詞中精選了400個好聽的男孩名字,你想要的,這裡都有,家長朋友可以閱讀下文,獲得取名靈感。
  • 能讓你笑到飆淚的漫畫唐詩宋詞,太漲知識了
    跟簡單粗暴的網絡用語相比,詩詞是更高級的表達方式,言簡意賅,意蘊深長!遺憾的是,對很多人來說,一提到詩詞就想到死記硬背,完全感受不到美感。所以,今天小編要給你們推薦《半小時漫畫唐詩宋詞》,讓你在哈哈大笑中愛上古詩詞!
  • 為什麼要讓下一代學粵語?這個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生於斯長於斯,無數的仁人志士實在不願停留在緬懷於昔日的榮光之中,更願以身體力行,為延續粵語文化覓出新機。 因此,廣東著名填詞人梁天山、作曲家陳輝權、羊城網創辦人勞震宇花費4年之久,創作了第一套用粵語朗誦的國學讀本《粵韻唐詩》、《粵韻宋詞》,希望從中華經典的普及讀物入手,將粵語文化的傳承重歸於新生代的日常學習之中。粵語源自中原雅言,與兩廣地區的古越語所融合而產生。
  • 為什麼每個人都說粵語好聽,到底好聽在哪裡?
    我們常說,粵語朗誦詩歌很好聽,其中一個原因在於粵語音節和音調的多變。之前粵語版的《慶餘年》在TVB上映,裡面那段「範閒朝堂鬥詩」讓很多網友都不自覺地鼓掌叫好。不是原版的演員臺詞不好,而是粵語與普通話天然發音的不同,粵語的九聲六調,讓鬥詩增添了豪情壯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