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6月22日7時10分,重慶潼南區8名落水兒童全部打撈出水,均已無生命體徵。8人均為居住在附近的米心鎮小學學生,周末相約到河灘玩耍,其間一名學生失足落水,其他7人前去施救,一併落水。
天津北方網訊:6月22日7時10分,重慶潼南區8名落水兒童全部打撈出水,均已無生命體徵。8人均為居住在附近的米心鎮小學學生,周末相約到河灘玩耍,其間一名學生失足落水,其他7人前去施救,一併落水。
8個孩子生命的隕落,各自家庭的痛苦和絕望,在網上化成了眾多的哀婉、嘆息、反思和追問。7名沒有救助能力的孩子雖然表現得勇敢和善良,但更凸顯了悲劇色彩。
溺水是我國14歲以下兒童傷害死亡的主要原因。每次悲劇,媒體都在加緊科普,應該怎樣科學救助和處置,其中特別強調沒有施救能力的孩子應該如何正確應對,但最重要的是家長的監管以及學校的生命安全教育。家長疏於監管,有的是因為忙於生計無暇顧及,有的是責任心缺失。在孩子亡故之後,談家長的監管失責貌似是殘忍的,卻是必須強調的。今年4月初,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特發布2020年第1號預警,提醒各地教育部門和學校要高度重視,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強化防溺水工作,確保學生生命安全。然而,在重視和保護生命的問題上,無論如何強調都不過分,更重要的是聯防聯控的執行和監督。
何止是防溺亡,就在同一天,6月21日,廣州花都警方通報一起兩男童因被困車內身亡事件。圍繞兒童的安全隱患有很多,特別是暑假快要到了,交通、用電、用氣、燙傷、墜落等安全風險也跟著增大。對孩子的監管責任一刻都不能放鬆,呵護孩子的安全是頭等大事,千萬別掉以輕心。(津雲新聞編輯孫暢)
【來源:北方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