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濟寧某小區內突然下起了"現金雨",大量百元鈔票從空中飄落,正在輸液的熱心市民楊帆見狀,便讓朋友報警,自己舉著吊瓶在雨中守候,避免其他人拾撿鈔票。為最大限度地保護現場,他謊稱自己是派出所的民警,阻止周圍群眾甚至是失主本人將鈔票撿走。直到民警趕來,將鈔票收集起來,核實了失主的身份後將錢款歸還。
事後,楊帆回應:"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9月13日,湖南長沙黃興路街頭也飄落了不少現金,路過的行人看見後,紛紛上前撿錢。目擊者表示,這是一男子給女友的分手費,遭到對方拒絕後,便把錢扔在了地上。
3月份,遵義某小區內也下起了"鈔票雨",原因是一位媽媽外出辦事,將2歲的寶寶獨自留在家中。寶寶翻出了媽媽包裡的2萬元現金,將其從樓上灑下,鈔票被路過的人哄搶,報警後多方努力,只找回了1.6萬元。
兩相對比之下,楊帆見財不起意的行為就更值得讚揚了。孔子說過:"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孔子並不反對人們追求金錢利益,有了錢,人才能夠在這個社會上立足,才能夠去施展自己的宏圖抱負,但應該通過合理合法的方式去獲得錢財,不能因為錢財忘記道德和法律。
沒有好的經濟基礎,我們就無法享受好的醫療、教育和養老設施。但若是金錢成為了人們的唯一追求,成為了判斷一個人價值高低的唯一標準,那社會就會慢慢地腐敗,傳統的仁義、孝道、忠義將不復存在。
有的人說,當前社會金錢至上,人們為了錢無所不用其極,拾金不昧已經是一種很少見的品質了,大家遇到便宜都會佔,遇不到便宜也會創造便宜,真的是這個樣子嗎?
有人在成都的街頭做了這樣一個實驗:在一個小紙盒子裡放滿了硬幣,並寫了留言,表示如果有需要的話可以拿盒子裡的硬幣,但是不要超過5元。周圍的人見到後紛紛圍觀拍照,但拿錢的人很少。
幾分鐘後,一位大叔在猶豫之後拿了3枚硬幣,走進了地鐵站,一個白衣小哥拿了2枚硬幣後走了。令人意外的是,一個小男孩看了之後,拿出4枚硬幣放在了盒子裡,小男孩的行為感染了不少人,往盒子裡放錢的人越來越多。
任何人都有可能遇到困難,生活可能會很窘迫,我們不能指責那兩個拿了錢的人,他們本就沒有違反規則,或許真的是沒有錢乘地鐵而已。從這個實驗中我們可以看出,如今人們對於金錢的態度遠沒有網絡上傳言的那麼糟糕,大多數人還是有基本的道德的。
出現這樣的結果,原因有很多。
一來是現在國家經濟發展得好了,人們不必再為了基本的溫飽而發愁,就有多餘的精力去思考自己的行為是不是符合道德規範了,讓一個餓肚子的人有聖人的美德是不切實際的。
二來是因為我們國家的教育普及程度越來越高了,95後、00後成為社會的中流砥柱後,情況會越來越好。
對待金錢的態度,能夠反映出一個人對待他人的態度。對金錢太吝嗇,或者是過於貪得無厭的人,往往對他人也會很苛刻,會將周遭的人也視為為自己謀求財富的工具。對金錢看得開,知道不義之財不可取的人,往往對人或者是物都有一個正確的認知,對生活也有更為健康的態度,才是值得深交的人。
我們也要更加規範自己的行為,想盡一切辦法賺錢可以,這樣才能給家人提供更好的生活,但這些辦法應該在法律和道德允許的範疇內,這樣得來的財富才能夠長久,才能夠讓人心安。
大家是如何看待這個新聞的呢?
來源 神鳥知訊民生匯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