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人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這三種錢不能貪

2020-12-11 國學秘籍

我們生存在這個世界上,自然是離不開衣食住行的,而這些都是需要金錢來換取的,說得更加直白一點,人活著是離不了錢的,就像是我們每天早出晚歸,外出工作都是為了賺錢來獲取好的生活。毫不誇張地說,每個人都愛錢,我們每天都是為了賺錢在忙碌,在努力奮鬥。不論是誰對金錢都會有一定的渴望,但每個人的賺錢能力都是天差地別的。有的人忙碌了一輩子,但到最後仍是什麼都沒有剩下,而有些人卻能夠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來輕鬆獲取財富。

孔子曾告誡過我們: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就是在說,喜歡錢財是沒有錯的,但是獲取錢財的方式不能違背原則。那什麼是不違背原則呢?其實就是說,其實不論是通過哪種方法,我們都必須靠自己的雙手,用自己的辛勤勞動獲取財富,而不能試圖通過做一些不遵守法紀、不符合道德倫理的事來獲得財富。在小編看來,這幾種錢財是千萬不能貪的,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第一、不能貪父母給的錢

父母不僅對我們有生育之恩,更有養育之恩,他們費心費力將我們從一個襁褓中的小孩拉扯長大,從小到大,一直到我們有了賺錢能力之前,都是在花父母的錢,是在花父母。但當我們有了賺錢能力之後,就不要再貪父母的錢了,這樣我們花錢才會花得心安理得。而一位依靠父母的人,就是典型的啃老族了,試想一下,一個連自己都日常生活都負擔不起的人又該如何去負擔一個家庭呢?而善待父母就是善待自己,不要到了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時候,到那時再後悔也晚了。而貪多了父母的錢,便會覺著找父母要錢更為方便,久而久之就會失去鬥志,而父母總不能幫你一輩子,若沒有了父母的接濟,過得窮困潦倒,這樣的結果是誰都不想看到的。

因此,我們千萬不能做啃老族,不能貪父母給的錢。

第二、不義之財千萬不能貪

有很多人貪圖享樂,又會覺著工作太累,便抵制不住金錢的誘惑,試圖通過一些歪門邪道來獲取不義之財。就比如現在有很多網絡詐騙,通過各種手段來騙取他人的錢財,比這更為過分的手段還有很多很多,然而法網恢恢,疏而不漏,若是貪圖這類錢,早晚會將自己送進監獄裡,自然也就沒有任何前途可言了。

因此,我們應該堅守道德原則,不貪不義之財。

第三、不能貪朋友的錢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貴在互相信任,我們難免會有像朋友借錢的時候,別人肯借錢給你,那一定是很信任你的,若是你貪圖朋友的錢,借了不還,或是通過別的手段來騙取朋友的錢,會讓你失去朋友的信任與情誼。經常惦記朋友的錢的人,最終只會眾叛親離,讓自己陷入孤立無援的狀態,在等到危難時刻,是不會有人願意幫你的。

有句話說得好,「有借有還,再借不難」。若是不想失去朋友,切莫貪圖朋友的錢。

總結語: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無論何時,我們都要堅守本心,父母的錢、朋友的錢、不義之財都是我們不應該貪圖的,除此之外,你們認為還有哪些呢?

相關焦點

  • 淺談「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的由來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出自《增廣賢文》。《增廣賢文》是一部古訓集、民間諺語集,其內容匯集了為人處事的各類諺語,很有哲理性,儒道佛各方面的思想均有體現。「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人的一生,為的就是要過的健康、快樂,而財富也成了如今讓人們為之奮鬥的目標和動力。但是很多人為了財富,卻不擇手段,讓人嘆息,難道為了錢,什麼都不管不顧嗎?「夫大商者,胸存縱橫四海之志,懷抱吞吐宇宙之氣,其學通於大道,其功接於社稷,其勢糴入驚風雨、糶出泣鬼神,也正所謂良賈何負名臣,大商笑看書生。所謂:財自道生,利緣義取。」
  • 佛教: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命裡的錢,都是有定數的!
    世人皆愛財,但「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才是一個正確的錢財觀。世人皆愛財,但財從哪裡來,卻並不是每個人都知道?其實,財就在我們命裡。命裡沒有財,就算金銀珠寶放在眼前,往往也無福消受。玉玲一聽,這不就是人家常說的「命裡八分米,走遍天下不滿倉」的意思嗎?當時臉就陰沉下來了,心裡老大的不高興,我們是雙胞胎姐妹,憑什麼姐姐命裡就多財,而自己卻只有八分米呢?然而,天有不測風雲,有一天,姐妹倆在河邊嘻鬧遊玩時,玉玲不小心將姐姐推下了河,玉玲和丫鬟慌裡慌張地跑回家找男丁過來打撈,卻一無所獲。
  • 俗語「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後半句更經典,卻十人九不知
    但是,有的俗語經受住考驗,儘管社會變遷,因其飽含哲理,至今依舊引人深思,比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可以稱得上家喻戶曉。最早的時候,「君子」強調的是崇高的地位,從字面上可理解為君王之子。後來,君子二字的含義發生變化,不再把地位當成必備條件,反而更側重於高尚的品行,以道德為衡量尺度。
  • 每日論語——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是出自《論語》麼?
    論語——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的真正來源? 關於「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一句話是出自於孔子之口嗎?小編為此事重新查閱了《論語》全書,並沒有發現「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的說法。所以,並不是所有與君子有關的言論都是出自孔子之口的。那如果不是出自《論語》又是來自何處呢?
  •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請聽佛說求財物者有六種歪門邪道不能不防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請聽佛說求財物者有六種歪門邪道不能不防太虛大師講解《佛說善生經》六非道[經文]佛言:居士子!求財物者當知有六非道,云何為六?蓋吾人生活所需,不能不求財物,但君子愛財須取之有道。一、種種戲求財物者,如賭博、競勝、比武、猜彩等,如此求財是為非道。二、非時行者,如玩弄娼妓,不作正業,唐喪光陰。三、飲酒放逸亦非求財之道。四、親近惡知識者,知識即相識之人,惡知識即惡友,親近惡友不但不能得財,反而有傾家破產喪身失命之禍。五、常喜妓樂者,即性好歌舞娼妓,徒恣浪費。六、懶墮者,性好遊蕩,不喜作業。
  •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其他的都是胡扯
    錢意味著什麼?意味著你的底氣,意味著你買衣服不用看標籤上的價格,意味著找愛人不用怕自己高攀不起,意味著心情不好時可以隨意任性。在我們沒錢時最大的毛病就是喜歡湊合,對人對物都沒有什麼概念。買東西吧,來個能力範圍內差不多的就行了,愛人吧找個各方面合適八九不離十的就行了。其實這種湊合都是沒錢產生的自卑,還總是自圓其說的安慰自己,沒必要,不至於,差不多就行了,我覺得也還行吧。
  •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道亦有道!
    我只知道,自古就有「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一說。可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思維方式的轉變,許多原來不被人們理解、接受,甚至一度被人們輕視、默認為不務正業的新興行業和領域正以不爭的事實和強大的吸金能力,不時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刷新人們的三觀。都說人間正道是滄桑。
  •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教師是否要甘於清貧?
    也不贊成教師不合道德的謀利(辦補習班),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教師須甘於清貧」,說這句話的人是道德綁架,希望自己高享受,要求別人清貧自守。「教師須甘於清貧」不符合事物發展規律!除非是教師實現了財富自由以後,才甘於平淡!也許有一天教師也會實現財富自由,也可追求內心的富足!
  •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為何說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小故事明白人生哲理
    小說《胡雪巖全傳》中有這樣一句話:「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該當你老夫子的,自然當仁不讓。」大意就是君子只要從正道得到的財物,不要不義之財。而從佛家的因果報應來看,不貪不義之財,福報將不期而至,反之,則不僅有損德行,還會遭到相應的報應。
  •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我們都被騙了?還是否值得堅守!
    當今社會,什麼都和利益畫上等號,給多少錢做多少事,這就是市場經濟,這就是道理。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似乎沒有什麼好說的,也挑不出什麼毛病,這就是買賣,難道不是嗎?很多人說不要和我談什麼仁義道德。曾經雄霸亞洲首富,香港富商李先生不說了嗎?
  •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用最善良的方式得善財
    君子愛財 取之有道用最善良的方式得善財財是有生命能量的,怎麼來的財路,就會在怎麼樣的能量點上花銷出去。在因果報應的定律裡,這是一股能量在運行,不是人為的卻勝似人為。假如屢屢出現破財之事,就要值得反省了,要回觀自己是不是在哪裡有過之取財之事。亦或是種下了不善待人的種子,而造成的一種平衡力失衡,需要破財消災。面對這類事 定要誠心檢討自己,絕不姑息偏袒。
  • 《取財須有道,有道須有財》,高三生的議論文寫得真叫好!
    錢本身是一種客觀存在,但賺錢的方式卻具有豐富的主觀色彩。我們到底該用什麼樣的態度什麼方式賺錢呢?《論語》中有這樣一則故事:「季氏富於周公,而求也為之聚斂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孔子對學生冉求的做法十分生氣,朱熹解釋過孔子生氣的理由:「季氏為諸侯之卿,而富過之,非攘奪其君、刻剝其民,何以得此?冉有為季氏宰,又為之急賦稅以益其富。」
  •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孔子說過的這三句話,蘊含更通透的財富觀
    01 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孔子曾經說過,只要能夠合理地掙到錢,哪怕是讓我擔任市場裡的守門人,我也會去做這份工作。只要是正當的謀生手段,都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何況孔子自己也曾經說過「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為了求生,孔子做過的粗活可不少。但是孔子卻從未感覺這有什麼丟人的,只要能夠正當發揮金錢的作用,錢財可以行善,可以助人,更可以達己。就像很多個拾荒老人,哪怕自己生活拮据,也都在盡力地幫助別人。
  • 大量百元大鈔空中飄落,男子舉吊瓶冒雨守護: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事後,楊帆回應:"君子愛財,取之有道"。9月13日,湖南長沙黃興路街頭也飄落了不少現金,路過的行人看見後,紛紛上前撿錢。目擊者表示,這是一男子給女友的分手費,遭到對方拒絕後,便把錢扔在了地上。孔子並不反對人們追求金錢利益,有了錢,人才能夠在這個社會上立足,才能夠去施展自己的宏圖抱負,但應該通過合理合法的方式去獲得錢財,不能因為錢財忘記道德和法律。沒有好的經濟基礎,我們就無法享受好的醫療、教育和養老設施。但若是金錢成為了人們的唯一追求,成為了判斷一個人價值高低的唯一標準,那社會就會慢慢地腐敗,傳統的仁義、孝道、忠義將不復存在。
  •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中深寶舉辦理財知識講座
    其實當我們抱著這樣一份不疾不徐的心態,來探討對財富的追求時,才能不沉迷於世俗實現「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責任編輯:張洋 HN080)
  • 民間故事:人無外財不富?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韋元方心有所悟,但還是有所不解,追問:「你說的掠奪,是直接從他們的口袋裡掠奪,還是從他們的錢袋裡去偷啊?」裴璞說:「不是這樣的。如果命中該有的,一個一個地會讓他得到。但如果是命外之財,不該得到的,就是我們所搬運的那部分,或讓他虛耗,或讓他遭受橫禍,或買賣達不到他想要的價格,這跟此人的能力沒啥關聯。」
  •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莫做金錢的奴隸 李雙林
    這幾年的經歷,不斷嘗試不斷失敗不斷嘗試,無數心酸,只有自己懂,因為一直不能穩定盈利,如今我的負債擴大到300萬。今年銀行斷貸,差點崩了(那一刻真的想去死)。目前靠朋友們幫忙,得以暫時緩緩。如今我只專心做期貨,感覺自己今年可能會成,但是心裡還是充滿不確定和彷徨。。。不知道我最終能不能闖出來,實現我自己的理想。
  • 正直大氣,從不佔人便宜的星座,有原則有底線,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但是有些人他們卻處處想著怎麼靠鑽空子佔便宜的方式來獲得利益,俗話說得好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這樣的行為非常令人不齒,而這樣的人也很令人看不起。佔便宜這種事情太丟面子,而獅子們強烈的自尊心非常在乎面子,所以他們從不會做出這種損人不利己的事情,又或者說他們完全不屑於做這種低級的事情,畢竟對於獅子座來說面子和尊嚴高於一切。
  • 愛財卻「取之有道」的星座:絕不會為了金錢,違背原則與良心!
    古訓有言,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就是在警示我們要通過合理的正當渠道獲得金錢,更要保持一顆善良的內心。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往往有一些人面對利益不擇手段,他們不管會不會給別人造成困擾,只要自己能夠得到足夠的財富就比什麼都重要,這樣的人往往會盲目的崇尚金錢,並會為了財富拋棄原則與底線。
  • 無論任何時候,君子愛財必須取之有道,更不能在金錢面前迷失人性
    也就是說做到了並不難,你細心觀察絕大多數人都沒犯罪,這就是做到了學法、懂法、守法、用法、護法了。如果一個人心中雜念多,心術不正是個小人,這個人容易違紀犯法,其中五條懂學守用護那一條都難於做到。每天把錢當成生命,別人奮鬥發了財他不高興,別人建了樓房他睡不著,別了有了小汽車他難受,別人有一個漂亮媳她也失眠,這樣的人最容易違法犯法犯罪了。做到乾乾淨淨做事、清清白白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