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與孩子進行良好溝通

2020-12-12 七色堇育兒

昨天與大家分享了四種錯誤的溝通方式,那麼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比較好的溝通方式。

一、從事實角度來與對方進行溝通

什麼叫事實呢?那就是不帶任何的評判。比如說:「你總是亂讓東西。」這個叫做帶評判的事實,為什麼說帶評判呢?你說他亂扔東西,究竟如何個亂法,什麼樣叫不亂扔呢?所以這個就是主觀的評價,所以你需要告訴孩子,比如說:「」孩子,你把襪子丟在了地板上。」這個就是不帶評價的事實。

事實上,我們的評判評論通常是出於我們的意見,我們對這個事實有著自己的看法、意見,可以這麼說,事實和意見的混淆,事實上是溝通的難點,我們在溝通經常分不清楚什麼是事實,什麼是意見,比如說我們剛才講到的,我們可以說他總是遲到,這個就是意見,可是我們要說事實,他平均每周遲到三次,每個人對此可有不同的意見,你的意見是他總是遲到,但你不能用這個意見代表事實,你只能說他每周平均遲到三次。事實不會引起爭論,所以要講清事實,認清事實。

二、明白自我感受

明白自我感受就是你要能夠把自己的感受弄明白,有時候我們不太清楚自己的感受,會被一些的事實、現象、意見淹沒了,結果我們不知道自己是什麼感受,也沒辦法讓對方知道我們的感受,對方能夠感受到的就是我們的意見,因為你的感受帶給對方的也是一種真實的感受,但是你的意見帶給對方的也就是一種意見,意見就會爭吵,感受會彼此的理解、包容。

我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很多教育理念告訴我們要共情,我們要能說出孩子的感受,要引導孩子說出他的感受,當你去用意見、用你的評判來溝通的時候,帶來的就是對方也是評判、意見,如果你能夠說出他的感受,他就能夠體恤你的感受。

比如說現在小孩子烏龜死了,如果你跟他講說沒關係了,我再給你買一隻,這叫意見,這不是她的感受,這是你的意見,沒關係,不要去想他了,你第二個意見就是再去買一隻給你,這個是解決不了孩子問題的;但是你如果說,孩子,看得出你現在非常傷心,他就覺得有人能夠理解到他的感受。他能夠感受到的是愛,家長感受是同情,他能夠感受到就不再是意見了。

三、表達需求

表的意思就是表示出來,前面弄清楚了事實,弄明白了你的感受,然後你還要表達你的需求,需求就是你前面的事實加上感受,事實上就映襯出你內心的一種需求,所以你要把這個需求很明確的表達出來,表達得越清楚,對方就越容易能夠與你達成共識。事實上每個人內心有一個需求,要去找出這個需求,為什麼批評呢,到底需要什麼呢?不要去批評人,要表達你的需求,如果你能夠直接說出需求,你就會發現,引起對方積極的回應,這個很重要,這就要求我們不僅要了解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你也要體會對方的感受和需求,在溝通當中首先我們要了解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如果你連自己的感受和需求都了解不清楚,你怎麼去了解對方?所以我們要先弄清楚自己的感受和需求,然後用心的去體會對方的體感受和需求,當你能夠做到這個的時候,會發現表達需求時候會比較中肯,會體會到對方的感受和需求,提出來的需求不會太苛刻,不會太不近人情。比如說一個媽媽對孩子講,孩子啊,你的成績不好讓媽媽感到很擔心,你看,很擔心是一種感受,這個很好,你表達了自己的感受,可是你的需求不是很清楚,你的成績不好跟媽媽的需求有什麼關係?所以孩子就會很盲目,他就會覺得我媽媽就是要我成績好,所以他可能作弊,去偷抄,用各種手段想讓成績好起來,媽媽就不擔心了,所以,這種帶來的結果也不好,因為孩子不知道你真正的需求是什麼,如果你這麼說可能孩子就會更明白一些,你說,孩子,媽媽擔心你考不上大學,沒有一個非常過硬的本領或技能,最終你會找不到工作,因為你現在一直成績不好,所以我覺得很擔心,你看我很擔心是感受,考不上大學,沒有辦法獲得一項比較過硬的本領或者技能,以至於找不到工作,這個是根源,你真正擔心的是他沒有過硬的本領,找不到工作,這個是你真正的需求,你是需要你的孩子獲得真正的本領,不僅僅是成績好,你這樣子講他就明白,媽媽是讓我多學東西,我要多用心去學,而不是僅僅追求成績好,這個需求就非常清楚了

四、尋求幫助

1.事實在這裡,感受在這裡,需求在這裡,最終我來尋求你的幫助,溝通最後一步就是需要你的幫助,我們可以主動的請求對方來幫助我們,以滿足我們的需求,因為你前面都說出來了,所以尋求幫助事實上是理所當然的。但是我們一定要留意,我們是請求幫助不是命令,兩者最大的區別是:當你去尋求幫助的時候,你就不會去期待別人一定要有合你心意的回應,她也可以拒絕。

2.當你尋求對方幫助的時候,一定會體會到對方的感受和需求,不會自私的讓對方幫你,而不想想對方的感受如何,對方如果這樣幫你,其實她很為難,這個就是命令。

3.尋求幫助的時候,我們要儘可能的說出希望對方做什麼,而不是對方不需要做什麼,儘量說積極,而不是說不,更多的要說正面的話,這樣尋求幫助被接納的可能性會高很多。比如說,家長經常對孩子講說,不要躺著看書,但是可以積極正面的說:寶寶,我們坐起來看書。這個就是一個積極正面的語言。

試試以上幾種正面的溝通方式吧。

相關焦點

  • 青春期的孩子讓多少家長傷透心。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進行良好溝通
    與青春期的孩子進行良好的溝通,是教育好孩子的前提。家長覺得自己對他們苦口婆心,掏心掏肺,希望孩子少碰壁,少走彎路,少受傷害,然而換來的卻是孩子暴躁的頂撞和無理的拒絕,以及無盡的埋怨,讓家長傷透腦筋。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進行良好溝通,是擺在很多家長面前的一道難題。下面,結合我的所見所聞所感,談談我的看法。
  • 孩子良好的溝通能力如何培養
    如何處理人際關係,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很重要。培養孩子良好的交往和溝通能力,能讓孩子在人際交往中,更遊刃有餘,獲得更多機會,更易得到成功。孩子的良好溝通能力怎樣培養?父母告訴孩子,在開口說話的時候,不能心裡想什麼,馬上就脫口而出,而要去了解和體會聽者的感受和需要。這樣,才能更好地與傾聽者達成共識,增進彼此的了解,從而形成良好的溝通。一個說話不從心裡過一遍的人,他所講出的話 ,沒經過大腦思考,就有可能會讓人產生誤會。三、懂得傾聽。
  • 如何進行良好溝通?幸福關鍵是什麼?善於溝通,建構良好人際關係
    其中人際溝通傳遞和交流的是信息以及情感、需要、態度等心理因素。可見說明白溝通並不容易,可以從人際交流說說溝通不是什麼,即交流5層次。溝通是傳遞信息,特點是平等,要點是不強制對方接受信息,比如知識和看法。達不成一致,各奔東西,下一次繼續溝通,最富有人情味兒。
  • 睿智燈塔-如何與孩子進行有效溝通,與孩子溝通的正確方法
    溝通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門功課。不管在生活的哪個方面,溝通永遠都是維繫關係的最好方式,尤其是在親子關係當中,學會如何溝通,能讓父母更好地教育孩子。那麼,家長該如何與孩子進行有效溝通,與孩子溝通的正確方法有哪些呢?很多時候,家長經常抱怨自己與孩子溝通的次數並不少,但每次都是以爭吵告終。
  • 期末考試結束,如何就成績與孩子進行良好的溝通?怎樣幫助孩子分析...
    期末考試結束,如何就成績與孩子進行良好的溝通?怎樣幫助孩子分析、總結試卷,爭取下次取得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20.01.09 星期四
  • 睿智燈塔親子教育篇——如何與孩子進行溝通?與孩子溝通的方式
    睿智燈塔教育提醒各位家長,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與孩子溝通。只有經過溝通,才能了解到孩子真正的需求和內心真實的想法。但是還有一部分父母說,雖然每次都很想和孩子聊天,可是每次都不知道如何開口,更不知道說些什麼,有時候說著說著就沒話了,顯得特別尷尬,於是導致親子關係也不是很好。那麼,家長如何與孩子進行溝通?與孩子溝通的方式有哪些呢?
  • 溝通不暢是損害親子關係融洽的元兇,如何與孩子建立良好的溝通
    那就是人與人之間相處的基礎是良好的溝通。不論與朋友、同事、上司亦或是客戶相處,都離不開順暢的溝通。一個不會溝通的人,將很難在社會上立足。但這淺顯的道理,卻因角色的改變而變得不再那麼重要。由於溝通的不暢,很多父母與孩子間的關係陷入了僵局。孩子覺得父母無法理解自己,父母感覺孩子不懂良苦用心。雙方都有道理,可又無法真正說服對方。親子關係不斷惡化,嚴重影響孩子的身心發展。
  • 你知道,如何與孩子建立良好的溝通嗎?七圓文化
    成長過程中,家長需要適當的引導,避免孩子陷入迷茫與無助之中。因為,優秀的孩子都是從父母引導中成長起來的。所以,與孩子建立良好的溝通很重要。但如何與孩子建立良好的溝通,往往會成為家長迫切想要解決卻束手無策的難題。
  • 如何與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
    孩子不聽話這件事是許多父母難以解決的問題,因此如何與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就變得十分重要。心理學家託馬斯·戈登博士在《父母效能訓練手冊》中,從心理學的角度深入分析了親子關係,並為父母們提供了三種切實可行的能與孩子進行有效溝通的方法。一、積極傾聽什麼是積極的傾聽?
  • 開學了 如何與老師進行有效溝通?
    小學生家長:先找問題再溝通孩子上學後,大多數時間是在學校裡度過。今年,浩浩剛踏入小學一年級,他的媽媽這些天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孩子剛進入小學,老師會在微信群裡提一些要求,比如上課的要求,寫作業的要求,平時浩浩比較調皮,媽媽特別擔心老師針對孩子,對孩子不好,而又不知道該如何跟老師溝通。
  • 開學了 如何與老師進行有效溝通?
    而家長在和老師溝通之前,要找自己孩子的問題,從而和老師一起糾正孩子的問題,讓孩子能夠形成良好的素養和習慣。班主任老師一般工作比較繁忙,除了日常的教學工作外,還有一些班級的活動,學校的工作需要完成,不可能跟每一位家長溝通到,那麼家長該利用什麼時間去和老師了解孩子的問題呢?
  • 讀《非暴力溝通》:如何和孩子進行有效溝通
    避免用道德的標準去評判他人,進行比較,迴避責任,強人所難。親子關係中、夫妻關係中、同事關係中,都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強加於人。那麼到底該怎麼來踐行非暴力溝通的四要素呢,結合理解和實踐,圍繞「我觀察到了什麼,我的感受是怎麼樣的,找出是自己的哪種需要使我有這樣的感受,為了改善這種情況,我的請求是什麼,希望自己或他人怎麼做。」
  • 如何與踢足球的孩子進行有效溝通
    孩子的一舉一動,作為家長都要時刻關注,不僅要做到及時糾正他的不良習慣,鼓勵更要及時,他的點滴進步我們都要細心觀察到。這些都是和孩子進行及時溝通的必要條件。只有做到及時的溝通,才能更準確地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用家長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引導他打開心扉,一起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並督促他實施。
  • 大灣網教育:如何與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
    不知道身為父母的大家有沒有這種煩惱,孩子說什麼都不聽,讓他去做什麼他就是不做,總是和自己唱反調,而且無論是採用哪種手段,孩子還是這幅樣子。無論怎麼溝通都感覺不得要點,如何和孩子進行有效溝通成為不少家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 如何與孩子進行有效溝通?好的交流是成功教育的基礎
    在家長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如果能夠進行有效的溝通,說明家長是懂教育的,在這個時候最怕的就是和孩子沒有辦法把自己的教育理念傳達下去,往往是家長有心,但孩子未必能夠接受。不僅不能幫助到孩子,有的時候甚至會導致他們的誤會,認為家長在阻攔自己,從而產生親子矛盾。好父母影響孩子一生,天下只有不會教的父母,沒有不聽話的孩子。那麼在這個過程中如何才能夠和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呢?
  • 教會孩子如何表達自己的情緒,是良好溝通的開始
    通過這件事情,我想說的不僅僅是在課堂上Seven哥哥學會了表達情緒,更多地是想說對當家長的大家說,在孩子還小的時候,一定要教育他如何表達自己的情緒,什麼樣的動作行為代表了什麼樣的心情,如何準確地把自己的想法傳達出來,以保證和他對話的人能接收到他想表達的信息。
  • @家長,如何與孩子溝通
    金剛飛天編程-每日育兒資訊​在和孩子溝通時,很多父母會面臨一些情況:為什麼孩子總是不聽話?跟孩子講話好像「耳旁風」……面對孩子,家長如何有智慧地進行溝通,這是每一位父母的必修課。親子溝通是家庭中最重要的教育形式,親子溝通的質量直接影響家庭教育的質量。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家長具體該怎麼做吧!
  • 如何在每個年齡段都能和孩子良好溝通?我們有特殊的技巧
    但是當孩子慢慢長大變得更加獨立,開始在世界上尋找自己的位置時,父母可能會迷失方向,不知道如何與突然長大的孩子交流。作為父母最有挑戰性的工作可能就是在孩子每個年齡段都找到良好的溝通方法。我們相信家庭內部牢固和幸福的關係是孩子成長的基礎,所以我們想分享一些小技巧,幫助父母在任何年齡段都能與孩子良好溝通。
  • 擁有良好的溝通能力是孩子學好口才的必要條件
    身處社會中,與他人的溝通,必不可少,是否擁有優秀的溝通能力,良好的口才, 兩個孩子,踢球不小心打碎了鄰居的玻璃。一個孩子因為害怕,立即抱起球跑回家找媽媽,被媽媽批評一頓後,再由媽媽陪著一起去找鄰居,進行道歉及賠償。
  • 良好的溝通創建美好的和諧
    首先由分管安全工作並蹲點八年級的廖懷禮副校長講話,他先解釋活動改期的原因,接著例舉校園裡發生的各種糾紛事件,強調了溝通不到位的惡果,同時引起廣大家長對今天話題的思考。主講嘉賓: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吳敏女士,以《學會溝通,讓生活更美好》為題,從什麼是溝通與有效溝通,溝通方法簡介:換位思考克服偏見,控制情緒避免衝動,敞開心扉主動豁達,注意非語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