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人的「懶」有3個原因,究竟是偏見,還是情有可原

2020-12-18 史味兒

如果說起世界上最懶的人種,懶散又邋遢,能坐著絕不站著,能躺著絕不坐著,你首先會想到誰?要服就先服非洲人吧!非洲人的「懶」有3個原因,究竟是偏見,還是情有可原。

世界上落後貧窮的國家有很多,但以懶出名的還真沒幾個,而非洲就是其一。可讓人不解的是又懶又窮的非洲人卻成長在一個資源豐富的地方。那麼非洲人的「懶」究竟是怎麼形成的呢?

1、悲慘歷史,社會風氣

我們都知道非洲曾慘遭歐洲殖民者的肆意蹂躪,臭名昭著的三角貿易更讓非洲人徹底喪失了自尊和尊嚴。

黑人奴隸被販賣到美洲後,喪失了人權和自由,遭受著殘酷的剝削和壓迫。就算是一個正值壯年的黑奴,在突破身體極限的勞作和惡劣的生活環境下,最多五六年的時間便會被折磨而死。

非洲獨立後,被奴役了幾百年的非洲人民已經喪失了勤勞致富的本性,很難進行獨立的勞作,得到了難得的自由後反倒開始貪圖享樂,即使勞作也是磨洋工,能偷懶就偷懶。

久而久之,非洲人的懶惰從一種自我保護演變成一種根深蒂固的社會風氣。在非洲大陸的大片土地上,「渴死不打井、餓死不種地」也逐漸成為一種生活的無奈。

這種「有地不種」的文化傳承,使得非洲人祖祖輩輩都不屑於靠自己的雙手去創造,而是將大部分的土地承包給國外的商人,很多遠渡重洋的中國人都在非洲的種植業上發了大財。

2、經濟落後,惡性循環

被歐洲那些白人殖民者剝削了百年之後的非洲人民,思想上卻很難解放,因此想要迅速翻身是非常艱難的。並且那時候的非洲,不論在經濟上還是科學上都不足以為非洲人民提供幫助。

那時候的非洲人民雖說已經成為自由的勞動力,但卻長期沒有工作可做,久而久之便成了遊手好閒之人,越閒就越窮,越窮就越萎靡,惡性循環。

因此在非洲隨處可見懶散粗暴的懶漢,他們隨意搶奪,有了點錢便盡情揮霍,最後再遊手好閒,懶惰成性。

3、地理條件特殊,自然條件惡劣

從非洲的地理條件來看,非洲窮困的原因有一部分是老天爺不賞飯吃。

眾所周知,非洲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撒哈拉大沙漠,因此其地表溫度非常高,夏天的時候非洲大陸的平均氣溫甚至高達40~50攝氏度,要知道在如此之高的地表溫度上工作是非常艱難的。

這就是為什麼總有人說在非洲完成一項工程需要消耗正常工作耗時的十倍以上,要知道這樣低的工作效率不能完完全全歸結到非洲人懶的原因上,炎熱的氣候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可以說窮是制約非洲發展的最根本原因,可以說是窮限制了非洲人的想像力。即使非洲人不懶,在如此惡劣的地質條件和自然條件下,再豐富的資源也是很難運輸出去的。

更何況資源開採所需的機械和技術,還有運輸成本等等都是這個貧窮的國家無法負擔的。因此不要一味地指責他們的懶,有一句話用在這裡很合適,鹹魚翻身還是鹹魚。

如今的非洲,之所以貧窮至此,其實有多方面的原因,當然非洲人的懶惰成性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是長時間不思進取造成的。

歡迎關注「史味兒」,本文圖片來自網絡,文字原創,禁止未經許可的轉載,歡迎轉發到時尚圈、名流圈、朋友圈、馬桶圈、謝謝!

相關焦點

  • 非洲貽貝泛濫成災,為什麼非洲人餓死不吃?
    貽貝又稱海虹,是我國常見的一種海鮮,由於產量高,價格相對便宜,所以在我國貽貝是家喻戶曉的一種美食,如論是清蒸、直接煮還是蒜蓉都是不錯的選擇。那麼,貽貝作為我們國人口中的美食,非洲人卻餓死不吃,這究竟是不是真的呢?答案是肯定的。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
  • 看看非洲人自己怎麼說
    關於非洲為什麼這麼窮,我想也應該聽聽非洲人自己的看法。   我綜合下面非洲人自己的說法以及一些其他的資料先談一談問題本身,然後再談一談這個問題下爭論最激烈的問題,黑人的懶以及他們的智力。
  • 非洲男人能有多懶?每天工作時間僅6小時,一周上3天班竟還嫌累
    即便有錢人眼裡這相對的貧窮,也需要足夠的努力才能獲取,若像非洲人那樣懶惰,才是真正所謂的貧窮了。物質的貧窮是足以能通過努力改變的,而精神上的貧瘠,才是一個人墜入萬劫不復的根源。沒有思想的人,就如同行屍走肉,除了外形特徵與常人無異,與一般的動物並無多大的區別。而每每想到這裡,我就總容易想到非洲人。數年前在非洲短暫的逗留,讓我見識到了一個男人究竟能夠懶到何種程度。
  • 是時候給「法國人懶」正名了,你對法國人有哪些根深蒂固的偏見?
    說起法國人,你有哪些下意識的印象?浪漫?多情?花心?會生活?懶?為此,我翻了翻美國的知識問答網站Quora(相當於我們的某乎),關於「法國人懶」的問題有4條,另有N條關於法國人工作效率和職業道德的討論。四大事實樹立懶漢形象這樣看來,法國人的懶癌名聲並不僅僅在中國廣為流傳,懶似乎已經成了法國人全球公認的標籤了。為什麼法國人會給別人留下這樣的印象呢?
  • 非洲人身上也不都是黑的,有兩個地方很白,不止牙齒!
    說起非洲,很多人想到的可能是炎熱的天氣吧,確實,現在正值夏天炎熱之際,非洲的溫度更是高達四五十度,很多地方甚至有高達60度的火爐天氣,還有想到的就是非洲人的黑色皮膚了,但是隨之問題又來了,非洲人全身都黑嗎?沒有比較白的地方?那當然是有了。
  • 在非洲兩年,我意識到無知讓種族偏見無處不在
    在非洲兩年,遇到各種各樣的中國人,無論官員學者還是打工者,甚至幫助我給當地難民捐款的中國人,完全不帶偏見的屈指可數。初次到奈及利亞,認識了一個當地朋友,他當時在自學中文。我本想趁著中國人在尼舉辦春節晚會的機會讓他近距離了解一下中國文化,誰想到邀請我參加晚會的中國朋友為此跟我大談「千萬不要交黑人男朋友」,絮絮叨叨到半夜兩點。
  • 2021英國大學「情有可原」十大理由
    現在又有哪些「理由」可以作為「情有可原」呢?這裡還是以UCL舉例,以下內容僅供參考:(小E覺得還是全部列出來比較好,有些長,有些枯燥,不大感興趣的同學,可直接跳至文末總結或者直接看視頻)情有可原理由一:Bereavement
  • 非洲人在華因疫情原因遭虐待?
    流傳內容:網傳多段視頻顯示非洲人在中國遭毆打,並配文稱「非洲人在廣州遭受歧視」等說法。社交媒體上有帖子稱,「一對肯亞夫婦在武漢街頭與一對中國夫婦互毆……」 還有類似的帖子稱,事件發生在廣州。法新社稱,在視頻的背景裡,可以找到有助於定位的線索,包括寫有「SBH」的藍色標牌,和名為「PayOMatic」的店面等。法新社隨後通過谷歌街景服務查詢到了這些標誌所在的位置,並通過視頻中出現的塗鴉,馬路邊的樹和消防栓等的位置,驗證了視頻拍攝所在地。
  • 非洲黑人為何懶種地?看到當地「大香腸樹」,就明白了
    其實這只是大多數人對非洲的一種偏見,非洲還是有很多旅遊資源的。但是,非洲人的"懶惰"是世界出名的,曾經有學者去了非洲的農村,然後寫道:終於知道非洲人為什麼窮了?在非洲完全是「靠天」吃飯,大自然饋贈了了他們現成的食物,養成了他們懶得耕種與養殖的習慣。從當地的一棵香腸樹就能窺見端倪。
  • 領導喜歡一個員工,不是因為員工懶,而是這3個原因
    今天我們從三個原因,來為大家解答這個令你困惑的現象,都是一說你就明白的原因,並非什麼腦洞的繁文縟節,趕緊來一解自己內心的困惑吧:一、此懶非彼懶---是你沒有想明白:你看到的懶根,平常我們所說的來有出入,這是對你遇到令你困惑的現象的直接解釋。
  • 非洲人飯都吃不飽還不種地,是因為懶嗎?當地人:你看地上長了啥
    在中國有一句話是這樣說非洲的,就是「渴死不打井,餓死不種地」。就是說非洲人懶惰的程度到了生死都不顧了。這其實是因為非洲大部分是出於熱帶,當地降水稀少,全年炎熱。
  • 黑色吸熱,為啥非洲人會進化出黑色皮膚,還沒被熱死?
    因為越靠近赤道的非洲人的皮膚就越黑,難道在非洲進化論不再適用了嗎?今天我們就一起探究一下關於非洲人皮膚顏色的秘密。通常的邏輯有兩條。第一是進化論邏輯,人會進化出更有利的生物特徵。因此非洲很熱,太陽直射時間長,非洲人的皮膚為了反射陽光應該是白色的。第二是適應論邏輯,非洲很熱,太陽直射時間長,非洲人被曬黑了,而黑色更吸熱,因此就是黑色的皮膚。
  • 不要把所有的原因歸咎於「懶」
    人的身上總有一個特點,很難承認自己不行。當發現有一件事情我們做不到,但是身旁的朋友就做得異常出色的時候,我們總會酸溜溜的說一句:他不過是運氣好罷了,我就是太懶了,要不然肯定做得比他好。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
  • 《公主連結》斷崖的遺蹟非洲人怎麼過
    在公主連結手遊中斷崖的遺蹟非洲人究竟該怎麼過呢?具體通關操作又是什麼呢?不清楚的話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公主連結斷崖的遺蹟非洲人通關攻略 裝備要求: r7滿裝備滿強化:優衣(2星)、宮子、千歌 r7滿裝備:由加莉,真步 boss攻擊順序: a-a-1技能
  • 非洲人為何寧願餓肚子,也不願下地種田?遊客:換你可能會更懶!
    事實上,非洲有很多資源。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鑽石出口是從哪裡來的嗎?沒錯,就是是非洲,而且非洲的大部分沿海地區沒什麼人去捕撈,那裡的魚和蝦也成群結隊,非常富有。在非洲大陸上,只有一個地方缺水,其他地區都不缺水和植物。那麼許多人都很好奇。為什麼非洲資源如此豐富,為什麼它如此貧窮?事實上,這主要是因為它們太"懶惰"了。
  • 這種「假」香蕉樹,不結果,卻是非洲人的主食,養活上千萬非洲人
    這種「假」香蕉樹,不結果,卻是非洲人的主食,養活上千萬非洲人!世界之大,我們真的應該走出去看看,當你走出了中國之後你才知道,身為中國人你是多麼幸福,尤其是到了一些比較貧窮的國家,像去了非洲,當地很多國家都是相當貧窮的,很多人還在為了溫飽問題而奔波。
  • 家長對孩子有偏見?不想讓孩子越來越差,家長就要懂得改正
    他們總是覺得自己的孩子還能夠做得更好,能夠變得更加完美,其實殊不知在萌生出這樣的想法時,就已經對孩子產生了一定的偏見。但是很多父母還是比較好奇,為什麼在看待孩子的時候總是喜歡帶有更多的偏見呢?其實原因也是非常簡單的。
  • 一半非洲人有手機,但只有10%家庭有電,非洲人如何為手機充電?
    非洲有一半人擁有手機,這個數量還是很龐大的,可只有10%的家庭有電,而且手機充一次電往往需要一到兩個小時,那麼非洲人是如何給手機充電的呢?第二個充電方式就是發電機,由於很多村莊沒有通電,所以有些村民自備柴油發電機,不但可以為手機充電,更重要的是為電燈、電視等家用電器供電。第三個充電方式是在臨時充電站充電。但臨時充電站一般設置在城市繁華地帶,而且數量有限,這會讓需要者跑很長的路,還可能會排很長的隊才能排上充電。
  • 《傲慢與偏見》兩百年:偏見的本質
    當簡·奧斯汀在1813年寫下《傲慢與偏見》這個標題時,她已經有足夠的信心確認讀者不會在面對這兩個詞時站錯道德陣營。在這樣優厚的歷史條件下,現代心理學領域對傲慢尤其是偏見的專門研究著作之少就更令人好奇。事實是,自從美國心理學家歐珀特(Gordon Allport)1954年出版《偏見的本質》(The Nature of Prejudice)以來,很少有學者再對此歸納和總結。
  • 非洲人全用右手抓飯,用左手不行?
    為什麼非洲人吃飯一定要用手抓呢?因為左手抓不一定敢吃,非洲人習慣用左手擦拭屁股,右手吃飯,真講究,官方指定右手?非洲人吃飯時,大家圍坐一圈,一個飯盒和一個菜盒放在中間。此時,你會無所適從,甚至抓得滿手沾飯,而非洲人自己抓飯、吃飯時個個動作乾淨利落。小夥伴一定在想難道沒紙巾?沒筷子嗎?想多了,直接用手比較酸爽,就喜歡這個味,能用手指解決的事情,都不是事兒,實在一根手指不行那就用三根,用手一時爽,一直用手一直爽。非洲人接東西的時候為什麼要先擦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