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食主義者如何吃才健康?這6點要注意!補充關鍵營養素,減少疾病風險

2020-12-12 騰訊網

審閱者: 高鍵(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素食主義的簡單定義是一種不吃肉和魚的膳食主義;但素食主義者的飲食類型卻比較寬泛。

奶蛋素食主義者,不吃動物肉,但吃蛋和乳製品。

純素食主義者,不吃(也不穿戴)任何動物製品,包括蜂蜜。

生食主義者是主要吃生水果、蔬菜、豆類植物、芽和堅果的純素食主義者。

魚素食者,吃魚和海鮮。

奶素食者,吃乳製品,但不吃蛋。

果素食者吃由水果、堅果、種子和其他植物食品構成的膳食。

採用長壽飲食的人主要吃穀物,但也可以吃魚,他們不必被劃分為素食主義者。

半素食主義者指偶爾吃肉和魚的素食主義者。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一、為什麼有些人會成為素食主義者?

許多素食主義者和純素食主義信奉者認為無肉膳食不僅更健康,更是一種道德的生活方式。

他們認為,把動物作為食物的做法殘忍,並且畜牧業的環境成本高。

大多數美國人依然吃肉或魚。2013 年蓋洛普民意測驗顯示,10% 的人認為自己是素食主義者。

二、素食主義是否有益健康?

多數醫生和營養學家認為,水果、蔬菜和堅果含量高的低脂膳食有益於健康。

也有研究表明,減少或去除膳食中的紅肉可降低心臟病的患病風險。

研究還顯示,純素食主義或素食主義膳食可降低罹患 2 型糖尿病的風險。

2011 年的一項研究發現,素食主義者甘油三酯、血糖、血壓和體質指數(BMI)更低。

三、素食主義者膳食是否能降低患癌風險?

很難說成為素食主義者或純素食主義者是否能降低患癌風險。這主要是因為素食主義者人群具有多樣性。

許多有關癌症與素食主義者關係的研究顯示,富含纖維、維生素、礦物質、異黃酮(存在於大豆、花生等食物中)和類胡蘿蔔素(存在於胡蘿蔔、紅薯、花椰菜、羽衣甘藍、菠菜、西紅柿、紅辣椒等食物中)的膳食,能夠預防包括癌症在內的疾病,這是健康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在德國進行的一項長達 11 年的研究中,對 1900 名素食主義者進行了結腸癌檢查,發現研究對象患胃癌、結腸癌和肺癌等癌症死亡的概率比普通人更低,特別是遵循某種素食主義膳食至少 20 年的人。

但研究人員提出,體重和運動量等其他因素可能會影響到素食主義者的死亡率。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四、素食主義者更需要哪些營養素?

不含肉的膳食是健康的,但素食主義者,特別是純素食主義者,必須要確保獲得足夠的維生素 B12、鈣、鐵和鋅。

美國營養與飲食學會警示,素食主義者和純素食主義者存在維生素 B12缺乏的風險。

缺乏維生素 B12會導致貧血和失明,還會導致肌肉無力、刺痛感和麻木。維生素 B12隻天然存在於動物產品中。

純素食主義者應攝入維生素 B12補充劑或強化穀物。

蘑菇不同部位維生素 B12的含量不等,特別是外皮層含量較多,但把其當作維生素食物來源還遠遠不夠。

純素食主義者和吃蛋不吃乳製品的素食主義者,需要從食物(如深綠色蔬菜、豆腐、毛豆、大豆仁、白胡桃瓜、鈣強化非乳飲料)或補充劑中,補償膳食中缺失的鈣。

可吸收的鈣對於預防骨質疏鬆症或骨質減少具有關鍵作用。

五、孕期採用純素食主義膳食安全嗎?

營養充足對於孕婦和哺乳期女性來說非常重要,如果缺乏維生素 B12會影響素食主義母親所餵養嬰兒的神經發育。

缺乏維生素 D 和鈣還會造成哺乳期女性骨骼中的礦物質流失。

以素食主義和純素食主義膳食餵養的 5 歲以下兒童,會出現生長障礙,這是因為兒童有可能出現維生素 B12缺乏,導致貧血和維生素 D 缺乏,從而造成佝僂病。

二十二碳六烯酸(DHA,魚類中最常見的一種ω-3 脂肪酸),對於生命最初兩年的大腦發育具有重要作用。

這類的問題請諮詢營養師。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六、素食主義者和純素食主義者的關鍵營養素

不論採用哪類無肉膳食,素食主義者都應注重攝入足夠的蛋白質、鐵、鈣、鋅、維生素 B12、核黃素、α-亞麻酸,以及維生素 D。

下面給出幾種為素食主義膳食增加營養的方法:

蛋白質:選擇豆腐、毛豆、印尼豆豉(天貝)、豆類和堅果、蛋類,以及高蛋白全穀物(藜麥、莧菜和卡姆小麥)。

鐵:蛋類、強化早餐麥片、豆製品、乾梅、幹杏、堅果、豆類以及強化全麥麵包。

鈣:鈣有助於骨骼的生成,富含於奶酪、酸奶、牛奶、毛豆、豆腐、杏仁、芝麻醬、鈣強化橙汁、鈣強化非乳飲料(如大豆或杏仁乳),以及深綠色綠葉蔬菜(如羽衣甘藍、菠菜和白菜)中。

鋅:鋅有助於增強免疫系統,富含於大豆、豆奶、素肉、蛋、奶酪和酸奶、強化早餐穀物食品、堅果、種子、蘑菇、小扁豆、豇豆、裂莢豌豆和麥芽之中。

維生素 B12:富含於豆奶、某些早餐穀物食品,以及強化素肉中。

核黃素:杏仁、強化穀物、牛奶、酸奶、蘑菇和豆奶中富含核黃素。

α-亞麻酸(ω-3):芥花籽油、磨碎亞麻籽、亞麻籽油、核桃、核桃油、大豆和豆腐中含量較高。

*本文內容為健康知識科普,不能作為具體的診療建議使用,亦不能替代執業醫師面診,僅供參考。

*本文版權歸騰訊醫典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違規轉載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相關焦點

  • 中世天合健康:素食主義者看過來!權威減肥秘訣在這!
    素食是一種飲食文化或飲食習慣,實踐這種飲食文化的人稱為素食主義者。基於信仰而採取素食主義者我們應予尊重。但是對於自由選擇者,不主張嬰幼兒、兒童、孕婦等選擇全素膳食,因為稍微不注意,就會出現一些營養問題。
  • 素食主義者必看,素食要這樣吃才對身體最好
    吃素食有多種健康好處,包括改善體重管理和預防某些慢性疾病。然而,在純素飲食中如何找到平衡、健康的飲食往往是困難的。如果計劃不當,純素飲食可能會導致營養不良和健康問題。下面我們為大家提供了一個和菜單。什麼是純素食?
  • 長期吃素的人,需要補充哪些營養素?看完你就懂了
    素食主義,指的是生活中只吃素食,拒絕葷菜的生活方式。生活中經常會有一些非常「驕傲」的素食主義者:他們刻板偏見的去迴避一些葷菜,於是網上也有人戲稱它們為「吃草主義」。可如果把素食主義絕對化,恐怕並沒有那麼健康。
  • 多吃點肉,會增加同型半胱氨酸,提高心臟病風險嗎? - 瘦龍健康
    如何降低同型半胱氨酸?通過飲食,還有生活方式的調節,實際上可以對降低同型半胱氨酸起到一些作用(注意:是一些作用,並不是全部,後文會告訴你原因)。多吃點肉,會提高同型半胱氨酸?肉類確實富含蛋氨酸,分解後會增加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這也是很多素食者擔心吃肉的原因之一。→吃肉會增加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嗎?
  • 吃堅果有什麼好處,增強腦部活力,減少疾病風險,懂得食用
    堅果是健康的零食選擇。儘管它們通常富含脂肪,但其中所含的脂肪卻是健康的脂肪。不僅小朋友愛吃,老年人也愛吃。那大家知道嗎?其實堅果是有很多好處,可不止以下3點。堅果是抗氧化劑的食物。有利於補充大腦所需物質,提升大腦的活力。讓大腦的思維更加敏捷。降低糖尿病的風險。堅果是降低糖尿病風險的最佳食物之一,碳水含量低,還可以降低血糖水平。同時堅果可以減輕炎症,特別是針對患有糖尿病和腎臟疾病的患者朋友們。減少心臟病風險。
  • 這5種備孕營養素,等到懷孕才補充,太晚了
    為了成功受孕並生下健康寶寶,很多夫妻都會在懷孕前做好備孕,爭取以最佳的狀態迎接新生命的到來。但是備孕也有講究,如何才能讓備孕過程更順利?首先要補充對關鍵營養素。缺鋅會導致性成熟遲緩、性器官發育不全、性功能降低;嚴重的還會導致準媽媽乳房不發育、沒有月經,以及準爸爸精子數量減少等情況。因此,準爸媽在孕前一定要補充足夠的鋅,以提高受孕機率。鋅在動物性食物中含量豐富,例如海產品、動物內臟、紅肉類等,其中含量最高的是生蠔。
  • 晚飯吃得晚,6大疾病易上身…記住,健康晚餐要這樣吃
    進一步分析顯示,晚上6點後,每多攝入總能量的1%,空腹血糖、胰島素水平以及胰島素抵抗均會「水漲船高」。 6. 容易被心血管疾病盯上 2019年刊發在美國《循環》雜誌的一項研究發現,晚上8點以後吃得較多的女士,舒張壓顯著升高。
  • 孕期需要補充哪些營養素?使用營養素補充劑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多不飽和脂肪酸 多不飽和脂肪酸(PUFA)是必需脂肪酸,無法在體內合成,必須通過飲食攝入,包括omega-6 PUFA和omega-3 PUFA。 孕晚期最後三個月,以及出生後6個月內,是嬰兒大腦和視網膜積累omega-3PUFA,DHA的關鍵時期。
  • 為何說素食主義者可能面臨更高的中風風險?
    過去的研究許多研究發現,與食用植物性和減少肉類的飲食相關的健康益處包括減少炎症、減輕涉及慢性炎症的疾病的嚴重程度,降低患心臟病和某些癌症的風險等等。然而,從一個人的飲食中完全消除動物產品(包括乳製品和雞蛋)的長期健康後果仍不清楚。
  • 孕期如何補充營養素 孕期營養食譜做法
    懷孕期間可是萬事都需要注意的,不然的話,孕婦自身和寶寶都容易出現健康問題。因為孕婦是一個人吃,要提供兩個人的營養,所以說,孕婦需要補充很多的營養素才行。為了合理補充營養素,建議注意幾個重要的飲食原則,以免影響孕婦自身的健康。
  • 備孕女性該怎樣補充營養素?協和營養科醫生這樣建議……
    作者:北京協和醫院臨床營養科 何書勵很多備孕女性對補充營養素均存有各種疑問,比如具體該如何補?補多補少有何標準和參照?她平時主要在辦公室工作,經常一天不見太陽,早晚飯在家裡吃,中午點外賣,以主食和肉類為主,蔬菜較少。張女士說母親於1 年前體檢發現甲狀腺結節,從此全家就改吃無碘鹽了。聽人說吃水果孩子會長得水靈,張女士每天要吃一個蘋果、一個橘子、兩根香蕉。
  • 科學吃素 給素食主義者的8點建議
    需補充維生素B12 素食主義者最容易缺乏的就是維生素B12,因為這種營養素在植物性食物中幾乎沒有。B12有助於保持神經及血細胞健康,併合成DNA。缺乏B12會讓人感覺睏倦、身體虛弱、便秘、體重減輕、神經出現問題以及產生精神抑鬱等。所以一些吃素的人容易患抑鬱症或容易出現精神疾患。維生素B12主要的來源是肉、蛋、奶、海鮮。
  • 備孕女性該怎樣補充營養素?協和營養專業醫生這樣建議……
    作者:北京協和醫院臨床營養科 何書勵很多備孕女性對補充營養素均存有各種疑問,比如具體該如何補?補多補少有何標準和參照?她平時主要在辦公室工作,經常一天不見太陽,早晚飯在家裡吃,中午點外賣,以主食和肉類為主,蔬菜較少。張女士說母親於1 年前體檢發現甲狀腺結節,從此全家就改吃無碘鹽了。聽人說吃水果孩子會長得水靈,張女士每天要吃一個蘋果、一個橘子、兩根香蕉。
  • 「家庭日」營養補充也分性別年齡?適合各類人的關鍵營養素你補對了...
    、「要多吃蔬菜,補充維生素C!」、「離電視遠一點,眼睛都要瞎了!多吃點胡蘿蔔……」在一日三餐的營養基礎上,除了約定俗成的健康約束,營養補充劑更成為當下很多人的選擇,但是,營養補充劑產品琳琅滿目。女人、男人、老人、孩子需求各不同,又該如何挑選呢?國際家庭日的今天,《時尚健康》整理告訴你!
  • 預防動脈硬化,降低心血管風險,應該補充哪些維生素?真相來了
    隨著年齡的增長,可以說動脈的硬化,衰老,都是不可避免的生理變化,很多朋友身體一發現健康問題,就問:我這是缺哪種維生素啊?缺哪種微量元素啊?缺哪種營養素啊?我應該怎麼補啊?動脈粥樣硬化的最大風險是引起血管的狹窄硬化,影響心臟,腦血管,腎臟等多個方面的靶向器官健康,甚至會引發心梗、腦卒中等急性心腦血管疾病,因此,如何調理和控制動脈粥樣硬化的進程,就是控制心腦血管疾病的重中之重,而對於動脈粥樣硬化來說,其主要的風險因素,還是考慮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三高疾病的慢病影響,以及吸菸、長期大量飲酒、肥胖等不良生活因素的影響
  • 孕期都需要補充什麼營養素?「按月吃」更有利於胎兒的生長發育!
    母體攝取均衡優質的營養是胎兒健康聰明的物質基礎,懷胎十月,每一個月寶寶都需要不一樣的營養,這樣才可以滿足自己的生長發育,如果母體營養攝入不足,胎兒就會汲取媽媽身上的營養,從而造成母體缺鈣、貧血、營養不良等,所以飲食不好的寶媽就需要額外補充缺乏的營養素了。
  • 優生優育 孕前營養補充是關鍵點
    牛奶、雞蛋、骨頭湯、動物肝臟、蝦皮、水產品、堅果類食物,均含有這類物質。適量攝入脂肪可幫助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和利用。身體瘦弱、營養狀況較差的,孕前飲食調理更為重要,最好在懷孕前1年左右就應注意。除上述的營養內容要足夠外,還應注意營養要全面,不偏食、不挑食,搭配要合理,講究烹調技術,還要多注意調換口味,要循序漸進,不可急於求成,孕前營養達到較佳狀態即可。
  • 隨訪18年發現,素食主義者,任何部位發生骨折的風險高43%
    研究人員分析了54898名參與者,29380人吃肉,8037人吃魚但不吃肉,15499人是素食主義者,1982人是素食者。他們的飲食習慣最初在招聘時被評估,然後在2010年再次被評估。參與者平均連續跟蹤18年,直到2016年骨折發生率。
  • 吃太多雞蛋會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注意這6點,才是預防的關鍵
    結果發現,兩者之間存在關聯,發現每天吃一個以上雞蛋的成年人,面臨的糖尿病風險增加了60%。看到這裡不少網友紛紛表示,「什麼都不能吃!吃了就有風險!」,對於雞蛋能不能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我們先放到一邊,以下人群更容易患糖尿病卻是有科學依據的。糖尿病的患病因素有哪些?1、年齡因素。
  • 糖尿病人容易缺乏3類營養素,平時注意補充,或能減少併發症出現
    導語: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這三高是最為常見的慢性疾病,也嚴重影響了人們的正常生活,而在這三高中最常發生的則是高血糖,高血糖之後就會引發糖尿病,而糖尿病所帶來的併發症非常多,甚至有些糖尿病對身體的影響也很大,會影響生命健康,那麼在日常生活中,糖尿病患者需要注意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