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是傳承5000年的古代岐黃之術,一個是才在中國幾十年歷史的現代網絡科技。網際網路融入全行業發展的今天,中醫與網際網路能碰撞出怎樣不一樣的火花呢?網際網路醫院,線上問診,異地購藥,患者跟蹤管理······有一個人,他將整個中醫院搬到了網際網路,讓患者就醫更加方便快捷成為可能。
他叫「羅東滔」,江湖人稱「大羅」,是北京圓心科技有限公司(妙手醫生/圓心大藥房/圓心慧保)的聯合創始人和CMO(首席營銷官)。深耕醫藥行業二十年的「大羅」,曾在國內知名上市製藥企業擔任全國商務總監、電子商務總監等職務,對中國醫療、醫藥市場有著深刻的認識,對網際網路醫療及醫藥電商行業有著獨到的見解。
在中華中醫藥學會、雲南省中醫藥學會主辦的「首屆全國中醫藥網際網路大會」上,我們見到了羅東滔先生,聊到了妙手醫生這一平臺,並對「網際網路+中醫藥」這一話題展開了討論。
Q:
妙手醫生是在什麼樣的一個理念下創建的?請你介紹一下平臺的性質和功能?
A:是這樣,因為圓心科技的那個妙手醫生是我們原先預期的品牌,我們在網際網路醫療裡面主要是在關注醫患互動,醫患互動其實大家也聽得蠻多的,醫患關係其實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是一個比較複雜的關係了,也有很多非常負面的一些報導。
用我們妙手醫生這個平臺,其實是提供醫生跟患者一個良好交流的、能夠實現無縫交流的一個平臺,那麼也是希望這個東西能夠給醫生診療,那麼又為患者的醫療需求提供這樣的一個平臺。
Q:網際網路時代,為了滿足百姓的就醫需求,應運而生了很多醫療服務類APP。妙手醫生如何在如此市場競爭中突圍的?A:我們這個平臺更加注重醫生和患者的橋梁作用,而不是服務於醫院或者某一主管部門,我們是定位服務患者的。讓醫生通過網際網路能夠形成非常深入的溝通,並且可以開出合法的電子處方,更好地指導患者用藥和治療。
Q:網際網路醫院的處方流轉是怎樣一種合作模式?能為百姓提供哪些方便和實惠呢?A:網際網路醫院其實是實體醫院的第二名稱,醫生能夠在網際網路進行診療。處方流轉其實是處方雙向流動,我們網際網路醫院已經有3萬註冊多點執業醫師,共有23個省,200多家藥店在使用我們這個平臺,院內進行處方處理,院內處方能夠流轉,為患者取藥提供便利。 特別是方便一些慢病長期服藥患者取藥,避免了患者和醫院浪費資源,患者不用拿處方藥來回奔波。在一些公立醫院,病人持續用藥期間, 去開處方藥需要排隊拿藥,這些人佔比30%,而用網際網路取藥則省時省力。 我們也可以實現異地購藥,擴寬院方的潛在市場。實現患者跟蹤管理,中醫注重養生,對慢性病的調理,療程往往比較長,在線面診服務可以方便患者就醫,可提高患者服從度和粘性。
Q:
傳統中醫看病有「望聞問切」四大要素,網際網路如何解決中醫看病體驗感問題?
A:相比較西醫,中醫其實更適合在線問診。因為中醫問診,不需要大量的檢測,化驗設備,很大程度上可以通過望神色形態,問病症病史完成。5G時代快來了,穿戴設置會更方便。另外,可以提煉出中醫看病的標準,包括症狀、處方等。比如,患者可以告訴網際網路醫生感冒流清鼻涕還是黃鼻涕,這是判斷風熱風寒的一個標準,再比如可以視頻查看患者的舌苔的顏色等,因為這些症狀都是具有一定規律性的,就可以找出網際網路中醫看病的一套標準。醫生可以在網際網路上進行線上開方,對患者進行指導,這些操作跟西醫一樣適合網絡化。
Q:
投身「網際網路+中醫藥」的事業,你個人最看好的前景是什麼?
A:我國青年群體的網民佔比還是很大一部分,我們可以通過患者教育,品牌醫生等渠道積極推廣,吸納更多的年輕受眾,開拓更廣泛的市場。我們還進行院企共建、聯合運營,醫院為籠頭,以實體醫院品牌為主體來申請牌照,以醫院的醫生、護士資源作為保證,讓公司入住聯合運營,公司負責推廣宣傳、科室宣傳等,讓我們網際網路醫院這一平臺更好地發揮潛能。(雲南網記者 秦黛玥 實習生 龐雨璇)往期精彩回顧●首屆全國中醫藥網際網路大會在昆明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