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對於家裡有孩子的家長來說,孩子生病應該都是經歷過的事情,而面對孩子生病發燒的時候,醫院就是少不了要去的地方。而我們在帶孩子去看醫生的時候,遇到發燒的問題,常常會被要求先帶孩子去做一個血常規的檢查。
而很多家長對這種檢查方式很是不認可,回想起以前的時候,我們到看普通的感冒疾病時候都不需要去做那麼多的檢查,醫生稍微聽診詢問就能開藥回家治療。但為什麼到了現在,孩子一發燒,醫生就要檢查血常規,從而判斷是病毒感染還是細菌感染?望聞問切呢?
一、西醫檢查方式更準確
在現在醫院中普遍還是以西醫的治療手段為主,而血常規的檢查就是西醫中非常普遍的一種血液檢查方式,在孩子發燒的時候,做一個血常規能夠分析其中的白細胞數量來判斷孩子的發燒是屬於哪一種的感染,然後在根據具體的情況來開藥治療。
相對於中醫來說,西醫最大的特點就是檢查方式上更具有科學的依據,並且檢查確診的結果會更為準確一些。就拿發燒來說,血常規中如果白細胞的數量過多,那就意味著孩子存在炎症,而白細胞水平正常則屬於是病毒感染,而兩種病因的用藥方式也是不一樣的。
二、孩子發燒的病情不容延誤
與成人本身身體的抵抗力和免疫力的完善和強壯力不一樣,小孩子生病普遍都不如成年人那麼容易扛,尤其是在發燒這件事情上,不管是病毒感染還是細菌感染導致的,病情拖延得越久就越不利於孩子身體的康復,時間晚了甚至會導致各種的併發症。
因此,能夠在短時間裡確定具體的病因,並且對症下藥以最快的時間來讓孩子康復起來,這樣才是對病情最好的治療。中醫在治療的速度上,往往都不如西醫的見效快,因此在急病治療上西醫更具有時間的優勢,對於孩子的身體調理,中醫就更能起到固本培元的效果。
三、中醫的望聞問切需要更多的經驗支撐
相對於西醫的雷厲風行的治療手段上來看,用藥治療上總會帶著幾分「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意味,最明顯的表現就是有很多不良的副作用。而中醫治療上就更加溫和有利一些,能夠更好地維護人體本身的基礎和抵抗力,這也是很多家長們都更推崇的原因。
但是,中醫中很多的治療都是要依靠經驗總結來進行判斷的診治的,這也就意味著醫術好的中醫常常需要大量的時間經驗積累才能提高其診治的準確性。其中的「望聞問切」就是一套經驗加持的手段,在日常的運用中,年輕的醫生由於經驗不足的原因,其失誤率也會高很多。
四、不管是什麼方式,醫生的服務就是為了治療病人
很多家長會抱怨為什麼孩子一個日常的生病到了醫院都要去做各種各樣的檢查,並且其中的收費標準還不低,這對於很多家庭來說,看病就成為了一個經濟開支比較高的事情。但是,不管是出於怎樣的目的,治病才是我們最終想要的結果。
西醫的治療方式速度快,準確率高,但是副作用會比較高,甚至會影響到人體日後的免疫基礎;而中醫的手段溫和,傷害小,但是治療速度慢。因此,這兩種治療方式都各有其優點,家長們可以各自取捨,也要懂得中西結合。
重要提示:醫院給生病的孩子做血常規,主要就是要通過更快速的方式來確定孩子發燒的病因並且進行對症下藥的治療。相對而言,中醫的望聞問切的手段則需要更多的經驗來支撐,在治療中其失誤率會比西醫高。
今日話題:你們家孩子普通的生病感冒,一般都是如何處理?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