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孩子一發燒,醫生就要檢查血常規?常說的望聞問切呢?

2020-11-03 格格巫育兒

導讀:對於家裡有孩子的家長來說,孩子生病應該都是經歷過的事情,而面對孩子生病發燒的時候,醫院就是少不了要去的地方。而我們在帶孩子去看醫生的時候,遇到發燒的問題,常常會被要求先帶孩子去做一個血常規的檢查。

而很多家長對這種檢查方式很是不認可,回想起以前的時候,我們到看普通的感冒疾病時候都不需要去做那麼多的檢查,醫生稍微聽診詢問就能開藥回家治療。但為什麼到了現在,孩子一發燒,醫生就要檢查血常規,從而判斷是病毒感染還是細菌感染?望聞問切呢?

一、西醫檢查方式更準確

在現在醫院中普遍還是以西醫的治療手段為主,而血常規的檢查就是西醫中非常普遍的一種血液檢查方式,在孩子發燒的時候,做一個血常規能夠分析其中的白細胞數量來判斷孩子的發燒是屬於哪一種的感染,然後在根據具體的情況來開藥治療。

相對於中醫來說,西醫最大的特點就是檢查方式上更具有科學的依據,並且檢查確診的結果會更為準確一些。就拿發燒來說,血常規中如果白細胞的數量過多,那就意味著孩子存在炎症,而白細胞水平正常則屬於是病毒感染,而兩種病因的用藥方式也是不一樣的。

二、孩子發燒的病情不容延誤

與成人本身身體的抵抗力和免疫力的完善和強壯力不一樣,小孩子生病普遍都不如成年人那麼容易扛,尤其是在發燒這件事情上,不管是病毒感染還是細菌感染導致的,病情拖延得越久就越不利於孩子身體的康復,時間晚了甚至會導致各種的併發症。

因此,能夠在短時間裡確定具體的病因,並且對症下藥以最快的時間來讓孩子康復起來,這樣才是對病情最好的治療。中醫在治療的速度上,往往都不如西醫的見效快,因此在急病治療上西醫更具有時間的優勢,對於孩子的身體調理,中醫就更能起到固本培元的效果。

三、中醫的望聞問切需要更多的經驗支撐

相對於西醫的雷厲風行的治療手段上來看,用藥治療上總會帶著幾分「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意味,最明顯的表現就是有很多不良的副作用。而中醫治療上就更加溫和有利一些,能夠更好地維護人體本身的基礎和抵抗力,這也是很多家長們都更推崇的原因。

但是,中醫中很多的治療都是要依靠經驗總結來進行判斷的診治的,這也就意味著醫術好的中醫常常需要大量的時間經驗積累才能提高其診治的準確性。其中的「望聞問切」就是一套經驗加持的手段,在日常的運用中,年輕的醫生由於經驗不足的原因,其失誤率也會高很多。

四、不管是什麼方式,醫生的服務就是為了治療病人

很多家長會抱怨為什麼孩子一個日常的生病到了醫院都要去做各種各樣的檢查,並且其中的收費標準還不低,這對於很多家庭來說,看病就成為了一個經濟開支比較高的事情。但是,不管是出於怎樣的目的,治病才是我們最終想要的結果。

西醫的治療方式速度快,準確率高,但是副作用會比較高,甚至會影響到人體日後的免疫基礎;而中醫的手段溫和,傷害小,但是治療速度慢。因此,這兩種治療方式都各有其優點,家長們可以各自取捨,也要懂得中西結合。

重要提示:醫院給生病的孩子做血常規,主要就是要通過更快速的方式來確定孩子發燒的病因並且進行對症下藥的治療。相對而言,中醫的望聞問切的手段則需要更多的經驗來支撐,在治療中其失誤率會比西醫高。

今日話題:你們家孩子普通的生病感冒,一般都是如何處理?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孩子發燒,血常規和C反應蛋白是否有必要檢查?
    每次寶寶感冒發燒,都避免不了扎一針,抽一管子血,寶寶又是一頓哭鬧。媽媽們總是想盡辦法又哄又騙,還很心疼。那到底這一針需不需要扎?有什麼意義?出來的報告單該怎麼看?今天的科普小講堂裡,將給您提供答案!
  • 寶寶感冒發燒,醫生讓查血常規,有必要嗎?
    每個有孩子的家庭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孩子反覆咳嗽,發燒,哭鬧不止,家長心急如焚,不知所措,只想趕緊把孩子退燒,能讓孩子好受一點,但是到了醫院,看了兒科醫生,兒科醫生先開個血常規,先查了之後再給退燒處理。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不直接用藥呢?非要查個血常規,抽血的時候孩子還被嚇得哇哇大哭。看著就心疼。當然,醫生也不是冷血動物,看著可愛的孩子痛苦也是於心不忍。
  • 孩子發燒需要查血常規嗎? by:裴洪崗
    作者:寶寶知道 rusa本文作者:裴洪崗 drpei(小兒外科裴醫生)很多人可能有這樣的經驗,孩子發燒去醫院,醫生問完病情檢查一下身體,然後就叫去查血常規,查完血後再去看醫生,更有甚者,有的醫院發燒看急診的病人一律由護士先開好血常規,做完血常規再去看醫生,醫生看了查血的報告後說懷疑細菌感染或病毒感染。
  • 孩子生病一定要做血常規嗎?3步帶你讀懂報告單
    要問孩子為什麼不喜歡去醫院,十有八九是被醫院的抽血化驗流程給嚇怕了。血常規檢查是輔助對病原體性質的檢查,臨床上對準確判斷孩子病情有一定幫助,但並不是孩子生病就必須做的檢查。面診時,望聞問切能解決確診的,也就不需要過於依賴化驗科。不過有時候醫生面診時,只給孩子開幾種藥,叮囑幾句注意事項,有的家長還有些不放心呢。感冒發燒必須要做血常規檢查嗎?什麼情況下才需要檢查血常規?
  • 孩子生病一定要做血常規嗎?3步帶你讀懂報告單
    要問孩子為什麼不喜歡去醫院,十有八九是被醫院的抽血化驗流程給嚇怕了。血常規檢查是輔助對病原體性質的檢查,臨床上對準確判斷孩子病情有一定幫助,但並不是孩子生病就必須做的檢查。面診時,望聞問切能解決確診的,也就不需要過於依賴化驗科。不過有時候醫生面診時,只給孩子開幾種藥,叮囑幾句注意事項,有的家長還有些不放心呢。
  • 孩子感冒為什麼總要扎手指 兒科醫生告訴你血常規報告怎麼看
    每當家長聽到這句話時,總是不由得「虎軀一震」。不少家長表示,每次孩子發燒感冒去醫院看病時,都有被要求化驗血常規的經歷。發燒感冒不是常見病嗎?直接開藥治病不行嗎?看著自己孩子被扎手指嚇得哇哇大叫時,家長更是既不理解也不情願。        為什麼孩子感冒發燒會經常被要求扎手指?聽聽清遠市人民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戴汝均怎麼說。
  • 孩子發燒是細菌感染還是病毒感染?教你秒懂血常規
    幾乎所有的家長都會遇到這樣的場景:孩子發燒帶孩子去看醫生,又是安撫寶寶、又是慢慢在隊伍中往前挪,好不容易才等到接診,醫生卻讓娃先去做個血常規,扎個手指。等幾十分鐘後,機器會列印出血檢結果單(就像下面這樣)。
  • 怎麼看懂孩子血常規?兒科醫生教你三分鐘看懂血常規化驗單
    血常規是最常見的檢驗項目之一,基本上孩子們一發熱就會被要求檢查一個血常規,醫生根據血常規評斷孩子是病情,並以此給與藥物。寶媽們雖然拿到血常規後一頭霧水,但也一直覺得這種做法天經地義。但是這樣檢查對嗎?血常規裡面的內容又是什麼意思呢?能根據血常規判別細菌病毒感染嗎?今天咱們就來理一理。
  • 發燒了,為何要查血常規與C-反應蛋白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小孩發燒到醫院看病時,醫生常會要求做個末梢血檢查,通常為血常規+全血CRP。家長們都希望能省去這一針,覺得每次扎針寶寶都得哭半天,很是心疼!   究竟這兩個檢查是用來做什麼的呢?他們的指標又能說明什麼呢?   事實上血常規和C反應蛋白作為常規檢查的手段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血常規能詳細看出病人的感染程度。通過血常規中白細胞、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單核細胞等指標,可以了解孩子的基本情況,提示醫生患兒究竟是細菌感染還是病毒感染。
  • 去醫院醫生就要檢查的項目——「血常規」到底能查出什麼病?
    相信很多人去到醫院都會查一大項檢查——血常規。每次去看醫生,有醫生詢問完病症之後,啥都沒說就開了一張血常規化驗申請單說:先做個血常規。
  • 寶寶發燒,血常規結果說明了啥?看懂這3項就夠了
    幾乎所有的家長都會遇到這樣的場景:孩子發燒帶孩子去看醫生,又是安撫寶寶、又是慢慢在隊伍中往前挪,好不容易才等到接診,醫生卻讓娃先去做個血常規,扎個手指。等幾十分鐘後,機器會列印出血檢結果單(就像下面這樣)。
  • 孩子血常規檢查 白細胞高就是細菌感染嗎?
    當血常規檢查中的白細胞較高時,很多人會認為自己感染了,真的是這樣的嗎?我們來看看美國著名的梅奧醫療中心(Mayo Clinic)是怎麼說白細胞的。其他輔助檢查還有C反應蛋白及降鈣素原。現在越來越多的醫療機構用降鈣素原來判斷是否是細菌感染,研究證明它比白細胞及C反應蛋白更能準確的判斷是否為細菌感染。但這個化驗需要一個小時左右才出結果,所以在門診的應用有限。那麼我們如何解讀一個血常規的結果呢?首先這不是家長的任務,這是醫生的工作。
  • 寶寶發燒為什麼要做血常規、C反應蛋白?
    「目前已有100000+的家庭關注我們」 寶寶發燒到醫院看病時,醫生常要求採血做個「血常規+全血CRP」檢查。 不少家長都希望能省去這一針,因為每次扎針寶寶都得哭上大半天,很是心疼!
  • 血常規4個關鍵指標
    ,無論發燒感冒,還是嘔吐拉肚子,到了醫院掛了號,一般情況下,醫生就會開個血常規化驗單。當媽媽拿到了血常規的報告單,看著上面的加號、減號、向上向下的箭頭,就會覺得一頭霧水,完全看不懂啊,也不知道寶寶究竟哪幾個指標出了問題。尤其是寶寶感冒發燒時,媽媽應該如何判斷寶寶是病毒感冒還是細菌感染呢?所以,對於媽媽來說,能看懂寶寶的血常規化驗單,真的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技能。
  • 寶寶感冒發燒為什麼要驗血?家長都該懂一些血常規基本常識
    孩子感冒發燒去醫院,總會讓「驗個血」,看著孩子有氣無力的反抗,家長更好奇,驗血能看出什麼?血常規主要有三大類: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紅細胞可以直觀看出孩子是否貧血,如果是發燒驗血,主要看白細胞的變化。通過白細胞當中的數據,可以檢測出致病的方向。今天我們主要聊聊白細胞。
  • 復旦女博士教你1分鐘讀懂「血常規」?
    這兩天,網絡上熱傳了下面這段《復旦女博士教你一分鐘讀懂「血常規」》視頻。 誤區二 「 孩子發燒,就要做血常規 」 在我們國家,血常規似乎成為了發熱孩子的「標配」。
  • 血常規4個關鍵指標
    更重要的是做得了輔食,搞得定娃生病……當寶寶生病的時候,最常見的一項檢查就是血常規了,無論發燒感冒,還是嘔吐拉肚子,到了醫院掛了號,一般情況下,醫生就會開個血常規化驗單。當媽媽拿到了血常規的報告單,看著上面的加號、減號、向上向下的箭頭,就會覺得一頭霧水,完全看不懂啊,也不知道寶寶究竟哪幾個指標出了問題。
  • 醫生教你看懂血常規報告
    日前,記者就帶著疑問採訪了嘉興市第一醫院血液科主任郭曉珺,請專家手把手教大家看懂血常規報告。  為什麼醫生總叫人驗血?  幾乎每個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咳嗽、發燒或者肚疼腹瀉去醫院,醫生總是會說「先去驗個血」。如果生病時間持續得久,還得驗上兩三次血。「為什麼醫生總叫我驗血?不驗血就不能看病了嗎?」這是很多人都有的疑問。
  • 一文教你看懂寶寶血常規化驗單!
    孩子感冒發燒,帶到醫院去,醫生大多會讓做個血常規檢查。不過拿到那一紙報告,很多爸爸媽媽卻犯了愁。化驗單上密密麻麻的數字說明了什麼?白細胞升高是不是說明孩子被細菌感染了?要不要用抗生素? 看懂血常規報告,雖然不意味著就能診斷病情了,但至少可以讓家長對孩子身體狀況心裡有數。
  • 病毒感染的血常規表現是什麼?寶寶病毒感冒發燒怎麼辦?
    血常規可以作為病毒感染的特異性診斷嗎?點擊視頻,看孫亞勤醫生的靠譜解答答:血常規不是病毒感染的特異性診斷。病毒感染的血常規檢查發現:有的白細胞是正常範圍低值,有的白細胞總數只有2.2×109,有的中性粒細胞絕對值最低達到230個。所以病毒性感染血常規不是特異性診斷,白細胞可能正常,也可能很低,也可能升高,具體還需要結合孩子的臨床症狀、體徵,進行多方面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