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感冒為什麼總要扎手指 兒科醫生告訴你血常規報告怎麼看

2020-12-17 新華網客戶端

        「先帶去扎個手指吧。」每當家長聽到這句話時,總是不由得「虎軀一震」。不少家長表示,每次孩子發燒感冒去醫院看病時,都有被要求化驗血常規的經歷。發燒感冒不是常見病嗎?直接開藥治病不行嗎?看著自己孩子被扎手指嚇得哇哇大叫時,家長更是既不理解也不情願。

        為什麼孩子感冒發燒會經常被要求扎手指?聽聽清遠市人民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戴汝均怎麼說。

        感冒後用不用抗生素扎完手指就知道

        以前衛生條件不好的時候,一些醫療機構特別是偏遠農村的醫療衛生圈流行著一些醫療法寶——「三素」。何為三素?即抗生素、激素、維生素。

        「對於常見病,一遇到發燒就輸液,因為沒有驗血報告去判斷是病毒感冒還是細菌性感冒,只能下『三素』應對,這就帶來了抗生素的濫用。」戴汝均認為,扎手指看血常規化驗的一項重要意義就是指導感冒用藥。導致孩子感冒的致病微生物主要有細菌、病毒和支原體這幾大類。若孩子是細菌感染導致的感冒,則需要用抗生素進行治療,而如果只是病毒感染導致的感冒,則沒有必要用抗生素。通過血常規檢驗既有助醫生判斷是何種致病微生物侵襲,從而對症下藥,減少抗生素的濫用,也有助於了解疾病的發展和嚴重程度。

        血液是聯繫全身各個器官組織的液體組織。它通過心臟的推動,有規律地不斷流動,流經全身的每個部分,把各種物質從一個器官送到另一個器官,與各組織器官發生密切的聯繫。血液中的任何成分發生病理性變化,都會影響到全身各部位的組織器官。相反,器官或組織的病變,也會在很大程度上引起血液成分的變化

        當前,正處於冬季流感發病的高峰期,對於持續發燒的孩子更需要做精確的血常規檢測,精準用藥控制病情。此外,一些疾病的早期表現與感冒類似,通過表體症狀有時難以區分,而簡單的血常規檢查可排除一些不太常見的嚴重疾病。

        血常規報告上哪些異常箭頭要注意

        血液是流動在人體血管和心臟中的一種紅色不透明、黏稠的液體,包括血漿和血細胞兩部分。血細胞是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的統稱,血常規檢查的就是這3種血細胞成分的數量和形態變化。

        血常規檢查往往有一大堆指標,家長們肯定都有過這種感受,拿到孩子的血常規化驗單,看到上上下下一堆箭頭後就陷入了恐慌。這麼多項指標異常?難道孩子的病情很嚴重嗎?

        戴汝均解釋,通過化驗單上的結果就判斷孩子的疾病是不科學的,因為化驗結果是一個重要的參考,但要判斷一種疾病還是需要結合孩子的臨床表現和醫生豐富的臨床經驗。另外,兒童的正常值不同於成人,兒童還在不斷的生長發育中,每個階段的正常值都不同,有別於成人,而血常規化驗單上,所有參考值都是成人標準參考值,所以,血常規上的一些指標不在參考值內,家長沒必要太過擔心。

        家長不需要了解每個指標的臨床意義,對於感冒發燒的寶寶只要找到並讀懂以下2個指標的意思就可以對孩子的病情有個基本的了解,更好地配合醫生的治療方案並對孩子進行針對性的護理。

        c反應蛋白測定。c反應蛋白測定是急性炎症快速反應的標誌物之一,一般在感染後2-3天內達到高峰。如果該項指標的數值明顯升高,說明孩子是細菌感染的機率更大。如果是支原體或病毒感染,則該指標通常不升高或輕度升高。c反應蛋白測定是醫生決定是否採取抗生素治療的一個重要觀察指標。

        白細胞計數。一般情況下白細胞計數升高則提示孩子有細菌感染,且數值越高,說明細菌的毒力越強、數量越多,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療;白細胞總數減少,則常見於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病。白細胞的總數和分類是醫生用來判斷孩子是否發生了感染,發生了什麼類型的感染以及使用何種藥物的重要依據。

        戴汝均表示,家長只要粗略看懂這2個指標,就可以初步了解孩子有沒有發生感染,感染是細菌還是病毒所導致,從而更好地配合醫生積極治療。

        值得注意的是,血常規除了可以反映寶寶身體是否受到了感染外,還可以反映寶寶的營養狀況,對一些少見的血液病也有臨床判斷意義。對此,戴汝均建議,家長還可以關注血常規中「血色素」和「血小板」兩個指標的情況。

        血色素的高低可以判斷孩子是否存在貧血及反映貧血的程度,血小板則是反映凝血功能,如果該值明顯減少,孩子可能存在凝血方面的問題,當兩個指標偏離正常值較大時,家長需要警惕白血病、地中海貧血等血液性疾病。

相關焦點

  • 兒科醫生手把手教你看血常規化驗單,3分鐘看懂,學會了再也不慌
    妙爸經常看到有媽媽在群裡抱怨不想給孩子血常規:小感冒都要我們驗血,難道不驗就不能看病了?每次看見孩子被扎我就惱火~血常規單子我也看不懂,每回醫生開的藥都差不多,下次我都直接給娃用上次的藥算了!>妙爸要說的是,抱怨歸抱怨,血常規還是要做的,如果不參考血常規,僅僅自己憑症狀給孩子吃藥,很容易耽誤病情,嚴重的還會危害孩子的健康。
  • 怎麼看懂孩子血常規?兒科醫生教你三分鐘看懂血常規化驗單
    四、感冒發燒需要檢查血常規嗎?多久檢查血常規?五、孩子感冒發燒時,醫生怎麼評估血常規?剛才我們也說了,通過以上情況判斷,在大多數情況下是可以的,對於家長們分析孩子的感冒發燒情況足夠了。但是有些感染時,淋巴細胞和中性粒細胞的改變和上面說的不相符,如果家長們還有鑽研精神,請看下面的第五條,孩子感冒發燒時,醫生怎麼評估血常規?3、C反應蛋白是什麼?
  • 驗血單上的各種箭頭看得你心慌?醫生教你看懂血常規報告
    醫學技術指導:嘉興市第一醫院血液科主任 郭曉珺  每次感覺不舒服去看病,醫生怎麼總讓人驗血?血常規報告拿到手了該怎麼看?報告上這麼多箭頭,情況是不是很嚴重?日前,記者就帶著疑問採訪了嘉興市第一醫院血液科主任郭曉珺,請專家手把手教大家看懂血常規報告。  為什麼醫生總叫人驗血?  幾乎每個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咳嗽、發燒或者肚疼腹瀉去醫院,醫生總是會說「先去驗個血」。如果生病時間持續得久,還得驗上兩三次血。「為什麼醫生總叫我驗血?不驗血就不能看病了嗎?」這是很多人都有的疑問。
  • 孩子感冒發燒怎麼辦?——美國兒科醫生告訴你
    兒科醫生的職責是負責寶寶的定期體檢和疾病的初級診治,對寶寶的成長進行全程監控。 當寶寶生病的時候,你不能直接去醫院,必須先和兒科醫生預約。在狼寶發燒的當天,我跟他的兒科醫生預約了第二天過去看病。 第二天我們如約來到診所。診所人不多,但看上去很繁忙,要見到醫生需要等比較長的時間。
  • 如何區別普通感冒和流感? 扎手指驗血可辨別
    原標題:如何區別普通感冒和流感? 扎手指驗血可辨別        近日,很多人都患上了感冒,兒童醫院門診更是擠滿了感冒發熱的孩子。而每年12月—2月正是流感高發期,流感對老人和嬰幼兒的危害一般來說要大於普通感冒。但是,普通感冒和流感症狀有何不同?怎樣分辨普通感冒和流感?
  • 寶寶感冒發燒,醫生讓查血常規,有必要嗎?
    每個有孩子的家庭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孩子反覆咳嗽,發燒,哭鬧不止,家長心急如焚,不知所措,只想趕緊把孩子退燒,能讓孩子好受一點,但是到了醫院,看了兒科醫生,兒科醫生先開個血常規,先查了之後再給退燒處理。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不直接用藥呢?非要查個血常規,抽血的時候孩子還被嚇得哇哇大哭。看著就心疼。當然,醫生也不是冷血動物,看著可愛的孩子痛苦也是於心不忍。
  • 兒科醫生教你:如何正確看寶寶「血常規化驗單」
    大家好~我是呼吸科醫生秦強,很開心加入「醫知袋鼠」(jjkkczj)的科普醫生團隊,能夠利用醫知袋鼠這個平臺與大家分享科普知識。很多寶寶感冒發燒去醫院,經常要做這一項檢查:血常規。面對滿是數字的化驗單,家長們往往是一頭霧水:化驗單上的數字說明了什麼?
  • 孩子發燒是細菌感染還是病毒感染?教你秒懂血常規
    幾乎所有的家長都會遇到這樣的場景:孩子發燒帶孩子去看醫生,又是安撫寶寶、又是慢慢在隊伍中往前挪,好不容易才等到接診,醫生卻讓娃先去做個血常規,扎個手指。等幾十分鐘後,機器會列印出血檢結果單(就像下面這樣)。
  • 寶寶發燒,血常規結果說明了啥?看懂這3項就夠了
    幾乎所有的家長都會遇到這樣的場景:孩子發燒帶孩子去看醫生,又是安撫寶寶、又是慢慢在隊伍中往前挪,好不容易才等到接診,醫生卻讓娃先去做個血常規,扎個手指。等幾十分鐘後,機器會列印出血檢結果單(就像下面這樣)。
  • 看血常規像看天書?知道這幾個指標意味著什麼就夠了
    原創 魚小南 兒科醫生魚小南魚小南:80後兒科醫生媽媽,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主治醫師。寶寶們去醫院,一般都少不了血常規這個流程,這對我們判斷寶寶有沒有細菌感染、有沒有潛在的血液系統疾病等都有很重要的參考價值。很多爸媽好容易搞定小傢伙(哭鬧著)的抽血或者扎手指,拿到血常規那一刻,看著各種數字和箭頭,又蒙圈了「字都認識,放在一起就不知道是啥了。」
  • 兒科醫生告訴你:寶寶感冒發燒了,要不要用抗生素?
    昨天同事在群裡大吐苦水,說被一家長投訴,我們問為什麼呀?同事說:「前天半夜急診,接診了一對30歲夫妻帶著一個4歲的男孩看病,孩子體溫39.3攝氏度,我給他開了美林降溫,同時讓寶貝查血常規,查出來血常規中的白細胞也不高,喉嚨有些紅,就向家長解釋孩子應該是患上病毒性感冒,就開了點藥。「孩子的爸爸說:「孩子發高燒,就是要用消炎藥,否則會像上次一樣,都快7天了,還在咳嗽。」
  • 孩子感冒90%不是凍出來的,啥才是感冒真相,聽兒科醫生怎麼說
    到了換季,天氣變涼的時候,怎麼預防孩子感冒是頭等大事,即使接種的疫苗,也不足以抵抗病毒,很多家長認為孩子抵抗力低造成的,兒科醫生卻坦言:孩子感冒並不是凍出來的,下面就看看什麼才是感冒真相。到醫院檢查後,孩子身體各方面都挺好的,後來兒科醫生仔細詢問後,才找到了孩子感冒的真相,原來平時爺爺奶奶幫忙帶孩子
  • 寶寶「發熱感冒」是小問題,為什麼要化驗血常規?網友:漲知識了
    最近感冒發燒的孩子太多,一進醫院,恐怕大多數孩子都有化驗血常規的經歷。許多家長不理解,寶寶明明只是簡單的感冒,為什麼要化驗血常規?寶寶的化驗單裡到底隱藏著什麼密碼?血常規中的重要指標有哪些?血常規俗稱血象,最重要的三個指標是血紅蛋白(HB)、白細胞(WBC)、血小板(PLT或BPC)。
  • 兒科醫生直言,孩子感冒不是凍的,這才是孩子感冒的真相
    導讀:兒科醫生直言,孩子感冒不是凍的,這才是孩子感冒的真相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兒科醫生直言,孩子感冒不是凍的,這才是孩子感冒的真相!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病毒性感冒還是細菌性感冒?你也可以看懂血常規,別再亂用藥了
    劉女士家小孩最近感冒了,半夜裡發燒到39度,劉女士慌了,趕緊給吃了頭孢,結果第二天感冒並沒有好轉,趕緊去醫院檢查,血常規檢查發現是病毒性感冒。孩子感冒了,媽媽著急,尤其是孩子發燒時,很多媽媽想著肯定有炎症了,趕緊用消炎藥,其中絕大部分是抗生素。而抗生素就是抗細菌的,對病毒就沒用了。其實通過血常規就可以分清是病毒還是細菌了。那怎麼看血常規呢,大大的一張紙,那麼多的項目,咱沒有學過醫,也不懂啊。今天就教大家一招,普通人也能分清是病毒性感冒還是細菌性感冒。
  • 血常規報告怎麼看?這三項指標是關鍵→
    血常規報告怎麼看?首先要知道血常規報告裡,那二十幾條項目我們要關注些什麼。因此,若有血小板計數的明顯異常,包括減少或增加,均要進一步檢查原因。在簡單了解了血常規三項主要指標的意義後,相信您對血常規報告一定有了初步的認識,但萬不可妄自診斷。
  • 孩子生病一定要做血常規嗎?3步帶你讀懂報告單
    要問孩子為什麼不喜歡去醫院,十有八九是被醫院的抽血化驗流程給嚇怕了。血常規檢查是輔助對病原體性質的檢查,臨床上對準確判斷孩子病情有一定幫助,但並不是孩子生病就必須做的檢查。面診時,望聞問切能解決確診的,也就不需要過於依賴化驗科。不過有時候醫生面診時,只給孩子開幾種藥,叮囑幾句注意事項,有的家長還有些不放心呢。感冒發燒必須要做血常規檢查嗎?什麼情況下才需要檢查血常規?
  • 孩子生病一定要做血常規嗎?3步帶你讀懂報告單
    要問孩子為什麼不喜歡去醫院,十有八九是被醫院的抽血化驗流程給嚇怕了。血常規檢查是輔助對病原體性質的檢查,臨床上對準確判斷孩子病情有一定幫助,但並不是孩子生病就必須做的檢查。面診時,望聞問切能解決確診的,也就不需要過於依賴化驗科。不過有時候醫生面診時,只給孩子開幾種藥,叮囑幾句注意事項,有的家長還有些不放心呢。
  • 為什麼孩子一發燒,醫生就要檢查血常規?常說的望聞問切呢?
    導讀:對於家裡有孩子的家長來說,孩子生病應該都是經歷過的事情,而面對孩子生病發燒的時候,醫院就是少不了要去的地方。而我們在帶孩子去看醫生的時候,遇到發燒的問題,常常會被要求先帶孩子去做一個血常規的檢查。
  • 孩子是得細菌性還是病毒性感冒?分不清的爸媽看過來
    孩子是得細菌性還是病毒性感冒? 原創: 魚小南 兒科醫生魚小南魚小南:80後兒科醫生媽媽,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主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