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感冒發燒,醫生讓查血常規,有必要嗎?

2020-08-31 醫知科普

大家好,我是醫知科普,一名執業醫師,根據我的工作經驗為大家普及健康和疾病的知識,為大家的身體保駕護航。歡迎大家關注留言,我會盡我所能為大家解答。

每個有孩子的家庭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孩子反覆咳嗽,發燒,哭鬧不止,家長心急如焚,不知所措,只想趕緊把孩子退燒,能讓孩子好受一點,但是到了醫院,看了兒科醫生,兒科醫生先開個血常規,先查了之後再給退燒處理。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不直接用藥呢?非要查個血常規,抽血的時候孩子還被嚇得哇哇大哭。看著就心疼。當然,醫生也不是冷血動物,看著可愛的孩子痛苦也是於心不忍。


小兒感冒


小兒發燒


今天我就帶大家從是兩方面了解血常規檢查。

一、為什麼不直接用藥,而非要查了血之後,才用藥?

發熱:這個症狀,雖然很常見,但是原因卻很多,部分患者的發熱的病因也很難找,雖然臨床上針對於兒童的反覆發熱幾天,考慮感染性的發熱,病毒和細菌性仍然有很大區別,有些也可以暫時經驗性用藥,但是會掩蓋疾病的病程影響醫生對於疾病的判斷,以及實驗室檢查結果,很多兒童臟器發育尚不完善,藥物在體內代謝對身體的傷害更大所以儘量不要盲目用藥,另外現代醫學技術進展後,血常規檢查方便價廉快捷,能初步判斷病情及下一步治療。對於病人獲益更多。



二、查了血常規,從中能過獲得哪些好處?

血常規:三大重點檢查項目,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

1、紅細胞:主要負責攜帶氧氣,並把氧氣輸送給身體不同部位。生存時間為120天左右,初生嬰兒要短一點80天左右,所以紅細胞的狀態,可以反映身體的這段時間內的營養狀態。如果出現貧血可以引起乏力、頭暈和心悸心慌等不適。貧血的原因有許多,可以是缺少造血原料(鐵、葉酸、B12)、失血或者骨髓造血過程(再障、白血病等)受到影響。

紅細胞


兒童血紅蛋白參考值


2、白細胞:是人體的重要的防禦細胞,能夠抵禦細菌、病毒各種外來致病原,清除一些物質、維持人體體內環境的穩態。白細胞增高多提示感染,具體分析什麼類型的感染,還要結合白細胞的分類分析。白細胞共分五大類∶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和嗜鹼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在不同病原體感染情況下衝鋒陷陣的類型有所不同,反映在血常規單子上的變化也有所差別。


白細胞


白細胞分類


白細胞參考值


中性粒細胞:當有細菌入侵體內時,中性粒細胞能迅速釋放出水解酶,將細菌吞噬進而將它消滅。故中性粒細胞比例升高,多提示細菌感染

淋巴細胞:病毒會進入到細胞內,這時淋巴細胞可以直接殺死被感染的細胞並分泌活性物質和其他成員一起清理病毒。因此,淋巴細胞比例增高,多提示病毒感染

嗜酸性粒細胞與嗜鹼性粒細胞:常參與對寄生蟲的免疫,以及過敏反應,它們的比例升高常常表示身體正遭受寄生蟲的感染或者處於過敏狀態中。

單核細胞:可以對抗多種細菌和病毒感染,尤其是結核桿菌等胞內寄生菌,在細菌和病毒感染時都可能增高。

當然大部分情況為感染引起,但是不排除極少數情況,有其他情況所致,應再看具體情況。

3、血小板:骨髓成熟的巨核細胞脫落下來的小包塊,主要參與人體止血過程。

結語:血常規檢查非常普及,不管是大醫院還是小醫院,家長們能夠初步看懂血常規,再看門診,門診醫生再結合患者病情分析,家長們也不至於干著急,不知所措。

醫知科普,是您觸手可及的醫生顧問,歡迎大家留言。


相關焦點

  • 孩子發燒需要查血常規嗎? by:裴洪崗
    作者:寶寶知道 rusa本文作者:裴洪崗 drpei(小兒外科裴醫生)很多人可能有這樣的經驗,孩子發燒去醫院,醫生問完病情檢查一下身體,然後就叫去查血常規,查完血後再去看醫生,更有甚者,有的醫院發燒看急診的病人一律由護士先開好血常規,做完血常規再去看醫生,醫生看了查血的報告後說懷疑細菌感染或病毒感染。
  • 病毒感染的血常規表現是什麼?寶寶病毒感冒發燒怎麼辦?
    血常規可以作為病毒感染的特異性診斷嗎?點擊視頻,看孫亞勤醫生的靠譜解答答:血常規不是病毒感染的特異性診斷。病毒感染的血常規檢查發現:有的白細胞是正常範圍低值,有的白細胞總數只有2.2×109,有的中性粒細胞絕對值最低達到230個。所以病毒性感染血常規不是特異性診斷,白細胞可能正常,也可能很低,也可能升高,具體還需要結合孩子的臨床症狀、體徵,進行多方面的分析。
  • 寶寶感冒發燒為什麼要驗血?家長都該懂一些血常規基本常識
    冬天寶寶感冒的頻率越來越高,有些家長會很著急,會不會是免疫力出現問題了?冬季空氣流通差,寶寶每個月感冒1-2次是正常的,不需要太緊張。孩子感冒發燒去醫院,總會讓「驗個血」,看著孩子有氣無力的反抗,家長更好奇,驗血能看出什麼?
  • 孩子發燒,血常規和C反應蛋白是否有必要檢查?
    每次寶寶感冒發燒,都避免不了扎一針,抽一管子血,寶寶又是一頓哭鬧。媽媽們總是想盡辦法又哄又騙,還很心疼。那到底這一針需不需要扎?有什麼意義?出來的報告單該怎麼看?今天的科普小講堂裡,將給您提供答案!
  • 孩子感冒為什麼總要扎手指 兒科醫生告訴你血常規報告怎麼看
    不少家長表示,每次孩子發燒感冒去醫院看病時,都有被要求化驗血常規的經歷。發燒感冒不是常見病嗎?直接開藥治病不行嗎?看著自己孩子被扎手指嚇得哇哇大叫時,家長更是既不理解也不情願。        為什麼孩子感冒發燒會經常被要求扎手指?聽聽清遠市人民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戴汝均怎麼說。
  • 發燒了,為何要查血常規與C-反應蛋白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小孩發燒到醫院看病時,醫生常會要求做個末梢血檢查,通常為血常規+全血CRP。家長們都希望能省去這一針,覺得每次扎針寶寶都得哭半天,很是心疼!   事實上血常規和C反應蛋白作為常規檢查的手段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血常規能詳細看出病人的感染程度。通過血常規中白細胞、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單核細胞等指標,可以了解孩子的基本情況,提示醫生患兒究竟是細菌感染還是病毒感染。如果發現白細胞增加,以中性粒細胞為主,那麼病人很可能為細菌感染。如果白細胞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細胞減少,淋巴細胞計數增高,那麼提示很可能為病毒感染。
  • 寶寶發燒,血常規結果說明了啥?看懂這3項就夠了
    幾乎所有的家長都會遇到這樣的場景:孩子發燒帶孩子去看醫生,又是安撫寶寶、又是慢慢在隊伍中往前挪,好不容易才等到接診,醫生卻讓娃先去做個血常規,扎個手指。等幾十分鐘後,機器會列印出血檢結果單(就像下面這樣)。
  • 孩子查血常規需要空腹嗎
    孩子查血常規需要空腹嗎2020-11-25 11:15:48出處:PCbaby作者:佚名那麼孩子查血常規需要空腹嗎?孩子查血常規需要空腹嗎?  兒童抽血化驗,視化驗項目的種類不同,有可能需要空腹,或者是不需要空腹。當孩子行肝功能檢測、空腹血糖等檢測的時候,應該是需要空腹抽血,以免影響了化驗的結果;如果是檢測普通的血常規,C反應蛋白、血氣分析、呼吸道病原、肺炎支原體抗體、餐後血糖、過敏源測試等各項化驗,是不需要空腹的。
  • 怎麼看懂孩子血常規?兒科醫生教你三分鐘看懂血常規化驗單
    能提示感染嗎?四、感冒發燒需要檢查血常規嗎?多久檢查血常規?五、孩子感冒發燒時,醫生怎麼評估血常規?所以在感冒發燒時,如果已經查了血常規,家長們可以通過白細胞總數、淋巴細胞、中性粒細胞,區分下孩子的感染情況。大家可能看到這,可能頭又大了——這些細胞的數值好煩啊,根本記不住啊!哈哈,您放心好了,根本不用記憶。血常規後面都有參考值的,直接看就行。
  • 一文教你看懂寶寶血常規化驗單!
    孩子感冒發燒,帶到醫院去,醫生大多會讓做個血常規檢查。不過拿到那一紙報告,很多爸爸媽媽卻犯了愁。化驗單上密密麻麻的數字說明了什麼?白細胞升高是不是說明孩子被細菌感染了?要不要用抗生素? 看懂血常規報告,雖然不意味著就能診斷病情了,但至少可以讓家長對孩子身體狀況心裡有數。
  • 孩子發燒是細菌感染還是病毒感染?教你秒懂血常規
    幾乎所有的家長都會遇到這樣的場景:孩子發燒帶孩子去看醫生,又是安撫寶寶、又是慢慢在隊伍中往前挪,好不容易才等到接診,醫生卻讓娃先去做個血常規,扎個手指。等幾十分鐘後,機器會列印出血檢結果單(就像下面這樣)。
  • 寶寶化驗單你懂了嗎?血常規4個關鍵指標
    ,無論發燒感冒,還是嘔吐拉肚子,到了醫院掛了號,一般情況下,醫生就會開個血常規化驗單。當媽媽拿到了血常規的報告單,看著上面的加號、減號、向上向下的箭頭,就會覺得一頭霧水,完全看不懂啊,也不知道寶寶究竟哪幾個指標出了問題。尤其是寶寶感冒發燒時,媽媽應該如何判斷寶寶是病毒感冒還是細菌感染呢?所以,對於媽媽來說,能看懂寶寶的血常規化驗單,真的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技能。
  • 寶媽寶爸、兒醫教你認知寶寶們的血常規裡面的內容、讓你一目了然
    孩子生病了,到了醫院後醫生都會做一項檢查,就是血常規,基本上小朋友一發熱就會被要求檢查一個血常規,醫生根據血常規評斷孩子是病情,並以此給與藥物。寶媽寶爸們每當拿到血常規後都是一頭霧水心裡也沒個譜,到底血常規裡面的內容又是什麼表示什麼指標呢?醫生能根據血常規判別細菌病毒感染嗎?今天咱們就來理一理。
  • 寶寶化驗單你懂了嗎?血常規4個關鍵指標
    更重要的是做得了輔食,搞得定娃生病……當寶寶生病的時候,最常見的一項檢查就是血常規了,無論發燒感冒,還是嘔吐拉肚子,到了醫院掛了號,一般情況下,醫生就會開個血常規化驗單。當媽媽拿到了血常規的報告單,看著上面的加號、減號、向上向下的箭頭,就會覺得一頭霧水,完全看不懂啊,也不知道寶寶究竟哪幾個指標出了問題。
  • 收好❗寶寶感冒發燒咳嗽,看這篇就夠了!
    感冒發燒咳嗽幾乎是每個寶寶都會遇到的狀況,所以我們特別邀請到了北京大學醫學博士,美中宜和兒科、小風車問診醫生崔晨和爸媽們全面梳理一下。作為一個超級奶爸,崔醫生也更理解年輕爸媽們的感受,他講得夠靠譜、夠有用、夠貼心。今天OK媽崔博士的講解和權威資料的闡述,幫媽蜜呆帝們全面捋一捋,一定要收藏好哦,也可以轉發給更多需要的爸媽們看!
  • 感冒高發季,爸媽想知道寶寶是哪一種感冒、怎麼護理?看懂它
    加上天氣冷,爸媽或長輩容易給寶寶穿多,如果貼身衣物被汗水浸溼了沒及時更換,捂在身上捂久了也容易感冒。一般來說,寶寶感冒發燒90%是病毒感染所引起,但後期可能合併細菌感染。如何區分是哪種,最好的辦法就是做一個血常規。
  • 病毒性感冒還是細菌性感冒?你也可以看懂血常規,別再亂用藥了
    劉女士家小孩最近感冒了,半夜裡發燒到39度,劉女士慌了,趕緊給吃了頭孢,結果第二天感冒並沒有好轉,趕緊去醫院檢查,血常規檢查發現是病毒性感冒。孩子感冒了,媽媽著急,尤其是孩子發燒時,很多媽媽想著肯定有炎症了,趕緊用消炎藥,其中絕大部分是抗生素。而抗生素就是抗細菌的,對病毒就沒用了。其實通過血常規就可以分清是病毒還是細菌了。那怎麼看血常規呢,大大的一張紙,那麼多的項目,咱沒有學過醫,也不懂啊。今天就教大家一招,普通人也能分清是病毒性感冒還是細菌性感冒。
  • 3分鐘教您看懂血常規化驗單,到底血常規是查什麼的
    現在天氣進入秋季,感冒的發病率逐漸提高,特別是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和身體孱弱的老人兒童,更是感冒的高發人群。現在我們感冒了去醫院,醫生總是告訴我們:取驗個血吧。排隊驗血等半天,拿著化驗單小心翼翼地遞給醫生,沒想到醫生拿著就看幾眼,感覺被糊弄了,瞬間就有點後悔查血常規的感覺。
  • 為什麼孩子一發燒,醫生就要檢查血常規?常說的望聞問切呢?
    導讀:對於家裡有孩子的家長來說,孩子生病應該都是經歷過的事情,而面對孩子生病發燒的時候,醫院就是少不了要去的地方。而我們在帶孩子去看醫生的時候,遇到發燒的問題,常常會被要求先帶孩子去做一個血常規的檢查。
  • 發燒了,醫生如何判斷感染源是細菌還是病毒?
    來源:健康界 作者:五號醫生吳昊 健康界「妙筆計劃」2019第51周 好文榜周冠軍 感冒時查血常規是否多此一舉?一文帶你讀懂血常規檢查的意義和感染診斷的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