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發燒為什麼要做血常規、C反應蛋白?

2020-12-15 騰訊網

「目前已有100000+的家庭關注我們」

寶寶發燒到醫院看病時,醫生常要求採血做個「血常規+全血CRP」檢查。

不少家長都希望能省去這一針,因為每次扎針寶寶都得哭上大半天,很是心疼!

到底這兩個檢查有什麼意義?

為什麼要做呢?

廣州天使兒童醫院檢驗科表示,寶寶發燒做血常規和C反應蛋白(CRP),是非常要必要的

血常規檢查家長們都不陌生了,今天主要是講講什麼是C反應蛋白(CRP)。

CRP到底有什麼用?

CRP作為一項理想的炎症急性期指標在判斷早期反應性炎症過程和壞死程度大小的意義已被臨床廣為認可。

CRP 的參考值> 8 mg/ L作為鑑別細菌性感染和病毒性感染的界線也被廣大臨床醫師所接受。而WBC(白細胞)升高在輔助判斷兒童感染性疾病方面所起的作用一直以來被臨床常規性應用。

文獻報導CRP 值與WBC 成平行關係,但在臨床實際工作中經常碰到患兒經血清學檢測和病原體分離而確診為細菌性感染,而在患兒首診時出現低CPR(12 ×10^9 /L) 的結果,難以解釋。

原因有三點:

1、部分患兒就診時體內CRP 水平已從高水平降至低水平,而WBC 在該時期處於高反應期,兩者在代謝反應動力學上存在時間差

2、CRP 在不同個體的表達上存在差異,從而造成患兒在單純性細菌感染或細菌合併病毒性感染中的低水平表達;

3、低水平的CRP 在炎症感染性疾病中是存在的。

不能單純地以CRP ,有條件時,應該對感染性患兒做低水平的CRP 檢測,並應聯合血液常規的WBC 計數來綜合評價患兒的感染情況。

同時,動態監測CRP 水平變化的價值仍應在臨床上予以重視;對於細菌合併病毒性感染的患兒在不能明確診斷之前,應對其進行血清學檢測和病原學的分類。

有的家長說:C反應蛋白,超敏C反應蛋白,有什麼標誌性意義嗎?孩子做血常規化驗,這兩項高,醫生直接就讓吃阿莫西林,但白細胞什麼的都是正常的,這是怎麼回事?

C反應蛋白是目前應用較多的一種感染標記物。

一般情況下,當體內有急性炎症、較嚴重的細菌感染或組織損傷時,C反應蛋白會在數小時內出現並持續升高。而在病毒感染時通常不升高或僅僅輕度升高。

隨著病因解除、疾病治癒,C反應蛋白又會在短期內消失。所以C反應蛋白是區分細菌和病毒感染、監測治療效果的指標之一

但C反應蛋白並不適於作為疾病診斷的唯一標準。醫生需要結合寶寶的臨床表現,同時配合血常規等檢查結果綜合判斷後做出診斷。

超敏C反應蛋白與C反應蛋白檢測的是同一種物質。區別只在於,超敏C反應蛋白的檢測方法更靈敏,能夠檢測到更低濃度的C反應蛋白。目前,超敏C反應蛋白較少應用於兒童疾病的檢測,家長可以主要關注C反應蛋白的檢測結果。

所以,血常規+C反應蛋白,是一個「完美」的組合

1、能鑑別感染類型

血常規很多家長都知道是什麼項目,全血CRP指C反應蛋白檢查,這兩項作為常規檢查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血常規能詳細看出患者的感染程度,通過分析血常規中白細胞、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單核細胞等指標,可以提示究竟是細菌感染還是病毒感染。

如果發現白細胞增加,以中性粒細胞為主,那麼寶寶很可能為細菌感染;如果白細胞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細胞減少,淋巴細胞計數增高,那麼提示很可能為病毒感染。

單核細胞的正常值是3%-8%,如果大於10%的話,證明更有可能是病毒感染。

2、可以監測病情進展

血常規雖然能區分感染類型和程度,但一般在患者感染兩天後才會有所變化,而微量血CRP的檢查,能在病人感染後12-24小時就會產生變化,可早期判斷感染類型,它同血常規一樣,常用於細菌和病毒感染的鑑別診斷

每當病毒或細菌支原體刺激機體後,我們的身體就會快速產生這種C反應蛋白。一旦細菌感染,C反應蛋白水平立即升高,而病毒性感染C反應蛋白大都正常。

提醒家長們注意,血常規檢測出的指標比C反應蛋白更為詳細,而C反應蛋白比血常規的反應更快更靈敏。

所以,對感冒、發燒的孩子化驗血常規和CRP都十分必要,兩者聯合可以幫助醫生對疾病作出快速、準確的診斷,對指導臨床合理用藥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

相關焦點

  • 一發燒,醫生為什麼就要求檢測C-反應蛋白?今天我們告訴各位答案
    一發燒,醫生為什麼就要求檢測C-反應蛋白?今天我們來告訴各位答案。我們首先需要知道的是現代醫學屬於循證醫學。其實就是說凡事都需要講求證據的,醫生的醫療行為需要經得起考驗以及查證,不可以憑猜靠估,對於一些比較特殊的病例,尤其是如此。
  • 孩子發燒,血常規和C反應蛋白是否有必要檢查?
    每次寶寶感冒發燒,都避免不了扎一針,抽一管子血,寶寶又是一頓哭鬧。媽媽們總是想盡辦法又哄又騙,還很心疼。那到底這一針需不需要扎?有什麼意義?出來的報告單該怎麼看?今天的科普小講堂裡,將給您提供答案!
  • 童爸匯總的關於C反應蛋白(CRP)的科普文章
    童爸匯總的關於C反應蛋白(CRP)的科普文章。最後修訂:2019.7.14。關鍵詞:C反應蛋白、C反、CRP、超敏C。綜述:兒童的大多數感冒發熱並不需要做血常規,每次發熱都做血常規幾乎都是讓孩子白白多挨一針。那什麼時候應該做血常規?
  • 發燒了,為何要查血常規與C-反應蛋白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小孩發燒到醫院看病時,醫生常會要求做個末梢血檢查,通常為血常規+全血CRP。家長們都希望能省去這一針,覺得每次扎針寶寶都得哭半天,很是心疼!   事實上血常規和C反應蛋白作為常規檢查的手段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血常規能詳細看出病人的感染程度。通過血常規中白細胞、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單核細胞等指標,可以了解孩子的基本情況,提示醫生患兒究竟是細菌感染還是病毒感染。如果發現白細胞增加,以中性粒細胞為主,那麼病人很可能為細菌感染。如果白細胞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細胞減少,淋巴細胞計數增高,那麼提示很可能為病毒感染。
  • 小孩超敏c蛋白反應高是什麼原因
    超敏C反應蛋白是血漿中的一種C反應蛋白,又稱為高敏C反應蛋白。超敏C反應蛋白的臨床指導作用主要表現在對心血管疾病,新生兒細菌感染,腎移植等方面。 超敏C反應蛋白是由肝臟合成的一種全身性炎症反應急性期的非特異性標誌物, 是心血管事件危險最強有力的預測因子之一。
  • 積食性發燒和感冒發燒,最本質區別是這個!家長別傻乎乎的分不清
    說到寶寶感冒引起的發燒,恐怕是新手爸爸媽媽最頭痛的問題之一,家長經常抱怨為什麼孩子會發燒?其實引起發燒的原因很多:出疹子、長牙、感冒、積食、打預防針等,雖然都是身體表現出得發熱的症狀,但是治療方法也是截然不同的。今天就和大家來說一說積食引起的發燒,和普通感冒發燒的區別是什麼?
  • 寶寶發燒一定要吃藥嗎?如何正確對待寶寶發燒?
    發燒後要不要馬上去醫院?三個月以下的嬰兒出現發燒:因為小寶寶的免疫力不佳,即使是很輕的病症也有可能在短期內突然惡化,原則上,建議儘快就醫。 b. 容易重症的體質:免疫功能低下的兒童,如先天與後天免疫功能不全、白血病、糖尿病兒童,或容易因發燒或感染而快速惡化的疾病,如慢性心肺疾病、慢性貧血、嚴重神經肌肉疾病、癲癇等。 c.
  • 是不是寶寶6個月後都要發燒一次?發燒後如何護理?
    身邊不少寶寶都在半歲後患感冒或急疹,出現發燒,所以不少家長就開始疑問,是不是寶寶6個月以後都要發一次燒?6個月前:尤其是母乳餵養的寶寶,從母體帶來的免疫蛋白,讓寶寶獲得第一層天然免疫保護層。所以,6個月以前的寶寶,只要控制好餵養量,不要積食,注意好寶寶的衣服增減,不要受涼,寶寶很少生病的。6個月以後:母體帶來的免疫蛋白和抗體消耗殆淨,這時候,又逐漸添加輔食。如果餵養不當,寶寶的營養吸收跟不上,自身免疫力還不完善,很容易生病。一旦受到細菌或者病毒感染,就很容易發燒。
  • 人為什麼會發燒?發燒了怎麼辦?
    明明都發燒了,還瞞報!新冠疫情期間,到處都在檢測體溫,我們都很害怕發燒。有朋友問我:為什麼感染了新冠病毒會發燒?平時感冒發燒了怎麼辦?下面,白鯨博士梳理出6個有趣有用的問題,和朋友們聊聊發燒那些事兒。01. 人為什麼會發燒?我們所說的「發熱」或者「發燒」,即體溫高於正常範圍值。
  • 寶寶「發熱感冒」是小問題,為什麼要化驗血常規?網友:漲知識了
    最近感冒發燒的孩子太多,一進醫院,恐怕大多數孩子都有化驗血常規的經歷。許多家長不理解,寶寶明明只是簡單的感冒,為什麼要化驗血常規?寶寶的化驗單裡到底隱藏著什麼密碼?血常規中的重要指標有哪些?血常規俗稱血象,最重要的三個指標是血紅蛋白(HB)、白細胞(WBC)、血小板(PLT或BPC)。
  • C-反應蛋白高是怎麼回事?應該如何降低:感冒發燒
    說起孩子發熱,帶孩子去醫院,醫生接著就會給孩子做血常規、C-反應蛋白檢查,做血常規家長都明白,看有沒有感染,可是做C反應蛋白是查什麼的,就未必清楚了,不管了,醫生看病我們配合。那麼,C反應蛋白究竟是查什麼的呢?它有什麼臨床意義呢? 醫院會查超敏C反應蛋白。C反應蛋白到底起什麼作用?
  • 寶寶的血常規化驗單怎麼看?這篇全講清了!
    寶寶出生後難免會生病,一旦送到醫院往往被要求做血常規。看著滿是數字又花花綠綠的檢驗單,很多家長懵圈了!別著急,這就教大家如何看血常規化驗單。血常規檢查有什麼用?血常規檢查不僅可以發現貧血、血小板缺少症等疾病的早期徵兆,還能幫助醫生判斷出寶寶生病是由細菌感染引起的還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 什麼時候要做血常規?不少家長一發現寶寶發燒,就火急火燎帶寶寶去醫院驗血,不建議大家這樣做。寶寶發燒後,白細胞需要過一段時間才會做出反應。
  • 當寶寶發燒,你的第一反應是做什麼?
    當寶寶發燒,你的第一反應是做什麼?,切不可因怕寶寶冷而將寶寶嚴實的包裹起來,要注意通風,方便寶寶散熱。,年齡較小的寶寶要打開襁褓或包裹的被褥,使皮膚儘可能多的與外界空氣接觸,從而促進寶寶身體散熱。而且發燒後的各種症狀也會讓寶寶感覺不適,會影響睡眠質量。
  • 寶寶發燒不能吃雞蛋?營養師建議,發燒時要這樣吃
    乍暖還寒的春天,寶寶非常容易感冒發燒斌姐看到有媽媽留言問:聽老人說,寶寶發燒不能吃雞蛋?真的是這樣嗎?發燒吃什麼好呢?圖片來自:桐桐媽雞蛋屬於優質蛋白食物,消化率、吸收率都非常高。在寶寶生病期間尤其需要保證優質蛋白的攝入,如果寶寶胃口可以的話,不要把雞蛋停掉,它是不錯的營養來源哦。
  • 記實:十天三進醫院 寶寶遇上幼兒急疹、麻腮風疫苗嚴重不良反應
    當天,梅裡穿著粉色的小裙子,扎了兩個可愛的小啾啾,安靜地坐在寶寶安全座椅上,特別地乖巧。打完疫苗,觀察了半個小時,然後開心回家。我算是一個愛學習的媽媽,平時學習得比較多。我知道很多小朋友在打完疫苗,都會有反應,但是我沒想到,梅裡的反應,會如此地嚴重。
  • 寶寶發燒真的會燒壞腦子嗎?是時候真相了
    一、寶寶為什麼會發燒發燒是小兒最常見的臨床症狀之一,每一個寶寶都會經歷它。引起發燒的主要原因通常與日常的生活有關,比如普通風寒、過熱、流感、耳部感染、手足口病等,而不同的發病原因造成的症狀也會有所不同。二、發燒真的會燒壞腦子嗎?寶寶發燒並不是一種「病」,實際上還不是件壞事情,發燒是人體對抗疾病的一種本能反應,是身體的保護機制之一。
  • 澳洲維愛佳乳鐵蛋白怎麼樣?乳鐵蛋白對寶寶的作用
    春天氣候忽冷忽熱,對於一些免疫力比較差的寶寶,很容易就中招感冒了;寶寶處於易感期,增強孩子的體質、抗病能力很重要,喝乳鐵蛋白山羊乳粉,滿足孩子體內成長營養,維護寶寶的身體免疫力。對於機體抵抗力比較弱的寶寶,很容易出現便秘、腹瀉、腸道吸收不良等消化功能問題;而乳鐵蛋白成分就像寶寶體內的守衛軍,專門衝鋒上陣抑菌抗菌,守護免疫系統保護寶貝健康,一旦乳鐵蛋白營養失衡,那麼寶貝抗病能力就會變弱,機能能力下降容易上病,為了讓寶貝少生病,補充乳鐵蛋白營養很有必要。
  • 孩子感冒為什麼總要扎手指 兒科醫生告訴你血常規報告怎麼看
    不少家長表示,每次孩子發燒感冒去醫院看病時,都有被要求化驗血常規的經歷。發燒感冒不是常見病嗎?直接開藥治病不行嗎?看著自己孩子被扎手指嚇得哇哇大叫時,家長更是既不理解也不情願。        為什麼孩子感冒發燒會經常被要求扎手指?聽聽清遠市人民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戴汝均怎麼說。
  • 寶寶發燒手腳冰冷時不宜洗溫水澡,高蛋白大補不可取
    「小皇帝」「小公主」生病發燒了,全家人心急、心疼、心焦,希望寶寶馬上退燒,可是往往這「燒」反反覆覆、退又復升,看著寶寶難受、哭鬧、煩躁、沒胃口,家長應該如何是好?其實,發燒是一種疾病的症狀表現,是孩子應對感染的一種反應,也是孩子自身「派兵打仗」、增強免疫力的一個自然過程,家長不要過於緊張。
  • C-反應蛋白代表著炎症感染嗎?醫生:它比你想像的更牛
    經常有一些親戚朋友在體檢後拿著生化結果來詢問,為何我的肝腎功能、血脂等指標一切正常,但C反應蛋白會升高呢?另外一些家長因小孩發燒到醫院門診看病時,抽血檢查後也會經常聽到醫生說:「C反應蛋白升高,體內有炎症,需要抗炎治療。」到底這個C反應蛋白是何方神聖?升高又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