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反應蛋白代表著炎症感染嗎?醫生:它比你想像的更牛

2020-12-15 小方聊健康

經常有一些親戚朋友在體檢後拿著生化結果來詢問,為何我的肝腎功能、血脂等指標一切正常,但C反應蛋白會升高呢?另外一些家長因小孩發燒到醫院門診看病時,抽血檢查後也會經常聽到醫生說:「C反應蛋白升高,體內有炎症,需要抗炎治療。」到底這個C反應蛋白是何方神聖?升高又是怎麼回事?

C反應蛋白為何物?

C反應蛋白最早於1930年由美國科學家發現,是體內一種急性時相反應蛋白之一。C反應蛋白具有多種生物學效應,在機體處於感染、炎症、應激狀態以及組織損傷時均可升高,由於靈敏度高,所以常作為診斷感染性疾病或風溼免疫及結締組織病的指標之一,其水平的高低也可以反映疾病的嚴重程度。在生理狀態下,種族、性別、年齡、肥胖和妊娠等因素也可能影響其水平。

C反應蛋白升高是怎麼回事?

C反應蛋白兒童和成人的正常值一般為≤10mg/L,高於這個數值都可視為升高。雖然C反應蛋白靈敏度高,但其特異性卻較差。許多疾病如感染性疾病、風溼免疫性疾病、心腦血管疾病、代謝症候群、手術和創傷等均可使其水平升高,因此單純以C反應蛋白升高很難說清楚是怎麼回事,需要結合臨床症狀和其他指標來進行分析。比如小孩常常會因發熱、咳嗽和咽喉疼痛到醫院就診,如果經過檢查發現血白細胞、中性粒細胞和C反應蛋白都升高,診斷為急性扁桃體炎,這時的C反應蛋白升高是由細菌感染引起的。再如一老年患者因天氣突然變化出現關節疼痛,抽血檢查發現類風溼因子、血沉和C反應蛋白升高,說明該患者為類風溼性關節炎,此時的C反應蛋白升高是由炎症反應導致的。

C反應蛋白應如何降低?

簡單來說就一句話,去除誘發C反應蛋白水平升高的因素即可使其降低。例如上面提到的細菌感染和類風溼性關節炎,在使用抗菌藥物殺滅致病菌,或者使用抗炎藥抑制炎症反應後,C反應蛋白水平自然就會降低。

但實際上並非所有的C反應蛋白升高都需要進行幹預,由於其太靈敏,有時候會出現無法解釋的輕度升高,但檢查者沒有任何不適,如體檢偶然發現C反應蛋白輕度升高,其它一切正常,這時其實無需進行幹預,也無需過於擔心,即使放心不下,也可以諮詢檢驗科醫師或專科醫護人員。

參考文獻:

[1]張曉慧,李光韜,張卓莉.C反應蛋白與超敏C反應蛋白的檢測及其臨床意義[J].中華臨床免疫和變態反應雜誌,2011,5(1):74-79

[2]馬愛華,劉盼,郅紅蕾,何瑩瑩,等.急診發熱患者C反應蛋白和降鈣素原指標指導抗菌藥物選擇的臨床研究[J],2017,27(4):774-780

#百裡挑一#

(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在此對圖片作者表示感謝,如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聯繫我,我將刪除。)

相關焦點

  • 什麼是C反應蛋白?為啥會檢查出炎症?醫生全面做出解釋
    部分人體檢之後,發現自己的報告單上C反應蛋白高,這是怎麼一回事?C反應蛋白是什麼?可能很多人不熟悉C反應蛋白,醫生表示,它實際上就是體內的一種急性時相反應蛋白之一。它的靈敏度很高,一旦身體出現感染、炎症等現象,數值就會上升,所以通過檢測C反應蛋白的值,可以知道體內是否有炎症。C反應蛋白相當於是炎症的標誌物,有炎症存在時值就會升高,可以幫助我們很好的發現炎症,繼而及時的採取措施。雖然說C反應蛋白升高時,意味著有炎症存在,但是卻無法準確地知道是哪一種疾病引起的。
  • 小孩超敏c蛋白反應高是什麼原因
    超敏C反應蛋白是血漿中的一種C反應蛋白,又稱為高敏C反應蛋白。超敏C反應蛋白的臨床指導作用主要表現在對心血管疾病,新生兒細菌感染,腎移植等方面。 超敏C反應蛋白是由肝臟合成的一種全身性炎症反應急性期的非特異性標誌物, 是心血管事件危險最強有力的預測因子之一。
  • 寶寶發燒為什麼要做血常規、C反應蛋白?
    問 有的家長說:C反應蛋白,超敏C反應蛋白,有什麼標誌性意義嗎?孩子做血常規化驗,這兩項高,醫生直接就讓吃阿莫西林,但白細胞什麼的都是正常的,這是怎麼回事? 答 C反應蛋白是目前應用較多的一種感染標記物。
  • 孩子發燒,血常規和C反應蛋白是否有必要檢查?
    01C反應蛋白(CRP)是什麼?與超敏反應蛋白有區別嗎?C反應蛋白是一種感染標誌物,當體內急性炎症、較嚴重的細菌感染或組織損傷時,C反應蛋白會在數小時內出現並持續升高。而病毒感染時通常不升高或僅僅輕度升高。
  • 一發燒,醫生為什麼就要求檢測C-反應蛋白?今天我們告訴各位答案
    這種情況之下,除非持續性的高熱不退,或者是有其他的併發症,否則是不會懂不懂就給患者監測C反應蛋白的,很多醫生也都是這麼做的。C反應蛋白是一種炎症反應的標誌物,在感染、創傷、炎症或者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腫瘤等相關疾病的過程之中,都很有可能會產生增多。
  • C-反應蛋白高是怎麼回事?應該如何降低:感冒發燒
    說起孩子發熱,帶孩子去醫院,醫生接著就會給孩子做血常規、C-反應蛋白檢查,做血常規家長都明白,看有沒有感染,可是做C反應蛋白是查什麼的,就未必清楚了,不管了,醫生看病我們配合。那麼,C反應蛋白究竟是查什麼的呢?它有什麼臨床意義呢? 醫院會查超敏C反應蛋白。C反應蛋白到底起什麼作用?
  • 童爸匯總的關於C反應蛋白(CRP)的科普文章
    @翟醫師:C反應蛋白增高,只能說明有炎症,病毒感染、創傷都可能導致炎症反應,絕對不像有些人說的:C反應蛋白高就是嚴重細菌感染,不要一看見C反應蛋白高就一驚一乍的。天熱起來,皰疹性咽峽炎開始增多,很多孩子的C反應蛋白都下面這樣(童爸備註:驗血單裡CRP高達90,但是白細胞正常)。
  • 發燒了,為何要查血常規與C-反應蛋白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小孩發燒到醫院看病時,醫生常會要求做個末梢血檢查,通常為血常規+全血CRP。家長們都希望能省去這一針,覺得每次扎針寶寶都得哭半天,很是心疼!   事實上血常規和C反應蛋白作為常規檢查的手段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血常規能詳細看出病人的感染程度。通過血常規中白細胞、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單核細胞等指標,可以了解孩子的基本情況,提示醫生患兒究竟是細菌感染還是病毒感染。如果發現白細胞增加,以中性粒細胞為主,那麼病人很可能為細菌感染。如果白細胞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細胞減少,淋巴細胞計數增高,那麼提示很可能為病毒感染。
  • C 反應蛋白、PCT……各種感染標誌物該如何解讀?
    感染可伴隨任何疾病發生,其相關的診斷技術是所有臨床醫生均應掌握的基本功之一。它不僅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區別細菌、真菌、結核、病毒,甚至部分生物標誌物對判定患者的預後與確定抗感染療程也有較大幫助。急性細菌性感染(尤其是革蘭陽性球菌)細菌引起的嚴重感染(如膿毒症)時,白細胞總數也可顯著 沙門菌感染、結核和布魯菌病,白細胞總數 其他:流行性乙型腦炎、流行性出血熱、血液與實體腫瘤、血管炎、成人Still 病及腎上腺皮質激素的使用等多種非感染原因白細胞升高。白細胞總數 + 淋巴細胞比例升高 急性病毒感染,長期持續升高,需注意與白血病等相鑑別。
  • C-反應蛋白能反映什麼?一文掌握!
    10個知識點讓你迅速get!C-反應蛋白(CRP)是啥?CRP是機體受到微生物入侵或組織損傷等炎症性刺激時肝細胞合成的急性相蛋白。註:急性時相反應包括感染、炎症及創傷時某些血清蛋白濃度的變化,這些蛋白除CRP外,還包括血清澱粉樣蛋白A、纖維蛋白原、觸珠蛋白、α1酸性糖蛋白、銅藍蛋白、α1抗胰蛋白酶等。其中CRP在健康人血清中濃度很低(<5 mg/L),而在細菌感染或組織損傷時,其濃度顯著升高,故被認為其最有價值。
  • C–反應蛋白,能反映啥?_騰訊新聞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C-反應蛋白有啥用? >>>> C-反應蛋白(CRP)是啥?
  • 教你2招,降蛋白更「聽話」
    常常有人留言: 醫生,我剛查出尿蛋白2+,嚴重嗎? 醫生,體檢查出尿蛋白3+是腎病嗎?但對於已發生腎病的患者,單純看尿蛋白+代表意義較小,這兩項尿檢項目更能體現腎功能情況: 24小時尿蛋白定量或尿蛋白肌酐比 有些患者查出尿蛋白+號後,往往不能判斷自己是否為腎病。那麼進一步檢測這兩項指標,對確診慢性腎病意義重大。
  • 血壓、心率、C反應蛋白…
    趕緊看看這6大指標,你達標了沒? 1血壓——高血壓和低血壓正常的血壓是血液循環流動的前提,也是保證身體機能正常的基礎。而血壓過低、過高、脈壓差大,都會增加心血管事件的發生風險! ②甘油三酯即存在於血液中的脂肪,它會幫助體積大的膽固醇進入血管間隙,加快動脈粥樣硬化。指數低較好。一般而言,18歲以下人群,參考值是0.36-1.69mmol/L;18歲以上人群,參考值是<1.7mmol/L,若≥1.7mmol/L,則是高甘油三酯血症。
  • 備受推崇的C反應蛋白,究竟能反映什麼?
    1C反應蛋白(CRP)的定義及分類C反應蛋白是急性炎症病人血清中出現的可以結合肺炎球菌細胞壁C-多糖的蛋白質(1941年發現),命名為C反應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CRP是機體受到微生物感染或組織損傷等炎症性刺激時,肝細胞合成的急性時相蛋白,激活補體和加強吞噬細胞的吞噬能力,清除感染機體的病原微生物和損傷、壞死、凋亡的組織細胞。在機體的天然免疫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保護作用。超敏C反應蛋白(hs-CRP)與普通CRP屬同一種蛋白,只是由於採用更敏感的檢測方法如乳膠免疫散射比濁法檢測而得名。
  • C反應蛋白和白細胞的關係 如何選擇抗菌藥物?
    白細胞20×109/L(升高),中性粒細胞比率65.8%(正常),中性粒細胞數13.16×109/L(升高),C反應蛋白1.77mg/L(正常),白細胞很高,但是C反應蛋白很正常,那麼白細胞和C反應蛋白是什麼樣的關係?
  • 血壓、心率、C反應蛋白…趕緊收藏!
    從情感生活,百姓故事,人生感悟,趣味笑話,名人名事到奇事美景,我們期待與您分享所有的快樂,讓單調的生活變得更有趣味。 趕緊看看這6大指標,你達標了沒? 4 C反應蛋白——炎症水平 血液檢查中的超敏感C反應蛋白(h-CRP),是反應身體炎症水平的指標,也是心血管事件強有力的預測因子之一。
  • 抑制失控的免疫反應能治療COVID-19嗎?
    研究COVID-19的耶魯大學醫學院肺科醫生Charles Dela Cruz說,感染病毒後,病毒似乎會在患者體內複製,導致疾病,免疫系統會對入侵者做出炎症反應。然後,在那些病情發展到嚴重疾病的患者中,"這種炎症反應可能太過嚴重和過度,在組織損傷和器官衰竭等方面造成許多副作用。"
  • 這些炎症可能比癌症更可怕,發病快、致死率高
    關於炎症,大家都覺得它是不好的,只會帶來「紅腫熱痛」等一系列的不適,但凡事都有兩面性,炎症也是一樣。 1、一定程度的炎症有助於鍛鍊免疫力 所謂炎症,其實是機體對致炎因素引起損傷的防禦反應。即當各種因素導致機體損傷時,人體會啟動免疫系統抵抗外敵、修復受損組織,這一過程中會釋放炎症因子。
  • 病原菌效應蛋白阻斷宿主炎症信號通路
    NF-κB通路中的TAB2/3分子從而使其失去感受上遊泛素鏈信號的活性,進而有效抑制細菌感染過程中NF-κB炎症反應信號通路的激活。 許多病原細菌在感染過程中都能有效地抑制宿主細胞中起抗感染作用的NF-kB炎症反應信號通路的激活。邵峰實驗室一直對病原菌如何拮抗宿主炎症信號通路的分子機制感興趣。腸致病性大腸桿菌(Enteropathogenic E. coli)對NF-kB信號通路的抑制作用依賴於其三型分泌系統分泌的NleE 效應蛋白。
  • 孩子感冒為什麼總要扎手指 兒科醫生告訴你血常規報告怎麼看
    它通過心臟的推動,有規律地不斷流動,流經全身的每個部分,把各種物質從一個器官送到另一個器官,與各組織器官發生密切的聯繫。血液中的任何成分發生病理性變化,都會影響到全身各部位的組織器官。相反,器官或組織的病變,也會在很大程度上引起血液成分的變化        當前,正處於冬季流感發病的高峰期,對於持續發燒的孩子更需要做精確的血常規檢測,精準用藥控制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