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反應蛋白,能反映啥?_騰訊新聞

2021-01-08 騰訊網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C-反應蛋白有啥用?

>>>>

C-反應蛋白(CRP)是啥?

CRP是機體受到微生物入侵或組織損傷等炎症性刺激時肝細胞合成的急性時相反應蛋白。

註:急性時相反應包括感染、炎症及創傷時某些血清蛋白濃度的變化,這些蛋白除CRP外,還包括血清澱粉樣蛋白A、纖維蛋白原、觸珠蛋白、α1酸性糖蛋白、銅藍蛋白、α1抗胰蛋白酶等。

其中CRP在健康人血清中濃度很低(<5 mg/L),而在細菌感染或組織損傷時,其濃度顯著升高,故被認為其最有價值。

>>>>

正常參考值

>>>

它能反映啥?

器質性疾病的篩選

急性或慢性炎症如伴有細菌感染

自身免疫或免疫複合物病

組織壞死和惡性腫瘤

感染的診斷與鑑別

◆CRP在細菌感染發生後6-8 h即開始升高,24-48 h達到高峰,在感染消除後其含量急驟下降,一周內可恢復正常。

◆CRP在病毒感染時無顯著升高。

◆革蘭陰性感染:可發生最高水平的CRP,有時高達 500 mg/L。

◆革蘭陽性菌感染和寄生蟲感染:通常引起中等程度的反應,典型的是在100 mg/L左右。

◆病毒感染:引起的反應最輕,通常不超過50 mg/L,極少超過 100 mg/L。

◆在細菌感染的急性期,CRP顯著升高,寡聚腺苷合成酶正常。

◆在病毒感染時CRP水平正常或輕微升高,寡聚腺苷合酶水平升高。

預測將來心肌梗塞及中風的危險性

CRP是心血管疾病最強的危險指標,CRP水平可預測將來心肌梗塞及中風的危險性。CRP含量>2.1 mg/L的人與

將來發生心肌梗塞的危險性為後者的2.9倍;

發生缺血性中風的危險性為後者的1.9倍;

發生外周動脈血管性疾病的危險性為後者的4.1倍。

◆在痛疼開始後數小時內,CRP升高,3~4 d達高峰,在CK-MB回到正常後,7-10 d也降至正常。

自身免疫或免疫複合物病

◆系統性紅斑狼瘡、多肌炎、系統性硬化症CRP無明顯改變,所以可用於與風溼性疾病鑑別。

◆若存在發熱為並發感染而非疾病的惡化。

癌症

◆已升高或正在升高的CRP預示著不良的預後及常提示轉移。

結腸癌是導致死亡人數第二多的癌症。研究顯示,血液CRP含量最高的那些人患結直腸癌的危險是CRP含量最低者的兩倍。

評估疾病活動性和療效監控

◆CRP為10~50 mg/L表示輕度炎症。

◆CRP升至100 mg/L表示較嚴重的疾病,它的嚴重程度在必要時需靜脈注射。

◆CRP> 100 mg/L表示嚴重的疾病過程並常表示細菌感染的存在。

抗生素的治療監測

系列血漿CRP的測定,可用來作為下列情況的治療監測:

◆在許多感染時,有效使用抗生素治療。

◆根據CRP水平的變化來決定抗炎藥物的劑量。

◆在CRP下降至正常時,中斷抗菌素治療。

◆在高危人群缺少微生物學診斷時,為抗生素治療的指引。

外科

◆患者施行手術後24~72 h,血中CRP水平明顯升高,約在第5-7天恢復正常。

◆凡驟升後持續高水平多預示合併感染。

◆對中、大手術患者,在術前和術後3-7天各作常規檢測一次。

◆凡術後5-7天CRP仍持續高水平者,理應懷疑合併感染,並配合治療作隨訪監測。

內科

◆肺炎:CRP>100 mg/L,強烈提示細菌感染,如化膿性支氣管炎或肺炎;典型的病毒性肺炎不會超過50 mg/L。

◆心血管病,在疼痛開始後數小時內,CRP升高, 3-4 d達高峰,在CK-MB回到正常後7-10 d也降至正常。

◆代謝症候群

代謝症候群分組,根據CRP水平可分為:

低危險組,

中危險組,1-3 mg/L

高危險組,>3 mg/L

婦產科

◆盆腔炎和子宮附件炎,CRP值升高 。

◆盆腔腫塊和子宮肌瘤通常多為陰性。

◆診斷胎膜早破宮內感染

胎膜早破時,如母親CRP在產前6-19 h超過50mg/L,可作為出現原位腺癌(AIS)的標準;產後第一天出現的AIS的CRP將比正常分娩時高出2-3倍。

◆無併發症的CT和NG感染不會引起CRP升高。但擴散到盆腔可引起急時相反應。

兒科

◆新生兒濃毒血症

出生3天前CRP>10 mg/L表示感染;

如果CRP在24 h內沒有超過10 mg/L,多無新生兒感染。

◆小兒發熱

患病超過12 h,CRP顯著>40 mg/L,紅細胞沉降率(ESR)顯著>30 mm/h應關注為細菌性感染。

◆腦膜炎

CRP>20 mg/L提示為細菌感染的可能;

>100 mg/L時具有細菌感染診斷價值;

結腦CRP在20-60 mg/L,成功的治療可使CRP在一周內降至正常。

本文首發:醫學之聲

責任編輯:茜茜

版權聲明

相關焦點

  • C-反應蛋白能反映什麼?一文掌握!
    C-反應蛋白(CRP)是啥?CRP是機體受到微生物入侵或組織損傷等炎症性刺激時肝細胞合成的急性相蛋白。正常參考值它能反映啥?② 預測將來心肌梗死及卒中的危險性◆C-反應蛋白是心血管疾病最強的危險指標,C-反應蛋白水平可預測將來心肌梗死及卒中的危險性。
  • 備受推崇的C反應蛋白,究竟能反映什麼?
    第二季度伊始,根據人民網等新聞消息,全國大部分醫院門診量逐漸恢復,其中,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視光醫院4月份門診量與去年同期持平;蘇州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深圳市人民醫院的門診量已恢復同期80%以上。我們看到從《新冠診療方案》第一版到第七版,在一般檢查以及重症、危重症臨床預警指標,甚至在治療病情監測過程中,C反應蛋白(CRP)一直被視為重要的檢驗項目。那麼我們再來看這位「高手」給臨床帶來什麼樣的診斷價值?
  • 小孩超敏c蛋白反應高是什麼原因
    超敏C反應蛋白是血漿中的一種C反應蛋白,又稱為高敏C反應蛋白。超敏C反應蛋白的臨床指導作用主要表現在對心血管疾病,新生兒細菌感染,腎移植等方面。 超敏C反應蛋白是由肝臟合成的一種全身性炎症反應急性期的非特異性標誌物, 是心血管事件危險最強有力的預測因子之一。
  • 童爸匯總的關於C反應蛋白(CRP)的科普文章
    @翟醫師:C反應蛋白增高,只能說明有炎症,病毒感染、創傷都可能導致炎症反應,絕對不像有些人說的:C反應蛋白高就是嚴重細菌感染,不要一看見C反應蛋白高就一驚一乍的。天熱起來,皰疹性咽峽炎開始增多,很多孩子的C反應蛋白都下面這樣(童爸備註:驗血單裡CRP高達90,但是白細胞正常)。
  • 孩子發燒,血常規和C反應蛋白是否有必要檢查?
    01C反應蛋白(CRP)是什麼?與超敏反應蛋白有區別嗎?C反應蛋白是一種感染標誌物,當體內急性炎症、較嚴重的細菌感染或組織損傷時,C反應蛋白會在數小時內出現並持續升高。而病毒感染時通常不升高或僅僅輕度升高。
  • 寶寶發燒為什麼要做血常規、C反應蛋白?
    不少家長都希望能省去這一針,因為每次扎針寶寶都得哭上大半天,很是心疼! 隨著病因解除、疾病治癒,C反應蛋白又會在短期內消失。所以C反應蛋白是區分細菌和病毒感染、監測治療效果的指標之一。 但C反應蛋白並不適於作為疾病診斷的唯一標準。醫生需要結合寶寶的臨床表現,同時配合血常規等檢查結果綜合判斷後做出診斷。
  • 發燒了,為何要查血常規與C-反應蛋白
    家長們都希望能省去這一針,覺得每次扎針寶寶都得哭半天,很是心疼!   究竟這兩個檢查是用來做什麼的呢?他們的指標又能說明什麼呢?   事實上血常規和C反應蛋白作為常規檢查的手段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血常規能詳細看出病人的感染程度。
  • C-反應蛋白高是怎麼回事?應該如何降低:感冒發燒
    說起孩子發熱,帶孩子去醫院,醫生接著就會給孩子做血常規、C-反應蛋白檢查,做血常規家長都明白,看有沒有感染,可是做C反應蛋白是查什麼的,就未必清楚了,不管了,醫生看病我們配合。那麼,C反應蛋白究竟是查什麼的呢?它有什麼臨床意義呢? 醫院會查超敏C反應蛋白。C反應蛋白到底起什麼作用?
  • C-反應蛋白代表著炎症感染嗎?醫生:它比你想像的更牛
    經常有一些親戚朋友在體檢後拿著生化結果來詢問,為何我的肝腎功能、血脂等指標一切正常,但C反應蛋白會升高呢?另外一些家長因小孩發燒到醫院門診看病時,抽血檢查後也會經常聽到醫生說:「C反應蛋白升高,體內有炎症,需要抗炎治療。」到底這個C反應蛋白是何方神聖?升高又是怎麼回事?
  • 血壓、心率、C反應蛋白…
    一個人是否健康,能活多久?靠的不是民間傳聞的「生命線長短」,也不是江湖術士的掐指一算,而應該是科學研究得出的健康指標!了解一些最基本的指標,有助於我們掌握自身健康狀況、及時發現身體「報警」,對有些人而言,還能更好的幫助控制病情發展。
  • 看藥事網和騰訊新聞怎麼說
    本文首發「全民較真-騰訊新聞」 藥事網與騰訊新聞聯合出品 螺旋藻降血脂、降血壓、降血糖等作用尚缺乏循證醫學證據。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應接受規範化的降壓、降糖等治療,不要盲目相信保健品的宣傳噱頭。
  • 無線生醫微機電C-反應蛋白感測系統設計
    此技術開啟了不需任何標定物(label-free)的檢測方法及高效能檢測,而且能與CMOS半導體製程整合。然而,對大多數臨床應用而言,與疾病相關的蛋白質生物標誌(biomarkers)的檢測更為重要[4]。事實上,蛋白質為人體血液中最大量的生物巨分子且具有龐大的生物功能多樣性。最重要的,蛋白質是生命科學中最關鍵的資訊捷徑。
  • C反應蛋白和白細胞的關係 如何選擇抗菌藥物?
    白細胞20×109/L(升高),中性粒細胞比率65.8%(正常),中性粒細胞數13.16×109/L(升高),C反應蛋白1.77mg/L(正常),白細胞很高,但是C反應蛋白很正常,那麼白細胞和C反應蛋白是什麼樣的關係?
  • 血壓、心率、C反應蛋白…趕緊收藏!
    3 血脂——高血脂 血脂與動脈硬化的形成有關,還是反映心腦血管疾病發病風險的重要因素 4 C反應蛋白——炎症水平 血液檢查中的超敏感C反應蛋白(h-CRP),是反應身體炎症水平的指標,也是心血管事件強有力的預測因子之一。
  • 什麼是C反應蛋白?為啥會檢查出炎症?醫生全面做出解釋
    體檢是早發現疾病的一種方式,沒有疾病的情況下,體檢也能讓自己放心一些。部分人體檢之後,發現自己的報告單上C反應蛋白高,這是怎麼一回事?C反應蛋白是什麼?可能很多人不熟悉C反應蛋白,醫生表示,它實際上就是體內的一種急性時相反應蛋白之一。
  • 一發燒,醫生為什麼就要求檢測C-反應蛋白?今天我們告訴各位答案
    這種情況之下,除非持續性的高熱不退,或者是有其他的併發症,否則是不會懂不懂就給患者監測C反應蛋白的,很多醫生也都是這麼做的。C反應蛋白是一種炎症反應的標誌物,在感染、創傷、炎症或者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腫瘤等相關疾病的過程之中,都很有可能會產生增多。
  • C型凝集素受體2d識別組蛋白來感知細胞死亡
    C型凝集素受體2d識別組蛋白來感知細胞死亡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2/17 15:46:37 美國麻薩諸塞大學醫學院Kenneth L.
  • C 反應蛋白、PCT……各種感染標誌物該如何解讀?
    它不僅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區別細菌、真菌、結核、病毒,甚至部分生物標誌物對判定患者的預後與確定抗感染療程也有較大幫助。手術後很多病人都會發熱,若無相關感染指標的數據支撐,我們也很有可能誤診為感染,從而延長抗菌藥物使用時間,誘導細菌耐藥。
  • 尿轉鐵蛋白,比尿微量白蛋白更能早期腎損傷標誌物
    【病例經過】有一天下午,我在門診值班,有一位大約60多歲的老先生拿著幾張剛從自助取單機取出的報告單向我走來,面帶笑容地說醫生麻煩你幫我看看我腎臟現在啥情況,我有糖尿病,是不是比以前嚴重了。後來我翻閱了我們的教科書以及大量的文獻資料,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找到了比尿微量白蛋白更能早期反映腎臟輕微損傷的較好指標,那就是尿轉鐵蛋白,這使我大開眼界,尿轉鐵蛋白竟然能夠用來評價腎早期損傷並且比尿微量白蛋白更早。
  • 維生素c知多少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維生素c維生素C 是一種多羥基化合物,其結構類似葡萄糖,其分子中第2及第3位上兩個相鄰的烯醇式羥基極易解離而釋出H+,故具有酸的性質,又稱抗壞血酸。維生素C具有很強的還原性,很容易被氧化成脫氫維生素C,但其反應是可逆的,並且抗壞血酸和脫氫抗壞血酸具有同樣的生理功能,但脫氫抗壞血酸若繼續氧化,生成二酮古樂糖酸,則反應不可逆而完全失去生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