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本土生活服務市場競爭異常激烈。阿里收購餓了麼分羹外賣市場,美團進軍本地生活服務和阿里面對面的廝殺。硝煙正起,京東零售集團孵化了一年的「物競天擇」創新零售項目,依託自身零售數據的先天優勢,憑藉其特有的智能供應鏈做有力保障,以商超為切入點,強勢下場搏殺。自此,本土生活服務市場正式進入「三國殺」的階段。就此,本報記者線上採訪了京東零售集團物競天擇事業部總經理李昌明。
「物競天擇作為京東零售集團著力打造的戰略創新項目,從業務痛點出發,通過連結全渠道,打造極致的智能供應鏈,通過數位化方式去實現成本、效率、體驗最優化。」李昌明在採訪伊始對記者說道。
大數據驅動下的消費需求
在全面進入數據時代之後,大數據的分析和應用對於各行各業都起著跨時代的意義和作用,零售行業更是如此。
京東零售作為一家堅持「以信賴為基礎、以客戶為中心的價值創造」經營理念的企業,在大數據挖掘、分析、應用等環節一直不遺餘力。京東「物競天擇」項目便是依託其強大的數據能力而衍生出的戰略創新項目。「物競天擇」項目所搭建的數位化產品幫助商家和品牌商從渠道、區域等多個維度查看銷售、用戶、服務和營銷等全面了數據,從而進行垂直精分的精細化運營,在幫助商家有的放矢的提高銷售額的同時,進一步優化了消費者的購物體驗,幫助消費者更及時和便捷的買到自己需要和想要的商品。
據了解,京東物競天擇在城市維度的商品數量為1700萬,復購率高達70%,高復購率表明大部分的消費者對京東推送的商品有著很高的需求。李昌明說,:「原來京東主站的SKU面對的是全國的消費者,現在的SKU會擁有更多的加強LBS屬性,目前為止我們已經接通了超過200個城市,超過了100個商超連鎖,接通了這樣的量級,會對京東原有的SKU體系做非常好的補充。目前我們可以依據城市的維度,根據同城的銷售特點,可以給消費者推薦不同的產品,更符合當地的消費者的需要。」
此外,大數據應用在幫助商家鎖定精準用戶方面也頗有成效。以華冠為例,作為一家以線下店鋪為主的品牌,華冠線上的銷售額並不理想,消費者對其品牌的認知度也不強。在與京東「物競天擇」合作之後,京東根據華冠店鋪的地理位置匹配了垂直的受眾人群,同時與京東用戶進行匹配,並進行精準投放。從銷售數據方面看,與京東「物競天擇」項目合作的線下店鋪的銷售數據有著明顯的提高,在整體銷售排行中名列前茅。
「這就是基於華冠周邊的人群,分析在京東的購買行為、活躍程度等做的大數據營銷方案,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效果。後續基於線上線下人群匹配的營銷方式,我相信在接下來的業務當中會越來越多。」李昌明在詮釋京東「物競天擇」項目通過數據為商家賦能時說道。
智能供應鏈全面提升履約能力
供應鏈智能化作為支撐零售企業全渠道履約、消費者體驗升級和場景迭代等不斷變化的需求的利器,一直是京東零售集團在所著力打造的賦能能力之一。
「物競天擇項目的孵化和培育就是為京東零售集團打造一個全渠道的履約網絡。」李昌明如是說。
在「物競天擇」項目中,京東零售通過智能算法在全渠道履約成本中進行計算和分析,全面打通京東超市與社會化渠道的商品流、信息流,進一步強化京東到家、品牌商店、KA商超和社區服務店之間的協同作戰能力,最終會在全渠道履約網絡中選擇出社會成本最優的渠道方案,在保證低成本、高效率的同時,進一步提高消費者的購物體驗。
記者了解到,京東酒世界在與物競天擇達成戰略合作後,旗下連鎖門店已經全面接入京東超市,在「物競天擇」智能供應鏈的賦能之下,推出了「30分鐘送酒上餐桌」的活動,消費者只需通過京東APP下訂單,30分鐘之內就可收到美酒,無論是在外聚餐,還是在家聚會,或是急等救場,都十分便捷和放心。「這就是物競天擇項目在商家與消費者之間起到的高速路的作用。」某知名品牌門店店長在總結京東「物競天擇」項目時說道。
2019年至今,京東「物競天擇」項目已經運營一年有餘,其規模已經覆蓋了216個城市,合作渠道超過300家零售商、100萬家門店;合作渠道豐富多樣,如沃爾瑪、永輝、華潤萬家、屈臣氏、名創優品、步步高、京客隆以及母嬰店、寵物店、酒行、蔬菜、水果商店等細分垂直領域的門店。合作品牌包括聯合利華、蒙牛、可口可樂、農夫山泉、怡寶、金龍魚、福臨門、良品鋪子、魯花、美贊臣、立白、寶潔、斑布、寶潔、等知名品牌;在銷售數據方面,物競天擇項目部分品牌復購率近70%,好評率超過99%,其中品牌新用戶佔比超過50%;在履約能力方面,物競天擇項目在1-4線的多個城市的配送時效均突破29分鐘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