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種字體,3種創新,2種復興,書法在唐代是如何繁榮發展的

2020-12-13 葉麼麼Art

楷、行、草、隸、篆5種書法字體藝術在唐代得到了極大發展,並得以完善,呈現出欣欣向榮的局面。那唐代的書法字體藝術,具體是如何發展的呢?

01、楷書的創新,衝破了傳統束縛,發展更加成熟

西漢初年,楷書才由隸書演變成獨立的書體。歷經魏晉南北朝時期,楷書繼續發展,但在筆畫、風格等方面仍未脫離漢隸帶來的影響。直到唐代,楷書才發展成熟。其中,諸如顏真卿等書法家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顏真卿

顏真卿突破了初唐乃至盛期的書法格局,在書法上獨樹一幟,自創「顏體」。「顏體」遒勁端嚴,氣勢開張,剛勁有力,雄秀大氣。北宋的文學家歐陽修就對顏真卿有很高的評價,「斯人忠義出於天性,故其字畫剛勁獨立,不襲前跡,挺然奇偉,有似其為人」。

北宋書學理論家朱長文,在《續書斷》中這樣寫,「點如墜石,畫如夏雲,鉤如屈金,戈如發弩,縱橫有象,低昂有態,自羲、獻以來,未有如公者也」。可見,顏真卿的楷書雄秀大氣、風格獨特,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這主要是因為他衝破了傳統的束縛,大膽地進行了創新。

《竹山堂連句》局部 唐 顏真卿

《竹山堂連句》局部 唐 顏真卿

02、行書的創新,不拘泥於舊法,達到了新的藝術高度

行書是一種介於楷書和草書間的書體,萌芽於西漢,形成於東漢,在魏晉南北朝時得到了長足發展,出現了王羲之、王獻之等著名的書家。而到了唐代,行書繼續發展並達到了新的藝術高度,比如李邕的書法。

李邕

李邕剛開始學習的時候也是效仿王羲之書法的,這從《宣和書譜》裡可以看出來,「觀邕之墨跡,其源流實出於羲之,議者以謂骨氣洞達,奕奕如有神力,斯亦名不浮於實也」。但明代項穆在《書法雅言》中說,「唐書雖有三變,虞、褚之真與行草,陸、李之行真,魯公之行草,率更之真書,長史之飛草,所謂出類拔萃,故非隨波逐流者也」。這裡的「陸、李之行真」指的就是陸柬之和李邕的行楷書。可見,李邕在行書方面,不拘泥於舊法,敢於進行大膽的創新。

唐朝學者呂總在《續書評》說,「李邕書,華山三峰,黃河一曲」,可見李邕的行書具有峭拔、奇險、雄秀、肆意、流暢的特點。朱長文在《續書斷》中也有這樣的評價,「邕書如寬大長者,逶迤自肆,而終歸於法度,能品之優者也。」這說明李邕的行書大氣、飛揚而沉穩。可見,李邕的行書藝術價值很高,受到了普遍的讚譽。

《出師表》局部 唐 李邕

《出師表》局部 唐 李邕

03、草書的創新,從章草演變為今草、狂草,發展迅速

草書形成於西漢,時稱章草。魏晉南北朝時期,經過王羲之等人的創新,章草演變為今草。到了唐代,草書藝術迅速發展,並出現了狂草。狂草連綿不絕、盤旋翻飛、恣肆汪洋、狂放不羈,具有高度的藝術性和濃鬱的浪漫主義色彩。唐代擅長草書的人很多,比如張旭。

張旭的成就主要體現在他對傳統草書進行了大膽的創新。首先,在筆法上,張旭首創整行的連帶。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草書,一般只有5、6個字連在一起,而在張旭的《肚痛帖》等草書作品裡卻出現了整行的連帶,這是前所未有的。

其次,在風格上,張旭的草書較前代草書更加飄逸、狂放。唐代書法家蔡希綜《法書論》有記載,「邇來率府長史張旭,卓然孤立,聲被寰中,意象之奇,不能不全其古制,就王(王羲之)之內彌更減省,或有百字五十字,字所未形,雄逸氣象,是為天縱。又乘興之後,方肆其筆,或施於壁,或札於屏,則群象自形,有若飛動……」。可見,張旭的草書狂逸恣肆、激越奔放、生動傳神,其藝術性超過了前代。

《肚痛帖》 唐 張旭

04、隸書的復興,韓擇木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眾所周知,隸書,形成於西漢。但隸書有過兩次復興,分別是唐代和清代,史稱唐隸和清隸。唐隸的藝術成就雖然比不上清隸,但也有值得說道的地方。

韓擇木

其中,韓擇木隸書復興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取得了隸書書法的最大成就。《宣和書譜》對韓擇木是這樣描述的,「隸學之妙,惟蔡邕一人。擇木乃能追其遺法,風流閒媚,世謂蔡邕中興焉」。另外,在《述書賦》裡也寫道,「韓侍常則八分中興,伯喈(蔡邕)如在;光和之美,古今迭代。昭刻石而成名,類神都之冠蓋」。可見,韓擇木的隸書廣受讚譽。在世人的眼中,他是一名可以成為和漢隸名家蔡邕相提並論的書法名家。

《葉慧明碑》是韓擇木的得意之作,其書法端莊平穩、清秀典雅,氣韻生動流暢,是唐隸中的精品。此外,他的《告華嶽文碑》和《大德戒律詩碑》,同樣是好的隸書作品。

《葉慧明碑》局部 唐 韓擇木

05、篆書的復興,李陽冰做出了關鍵性的影響

篆書源於秦,發展於漢,但之後日漸遭到世人冷落,只能成為一門古文字學家專門學習的專業。

篆書,從秦代發展到隋唐時期,篆書就已經沒落了。但其中,有一個叫李陽冰的唐代書法家,為篆書的復興做出了關鍵性的影響,並將這種影響延傳到清代,甚至是現代。

李陽冰

為復興篆書,李陽冰一方面認真學習李斯等人的篆書藝術,廣泛地汲取傳統書法藝術的精華。另一方面又仔細研學,注重創新。他一改李斯篆書的廓落嚴整之風,在筆畫起止處,微露鋒刃,從而使篆書顯得蒼勁有力。

唐朝學者呂總在《續書評》中說,「陽冰篆書,若古釵倚物,力有萬鈞,李斯之後,一人而已。」南宋陳槱在《負暄野錄》中亦曰:「小篆自李斯之後,惟陽冰擅其妙。嘗見真跡,其字畫起止處,皆微露鋒鍔。映日觀之,中心一縷墨倍濃。蓋其用筆有力且直下不鼓,故鋒常在畫中。」可見,李陽冰在篆書方面的確有很高的造詣,堪稱一代篆書大家。

《怡亭銘》拓本 唐 李陽冰

06、總結:楷、行、草、隸、篆書在唐代的發展,是書法家共同努力的結果

除了各種書體迅速發展,書法理論作品在唐代也不斷湧現。唐代撰寫書法理論作品的數量之多,闡釋內容的深度,都是前代所無法達到的,也是宋、元、明所望塵莫及的。其中,著名的書法理論作品有歐陽詢的《用筆論》、虞世南的《筆髓論》、張懷瓘的《論用筆十法》、顏真卿的《述張長史筆法十二意》、呂總的《續書評》等。

可以說,楷、行、草、隸、篆5種書法字體藝術,能在唐代繁榮發展,呈現出欣欣向榮的局面,離不開唐代各個書法家的共同努力。

相關焦點

  • 書法運筆4種最常見詬病
    筆法的運筆,在發展演變的過程中,以技法達道通理表情的妙用,構成了一系列的法則、法度和方法,成為表現書法藝術性的主要因素。
  • 書法史上公認的書法五體,是這五種字體,書法愛好者速看
    書法是我國漢字的一種藝術表現形式,古往今來,書法的字體有很多,在書法界公認的有五體,這五種字體分別是,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書法五體之篆書通常,我們把大篆小篆,統一稱為篆體。「大篆」的書寫較為複雜,且這種古老的字體,未形成統一規範的字形,書法初學者難以掌握,書法界推薦不多。「小篆」將「大篆」的各種寫法統一後的結果,是文字乃至文化的重大進步。從小篆開始,中國的漢字才有了整齊劃一字形,其曲折、婉轉的字形結構,有一種獨特的美。
  • 3種楷書字體,最適合毛筆書法初學者,剛正灑脫!
    公眾號簡介:經相關部門批准,30位對柳體書法興趣濃厚的書法人,成立了柳公權書協。30位成員年齡最高的已經73歲、最小僅27歲。鑽研書法,收穫心靈的快樂。學習書法,選擇字體非常重要!不少初學毛筆書法的朋友,對於選擇哪種字體,非常凌亂,在好幾種字體中猶豫不決,甚至學了一段時間之後,才覺得某種字體不合適,結果浪費了時間,而且養成的一些習慣,會影響以後書法的學習。事實上,選擇對了字體,書法學起來不僅進步快,而且能悟出特色,事半功倍。對於初學毛筆的朋友來說,楷書是非常適宜的。
  • 學習毛筆書法,是應該五種字體都練,還是只練一種字體?
    想要在書法上有所成就,那麼五種字體肯定都是需要學習的,但是,並不意味著一開始就要五種字體一起學,應該先以正體字入門,然後,學精一家,再博覽諸家,取其精華融入自身所學。這樣方才可以。一、入門正體字中國書法字體迄今為止一般認可其有篆、隸、楷、行、草五種字體,其中篆書,隸書和楷書是正體字,他們曾經在歷史上的某個時期或者是現在作為官方的文字,這些字體基本上都是比較規範,書寫法度要求比較嚴謹。我們從這些正體字入門學習可以達到先入規範,建立基礎。
  • 從學生的字能看出「性格」,5種字體5種人,快看看你是哪一種?
    雖然高考判卷老師明確說過,高考沒有卷面分這一說法,但是如果你寫的字老師都看不明白是什麼,又該如何給分呢。好的字體能讓學生在高考中得到優勢,「高考工廠」衡水中學為了把握住這個優勢,在高三後半學期,會對學生的字體進行打磨,製造出一套「衡水字體」,猶如印刷體一般,給判卷老師留下好的印象。
  • 王羲之的書法屬於什麼字體?透過歷史,了解草書的發展
    草書是我國書法中的一種字體,結構簡省、筆畫連綿,是書法中的一大特色。草書在我們看來可能略顯潦草,可能有一種看不懂的感覺,但是草書並不是亂寫一氣,它是有一定規律可循的,就像上面說到的一樣結構簡省,筆畫連綿,它的每一個筆畫帶鉤連,包括上下鉤連和左右鉤連,也是很有美感的。
  • 要讓書法作品美觀,少不了這4種書法常識
    章法的布局是否科學合理,一般從正文、落款、鈐印能看出整體布局的水平,而正文的字體從筆畫和結體,展現出來的筆法、筆勢、用墨等,能從更深層次反映了書者的書法功底。下面,夢筆生輝就給大家簡單通俗的講一講書法作品美觀不可缺少的4種書法常識,希望對您有幫助。
  • 13種字體書寫 200米唐詩長卷
    海都網-海峽都市報訊 用13種字體,創作200米長的書法長卷,即將完成這幅《唐詩三百首》長卷的,是來自平和的一位民間書法家——40多歲的李淵才。目前,他已經寫了260多首唐詩。  李淵才練習書法已有30多年,從小就酷愛書法的他,任何一種字體,只要看過就印在腦海中,回到家憑著印象模仿出來。「我就想讓自己有個突破!」李淵才說,這些年來,他也曾多次在各級書法比賽中獲獎,但他一直在尋找一種形式,來給自己留個紀念,於是決定創作《唐詩三百首》的書法長卷。  5月初,他專程來到漳州,買了一卷200米長的宣紙,做好準備工作後,立即著手創作。
  • 淺談傳統書法與中文字體設計的融合與創新
    隨著目前國內經濟的穩步發展,我國對智慧財產權的認知維權意識越來越重視。在字體設計方面更是如此,我國的設計起步較晚,字體設計更是從建國後才有了專門從事字體設計的設計師。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和科技的快速發展。
  • 中國書法的字體有哪些 中國書法大致分為哪些書體類別?
    中國書法的字體有哪些 中國書法大致分為哪些書體類別?時間:2017-05-30 13:55   來源:百度知道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國書法的字體有哪些 中國書法大致分為哪些書體類別? 中國書法大致分為哪些書體類別?
  • 改卷老師「超不待見」的5種字體,尤其第3種,吻合的學生趁早改
    改卷老師「超不待見」的5種字體,尤其第3三種,吻合學生趁早改1.蝌蚪型:字體太小有的學生,習慣性將字寫的非常小,還將字體擠在一起,看起來就像被螞蟻爬過的一樣,毫無美感可言!3.潦草型:寫成連筆字連筆字寫得好,那是藝術,連筆字寫得不好,那是災難現場!連筆字的出現,通常有2種情況,一是作業太多,學生為了快點寫完作業,加快了手上的速度,不自覺的就寫成了連筆字。
  • 盲目練書法的8種死法!
    >在保守與創新的環節實際演變成了以繼承傳統和以創新的方式繼承傳統之間的爭奪戰然而究竟學什麼,怎麼學?比較常見的是有幾種情況:一些人執著地認為「楷書是書法的基本功」。更有甚者,認為「唐楷更是書法的真正的基本功」。於是,頑強地抱住顏柳歐趙之某一家,死守幾年十幾年「刻苦地」練著「真正的」「基本功」。這種現象非常非常普遍,絕大多數淪為書奴。
  • 10種書法作品,可入國展
    我們歸納成10種作品,下面配以作品,給大家分析: 1、由90年代宗法民間書法轉向文人經典書法 書法作為一門「形學」的藝術,其風格的獨特新穎是其在展覽會展廳中取勝的法寶。
  • 6歲學習書法,練了70年字,精通6種字體,徐悲鴻拿奔馬畫找他換字
    (第235期)文/中弘有畫講6歲學習書法,練了70年字,精通6種字體,徐悲鴻拿奔馬畫找他換字本期導讀:從古至今出現了很多對書法傾盡一生的人但凡稍微關注藝術領域的都清楚,徐悲鴻的奔馬是畫的非常棒的,特別是奔跑的時候有種風馳電掣的感覺,駿馬描繪的也具有靈動感。他拿自己的奔馬畫找的這位寫字的人叫李天馬,生於1908年廣東番禺人,在年幼6歲的時候便跟著自己的父親學習書法,父親是他的啟蒙老師,教會了他如何拿筆、運筆、蘸墨等最基礎的毛筆字要求。
  • 篆、隸、草、楷、行五種字體的演變和關係
    根據北京市教育考試院發布的最新《考試說明》,今年起將會把書法納入中考語文學科的考查內容,考查認識篆、隸、草、楷、行五種字體。這種規定,無疑將對漢字演變、書法學習會越來越重視。在這五種字體中,最難的是辨別篆隸兩種字體,一直都不清楚如何進行辨別。
  • 高考最受歡迎的3種字體,第二種是你最想要的,但要慎用
    高考最受歡迎的3種字體,第二種是你最想要的,但要慎用。在高考閱卷過程中,卷面佔著一個十分不小的分值。有很多的學生在考試過程中存在著寫字不認真,導致老師誤判的現象。這一現象也使學生們只能打落牙齒往肚子裡咽。
  • 中考閱卷老師最討厭哪5種字體?
    以下是最不討閱卷老師喜的幾種字體,是反面教材哦,提醒中考生們儘量避免犯這些錯誤。   1、遠距離的戀愛式:   中考生必看:閱卷老師最討厭的幾種字體!   2、黑螞蟻的飛行式:   中考生必看:閱卷老師最討厭的幾種字體!
  • 書法有56種書體?
    以下是唐代書法家 韋續寫的《五十六種書並序》。他說書法有56種書體,分的非常之細。
  • 書法經驗談|2類筆順巧變王羲之千種筆勢,3種姿勢鑄造萬類筆風
    今天,突然間想起來以前關於書法姿勢(式)與筆順對於書法練習影響問題的思考。書法有了變化就有了異趣,線條世界就沒有不變的筆順,黑白筆硯旁邊也沒有千古不變的書法姿勢。圖:書法固有的兩種筆順這種筆順我們將它稱呼為「語義筆順」;而另一種才是現代書寫中多用的"順手筆順"(為了書寫方便快速形成的書寫筆法順序);下所謂「筆順互換千字形,姿勢索源萬筆風」。
  • 中國到底有多少種字體?
    可是許慎《說文解字》就說明了秦時在小篆之外還有許多種字:「自爾 秦書有八體: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蟲書、五曰摹印、六曰署書、七曰殳書、八曰隸書。」這八種字體都是正式的,同時存在。所以不能說隸書是小篆的接替者或傳承者。也不能說小篆是主要字體,因為各種字體各有主要使用場合,例如摹印多用謬篆、署書不用小篆、而大篆也未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