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西紅柿媽媽
窮養兒子富養女,這句俗語是很多媽媽的座右銘。
媽媽們生下女兒後,就把女兒當作小公主,含在嘴裡都怕化了,恨不得把家裡最好的一切,統統都打包給女兒。
可是,有些時候,媽媽愛錯了方式,卻會給女兒帶來大麻煩。
「女兒讀大學,我每周給她2000元生活費,女兒卻被孤立了」
有位寶媽說:我女兒上大學,原本想讓女兒住校外,一個人自在。但因為女兒非要住寢室,說是「為了體驗生活,沒這麼多人一起住過」。所以,寶媽就同意了。
可是現在,女兒卻被同寢室的女生,集體孤立了,感覺特別委屈。身為媽媽,真是愛莫能助。
女兒曾跟媽媽訴苦說,寢室一共8個人,卻有6個女生都不跟她玩兒。
女兒說,幼兒園時,家裡都用豪車接送她,有專職保姆給送午餐,自己一直就是「小公主」,人緣特別好。
上小學後,媽媽給買的衣服都在500元以上,別的小朋友只有羨慕的份兒,總會圍著她誇「真美」。
到了大學,媽媽每周都給她打2000元錢,自己錢足夠用,「隨便花」。
可是,身邊卻沒人再搭理她了,寢室的6個女同學,總嫌棄她「亂花錢,每天就知道逛街,沒層次,成績太差。」
有兩個女同學還曾勸說她:別總拿錢交人,跟示威一樣!別人不理你,你就拿錢砸,有錢的又不只你一個。
至於那1個跟她關係好的女生,也是因為她經常請客吃飯,對方才樂意跟她玩。
這位媽媽聽了女兒的訴苦,感覺很無語。
媽媽此時才認識到,「富養女兒」養錯了,導致女兒毛病多多,只會「拿錢交朋友」。
確實,有些富家女孩的身上,有著典型的「公主病」。而這一切,都可能是媽媽過度的「富養女兒」造成的危害。
孩子的零花錢太多,家長「富養女兒」,容易有哪些不良後果?
①女兒愛炫耀,虛榮心強
有的女孩在媽媽的寵溺下生活,早就養成了拿錢說事的習慣。女孩子的嘴裡處處提錢,事事都拿錢壓別人一頭。
比如,寢室裡大掃除,富家女孩小樂,根本就沒幹過苦活,她就想拿100元錢,請別的女孩代替自己做苦力。
小樂叉著腰,大喊著:誰幫我幹活,這100歸誰了!100不夠,再加200塊!
處處對金錢的炫耀,虛榮心那麼強,女孩子自己卻意識不到錯誤,只會更加愛炫耀,格外招人煩。
②女兒太有錢,低情商,容易不合群
女孩子太有錢,又不注意文化修養,就會情商低,共情能力差。那麼,就更容易因為零花錢太多,表現出極度的不合群,折騰出一種「另類」的畫風,最終被人孤立。
比如,女孩小七在寢室裡,多次誇讚自己50元一雙的襪子,真的比2元一雙的襪子耐穿!結果呢,其它幾個穿著2元錢襪子的女生,就會感覺不舒服,有種受到歧視的感覺。
次數多了,其他女孩自然會排斥「富家女孩」小七,厭惡她的為人處事習慣。
③女兒亂花錢
給女兒的錢越多,女兒越容易亂花錢。尤其是一些虛榮心強的女孩,還會拿著媽媽給的錢,請其他的孩子吃飯,給別的孩子買禮物,不拿錢當回事,亂充大方。
這樣的小孩子周圍,多數都是別有用心的朋友,沒有幾個真心朋友,最終孩子也容易被欺騙了錢財,內心受了傷害。
身為媽媽,該如何引導女兒理性消費呢?
A花錢可以,但不能充大方
有的媽媽出身貴族,又嫁的是有錢家庭,老公有錢,自己只負責花就好了。越是這樣的媽媽,在給女兒花錢的時候,越不要太大方了。
媽媽應該讓女兒知道,金錢來之不易,將來她的人生,只能靠自己奮鬥獲取財富。
媽媽要告知女兒,哪些錢該花,哪些錢該省。
比如,衛生用品要買貴的,保證個人衛生安全。衣服卻不必追求品牌,沒必要攀比,符合個性風格,穿著舒適就好。
不然,媽媽給女兒養成了花錢大手大腳的習慣,到最後女兒結婚後,很可能依然伸手管媽媽要錢用,女兒還有可能覺得,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因為這是媽媽給養成的習慣。
B鼓勵女兒,先賺錢,再消費
媽媽給女兒錢,這是養女兒的方式。但是,媽媽若是能鼓勵女兒,先靠著實力賺錢,再合理消費。
那麼,這種教育女兒的方法,就會塑造女兒的金錢觀,讓女兒明白,金錢的意義。
比如,雪兒的媽媽個女老闆,家裡也算是挺有錢。但是,她卻讓雪兒在暑假時,去她單位打零工,掙工資。按天結算,多勞多得。
結果,女兒很早就知道賺錢不易,即便媽媽給了她很多零花錢,她也從不會亂用。
真正的富養女兒,並不是給女兒很多的零用錢。而是要教會女兒,一種正確的金錢觀,自食其力,又不亂花錢,您說對不對?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