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構主義教學的核心是什麼?

2020-12-11 葉子陪你玩編程

最近讀到好屋大學校長朱曉波給《學習設計與課程開發》寫的一個序,序裡面講到了他自己以前在華為做培訓的一個教學案例,主要講述了他是如何根據學員的反饋,一步步將學員的滿意度給提高的。

培訓對象:購買華為SDH光傳輸設備的來自移動電信等運營商的客戶學員。

培訓時間:一個月。

培訓內容:四個模塊內容(SDH原理,SDH設備,SDH網管操作,SDH設備故障排除)

課程設計:一周一個模塊。

連續幾個班下來,培訓效果不是很好,總結原因:

學員學的累,培訓滿意度不高。因為大部分學員之前沒有接觸過SDH這個內容,所以連續一周的講解大量的概念,新名詞,符號,英文縮寫,讓他們很難接受。學員學的累就不滿意,吸收不好,滿意度自然就不高了。

為了提升滿意度,重新進行了內容的設計優化。採用了類比教學法,把SDH光傳輸同目前他們熟悉的傳統電纜傳輸進行對比,並圍繞傳統電纜通信同SDH通信的差異展開內容。這樣的課程調整,通過學員熟悉的電纜傳輸入手,構建了學員過往的經驗讓新的知識和過去的知識產生了連接,容易被吸收,從而提升了培訓的效果。

事實證明,採用這種方式後,效果有了明顯的提升,但是還是沒有達到滿意度90分的要求。

究其原因是儘管通過構建經驗,學員已經比較容易吸收新的內容了,但是連續一周的理論培訓,還是比較枯燥的,學員的學習興趣並沒有被激發出來。後面雖然可以跟上時間操作,但是不愉快的印象已經形成。

為了徹底解決這個問題,又重新對整個課程設計做了前所未有的改變,將原理,硬體,網絡操作,故障排除這四個模塊的內容交叉進行,第一周原理,硬體;第二周原理,硬體,網絡操作;第三周第四周四個模塊同步進行。這樣改變帶來的直接好處是,學員從第一周開始就接觸了實操,有了興趣,第三周開始就接觸了實際工作中的故障排除,不僅增加了興趣,還有了學習成就感。到第四周學習新的理論,也發現沒有以前那麼難了。

新的課程安排實施後,學員不累了,講師也輕鬆了,總體滿意度提升到了90分以上了。

之所以回顧上述的培訓案例,是因為我發現該期間所做的課程設計的優化和成功,在於無形之中運用了建構主義思想進行課程設計。

第一次調整,是建立學員新知識和舊知識的關聯,從而降低了吸收新知識的難度,提升了學習效率,屬於構建經驗。

第二次調整,是通過導入學員喜歡的內容,降低內容的難度,循序漸進,讓學員在學習過程中有成就感,從而構建了學員的學習熱情。

蘇格拉底說,「教育不是灌輸,而是點燃火焰」。的確,在整個培訓實施過程中,沒有比點燃學習熱情更為重要的事情。我們不僅要構建經驗,讓學員在自我熟知的領域習得新的內容,更要激發學員內在的學習熱情和成就感,讓他們在自我驅動下取得更好的培訓效果。

由此可見,構建學習熱情是建構主義教學的核心!

的確如此,相比教會知識,激發學習熱情顯得更加重要,什麼樣的老師可以稱為好的老師,第一我覺得就是啟發開拓眼界,激發興趣;其次教會孩子學習的方法(就是你是如何去學習東西),最後才是教會具體的知識。

(全文完)

相關焦點

  • 建構主義教學理論是什麼?
    建構主義教學理論什麼是建構主義?建構主義的三種主要類型是什麼?通常,這個統一體分為三大類:基於讓·皮亞傑(Jean Piaget)的認知建構主義,基於列夫·維果茨基(Lev Vygotsky)的社會性建構主義和激進的建構主義。根據GSI教學與資源中心(2015,p.5):認知建構主義認為知識是學習者基於其現有認知結構主動構建起來的。因此,學習與他們的認知發展階段有關。
  • 建構主義十大核心教學主張
    教學羅盤:jiaoxueluopan基於建構主義的整合教學模式本文將整合對教學實踐具有影響的建構主義理論,以建構主義世界觀、知識觀、學習觀、教學觀四個維度為框架(如下圖),進行建構主義教學主張的綜合解讀。
  • 格諾威知識課堂丨如何理解建構主義教學?
    通過這個「建構過程",大家明白了什麼叫「建構」。所謂建構、就是老師引導學員建立一種有意義的結構。其實,「建構」就在我們身邊,小孩子搭積木是建構,成人打麻將也建構。因此,建構主義的教學思想是指導老師實施教學活動的一系列思想、原理原則和方法的統稱。在教學活動中,最主要的環節就是老師引導學員建立有意義的結構。注意:建構主義博大精深,它是一個哲學範疇。現僅談「建構主義教學思想」,省略為「建構主義」。
  • 建構主義:走向英語教學
    10年前,她對「建構主義」一無所知  課改的推進與教學科研向下延伸的結果,使「建構主義」這個從國外引進,過去只在學術圈子裡頻繁出現的概念,中小學教師現在都已耳熟能詳。但10年前李蘭英老師開始探索兒童英語口語教學模式時,對這一概念卻一無所知。
  • 學習認知建構主義和社會建構主義
    今天要學的Sharon老師的課更是感覺理論性很強,所以提前一天做了一些預習,有了大致的獲取信息:    建構主義理論(constructivism)也譯作結構主義(結構主義是structivism,兩者既有聯繫,也有區別),是認知心理學派中的一個分支。建構主義理論一個重要概念是圖式,圖式是指個體對世界的知覺理解和思考的方式。也可以把它看作是心理活動的框架或組織結構。
  • 建構主義教學的五個特徵
    我在我的文章、著作、課堂上一直倡導建構主義。但建構主義所追求的到底是什麼樣的學習和教學呢?對於這一問題,一些研究者已經做了一些分析,認為真正的教學具有以下特徵:高水平的思維、知識的深度、與現實的聯繫、大量的交流,以及為學生的進步提供社會支持等(可理解為為學生的進步提供群體支持)。
  • 建構主義與人本主義的區別
    建構主義在教育和心理學中的影響越來越大,在課程改革、科學和數學教育、教師教育以及教育研究中佔據著主導地位,在發展心理學和教育心理學文獻中也頻繁出現,而人本主義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思想也是一個炙手可熱的話題,那我們來探討一下這兩者有什麼聯繫與區別。首先,建構主義不是一個學習理論,而是眾多理論觀點的統稱。很多研究都認為自己的理論是建構主義的理論,但他們之間卻有很多分歧和不同。
  • 建構主義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與教學設計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教學日記>正文建構主義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與教學設計   導讀:在傳統教學設計中,教學目標是高於一切的,它既是教學過程的出發點,又是教學過程的歸宿
  • 認知主義和建構主義
    參加教師招聘的考生應該都對認知主義和建構主義不陌生,兩者的觀點在教師招聘考試中始終都是非常重要的考查部分。由於建構主義是從認知主義發展而來的,二者在很多地方都很相似。考生在備考期間,可能會出現各種各種的困惑,今天,我們就一起探討一下,(一)認知主義認知主義認為知識客觀存在的,學習是個體主動地在頭腦內部構建認知結構的過程,不同的心理學家認為,學習者頭腦中建構的認知結構是不同的;是通過頓悟與理解獲得期待。。(二)建構主義1.個體建構主義。
  • 基於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傳播學教學模式探析
    基於對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研究,文章分析了傳播學課程教學中運用的自主學習教學模式、案例教學+小論文模式、學生上課+教師評價模式與「演示+講授+BB平臺+微信」的立體互動式教學模式,並提出實施了傳播學課程教學模式應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傳播學;教學模式 教學模式是進行教學工作設計的基本思路框架。
  • 行為主義,認知主義,建構主義--三大基礎學習理論
    行為主義,認知主義,建構主義--三大基礎學習理論 教學設計中涉及到三大學習理論,行為主義學習理論、認知主義學習理論和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基本內容包含「學習的含義」及「學習的方法」兩方面.學習是獲取知識的過程.對於「學習的含義」,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而是學習者在一定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藉助其他人(教師和同學)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文字、圖象、實物、CAI、網絡等),通過意義建構方式主動建構事物的性質、規律以及事物間的內在聯繫. 三.三大學習理論在教學設計中的歷史。
  • 建構主義的教學方法主要打擊的是缺乏資源的學生
    第三,建構主義可以理解為對教學的看法。這裡的重點是,知識不應該像在傳統課堂上那樣由老師傳遞給學生,讓學生被動接受。老師應該提供支持,讓學生自己去追求知識。老師的作用不是教導,而是指導,老師應該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哈蒂反對教學理論意義上的建構主義。教學的建構主義稱,老師的作用是幫助學生自己去獲得知識、創造意義,老師應該儘可能不去糾正和幹預,哈蒂認為,這種理念走在了與教學成功之道相反的路上。
  • 關於建構主義背景的介紹
    在談到建構主義起源時,紐西蘭學者諾拉(NOla)指出,"在反對用直接教學方式以形成知識基礎的原因方面,蘇格拉底和柏拉圖是教育上最早的建構主義者。"從建構主義的觀點看,蘇格拉底著名的"產婆術"無疑是建構主義教學的成功範例。在近代,義大利著名哲學家維科(1668-1744)被當代建構主義者尊奉為建構主義的先驅。德國著名哲學家康德(1724-1804)也具有明顯的建構主義色彩。
  • 教育心理學:認知主義和建構主義
    心理學重要知識點參加教師招聘的考生應該都對認知主義和建構主義不陌生,兩者的觀點在教師招聘考試中始終都是非常重要的考查部分。由於建構主義是從認知主義發展而來的,二者在很多地方都很相似。考生在備考期間,可能會出現各種各種的困惑,今天,我們就一起探討一下,認知主義認為知識客觀存在的,學習是個體主動地在頭腦內部構建認知結構的過程,不同的心理學家認為,學習者頭腦中建構的認知結構是不同的;是通過頓悟與理解獲得期待。。1.個體建構主義。個體建構主義者關心個人如何建構自己的認知或情緒成分。
  • 建構主義核心知識點
    1、知識觀,強調知識是動態的、主觀的教學啟示:知識不是絕對的真理,應該辯證的看課本,學會批判。2、學生觀,包括豐富性和差異性教學啟示:豐富性強調學生有巨大潛能,差異性強調對學生因材施教。故學生不是空著腦袋進教室的,應該基於學生的原有知識經驗進行新的教學。
  • 基於建構主義的五大教學模式之:討論教學模式
    老師在這個過程中,更多是運用教練、引導促動、催化等技術,協助學員完成建構。討論教學模式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建構主義教學模式,體現了建構主義的核心理念。所以通常大家說到「建構主義教學",想到的就是討論教學模式,為了更強調「學習者為中心」,討論教學模式更多被稱為「討論學習法」",這個說法也更容易理解:學習者在討論中學習、成長、建構。討論學習模式是從教學策略的角度提出的,屬於更高的層級,包括了很多具體的、不同的操作方式和方法。
  • 一文幫你理解行為主義、認知主義、人本主義、建構主義
    布魯納的認知主義學習理論的核心是什麼呢?認知主義學習理論認為人們不能像動物那樣機械地習得行為,雖然成績好,但是能力會差一些(就好比高分低能)。 所以,認知主義的核心是讓學生主動地去形成認知結構(學科的知識框架)。如果說,行為主義只是從行為結果上看你是否習得了某一知識,那麼認知主義是從內在學科結構的掌握上去看你是否理解了知識。
  • 如何區分認知主義和建構主義
    在教師招聘考試中,我們時常會碰到兩個容易混淆的教育心理學流派,認知主義和建構主義,這兩個流派的觀點相似,在做題時總是會給大家帶來不少的困擾,究竟是選哪個流派,往往很難進行區分,要正確地在做題時將這兩個流派進行區分,還得從這兩個的歷史淵源進行開始說起。
  • 從皮亞傑走進建構主義
    說到教師的相關考試,就不得不提到心理學的各個理論流派,其中我們近些年考的最多的就包括建構主義啦,好多同學在這部分都會有「霧裡看花」的感覺,那麼今天老師就帶領大家一起通過一位我們熟悉的人物來進一步了解建構主義。建構主義經過翻譯以後也可以被稱作結構主義,從類別上來看,它可以被歸類於認知心理學之中。
  •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教學啟示
    建構主義本身並不是一種學習理論流派,而是一種理論思潮,並且目前正處在發展過程中。建構主義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主動能動性,教師是學生建構知識的積極促進者和引導者,學生是學習活動的積極參與者和知識的主動建構者。建構主義是我國現行新課程改革的重要理論基礎,是考試中頻繁出現的考點。除了建構理論的知識觀、學生觀和教學觀外,還需注意建構理論給實際教育教學的啟示。